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姜皇后與明宣帝本就是樣貌出眾的人, 太子專挑著父母兩人的長處長, 自是十分出挑的。他一張容長臉兒, 劍眉星目, 五官組合在一起說不出的清雋好看。但看到他的人, 最先注意到的, 必然不是他的容貌, 而是他身上越來越威嚴的氣勢。 此刻,太子雖眉眼間帶著淡淡的笑意,但貴女們在他面前, 卻連大氣兒也不敢喘,只覺得太子在面對旁人時,與面對寶福公主時, 完全是兩個人。在寶福公主的面前, 他會不自覺的收斂起所有的鋒芒,發自內心的疼愛著寶福公主;在旁人面前, 他心思莫測, 讓人琢磨不透, 越發有儲君的威嚴了。 剛才他雖只淡淡說了一句, 貴女們卻不由將那句話在心里頭過了好幾回。 太子那樣對她們說, 還是那樣的神色和口吻……莫非,是對她們不滿了? 貴女們嘴上不敢說什么, 心中卻將出頭的榮大姑娘罵了許多遍。若非榮大姑娘這般急功近利,她們也不至于受此牽連。她們不知道太子和大公主是何時來的, 更不知道太子和大公主究竟聽到了多少, 因此,心中不免有些惴惴。 一旁的大公主看到貴女們噤若寒蟬的模樣,微笑著勸太子:“皇弟,你嚇到她們了。今日是在榮泰姑媽的府上,這些姑娘都是榮泰姑媽的客人,看在榮泰姑媽的面子上,你就別臭著張臉嚇唬人了?!?/br> 諸公主中,除了寶福公主外,也就與太子一起長大且素來關系不錯的大公主敢這樣對太子說話了。 可惜,今日大公主的話似乎也不起什么作用,太子眉目冷肅地道:“窺伺儲君,孤沒有直接命人治罪,已是極客氣的了?!?/br> 大公主見太子似是動了幾分真怒,一時也不知這件事究竟哪里觸動了太子心里頭的那根弦。到底是長大了,與太子說話,不能再像幼時那般隨意了。 “你不僅覺得她們在窺伺你,更覺得她們是在利用福兒窺伺你,所以你才這般生氣吧?”大公主對太子到底有幾分了解,轉念一想,便猜到了幾分太子的心思。 太子不置可否:“福兒年紀小,孤最是見不得那些懷著歪心思的人接近福兒?!?/br> 這懷著歪心思的人,指的當然不僅是在場的一些貴女,連榮泰長公主的三個兒子,也包括了進去。 與林嬌怡的兩個哥哥一樣,太子自林嬌怡幼時,便對出現在她周圍的男孩子防備得厲害,生怕meimei被人拐走了,生怕她被人給帶歪了。林嬌怡有時親近林熙桐與林熙靖兩個親哥更勝于太子,太子心里頭都要不高興,更何況是外頭的人? 聽聞榮泰長公主近日有為次子和幼子挑媳婦的心思,在邀請京中貴女來長公主府做客時,還特意把林嬌怡也給請過來了,太子剛聽到這消息時,差點沒捏碎手里的杯子。 毋庸置疑,榮泰長公主對林嬌怡是有些想法的,林嬌怡的出身、模樣、性情都沒得挑,榮泰長公主素來喜歡林嬌怡,恨不得是自己的親閨女。那么,林嬌怡對榮泰長公主和她的兒子們,又是怎么想的呢? 太子只要一想到,林嬌怡未來某一日有可能一臉嬌羞地被李家公子抱在懷里,用軟軟的嗓音向李家公子撒嬌,像關心他一樣關心李家公子,為李家公子cao持府中事務、生兒育女,太子就忍不住滿心煩躁。到了這時候,太子再也無法欺騙自己,他是純粹把林嬌怡當做meimei來疼了。 林嬌怡是他疼大的,憑什么要讓給別人?他疼慣了這丫頭,還想繼續疼下去。 早在兩年前,太子年滿的十六的時候,明宣帝和姜皇后向太子征詢可有中意的人時,太子心中便模模糊糊的產生過這種想法。他不是沒有與別的女子相處過,宗室女,宗室出女,還有一些極得他父皇器重的重臣之女,宮外主動湊上來的一般官家女,甚至小家碧玉,他都見過,但沒有一個人給他的感覺像林嬌怡這么舒心。 除了他一手帶大的丫頭外,沒有人能夠讓他一想起來,心都快化了。 如果非要找個女人陪他過一輩子的話,這個人,為什么不能是他家丫頭呢? 那時候,太子這么想著,只是,顧忌著林嬌怡年紀還小,怕說出來給這丫頭增加壓力,便一直沒提,只與明宣帝和姜皇后說不急,要等兩年再看看。 明宣帝和姜皇后不知是看出了他的心思,還是本身就懷著和他同樣的心思,對于他的要求,很輕易的就同意了。倒是太后,左看右看之下,犯了跟太子一樣的毛病,覺得這個也沒有林嬌怡好,那個也沒有林嬌怡好。若是太后嫡親的閨女榮泰長公主有女兒,太后指不定還要糾結一陣,既然沒有,那太后一顆心自然都偏向了林嬌怡。 至于太后的娘家何家姑娘,太后是完全沒有考慮過的。依照何家二房那德行,太后怎么也不可能讓這樣的人來做太子妃。何家長房倒是有一個名喚阿柔的姑娘性情模樣都不錯,年歲也與太子相當,可那姑娘與太子差著輩分呢。 這個時候,太后十分慶幸當初姜皇后只是把林嬌怡抱到鳳儀宮養了一段時間,沒有直接把林嬌怡認在名下,否則,林嬌怡與太子的事,就不合適了。太后甚至私底下跟姜皇后表示,還是姜皇后機靈。把林嬌怡養在宮里頭養個十幾年,再把她嫁出去,自然比不得讓她在外頭住十幾年,再嫁回宮里頭來的劃算。 當然,這是太后自個兒的想法,只暗地里與姜皇后嘀咕過,太子和林嬌怡是半點兒不知道的。 大夏貴女們出嫁的時間普遍在十六七歲,林嬌怡覺得自己還早呢,自然想不到,已經有這么多的人,在暗搓搓的打自己的主意了,其中還不乏對自己不錯的長輩。 林嬌怡小口小口地喝完了太子帶來的鮮奶,見太子這般維護自己,心里頭暖暖的,才剛升起的些許不適,也消散了下去。 “太子哥哥,別生氣了好不好?你生起氣來,怪嚇人的。不是你跟我說的嗎,為別人的事把自個兒給氣著,不值當?!绷謰赦鶎⑹种械目毡舆f給了一旁的太監,熟練地伸手拉了拉太子的袖子,不料無意間觸到了太子的指尖,頓時發出了一聲小小的驚呼:“你的手怎么涼涼的?我來給你暖暖吧?!?/br> 說著,便捧著太子的手,認真地搓了起來。 太子的神色這才緩了下來,心道,這丫頭倒是狡猾,知道他生氣了,便來百般討好他,讓他先把火氣給降了下去。他便是想教訓這丫頭,都沒有名目了。 一旁的貴女們見太子的神色緩和了下來,也不由松了口氣,心中對太子寵愛寶福公主的程度,有了新的認知。 太子生氣時,連大公主出面勸太子都不管用,寶福公主卻可以三言兩語的就平息了太子的火氣,兩位公主在太子心中的分量孰輕孰重,可見一斑。日后,她們對寶福公主只管捧著就是,可不敢再明晃晃的打寶福公主的主意了,否則,太子的表現實在太嚇人了。 太子對寶福公主這么護犢子,也不知道,寶福公主未來的駙馬,能不能抗得過太子的一頓揍。 貴女們心中,不約而同的冒出了這個想法。 恰在此時,榮泰長公主終于回來了,她的身邊,跟著今日的主角,李二公子和李三公子。 李二公子與太子年歲相當,得太后和明宣帝恩準,曾經進上書房與太子等皇族子弟一起讀過書,可惜沒讀多久,就自個兒跑去參軍去了。太子與李二公子不知是不是氣場不和,總之是互看不順眼。倒是李三公子,性子溫和靦腆,像鄰家弟弟一般,太子與他處的不錯。 當然,交情再怎么不錯,在林嬌怡的事情上,太子也都是嚴防死守的。 畢竟,李三公子只比林嬌怡大一歲,單從年紀上來說,倒是與林嬌怡更配。 李二公子在向太子行完禮后,就把頭扭到了一邊,一副懶得理太子的樣子,倒是李三公子,看著太子露出了靦腆的笑容來,太子下意識的上前一步,擋住了他們看向林嬌怡的目光。 榮泰長公主還沒有意識到她侄子正防著她兒子呢,過來后便徑直道:“那兩個姓何的已經被本宮給轟出長公主府了。以為是本宮外家的人,就可以在本宮府里頭作威作福?做她的春秋大夢去!” “今日本宮的心情都被一些不知所謂的人給破壞了,怕是沒有心情再招待各位。本宮命人備下了一些小禮物,聊表歉意?;仡^本宮另尋個好日子,再邀各位上門做客?!?/br> 嫡公主就是有傲氣的資本,榮泰長公主這么說了,也沒有人覺得她失禮。她愿意表個姿態,已是極給貴婦及貴女們臉面了,因此,在收了長公主府贈送的禮物后,貴婦及貴女們很有眼色地告退了。 “福兒留下,再陪本宮說會兒話?!?/br> 不等林嬌怡回答,太子立刻道:“姑姑,您可不能厚此薄彼,眼里只有福兒,沒有侄兒了啊。既然福兒要留下,那么侄兒也要留下?!?/br> 他可不會把林嬌怡一個人放在榮泰長公主的府里頭,太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