第一百九十一章 漁網
當然了,如果現在的時間是秋冬兩季的話還比較好辦。 那個時候天干物燥,挖好防火帶后,一場大火下去,這放眼望去茫茫多的草原,就會被燒出來一片片的種植區。 而種植區的范圍內,植物可以燒成肥料,野兔草鼠和蟲子,就都會被燒死。 那個時候,族人再辛苦一點,挖一道地基,用石頭填滿,然后再在地基上面砌上石頭,建成一道隔離帶,將野兔和草鼠什么的都擋在外面。 就算是偶爾有少量的野兔什么的能夠混進來,那也沒有什么太大的關系。 每年秋天都清一下場,兔患和鼠患就不會形成規模了。 可是現在,正是萬物生長的時候。 也許是這個世界以前并沒有冬天這一說法,所以盡管天氣已經在逐漸的開始變得涼爽起來,大地上生長的那些雜草,卻始終在蓬勃的生長著,一個個綠油油的,沒有火油的話,根本就點不著。 要是靠著人工去割的話,就憑著村子里面的這點人,你前面的雜草剛割完,恐怕后面的雜草,已經長到了齊膝深了。 更何況,村里面現在每一個人都是彌足珍貴的,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也不可能說,因為短期見不到成效的天地,將他們都調出來墾荒吧。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王偉想要在小河兩岸大規模種植的想法短時間內也算是落空了,只能先開墾幾十畝新地出來,用以滿足村子里面目前對種植的需求。 不過王偉已經決定了,今年如果有冬天的話,那等到冬天,這些雜草都凍死的時候,一定將種植的場子給清理出來。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了。 村子最初種的竹林,已經割了兩次了。 可能是因為竹根蔓延速度比較慢的原因,盡管竹筍在每天三次水的澆灌下,不斷的從地下冒出來著,但是竹林的面積,卻擴大的十分緩慢。 竹林里面的竹子已經收過一茬了。 當林中的竹子密度達到一定的程度后,哪怕族人每天都去澆水,竹筍也不會往外冒了。 但是在收了一部分竹子之后,騰出來了新的空位,竹筍又一茬茬的冒了出來。 余族運石頭的車隊除了下雨地上不能通車,剩下的時間,永遠雷打不動的將一車車的石頭運過來。 如果人能夠飛到天上去的話,就能夠清晰的看到,在小部落和大山之間,有著一條寸草不生的道路。 這條路,都是被車轍給碾出來的。 木質的板車,用來拉石頭的話,損傷總是比較大的。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石頭現在每天都會帶著幾個徒弟,不斷的制作車輪和板車的配件。 盡管車輪的工藝經過數次改進,制作的車輪的強度,比最初的要強上一倍都不止,但是像這樣拉石頭,除非你能夠找到像鐵一樣堅硬的木頭,否則的話,損傷是永遠存在的。 石頭不止一次的在王偉的面前說過,如果能夠將這些木頭制作的車輪,都換成鐵做的車輪就好了,那樣就不用擔心,車輪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被壓碎的事情發生了。 用鐵制作車輪,王偉當然也想了。 可是這段時間,余族雖然送來了不少的石頭,甚至他們在山里面,還發現了一座玉石礦,但是,對于王偉來說,最為重要也是最為急缺的銅礦和鐵礦卻始終沒能發現。 村子里面的余鐵數量已經不多了,很多地方,王偉甚至恨不得,自己去山里面找一找,看看能不能夠找得到礦山。 他就不信,那看上去綿延到看不到盡頭的大山里面,連一兩處露天鐵礦都找不到。 當第二波種植的劍麻草開始發芽的時候,漚麻池中的劍麻草,也終于漚好了。 這一批的劍麻草,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用來制作麻繩,然后編網的。 而麻繩的制作工序并不復雜也不困難,甚至前期原材料的處理方式,和制作草紙差不多。 麻繩的制作,無非就是將劍麻草中的植物纖維錘煉出來,然后擰在一塊,成為繩束。 其實像劍麻草這種植物,曬干之后搓起來都能成繩。 但是這樣的繩子,容易松散,泡水之后如果不能夠及時暴曬的話,很容易發生朽爛。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王偉才需要將它們加工成更加結實耐用的麻繩。 錘煉之后,除了留下有用的植物纖維外,剩下的殘渣,培育一下就能培成熟肥了。 想要靠人工來搓麻繩的話,雖然不是不行,但是那耗費的人力非常大,最后的結果也是事倍功半的。 所以,王偉便借助系統學習的麻繩的制作工藝,將搓繩機給制作出來了。 搓繩機聽起來很高大上,但其實工作原理是非常簡單的。 無非是借助旋轉的扭力,將纖細的植物纖維纏結在一塊,形成繩狀。 這樣簡易的搓繩機,無非就是一個框架,一個輪子外加上一個用來傳輸劍麻草的細竹筒。 搓繩機需要兩個人配合使用,一個專門順著竹筒填原料。 而另外一個,則是不斷的轉動輪子,為繩索提供扭力。 學會搓繩機的制作之后,王偉看著浪費的震驚點數有些欲哭無淚。 這么簡單的玩意,看一遍就知道該怎么做了,只可惜在地球的時候沒有接觸過,否則的話,絕對不需要浪費系統點數的。 有了搓繩機,麻繩制作的速度飛快。 而劍麻草制作出來的麻繩,也是非常結實的。 三根小孩手指頭粗細的麻繩并在一塊,桐樹和松果兩人,使出了吃奶的力氣都沒能將其拉斷。 看到自己制作出來的麻繩有著如此的強度,王偉也是滿意的笑了起來。 等到麻繩制作出來后,族人們就開始跟著王偉學習編制漁網了。 漁網在地球的鄉村,是一種很常見的東西。 這玩意看上去非常的簡單,但是沒有學過的,想要摸索出來的話還真的需要一點時間。 王偉摸索著編制了兩天之后,終于失去了耐心,又花了一萬點震驚點數,學習了漁網的編制方法。 學會之后,他才發現,又是一個隔行如隔山的簡單東西,如果自己有點耐心的話,很快說不定就能將漁網弄出來。 只不過,學都學了,這個時候,后悔震驚點數也要不回來了,所以只能隨它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