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慢點,再慢點
朱壽對上一世基建公司的創業失敗耿耿于懷。 得不到的總在sao動。他移情于工部,對工部的關懷如同四月春風。多年來溫柔以待,始終如一。 工部在五府六部不顯眼,工部尚書在朝政上說話分量也不重。偏偏工部官員的待遇最好、升官最快。 一個月內把德勝門修復如初,只是工部日常中臨時加入的任務。 水泥的出現,讓工部的待處理政務永遠都是排滿的。 光一條:修通大明內陸道路,就能讓工部連軸轉。定期的黃河清淤、河堤改造水泥大壩,都是不能松懈的工程。還有城市的地下管道改造、大作坊的建設。 工部尚書曾鑒經常問朱壽要人。工部要負責的改造工程太多,永遠都缺匠人。 好在大明最不缺的就是人口。此次京畿、江南大旱,不少百姓落難。內閣無需費心安置災民,自有工部按照慣例“以工賑災”。戶部無糧無銀,內庫自會把工部所需的錢糧送到。 內庫還會出錢資助工部興辦技校,為工部輸送人才。 有新皇的偏愛,工部好像穿上鐵布衫,關起衙門一心改造大明,遠離朝堂紛爭。 沒有官員比工部尚書曾鑒,當官當得更輕松了。 謝遷前往溫良改之前,到圓明園辭別太上皇和太后。太上皇把新皇召來,父子倆談了一宿的話。隔日,謝遷繼李東陽、劉健之后,離開了內閣。 至此,弘治朝的內閣成員,部退出正德朝的權利中央。 進士出身的曾鑒,取代謝遷成為新內閣成員。 曾鑒很開心,入閣是所有文官的奮斗目標。他是天順八年的進士,以七十多歲的高齡入閣,就算明日歸西,也能含笑九泉。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不過如此。 曾鑒本想在辣鍋店宴請同僚,慶賀升官。 新皇提出‘火器成為軍隊主力裝備’之后,曾鑒取消了升官宴。除中了新科三甲進士的孫子,他的妻兒、孫輩連夜趕回老家桂陽。 大明對火器管控極嚴?;始已芯吭贺撠熼_發新式火器,工部管轄的軍器局負責鑄造,內府兵仗局監造。 “陛下目光長遠、眼光獨到,手握軍政大權。軍中推廣火器幾乎成為定局,工部會是眾矢之的?!痹b神色肅穆地警告留在京中的孫子,“你在外接物待人千萬小心。沒有過腦三遍的話,不準說出來?!?/br> 孫子曾瑀笑嘻嘻地道:“祖父,陛下命新科進士出訪滿剌加國,出海見世面。一來一回至少半年。孫兒不在身邊,祖父您老人家多保重。陛下的脾氣您也知道。把精力放在政務上,少摻和不該摻和的事?!?/br> “臭小子,管起你祖父來了!你爺爺吃過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仗著是‘新派’官員,就看不起‘老派’官員了?”曾鑒狠狠瞪了眼孫子。 曾瑀討饒:“哪能呢!陛下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們站的高,是因為站在前輩的肩膀上?!?/br> “陛下……一朝天子一朝臣?!痹b突然沉默了。 在土木堡之變前出生的曾鑒,親歷大明最艱難的時光,見證天順、成化、弘治三朝的起起伏伏。 弘治、正德父子權利交割過程最平穩。 人心浮動卻是最劇烈的。 新皇的施政主張,與前幾朝差別巨大。 曾鑒似乎看到了他們的時代正走向終結,如同他年逾七十行將就木的身體。 曾瑀試探著叫了幾聲:“祖父?” 曾鑒抬頭端詳孫兒。 “祖父擔心何事,孫兒可否分憂?”曾瑀關心地問。 曾鑒拍怕孫兒的肩膀:“好好當官,家中不缺田地和錢糧?!?/br> “祖父,孫兒誓死不當貪官污吏!”曾瑀跳腳。 曾鑒苦笑:“很多貪官剛開始時,也想當個好官。只是……哎,你們這代人運氣好,遇到了明主?!?/br> 曾瑀嚇得四處張望:“祖父,這種話陛下能說,我們可不能說?!?/br> “混蛋,這種話陛下也不能說!”曾鑒大怒。 他是閣老、四朝老臣,深受皇恩,怎么能詆毀先帝們!一定是被新皇帶壞了。 曾鑒又道:“埋頭做事,別和新皇走得太近。伴君如伴虎!” 伴君如伴虎。 大明皇帝是比老虎還可怕的存在! 日本天皇召來了幕府將軍足利義稙:“誰讓你下令刺殺明皇!” 日本天皇快瘋了。 000葡萄牙人用大炮和火槍強登長崎,不消一天時間就占領了長崎。蝦夷軍正在向京都進發。 就連小小的琉球,這次都敢出兵! “天皇陛下,刺殺一事子虛烏有,一定是明皇的借口!”足利義稙和幕僚商討多日,斷定一切是明皇的陰謀。 日本天皇破口大罵:“若刺殺是假,你私下接觸明朝武將可屬實?” “那是明皇身邊的太監谷大用牽線搭橋。本將軍以為是明皇的意思?!弊憷x稙恭敬地回道。 “谷大用呢?” “已經失聯。很有可能被明皇秘密處死?!?/br> 日本天皇急躁地問:“你可有辦法讓蝦夷撤兵?” “撤兵?怎么可能!明皇對我國虎視眈眈,把貨物高價賣于我國換取金銀。三年內弄走了金銀數千噸!谷大用說,明皇看中了我國的礦場,下一步的計劃是收購我們的金銀礦?!?/br> “只怕得到了金銀礦,明皇還不會罷休。明皇侵吞了占城,圍困安南,阻斷朝鮮的貿易?!?/br> “此刻明朝國內民亂四起,來的只是蝦夷。一旦等明皇平定國內,到時大明水師而至,我們將無還手之力!” “陛下,我們唯有打退蝦夷,派遣使者提及明太祖的‘不征之國’祖制,方有一線機會阻止明軍出征?!?/br> 足利義稙和明皇打過交道,深知明皇野心勃勃。明皇早就看上了日本。以明皇的性格,不從日本身上咬塊rou下來,絕不會善罷甘休。 日本天皇冷笑:“你大概忘了,明皇打殘了驍勇善戰的蒙古人!” 兩人不歡而散。 日本天皇臉色發沉,低聲吩咐手下聯系足利義稙的最大支持者,大內氏。 足利義稙對一心想議和的天皇恨鐵不成鋼:“榆木腦子!” 蝦夷軍的指揮是總督蕭敬。蕭敬熟知兵法,采取穩扎穩打的方式,先在青森站穩腳跟,再向外輻射。 大炮轟鳴之下,尸體與泥土草木橫飛。 炮火停止后,花當一馬當先沖出軍陣。陶瓷盔甲無視粗制濫造的零星箭矢,輕易破開駐扎在秋田的敵人。 戰役很快結束,或者應該說在大炮點燃的一刻便結束了。 花當有些無趣,沒有絲毫的成就感。 “本都督能在一個月內打下日本。哪用得著雇傭葡萄牙人!”對新皇雇傭葡萄牙人打仗有怨念的,大有人在。 蕭敬無語地看著一面倒的戰場:“別壞了陛下大事,放慢進攻的腳步?!?/br> “本都督已經很慢了!韃靼鐵騎連一次沖鋒的機會都沒給?!?/br> “那就再慢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