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宋體字
十三香的生意,李元嘉本來就不打算長做。 一是不敢,二是沒意思。 就算打著不是主動賣給別人,而是王公大臣們非要找自己買的旗號,但是畢竟那是買賣,是能夠賺錢的。所以短時間內搞一搞還行,時間久了之后先不說別人,恐怕李元嘉自己的老娘和舅舅就先不干了。 說了多少遍讓你低調過日子,這一口氣賺那么多錢干什么? 再說了,十三香的秘密其實也保持不了多長時間。 終歸不是什么有技術含量的東西,不過是一些香料磨成粉混合在一起而已。所以只要愿意花費時間去慢慢摸索,誰都能把它給搞出來。而李元嘉不用想都知道,在五貫錢一兩的高價刺激下,就算他俆王的身份也阻擋不了太長時間,山寨貨很快就會遍地都是了。 所以能賺他三個月,還要啥自行車???! 就算只把自己粗糙改造潞州城的錢賺出來,孫鵬就已經很知足了。至于說他管轄的其他縣城之類的,反正以他現在的“行事作風”,根本就不會去轉悠,所以…… 管他呢! 這種愉快的心情一直持續到了第二天上午,直到來自京城的信使把一封家信送到李元嘉的手中。 看完了這封信,俆王的臉色唰的一下陰沉了下來。 然后把春煙等人趕出書房,李元嘉砰的一聲關上了大門之后,面面相覷的侍女很快便聽到里面傳出了嗚咽聲。 春煙頓時被嚇得花容失色,趕緊一拉柳眉的小手,急忙問道:“小眉,這,這是怎么了?大王怎么看了信就……” “噓!” 瞪了春煙一眼,柳眉眉頭緊鎖的低聲道:“小聲點!從長安來的書信,大王看了之后如此的傷心,難道你還不明白嗎?” 春煙愣了一愣,隨即馬上恍然大悟:“你是說……皇太妃?” “好了,不要再說了?!?/br> 又是皺了皺眉頭,柳眉有些擔心的看了一眼緊閉的大門,嘆了口氣道:“咱們大王是至孝之人,無時無刻不在憂心著遠在長安的皇太妃??墒菦]辦法,誰讓他是俆王,咱們皇帝的弟弟呢?想要回長安城看望皇太妃的話……” 說到后面的時候,柳眉的聲音低的幾乎連她自己都聽不到了。 “唉,又要寫信請求回長安了?!?/br> 就在春煙和柳眉她們在門外擔心著自家大王的時候,門內的李元嘉面無表情的收回自己的聲音,看著桌子上的筆墨紙硯嘆了口氣。 就算有一些感情,這么一次次的消耗之后,基本上也耗得差不多了。 不幸的是只要接到來自京城的書信,只要里面談到了太上皇李源和皇太妃的情況,李元嘉就必須要把門關起來哭嚎一陣子。 聲音可高可低,也可以長時間的讓外面的人聽不到,但是至少要持續到第二天。 想想看,多他么的折騰! 可是不做做樣子也不行,畢竟大唐以孝治天下——有時候李元嘉也覺得挺有意思的,靠著殺兄弒弟上位,當了皇帝后的前面幾年對待李淵也相當苛刻的李世民,掌控的竟然是一個以孝治天下為基本國策的大唐…… 不過沒辦法,誰讓他是李世民的弟弟,大唐的親王呢? 雖然皇室基本上就沒有父母親自撫養子女的傳統,李元嘉從小和他們接觸的也不算多,現在的感情就更淡了。但是如果他知道兩人病重的消息而不動聲色,那絕對是要被萬夫所指的。 更何況,他現在的處境還頗為尷尬。 不過……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老爺子恐怕沒多長時間了吧?唉……” 在書桌前枯坐了半晌之后,李元嘉想起了長安那位太上皇的年紀,以及已經減去模糊的記憶中的年份,忍不住又嘆了口氣。 這種心情,真的是相當復雜。 即便沒有多少感情,可太上皇依然是他這輩子的父親,一想到對方恐怕時日無多,李元嘉心中肯定是不免傷感。但是另一方面,也只有太上皇駕崩,或許李世民才會徹底放下心頭的諸多顧忌,從而讓李元嘉真正的放松下來。 畢竟當年的宇文昭儀可是受盡萬般寵愛,差點兒做了皇后的主啊。 在桌子前坐了不知道多長時間,最終搖了搖頭,李元嘉自己磨了墨開始提筆寫信。無論如何,他這個做兒子的都要寫封信請求回長安探望一番。大唐的規矩允不允許,皇帝哥哥讓不讓是一回事兒,李元嘉寫不寫卻是另外一回事兒。 “嗯……” 落筆之前想了一下,李元嘉決定讓自己的字體再稍微有那么一點變化。 不用太多,一點點就夠了。 每次隔一段時間,就讓自己的字體發生那么一點小小的變化,逐漸向想要的方向靠攏,這就是李元嘉當初決定采用的方式。 潛移默化,最讓人信服。 當然了,這樣做需要有一個最基本的條件,那就是他必須精通原本的字體和將來要演變出來的字體。只有這樣,才能讓這個演變的過程顯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只是從飛白到宋體,這個轉變絕對不會容易。 好在皇帝李世民善飛白,惹得皇室上下競相仿效,而從小就展露書畫天賦的李元嘉自然也不會落后,寫得了一手好字。至于說宋體字的話,他上輩子看了三十多年的書,林林總總至少數千本,幾乎都是宋體字,更是熟的不能再熟了。 掌握了書法的技巧之后,再現宋體字其實是很容易的。 “只是創出這宋體字,也不知道要被后世之人鄙視多少年啊?!?/br> 揮揮灑灑寫了數百言之后,李元嘉暫時擱下筆休息的時候,看著白紙上已經初現宋體雛形的文字忍不住再嘆了一口氣…… 嘆氣這種事兒,好像還真是會上癮似的。 說實話,搞出宋體字來,李元嘉還真是有那么一些不甘心。 畢竟他好歹上輩子也曾經在父母的逼迫下上過幾年的書法課,大致也了解過書法的發展史,深知在后面的上千年中國歷史中,楷書、行書、隸書,甚至于草書等字體,才是書法的主流,也是文人們最看重的字體。 至于說宋體的話,硬體字,方體字,或者說匠體字什么的,才是它的歸宿。 聽聽,把一種字體和“匠”字聯系到一起,可想而知文人們是多么瞧不上這種未來應用最為廣泛的字體。 如果可以的話,李元嘉真不想讓宋體和自己聯系到一起,將來被后人稱之為元嘉體或者俆王體什么的,被那些酸腐文人們嘲笑??上]辦法,為了他心中的那個計劃,為了長久的打算,李元嘉也只能捏著鼻子把它搞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