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大王,不好了!
十月十三,兩更時分。 雁門關以西二十里處,云集著三千二百名整裝待發的唐軍將士。 他們是檢校代州總管劉世讓麾下的全部騎兵,人馬俱都身穿黑色硝制皮甲,馬鞍掛滿箭壺和火油罐,排列整齊,紀律森嚴。 寒風凜冽,枯草搖曳,雪花飄飛,天地一片蒼茫。 李曜眺望著遠方肅殺的景象,神色冷酷,而她身后的劉世讓則面色焦急,不停地來回踱步。 忽然,漆黑的夜色中隱隱現出幾個亮點,劉世讓驀地頓住腳步,叮囑道:“有人來了,注意警戒!” 音落,排頭一隊士卒取弓抽箭,正要瞄向閃爍不定的光點,李曜忙出聲制止道:“諸位無需緊張,這幾位是我們的人?!?/br> 過不多時,幾個黑影快速飛馳而來,隨著距離越來越近,只有普通視力的劉世讓也依稀看清了頭前一個來者的模樣,正是代州斥候營校尉趙懷杰。 趙懷杰到了李曜和劉世讓的近前,一勒馬韁,開口道:“報,劉總管、李御史,回紇、仆骨、同羅三部皆已布置完畢,并如約離營為我軍讓道?!?/br> 劉世讓頷首道:“很好,你們幾個先行帶路?!?/br> “屬下得令!” 趙懷杰應了一聲,帶領幾名舉著火把的斥候,打馬轉向而行。 劉世讓扳鞍上馬,舉鞭指向前方逐漸跑遠的光芒,揚聲道:“傳令全軍,出發!” 一聲令下,三千多名全副武裝的大唐騎兵便在斥候的引領下向敵營進發。 將士們口中銜枚,無人說話,戰馬四蹄包裹,無聲無息,即便是甲衣兵刃發出來的輕微碰擊聲,也被呼嘯的風聲所掩蓋,讓人難以察覺。 朔州平原一馬平川,人的視野非常開闊,在順利通過三個鐵勒部落的轄區之后,校尉趙懷杰便命令引路的斥候們熄滅了火把,隨即調頭向劉世讓沉聲稟報道:“總管,向前直行六里,便是燕軍營?!?/br> 劉世讓吐出銅錢,喚來一個令旗兵,開口道:“傳我命令,左軍千騎自南向北攻營,右軍千騎自北向南攻,中軍隨我沖東門,期間若敵潰敗,嚴禁擅自追擊,若聽到撤退的令,任何人不得戀戰,違令者一律殺無赦,出擊!” 良久之后,灰蒙蒙的原野上出現了一大片密集如繁星般的火光,緊接著便響起了雜沓的馬蹄聲,火光快速移動,在距離燕軍營一里處,分成三股鐵流,并突然爆發出驚天動地的吼聲:“殺!” 一里之距,戰馬沖刺之下,不過片刻。 劉世讓帶領親兵沖在最前方,憑借戰馬的沖擊力,不計代價地撞開拒馬,轉眼就殺到了營門口。 “敵軍夜襲!啊啊??!” 值夜的燕軍校尉剛扯開嗓子放聲大喊,下一刻,就被一馬當先的劉世讓一槊挑飛,與此同時,唐軍騎兵揮刀挺槍,立馬將其余的門卒殺翻在地。 木門轟然倒下,唐軍騎兵洶涌而入。 殺聲震天,蹄聲雷動,突如其來的襲擊,很快就嚇醒了所有的燕軍將士,不少人慌忙拿起兵刃,未整衣甲便鉆出帳篷,尚未醒過神來,唐軍鐵騎已呼嘯而至,揮下鋒利的橫刀,把他們劈得肢體分離,血rou橫飛。 一片混亂之中,燕軍也有一些原本負責巡營的士卒結陣阻截,但在唐軍戰馬的沖擊下,瞬間人仰馬翻,隨即就被后面馳來的無數鐵蹄踏為rou泥。 唐軍鐵騎橫沖直撞,一邊擊殺敵人,一邊投擲火油罐,其所經之處,燃起了無數火光,隨著火勢越來越大,軍營之中迅速形成了一片片火海,許多還沒來得及跑出帳篷的燕軍士卒變成了火人,慘叫著四散狂奔或哀嚎著在地上打滾,場面慘不忍睹。 “大王,不好了!” 高開道正在穿戴甲胄,一個親兵大叫著闖入大帳,然后一頭撲在了他的面前。 高開道一腳踹開這個親兵,怒吼道:“瞎驢生的,孤知道有敵襲,還不快來幫孤披掛戰甲!” 那親兵疼得齜牙咧嘴,吃力地道:“大王,張將軍怕是抵擋不住了,大王再不走,就來不及了?!?/br> 高開道神色一緊,顧不得戴上兜鍪,抓起長刀,快步沖出大帳,只見一b唐軍鐵騎正對張金樹竭力聚攏起來的一班步卒進行反復沖鋒,在懸殊的實力對比之下,與其說是戰斗,不如說是一邊倒的s。 高開道正要組織身邊的親兵前去支援,發現又有一股唐軍直沖他的主帳而來,來不及細想,雙目一掃,瞧見一匹奔來的空馬,一個箭步疾沖,單手抓住鞍橋,猛地蹬地,躍上馬鞍,再環看四方,發現西面火勢不大,便揮刀策馬逃去。 恰在此時,李曜剛好看到向西奔逃的高開道,立刻帶領自發跟在她身后的數十騎迅速突擊過去,可她追至燕軍營西門,卻被一群彪悍的燕軍士卒頑強地擋住了去路。 “死!死!死!死” 李曜手中長刀揮舞如電,口中不斷發出癲狂的聲音,明顯處于一種幾近失去理智的狀態,再加上她穿著一身黑衣,頭戴面具,露出一雙血紅的眸子,猶如暗夜里嗜血殺神的化身。 盡管攔路者們悍不畏死,可在李曜及隨行騎兵的瘋狂進攻下,只抵抗了片刻,便有如割倒的麥子一般,全部被鋒刃和槍槊殺死。 李曜沖出西營門,正欲催馬前行,忽然見到無數騎兵由西向東馳來,鋪天蓋地,數量不下萬余,李曜頭腦頓時清醒了三分,暗罵高開道一聲“算你丫的命大”,便對身邊尚在觀察前方情形的騎兵們說道:“敵援將至,隨我回去通知總管?!?/br> 李曜原路折返,此刻燕軍大營里隨處都有聚眾頑抗的燕軍,李曜等人一番沖殺之后,這才在高開道的大帳前找到了劉世讓。 李曜一提馬韁,未等戰馬前蹄落地,便急忙向劉世讓提醒道:“西邊來了大量騎兵,我們該撤退了!” 劉世讓不由自主地看了一眼附近某個遭受唐軍騎兵不斷圍攻的血人,似乎有些不甘心,但他還是發出了全軍撤退的令,唐軍騎兵紛紛擺脫敵人的糾纏,順勢從燕軍大營的東、南、北三個營門口沖出,然后迅速匯聚成一支隊伍,向雁門關的方向疾馳而去。 唐軍步兵騎兵比例很多人以為唐軍不缺騎兵,其實唐朝的騎兵所占比例還是很低的,參考安史之亂時期,即使騎兵最多的河東、河西、朔方本文的朔州一帶、北庭等位于北方草原地帶和西域的藩鎮,其馬匹數也只占兵員總數的兩三成,而不太產馬的地方更慘,比如范陽節度使,管兵九萬一千四百人,馬只有六千五百匹ps:這不是騎兵數,只是馬的數量,代州應該比范陽稍好一些河東有牧場,但規模不大,所以本文劉世讓管兩萬人馬,能湊出三千騎已實屬不易實際上應該比我設定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