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一線生機
弘治帝所有的心神都在昏迷的朱壽身上。大明的內政和軍事分別由內閣和軍機處接手。 明朝前期的內閣成員由皇帝指定。從英宗開始,則開啟了由老閣臣推薦新閣臣的選人方式。弘治帝父子為了削弱內閣閣權,不惜取消首輔,又怎可能遵照慣例。 “皇爺體恤臣子。知道劉閣老、李閣老身體欠安,故命咱家送來一份名單?!标悓挼郊x殿送上朱砂寫就的奏章,“名單上是皇爺新挑選的閣臣,這段時間會協助三位處理政務?!?/br> 陳寬說的很氣,劉健等人心里哇涼哇涼。雖說做足了心理準備??蛇@一天真來臨的時候,心里好似刀絞一般難受。 “哎呦,三位大人可別想差了。先帝時期內閣換了一茬又一茬,皇爺對三位大人是敬重有加。實在是被小爺一鬧騰,如今的大明又多了幾塊地方。那幾塊地都是產糧區,皇爺怕小爺把好事變壞事,還需三位大人鼎力相助?!?/br> 陳寬無不羨慕地道:“三位大人以內閣身份總督地方,開了大明朝的先河?!?/br> 謝遷小心翼翼地問:“陛下想讓微臣總督何處?” 陳寬恭敬地拱拱手:“劉公吐魯番、謝公溫良改、李公交趾。瓦剌王子將會帶上500親兵駐守奴兒干都司。溫良改距離大明千里之遙,謝公重擔再肩?!?/br> “瓦剌王子駐守奴兒干?!”劉健瞠目結舌。 陳寬幽幽一嘆:“本來,皇爺會在二月初二當天宣布瓦剌王子接受奴兒干忠順王的冊封。小爺至今未醒,皇爺也沒心思大擺宴席宣告天下了?;薁數闹兄荚奂夷脕?,三位閣老盡快票擬吧?!?/br> 集義殿一片死寂。 劉健趴在奏章和圣旨上仔細驗看,確認為弘治帝親筆書寫。 他癱坐在官帽椅上久久不能回神。劉健沮喪地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票擬吧,陛下還等著?!?/br> 李東陽細細打量奏章上新內閣的人選?!巴罎K屠大人是諫臣,周經周大人剛介方正,梁儲梁大人為人正派。在下無異議?!?/br> 屠滽和周經致仕后被太子搜羅到河套,太子私底下多次與梁儲關門會談。陛下為了替太子打造班底,真是不遺余力啊。 “今后你我三人天各一方。今日謝某人做東,醉春樓不醉不歸!”謝遷誠意相邀。 ‘啪’劉健一拍桌子:“去辣鍋店!你我三人此生恐怕難以回京。在京師的最后一段日子,吃窮太子殿下?!?/br> 集義殿離愁氣氛甚濃,本仁殿嚷嚷的像個菜市場。 代王等五位藩王兩年任期已到,需要從藩王中選出新一批接任者。 雖然對宗室的限制越來越松,可有幾條鐵律依舊毫無松動。比如,宗室們不能擅自離開封地。而代王等5為藩王這兩年里四處蹦跶,長時間留在繁花似錦的京師。讓一干人等紅了眼。 另外,鎮守奴兒干都司的藩王人選還未公布。大家都抱著一絲希望。 經過內閣票擬的圣旨傳來時,本仁殿為之一精。 “瓦剌王子算什么東西!玉牒上有他的名字嗎?”遼王咋呼起來。 代王涼涼地道:“正因為玉牒沒有,所以才能鎮守奴兒干。難不成遼王想要大明歷經第二次靖難?” 遼王張大了嘴巴。 興王握了握拳頭。 崇王大失所望。 靖江王聳聳肩絕對無所謂。 代王瞟了眼興王,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即便太子昏迷,即便陛下暫時不管朝政,陛下仍舊牢牢掌控著大明。 大明的運轉似乎都在朱壽的算計中。 在寧夏鹽池的達延汗喜怒交加。 喜的是,他的對手大明太子被妖眚所害陷入昏迷。怒的是,大明軍隊完成對他們的包圍圈。 達延汗很后悔,挖再多的鹽,帶不走又有何用?他被欲望迷住了心智,直到現在才幡然醒悟。他為什么沒聽王妃的建議帶著軍隊離開! 寒風卷著大雪呼嘯地飛過戰場,雙方士兵裸露在冰天雪地里臉、雙手凍僵。冷意一直從骨子里散發開。 為了挖鹽換取糧食,達延汗下了大血本。一半的韃靼猛士穿上了保暖的棉大衣。另一半身份底下的戰士只能抱在一起取暖。 大明一方好很多。將士們時不時把手伸入衣袋中。皮甲下的棉衣口袋里有內行廠提供的暖手寶。暖手寶內裝的小煤球能提供兩個多時辰的熱量。他們必須速戰速決。 “大汗,你先走。我來斷后?!被鸷Y沖到達延汗身邊大喊。 火篩被一枚手雷內飛出的鐵片劃傷額頭,血糊了一臉。 達延汗看了看躲在軍陣中依然受傷的火篩,沮喪地想,大明又多了幾款火器,而他只能用手下的人命頂上去。 在手下面前,達延汗必須維持軍心。 他高舉彎刀:“狹路相逢勇者勝,我韃靼鐵騎還會怕了大明的駑馬不成!” 困境激發深深刻在韃靼人骨子里的戰意。達延汗一馬當先跑到軍隊最前方,火篩緊隨其后。大汗的身先士卒激勵了軍隊。十萬韃靼鐵騎如同一道洪流向一個方向挺近。 達延汗在賭,賭一個他都沒有把握會出現的時機。 以前大明軍隊最怕韃靼鐵騎的沖鋒。高速奔跑的鐵騎能沖壞夯土城墻、沖垮他們的防線?,F在有了遠距離發射的火炮,不傷一兵一卒就能阻斷鐵騎的沖力。 ‘轟隆隆’,戰場炮彈聲不斷。 然而,讓大明一方吃驚的一幕發生了。 沖刺中的韃靼鐵騎絲毫沒受影響。 百輛由西廠艱難運抵戰場的大將軍炮,表現的令人失望?;蛟S是因為嚴寒的天氣,或許是運送途中出現了錯誤。要么發射了啞彈,要么壓根點不燃引線。發射出去的炮彈威力發揮了不到十分之一。 唯有擲彈筒堅守崗位,可這次他們攜帶的手雷不多。 不知是誰的不幸。達延汗選擇的沖鋒方向,正是悍卒最多、戰力最強的榆林鎮。 榆林總兵張英收起了望遠鏡。他用rou眼都能看清沖在第一排韃子的稚氣臉龐。 不能再等了。 “迎戰!”張英果斷下令。 雖然不知道火器為什么沒有像計劃中發揮作用,榆林籍士兵們不畏死的迎上前去。大同、宣府時有被韃靼人入侵,可榆林從沒有讓韃靼人踏足大明土地一步?;鹌魇Я瞬慌?,他們手上的鋼刀就是最堅硬的鐵墻。 “殺!” 背水一戰的韃靼人和驍勇的榆林士兵交纏在一起。 甘肅鎮、固原鎮、寧夏鎮的軍隊也沒有閑著,從側面向韃靼包抄。 大將軍炮的‘失靈’讓達延汗燃起希望?!皳屧谌娡瓿珊蠂皼_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