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魚兒上鉤 一切就緒
“我身上好難受,現在都快到酉時了,那些該死的突厥人怎么還不來” 李曜一動不動地坐在一塊凸起的大石上,身邊忽然聽到有人發了一通牢sao,垂眸一瞥,就見安紅玉咬牙切齒地背靠在石頭上做著摩擦運動。 按照行動計劃,此刻李曜、魚巧巧、茴兒、萱兒,乃至安紅玉及其貼身婢女,皆是布衣荊衩,蓬頭垢面,雙手縛于身前,扮作了被擄女子的模樣。 可安紅玉畢竟是個習慣了錦衣玉食的貴女,受不得發硬的粗布,以致肌膚有些過敏,而且背癢之處,想撓也撓不到,一時間讓她叫苦連連。 “再多堅持一陣吧?!?/br> 李曜輕聲說道:“在這種炎熱季節,若想穿越磧北,只能夜行曉宿,此刻他們應該剛從某個歇腳地趕過來?!?/br> 安紅玉心中哀嚎一聲,沒好氣地朝附近女扮男裝的祁黛雙瞪了一眼,若非當初這只焉支虎答應事成之后,就會還回安氏田莊的萬石米糧,她才不愿意來受這個罪呢! 臨近黃昏,遠處忽然有蹄聲響起,遼闊的戈壁上塵土飛揚,一隊人馬飛馳而來,這些騎士由遠及近漸漸變得清晰起來,當先者一身突厥貴族打扮,手執一桿頗具斯基泰風格的狼頭旗,其身后約有五、六十名突厥武士,俱都是一人五馬,穿著清一色的黑色皮鐵鎧,臂膀上的狼頭肩吞,在如血夕陽的映照下,看起來格外猙獰。 祁黛雙忙催馬趕上幾步,待到來者馳到近前,立即翻身下馬,對那突厥貴族躬身一揖:“黃山寨祁黛雙,見過勿乞吐屯大人?!?/br> 吐屯是突厥汗國的一種高級政事主官,主要職司監察,同時亦是別部農牧生產的管理者,而作為狼山部吐屯的勿乞,便是祁黛雙唯一能夠接觸到的突厥高官。 勿乞穩穩地坐在馬上,只是瞇起眼睛,開始掃視祁黛雙身后一群戰戰兢兢的漢人少女,過了好半晌,這才聽到他用標準的河洛話冷聲道:“焉支虎,怎地只有一百四十七口,還差三十多口,難不成你想把自己也搭進來湊數嗎?而且你居然沒有帶來一個男童,難道你們不知道步利設大人最喜歡小孩子么?” 聽到這話,祁黛雙不由暗罵了一聲禽獸,她劫掠的對象全都是商隊,當然遇不到什么小孩,若非她打劫到一個販賣人口的胡商,擄掠了幾十個胡姬,估計連目前一半的人都湊不出來。 本來祁黛雙還想把這些少女都給放了,換成山寨里的人,可李曜卻沒有同意,說什么演戲的人不能太多,還讓她把這些少女一個不少全都帶到了這里。 后來看到李曜、安紅玉等人打扮出來的模樣,祁黛雙立刻明白了,原來李曜打算利用這些毫不知情的少女的本色表現,來為她們的行動打掩護。 思及此,祁黛雙楊柳般的腰肢彎得更深了,故作誠懇地道:“啟稟吐屯大人,近來過往焉支山的人太少,符合步利設大人要求的人就更少了,況且今年磧北遭遇大旱,想來貴部需要米糧救急,因此黛雙準備了相當于去年缺額雙倍的米糧以作補償,還望大人通融通融?!?/br> 步利設的狼山部占據陰山南麓盆地,又毗鄰黃河外流區,半農半牧,受災亦算不得嚴重,可災年里一向是米貴人賤,勿乞心里略一合計,就覺得如此這般,其實也是挺劃算的。 勿乞微微有些動容,語氣不由稍稍一緩,道:“既然如此,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你們敢保證九月中旬能上交足夠的米糧嗎?” 祁黛雙聞言,暗道“魚兒上鉤了”,語氣變得愈加誠懇:“請吐屯大人放心吧,絕無問題?!?/br> 勿乞頷首道:“好吧,這些女奴我就收下了?!闭f著,對祁黛雙虛扶一禮,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皺眉道:“你給我們這么多米糧,我們又沒帶多少馬過來,該如何運回去呢?” 祁黛雙直起腰身,嫣然笑道:“吐屯大人多慮了,區區糧車和些許駑馬,又不值得甚么,自然會附贈給大人?!?/br> 勿乞微微一笑,低低地道:“焉支虎,你倒是個好相與的,將來汗國若能占據河西,我可以考慮為你爭取一席之地,并助你得到一個俟斤頭銜,不知你意下如何?” “俟斤”是突厥汗國授予附屬弱小部族酋長的軍政首官,若是焉支虎成為了俟斤,則意味著黃山寨正式成為了突厥汗國的一員,在統治自己部族的同時,還要附從突厥可汗參與對外征伐,徹底淪為一個馬前卒! 祁黛雙可不傻,而且還很清楚勿乞想拿些好處再走,心頭不由暗“呸”了一聲,面上卻裝出激動之色,拱手說道:“不瞞吐屯大人,黛雙心向汗國久矣,以后我們黃山寨,還要仰仗大人多多照應照應?!闭f著便從袖中取出一塊精美的玉鐲不著痕跡地塞進勿乞掛在鞍韉上的革囊里。 眼見天色已晚,勿乞收了好處,也不再和祁黛雙套,迅速完成了人口和米糧的交接事宜,命令隨行武士把包括李曜、安紅玉等人在內的少女全都一一縛在了馬上,然后帶領一眾人等趕馬驅車,朝磧北方向浩浩蕩蕩行去。 盡管帶著大量累贅,可這些突厥武士不但騎術了得,駕車的本事也不賴,隊伍的行進速度很快,不多時便來到了古長城廢墟的外圍,途經一處水窟時,勿乞突然獨自離開隊伍,縱馬奔向了水窟。 此時夜幕已然降臨,四野一片漆黑,可李曜卻看到勿乞沒有借助火把,在水窟邊沒怎么摸索,便從石頭堆里中掏出了一個書筒,顯然已是輕車熟路至極。 隨后,勿乞快馬加鞭追上了隊伍,取出書筒里的紙卷,借助隨從手中火把的光芒,仔細看了一陣子,便命令隨行武士集體傳閱,待到最后一人看完,紙卷復又回到了勿乞的手中。 很顯然,那是一個無需對已方保密的敵方重要情報,勿乞之所以會給所有隨從傳看,不過是古人為了以防丟失辛苦得來的情報,而形成的一種不成文規矩,無論發生何種意外,即使他們當中只有一個人活著,也能將情報帶回去匯報。 不得不說,這的確是一個好習慣。 然而,勿乞和他的隨從們卻不知道,書筒其實是李曜親自放在水窟邊的。 而他們所看到的內容,則是由李曜口述,俟賀弗翻譯并以突厥文字書寫,然后通過懂得突厥語的祁黛雙、安紅玉兩人共同查驗的一份假情報。 見此情形,李曜的唇角不由勾起了一抹弧度。 一切已然就緒。 現在就等著好戲開場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