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不多時, 明宣帝也來了太后宮中。 太后對明宣帝道:“皇帝, 近日那周氏女之事, 哀家也有所耳聞。和榮這丫頭著實是不像話, 皇帝罰了罰了, 連周家人自己都不說什么了, 怎的外頭竟有些爛了心肝兒的人說此事是清鈺所為?清鈺是你的長女, 是堂堂皇家公主,費得著使這個勁兒去陷害一個臣女么?這對清鈺有什么好處!” 明宣帝安撫道:“母后莫急,有人要污蔑皇家公主, 玷污皇家名聲,朕是絕不會饒了他們的?!?/br> 此事究竟與大公主有無瓜葛還是兩說,就算此事真是大公主所為, 也只能讓昀王府和蕭清瑞背了這鍋。就如明宣帝所說, 皇家名聲不容玷污,特別是這等殘害大臣之女的事, 說出來, 皇家難道面兒上有光么?大臣們會不會對皇家生出不滿之心來? 如今, 獲罪的只是一個宗室女, 明宣帝就已經很感覺顏面掃地了, 若此事真是大公主所為,外人會如何說? 大公主蕭清鈺低頭道:“多謝父皇, 幸而有父皇在,否則, 女兒不知該如何是好了?!?/br> 大公主素來聰敏, 明宣帝所思所想,她也能猜出個兩三分來,自然知道,明宣帝斬釘截鐵的維護她,說此事不是她所為,并不是真的就全然信任她了。不論明宣帝心中是如何計較的,此事,面兒上,只能是昀郡王府所為。當然,若明宣帝認為此事與后宮有關系,背地里怕是少不了一番查探。 “咱們是一家人,哀家和父皇不信你,難不成還去相信外人的無稽之談么?你這孩子,別多想了,看著讓哀家怪心疼的?!碧笫钦嫣鄞蠊?,眼見大公主情緒低落,又溫聲安撫了兩句,而后問明宣帝:“皇帝,此事你預備怎么辦?” 明宣帝一聲令下,自然沒人敢亂傳大公主的流言??赡切┤诵闹袝趺聪?,就不得而知了。這等事可不是什么無關緊要的小事,太后不愿大孫女為此背上毒婦的名聲。 明宣帝摸著自己的扳指道:“倒也好辦,朕先將鬧騰得最厲害的人治了罪,其余人自然知道管好自己的嘴巴?!?/br> “依皇帝看,要不要為清鈺澄清一二?” “母后也說了,這原就是一些外人的無稽之談,若是特意為大丫頭澄清一番,倒是太過小題大做了,反倒惹人多想?!?/br> “哎,此事清鈺沒有半點兒過錯,咱們卻不能為她分辨一二,哀家都替清鈺感到委屈。咱們家的女孩兒,雖說不靠名聲過活,但誰愿意平白無故的背上謀害臣女的嫌疑呢?” “只要皇祖母和父皇相信清鈺,清鈺就不委屈。外頭人愛怎么想,隨他們去吧?!贝蠊黝H為懂事貼心地道。 “朕有意放出風聲,為大丫頭和李家次子指婚?!?/br> 在太后摟著大公主不住撫摩的時候,明宣帝不動聲色地扔下了這樣一枚炸-彈。 饒是太后,也不由被炸得暈暈乎乎:“皇帝,你可是認真的?周家那丫頭,到底才剛過身沒多久呢?!?/br> “所以,朕只是想放出風聲。正好李家次子要為周氏女守一年,待一年期滿后,朕在正式為大丫頭與李家次子指婚,母后看,如何?” “你meimei的孩子,自然是好的,清鈺也是我自小看著長大的,是再穩妥不過的孩子?;实垡獮檫@樣兩個好孩子指婚,哀家沒有不同意的,可近日才剛傳出清鈺為了嫁給你meimei的孩子,謀害了周氏女的消息,哀家尋思著,咱們皇室總該避嫌才是。再者,你若是敢放出這樣的消息,只怕你meimei第一個要跟你急?!?/br> 榮泰長公主那里,可沒有點頭呢。榮泰長公主向來不喜歡李淑妃,對李淑妃所出的大公主和三皇子也是淡淡。 先時,太后在發現大公主對李家次子有些別個心思的時候,不是沒有動過將長孫女和親外孫湊堆的主意。如此一來,既可以讓大公主得償所愿,又可以讓李家再得尚主之尊,與皇室的關系愈發緊密,有何不好? 偏偏榮泰長公主不喜大公主,死活不愿意讓李淑妃的女兒做她的兒媳。太后無法,只得遂了女兒的心思。 如今,明宣帝驟然提出這樣的建議來,太后不喜反憂。 “正因為旁人都這樣說,朕若是為了避嫌將大丫頭嫁給旁人,反倒是顯得咱們家心虛了。朕這樣做,也是讓某些人明白,皇家之事,不是他們的一點小心思可以動搖的。母后只管大大方方的為大丫頭籌備嫁妝就是,到時,大丫頭風風光光的出嫁,流言不攻自破?!?/br> “皇帝說得倒也有幾分道理。只是,你meimei那兒……” “榮泰皇妹那兒,就讓朕去說吧。榮泰皇妹疼愛其子,朕卻也疼愛自己的親閨女。雖說皇妹向來不喜歡淑妃,但大丫頭不僅是淑妃的女兒,更是朕的女兒,皇妹若是嫌棄大丫頭,是不是要連朕一并嫌棄上了?” 明宣帝雖然起初并不是一定要把大公主嫁入李家,但榮泰長公主對此事百般推脫,最后更是直接定下了周氏女,還是讓明宣帝有些許不快的。 人都有遠近親疏之分,相較于孫女,太后更疼愛女兒,對于明宣帝來說,meimei雖然重要,卻及不上自己的女兒。 太后可不愿意自己的兒子與女兒之間有什么隔閡,忙道:“你meimei她如今什么也不缺,選媳婦自然以順心為主,倒不是瞧不上大丫頭。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你meimei鮮少與大丫頭相處,自然察覺不出她的好。待日后,多相處相處,這感情也就有了。你若特意為了大丫頭的事去指責你meimei——你meimei那個犟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怕是反而無法與大丫頭處好關系?!?/br> “母后說得也有幾分道理。待朕放出風聲去后,母后不妨招了榮泰皇妹入宮,與她好好分說一二?!?/br> 太后點了點頭,又一次叮囑明宣帝:“此事急不得,得慢慢兒來,你總得給你meimei一個適應的過程?!?/br> 按理來說,大公主得逞所愿了,目前的事情也有了解決的法子,最該高興的就是她??纱蠊餍闹形瘜崨]有多少欣喜之情。明宣帝寧愿委屈了榮泰長公主也不愿委屈大公主,表面上看起來,是在回護她,可不知怎么的,大公主心中卻有一種隱隱的不安感。 興許是她想多了吧? 不管心中是怎么想的,大公主面兒上都得打碟起精神來,做出一副欣喜的樣子來。直到從太后的宮中離開,她才終于能卸下臉上的笑容。 這時候,三公主恰好來給太后和明宣帝請安。 三公主不是長女,上頭有大公主這個長姐頂著,又有林嬌怡這個如同帝后掌上明珠一般的存在,還真沒多受寵。好在三公主的生母穆賢妃與姜皇后走得近,明宣帝也一向頗為看重穆賢妃,因此,三公主過得倒也不賴。 只是,不知為何,三公主與其生母不太像。穆賢妃素來待人和善,與姜皇后走得近,跟太子和林嬌怡的關系也尚可。三公主也不知是不是脾性使然,非但與太子等人關系平平,還與大公主交惡。 大公主一見了三公主,心中就不舒坦,三公主也同樣如此。 不過,基本的禮節還是要遵守的。 “大皇姐安好?!比鳑_著大公主點了點頭,算是見過了禮,大公主亦道:“三皇妹安好?;拭么朔皝?,是給皇祖母請安的吧?恰好父皇也在里頭,皇妹倒可以一并問好,我就不耽擱三皇妹的時間了?!?/br> 這時候,大公主還真沒有精力應付三公主。 偏生,三公主雖看著一團稚氣,說出的話卻一點兒也不像是個十二三歲的少女:“meimei原是聽說皇祖母召見了大皇姐,有些擔心,這才過來看看的。如今看來,倒是要恭喜jiejie得償所愿了?!?/br> “三皇妹在說什么?我這個做皇姐的愚鈍,竟是聽不懂?!?/br> “大皇姐向來是個伶俐人,何必這樣自謙呢?大皇姐的本事,怕是十個meimei都及不上呢。meimei正想要跟大皇姐請教一番,大皇姐是怎么經過一番謀劃,順利得到李二表哥這樁婚事的呢?!?/br> 大公主要與李二公子結親的事,明宣帝才剛剛在太后宮中與太后提及,三公主是不可能知道的。大公主心知,她這樣說,多半是因著流言之故來挖苦自己,只是,心中到底不痛快。大公主本就不是那等忍氣吞聲的性子,當下便眉眼厲:“三皇妹說得好生奇怪。外頭那些小人以訛傳訛,說我為了嫁給二表弟不惜陷害周氏女,嫁禍給昀王府,三皇妹莫不是也信了?外頭人中傷我,我雖惱怒,倒也能夠明白幾分,怎么三皇妹也跟著外人一并胡說八道?你我雖向來關系不睦,我也是你皇姐。我若是面上無光,你又能有什么好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