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節
云煙被他壓在里側,窘迫得把頭垂下去,看起來又像是將頭埋入了他懷里,像極了撒嬌的小動物。 胤禛低頭抵上來,輕吻落在她頸側,云煙全身的血液一下涌上來,忙去推他。 胤禛摟樓她,沙啞的聲音在她耳邊說:“不能再動了” 云煙臉一紅,偏頭不動。 胤禛去撫摸她的發,柔滑如綢緞的穿過指尖,惹他愛憐。若說,當年那夜能單純的同床共枕到天明。而今,就算克制,也怕是太辛苦。 胤禛抬手捂了唇輕咳了幾聲,嗓音里有絲暗啞。云煙轉頭忙推了他肩起來,胤禛順著她。小榻太小,云煙只能從胤禛身上越過爬下榻去,汲著鞋就要往小桌去。 “小心點黑,別拿了?!必范G抬起身圈住她腰,云煙說沒事。 房間本來就小,云煙借著月光,摸了杯子,用茶壺倒滿水端回來給胤禛。胤禛拉著她手,咕嘟咕嘟的喝下去,倒像是真渴極了。掌心也熱的厲害。 云煙放下杯子,又摸摸他臉頰,已經覆了一層薄汗。伸手到枕下摸出扇子,輕輕給他扇扇。 “今天騎了一天馬累了吧,四爺快睡罷?!?/br> 胤禛道,行,但簾子必須扯了。云煙又想笑又無奈道,得令。 兩人扯了簾子下來,云煙送胤禛睡下,又給他用外衣蓋了小腹。自己才回身去躺下。 胤禛的臉頰挨著包裹著云煙里衣的枕頭,還能聞到她身上熟悉的清淡氣息。他側臉看向她,云煙抬手捂唇打了個哈欠,眼光也看過來,面上倒紅了,隱在夜色里。 朝夕相對、同室生活這么多年,而今夜的兩個人,卻像是相距最近的距離沉沉睡去。 身在咫尺,卻不知是誰又入了誰的夢? 正文99、拿你怎么辦 夜里兩人熟睡時,窗外已經悉悉索索下起了小雨。云煙在午夜夢回時恍惚聽到小小的雨滴聲混著不遠處熟悉的均勻呼吸聲,心里卻覺得安寧。 清晨兩人起來時,見細雨還未停。胤禛站在窗前看了一會說,看來今日要坐馬車了。 云煙嗯了一聲,拿著擰好的濕帕子上去。胤禛微微彎下腰來,她抬手上去給他細細的擦臉。 兩人收拾妥當,小順子早在門外候著了,云煙去接了早點進來,又取了銀票給小順子交待了馬車的事。小順子應了就馬上出去辦。 吃完早點,馬車已在客棧外候著了。云煙仔細收好包袱,就隨胤禛關了門離開。 屋外的天空一直在落雨,云煙幫胤禛撐了傘出來。胤禛先將她托上去,再上了馬車。 云煙先進了去,又給他撥了簾子讓他低頭進來。胤禛的肩頭落了點雨,云煙拿帕子撣了撣。待他坐好,又給他捋捋袍角。 小順子和小魏子二人披了雨蓑駕車,四名侍衛也是一身雨蓑依舊騎著馬跟在馬車旁前行,四角各一。 天空悉悉索索的落雨,馬車里雖沒有皇家的寬敞,也算舒適。 胤禛靠在馬車內假寐,手上的龍眼菩提還緩緩的掐著,顯然在想著自己的事。云煙也不打擾,取了包袱內的諸葛傳記,靜靜靠在一角。 夜里睡的晚,云煙頗為困倦。馬車晃晃悠悠,雨滴連綿,云煙漸漸便睡了去。 迷迷糊糊中,只覺打在車頂的雨滴聲漸大。一雙手臂取了她垂在腹上的手中書,將她輕輕托平在車廂內放好睡覺的姿勢,將不算寬敞的馬車內更用的滿滿的。 胤禛就坐在她身旁,拿了她手里的諸葛傳輕輕翻頁。偶爾低手輕輕摩挲下她的耳垂,她無意識的嚶嚀一聲側過身去,胤禛唇角微揚。 云煙悠悠轉醒的時候,風雨交加的聲音和車輪行進聲依舊,自己側伏在車廂里,身上還蓋了一件胤禛的外袍。背后是均勻的呼吸聲和書頁聲。 這不啻是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安寧,卻忽然讓人油然而生一種傷感。許是陰雨罷。 云煙緩緩睜開眼,車內是陰雨天的不明不暗。 “醒了?”身后傳來胤禛略有些慵懶的聲音。云煙渾身沒什么力氣,模模糊糊的嗯了一聲,想爬又爬不起來。 胤禛似乎感到了一絲異常,就丟了書俯身過來看她。 他的左手臂環過云煙身前,右手肘曲著撐在云煙腦后。云煙微微側臉抬眼,看到他一雙幽深黑眸抵下來。 “雨,好像越下越大了?!痹茻煵淞瞬淠X袋轉過臉去。 胤禛嗯了一聲,左手卻抬起掰了云煙的側臉過來,兩人對視?!叭ツ昃鹊痰臅r候,你在風雨中對我說了一句話,是什么?” 云煙微微愣住,“哪句?” 胤禛有些無奈,“你統共只說了一句,在扛沙袋前?!?/br> 云煙怔忡了下,才憶起那場面。她無意識的道,“四爺,這不安全,你別……” 胤禛沉默下去,聽不出喜怒的說?!皠e什么?” “別……”在云煙還沒回過神的時候,唇上卻被迅速俯□來的胤禛狠狠咬了一口。 她嗯了一聲,吃驚的看著他,真有點疼。抬手去摸,一個淺淺的牙印浮在唇上。 胤禛摟著她頸側,眼神深深的看著她。又猛然拉下她手,低頭覆上去。他的舌輕輕舔舐那個牙印,從絲絲的疼化作絲絲的麻、絲絲的甜,直到入骨。 陰雨連綿,幾日里白天的行程兩人幾乎都在馬車里度過。兩人偶爾也會說話,多數時間,胤禛想著公務的事情,云煙也很自然在一邊看著自己的書。 晚上投宿客棧,條件比薊縣好了很多。一對人馬也都休息的不錯。 到了山東地界時,胤禛開始微服會見官員,了解防汛情況。白日里,他常冒雨與官員親上河堤巡查,夜里,他時常寫奏折到頗晚才睡。 一路走過去,到達河南與江蘇交界時,云煙見到了那個去年與他們一起救堤而被胤禛舉薦提拔的小縣官,田文鏡。 經過一年,這個小縣城在他的治理下比去年要顯得齊整而安寧,道路上也少見乞討災民。 胤禛對田文鏡露出更大的欣賞,二人顯然對于政事足夠氣味相投,對于吏治的強硬作風很是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