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彈劾不能分心(520快樂)
馬上打天下,馬下治天下。 無論朱壽如何打壓,文官在朝廷和軍隊中的影響力非凡。軍機處的馬文升、許進,致仕的兵部尚書劉大夏等運籌帷幄的帥才,都是經過科舉取仕當官的。 撬動科舉,震動天下。 “一定是假消息!每科取仕人數從300人減至100人,閣老們怎么會同意!” “我等十年寒窗苦讀為的是金榜題名。陛下一拍腦袋減少七成名額,讓我等的努力付諸東流。我不服!” “我等在醫學院授官一事上讓步,陛下緊接著就裁減取仕人數。倘若我等再次讓步,陛下接下來就要取消八股文、取消南北兩榜!” 科舉是普通百姓改換門庭的唯一方式。動了科舉,同樣刺痛了百姓們的神經。 “求陛下別折騰小民?!?/br> “太上皇管管陛下吧!” “寒門子弟懸梁刺股、鑿壁借光尚且有一分入仕的機會。入醫學院、研究院需要家傳絕技或異于常人的能力。陛下這是要絕了寒門子弟的希望!” “我家么子這科原本有希望考中三甲同進士。一旦名額從300減至100,希望渺茫。下一科的希望更加小?!?/br> “……” 正德元年二月十五,太上皇于奉天殿主持朔望大朝會。 在京官員除重病無法起身的,其余人等都出席此次朝會。 奉天門前文武官員井然有序排成兩列。武官們以黔國公為首,文官以劉健為首?;视H、翰林院等立于左右兩方。錦衣衛橫刀 眾官員大禮參拜,弘治帝令眾人平身。 文官們人人手握奏折,神情激動。強硬的陛下不在京中,龍椅上坐著的是寬厚仁慈的太上皇。他們卯足勁,有膽量抱著今日不說服太上皇不退朝的打算。 如果龍椅上是年輕的陛下……那就得換個形式。文官們碰過幾次墻,深知陛下吃軟不吃硬的臭脾氣。 個中滋味,官員們一言難盡。 弘治朝后期太子監國,正德朝太上皇監國。弘治、正德這對父子,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配合默契。 天下的父母都是cao心的命。弘治帝對自家兒子,也是愁的不要不要的。 朝堂文武勢力趨向平衡,韃靼被打得半殘,國朝已然呈現盛世之象,一個超越雄漢盛唐的大明即將雄起。局勢一片大好,可臭小子偏偏覺得應該趁熱打鐵,斷了土地兼并的源頭。 弘治帝愁掉了一大把頭發。原本稀少的頭頂,更禿了! 可他把皇位都傳給了兒子,除了給兒子擦屁股還能咋樣? “高公公,宣旨?!焙胫蔚蹣O為明智地拋出中旨,先把正事公布了。 劉健等人面面相覷。弘治帝當朝十六載,幾乎沒有頒布過不經內閣票擬的中旨。倒是當今年輕的陛下,喜歡下中旨嚇唬大家。 “劉公……”帝師楊廷和輕呼。他嚇得鼻頭冒出密密細汗。生怕中旨的內容與此次殿試取仕有關。 陛下每每搞事,最倒霉的就是他。 “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蓖艂兌脊炙麤]教好陛下。在河套還算好,同僚不多,大家的心思都放在建設河套上?;氐骄?,門前車水馬龍,待客的茶水一天到晚不斷。攀關系的不足三分之一,大部分人都是來指責他教師育人的能力太差。 劉健沉著冷靜“稍安勿躁,太上皇在呢?!?/br> 如果此時下中旨的人是陛下,他一定已經暈倒在地?,F在,只是雙手不可控制地顫抖而已。 宣旨的掌印太監高鳳,慢騰騰打開中旨。清了清嗓門,慢條斯理地舉起話筒,“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楊廷和不安地挪動雙腳。官員們鼓出眼睛,恨不得把中旨瞪出大洞。能安之若素的,估計只有內侍們了。 宗人令晉王也是忐忑不安。晉藩一脈有不少子孫有科舉做官的心思。減少取仕名額,同樣會影響到爵位不高的宗室子弟。 此刻很多人心里都在罵死太監,快點宣旨! “升吉王為宗人府左宗人,升壽王為右宗人。升肅王、靖江王、遼王、慶王、黔國公提督軍機處。欽此~” “呼~”千把號人同時松了口氣。弘治帝見狀搖頭苦笑,難為大家了。 中旨有關宗人府和提督軍機處的宗室任命,的確是不需要經過內閣票擬的。 自從永樂帝命勛貴管理宗人府后,陛下讓宗人府恢復了宗室自治。此前任命了宗人令晉王、左宗正秦王、右宗正魯王,此次命弘治帝的親叔叔吉王、親弟弟壽王為左右宗人,也是遵照洪武朝舊制,合情合理。 崇王、興王、衡王相繼出事后,弘治帝的叔叔、弟弟們安靜如雞。這兩位王爺的存在感低微,今后怕是事事唯弘治帝馬首是瞻。 官員們覺得很正常。陛下能開口子讓宗室在海外擁有封國權,必然會把宗人府牢牢把握在手心里。 但提督軍機處的人選出人意料。 慶藩的一位郡王,偷換了寧夏戰場中的炮彈,慶王難辭其咎; 靖江王是太祖兄長的一脈,朱文正又是被太祖軟禁至死,靖江王一脈‘祿視郡王,官屬親王之半’。要說有什么不同,也就是靖江王把女兒嫁給了福余衛都督之子; 黔國公的先祖,雖然是太祖的養子、黔國公府世代忠心,可他姓沐不姓朱。 武將們這才反應過來,為何黔國公會進京上朝了。 打量晉王、秦王等藩王的臉色,沒有異常,想來事先已經知道。 陛下讓藩王們提督軍機處,是為了監視武將和軍隊。不管出于何種目的,與文官的干系不大。文官們只是驚訝片刻,收拾心情準備開啟大規模的彈劾。 吉王、壽王、肅王、靖江王、遼王、慶王、黔國公七人感激淋涕下跪謝恩。 遼王喜悅的聲音溢于言表“臣定不負太上皇、陛下厚愛。臣親自帶領赤嶺商人,將在榆林軍的護送下前往西方,重建草原絲綢之路?!?/br> “祝遼王一路順風,皇帝和朕期盼著遼王的好消息?!焙胫蔚勖毸蚀笮?。 官員們豎起耳朵。 驍勇善戰的榆林軍將護送商隊前往西方? 軍隊開道? 算打仗嗎? 大家重新思量新任提督軍機處的幾人。 遼王負責赤嶺馬市;赤嶺馬市大半的貨物,由云南的茶馬古道送達,鎮守云南的正是黔國公。靖江王的女婿是蒙古人,慶王、肅王的封地最靠近蒙古人。 草原絲綢之路,隨著元蒙四大汗國的分崩離析中斷,西行將途徑蒙古瓦剌人的地盤。 瘋狂的陛下,想把秀女名冊上的官家小姐們指給蒙古人。 楊廷和身體一震“陛下好像說過,接受指婚的,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br> 劉健眼神一凝“科舉和對外貿易不能混為一談。別被分了心?!?/br> 彈劾像打仗,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不能分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