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觸類旁通
經過詢問,王偉得知,這兩天來偷rou的,是一種比棕貓稍大,但前后腿比較勻稱的野獸。 因為表達能力有限,哪怕有著系統的翻譯,廚娘也只能大致的告訴王偉這種野獸的形狀大小和顏色。 了解了情況之后,王偉告訴大家自己來想辦法,隨后便鉆進了山洞里面。 昨天拿進山洞的泥碗和泥罐,今天拿出來只剩下三個完好的了。 捏出來的幾十個泥碗泥罐,在還沒有燒制之前,就只剩下了三個能用的了,這種情況讓王偉很是惆悵。 也不知道是氣候的原因還是配料的問題。 用石片拌了一些泥漿,小心的把這些陶碗陶罐的里里外外都涂抹一遍。 隨后在火堆里面撥了個坑,然后用兩根木棍小心翼翼的將泥罐和泥碗送進火坑。 “這幾個東西很重要,一定要看好,加柴的時候小心別磕著碰著!”王偉對看火堆的石頭叮囑道。 王偉在地球的時候看過一篇資料,燒制陶器最低的溫度是八百度,也就是說,需要八百度的高溫,連續燒上數個小時,才能夠將陶罐燒制成功。 可是火堆中心的溫度到底有多高,王偉其實是沒有譜的,畢竟他以前沒有接觸過陶器的燒制,不可能知道這方面詳細的數據,因此,能不能成功,王偉只能用試驗來驗證了。 如果這次能夠將陶罐成功的燒制出來,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了。 要是燒不出來的話,王偉也沒有打算偷懶,大不了花點時間做個窯爐。 陶器這種東西是絕對不能少的。 烤rou哪怕再好吃,吃時間長了也會膩味的。 更何況,陶罐的作用不僅僅是制作食物,還能熬油,煮膠,有了陶罐,今后能做的事情就多了。 做完這些,王偉將桐樹叫上,挑選了一個地方打算做陷阱。 做陷阱的目的很是明確,就是為了抓住那兩只偷rou吃的野獸。 陷阱的最終位置選在了靠近樹林的地方。 王偉將陷阱的大小和深度告訴桐樹之后,桐樹便拿著木鏟開始挖掘了起來。 有一幫信任自己并且力大無窮的族人感覺真好。 在這樣寒冷的天氣里,如果讓王偉自己來挖坑的話,一個小小的陷阱他也許需要兩三天的時間才能挖得出來。 可是交給桐樹的話,哪怕沒有趁手的工具,他一個上午也能夠將其完成。 這種事情,桐樹既然在做,那就不需要王偉多cao心了。 他將昨天那些開裂的泥碗泥罐化成一團,重新捏過。 等到吃午飯的時候,一堆新的泥罐泥碗又被王偉做了出來。 這些捏好的家伙,王偉將其搬到了山洞中去。 山洞里面不論是溫度還是濕度,都比較適合泥罐的陰干,比放在外面用火慢慢烘烤要強得多。 吃過午飯,王偉去看了一下桐樹的進度。 直徑兩米的土坑,桐樹已經挖了一人那么深了。 挖出來的土被族人運回去建泥墻了。 感覺深度差不多了,王偉便讓桐樹停止了挖掘。 隨后,兩人回去找了許多拇指粗細的松枝,從中間掰斷之后,將松枝尖銳的一面朝上,密密麻麻的插在了陷阱的底部。 插了一半后,陷阱下面就沒有落腳的地方了。 隨后,王偉又喊來了兩名族人,抓住桐樹的雙腳,將其倒懸在空中把土坑下面插滿了樹枝。 做完這些,王偉和桐樹一塊,找來了細樹枝,鋪在了陷阱的上面,然后又用樹葉和積雪將上面蓋滿住。 最后,再在陷阱的邊上,豎了一根樹干,上面用草繩掛著一大塊rou。 rou掛的有兩米多高,而在rou的正下方,則是陷阱的正中間。 告誡了族人,千萬不要接近那根掛rou的柱子后,大家該忙什么就去繼續忙什么了。 一下午的時間悄然無聲的過去了。 吃過晚飯,族人們照例進行加班。 不過在這之前,王偉先將在火堆里面燒了一天的陶碗陶罐扒拉了出來。 其中一個陶罐在往外扒的時候裂成了兩半,但是剩下的一罐一碗卻看上去完好無損。 懷著激動的心情等待著陶罐的冷卻。 王偉覺得,也許自己比較受幸運女神的眷顧,一次就將陶器燒好了。 可惜現實是比較殘酷的。 等到陶碗的溫度降下來后,王偉剛剛將其拿起來,就感覺手感不對。 這陶碗的表面非常的粗糙,就好像是摸在干土上的感覺。 很多顆粒感,表面一點也不光滑。 隨后雙手稍微用力,陶碗便被王偉掰成了兩半。 皺了皺眉眉頭,王偉又用手在陶罐上一捏,果然陶罐也變成了碎片。 嘆息了一聲,王偉的眉頭皺了起來。 很明顯,這是因為火焰的溫度不夠所造成的。 看來,若是想要把陶器燒出來,明天是無論如何也得建窯爐了。 夜晚的時候,兩名族人被安排守夜。 他們守夜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看護小木棚附近的生rou,不讓野獸靠近,逼迫著偷rou的野獸去吃陷阱那邊的rou。 當晚,王偉又教了族人二十到三十的數字。 昨天教十一到二十的時候,王四五就很是好奇。 十一到二十,跟一到十很是相像,完全就是把一到十前面加了個十,讀作十一,十二,十三,一直到二十。 而今天,王偉教了二十到三十,更是佐證了他的想法,觸類旁通之下,王四五對三十后面的數字有了一些想法。 等教完數字后,王四五開口對著王偉詢問了起來。 三十的后面是不是三十一,三十二,一直到三十九,四十。 王四五對數字的敏感程度很讓王偉吃驚。 這種舉一反三的能力很是少見。 王偉相信,就王四五這聰明的腦袋瓜子,如果在地球接受良好的教育,那絕對是學霸級別的人物。 接下來,王四五當著王偉的面,按照順序從一,一直數到了九十九。 只不過數一百時,他因為沒有百這個概念,直接將一百數成了十十。 這種數法按道理來說是沒有錯的,只不過稱呼起來太麻煩,而且也不好聽。 所以王偉便告訴他,九十九之后的數字,被他們那的人稱為百,然后又跟王四五開小灶,講了一下什么叫做十進制。 黑暗中,此起彼伏的呼嚕聲和王偉對數字的講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王偉對于講課并沒有什么經驗,只是想到了哪就講到哪。 好在王四五比較機靈,王偉講的東西他一般都能聽懂。 聽不懂的,他也會將其記下來,然后抽空對王偉進行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