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劉世讓? 那位被一個拙劣的離間計害死的唐初名將? 聽到這個名字,李曜心中不由有些動容。 她突然想起史書記載突厥人曾和劉世讓有過兩次交鋒,都吃了不小的虧。 第一次是武德三年,突厥倫特勒大掠并州,時任并州總管的劉世讓用計將其活捉,后來劉世讓出關監視和防范突厥,處羅可汗到死都不敢輕舉妄動。 第二次是武德四年,突厥頡利可汗趁唐朝集重兵決戰竇建德和王世充之際,與高開道、苑君璋聯軍十數萬攻入雁門關,劉世讓率本部一萬人馬在武州城御敵,整整一月有余,突厥大軍也未有所寸進,頡利可汗便派出被扣留的唐朝鴻臚卿鄭元璹去勸降,劉世讓怒斥鄭元璹“丈夫奈何為夷狄作說客邪”,最后頡利可汗久攻不下,又獲知唐軍擊敗竇建德、王世充的消息,只得悻悻而歸。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連別人為突厥做說客都感到憤慨的錚錚鐵漢,最后卻因李淵聽信突厥使臣曹般陁所謂“世讓與可汗為亂”的一面之辭而遭冤殺,當真教人扼腕嘆息。 李曜正垂眸沉思,蘭韶英見她默然不語,忽然起身后退兩步,跪席伏首重重一磕“大姊夫常言自己生平最恨突厥人,惠蓮絕不相信大姊夫會勾結外寇欲反叛朝廷,阿姊救救他和韶華姊吧?!?/br> 李曜連忙收斂心神,上前把蘭韶英扶起來,說道“我近日來身在華陰,遠離京師,消息較為閉塞,若我能夠得知此事,必然會出言相救,可你既然已早早知曉我的身份和所在,為何不曾直接來找我?” 蘭韶英面色羞窘地解釋道“我當時還不敢完全確認阿姊的身份,而且我原定明日便要正式剃度出家的,得知姊夫出事之時,我欲前往華陰尋你,可畢竟是涉及謀反的案子,官府前日剛抄了姊夫在這弘農城中的府邸,鬧得沸沸揚揚,住持怕我因救姊心切而受到牽連,所以堅決不允我出行,是以只好委托一位奉師命外出訪問的師姊帶信給你,我認為你如果真的是阿姊,看到那封短信必然會來,如果不是的話……我也沒辦法可想了?!?/br> 一聽此言,李曜心頭騰地冒起一股無名火,她自然明白自己之所以會如此生氣,正是受到李兆月的意識影響所致,可她的臉色還是不可控地沉了下來,口中恨鐵不成鋼地道“救人如救火,你這般磨磨蹭蹭,像個甚!”隨即猛地站起身,一把抓住蘭韶英的一只皓腕“既如此,你還做甚么蠢尼姑,跟我走!” 要知道這個時代,“尼姑”是一種對比丘尼有待商榷的稱呼,若再加個“蠢”字作為前綴,便可堪稱罵人的言辭下限了,李曜現在被怒氣所支配,腦子一片空白,飆出這般粗鄙之語,亦是渾不自知,直把蘭韶英罵得羞慚不已。 李曜強行拉著蘭韶英出了房門,又拽開偏屋,喚上宋意如,然后快步走出院門,迅速解開坐騎的韁繩,旋即拉住蘭韶英的手腕,往馬背上一扔,待到蘭韶英反應過來,人已趴在了鞍韉上。 “阿蘭,坐到后面摟緊了?!?/br> 李曜說著抱起宋意如,扳鞍上馬,揚手一鞭,便在寺院中策馬而行。 這時,正有幾位女尼有說有笑地走向寺院門口,忽聽馬蹄急響,抬眼一看,就見內院里奔出一馬三人,全都大吃一驚。 頭前一位身穿福田衣的老尼,毫無畏懼地擋住李曜的去路,高喝一聲“停!” 李曜猛然勒韁,立住了身子,沉聲道“某有急事,請莫要擋道?!?/br> 俗話說“泥菩薩還有三分火氣”,老尼本來瞧見李曜一副少年模樣,又聽得這般不敬言語,當即忍不住怒聲道“你是何人?身為男子,非但闖入尼寺,還敢在院中縱馬橫行,難道不知此處乃佛門重地么?” 未等李曜開口,蘭韶英從她背后探出頭來,怯怯地道“普慧住持,她是我的……” “閉嘴!” 普慧氣得雙目圓瞪,痛心疾首道“惠蓮,你太讓為師失望了!” 李曜一見對方明顯有所誤會,改用女聲說道“我是阿蘭的姊妹,你們佛家不是常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嗎?我們要去救人,若是晚了,后果將不堪設想,還祈師太速速讓開道路?!?/br> “阿彌陀佛?!?/br> 普慧臉上登時現出了然之色,雙手合十,唱了一句佛號,對蘭韶英說道“惠蓮,萬法相互緣起,看來你俗緣無斷,貧道自是不會強求,只希望你要量力而行?!闭f著便讓到一邊,并對不遠處值守寺門的小尼素文說道“開門放行!” 李曜欠身行了一禮,說道“多謝師太體諒,此番我來得匆忙,事后必會攜重金為貴寺添置香油錢帛以表謝意,告辭!” 李曜說罷,一提馬韁,便奔出了大門,隨后在市里取了裝有宋父尸身的棺材,又雇了一輛驢車,交待車把式將棺材運送至華陰“慈航法師”的暫居之所,然后就朝著弘農城門的方向疾馳而去。 弘農西城門,幾個正犯困的門卒,乍見街上一騎快馬飛馳而來,下意識地舉槍擋在門洞口,接著定睛一看,便識出那縱馬者正是那個早間入城的紈绔子弟“羅仁俊”,于是又紛紛閃開,李曜見他們自覺性這般高,通過城門時,還很禮貌地道了一聲“多謝”,但卻沒有換來門卒們絲毫的好感,就聽得一人對她的身影望而興嘆道“一個女童還不夠,連個遁入尼寺的女眾也不放過,真是造孽喔?!鳖D時引發眾門卒一陣痛惜哀嘆…… 李曜一路馳行,青海驄載著三個人,速度竟絲毫不慢,惹得沿途行人紛紛注目。 實際上,駿馬所載三人的體重都很輕,加起來遠未及三百斤,只相當于一名鐵鎧騎兵的重量,從弘農到華陰一百八十里,李曜并沒有比來時多費時辰,午正后離開弘農,亥時便抵達了華陰城外的暫居地——平陽公主已故部將向善志長子向崇德的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