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沈之川不是很看好:“理論上兩個項目確實有相似性。但他們的模擬對象本身遠遠小于你們模擬的仙女座。其次是對比這幾年最新的觀測結果來看,他們對星系團中心區域的氣體輪廓的模擬,還是存在很大的差異。不過,這也算是一個思路?!?/br> 程光聽得認真,頻頻點頭,謝栗卻坐在旁邊眼神放空。 沈之川以為小徒弟接二連三遭受打擊心情不好,正要開口安慰,這孩子突然像個游魂似的站起來,嘴里嘟囔著“我想到了老師我先走了”,然后就自己出去了。 程光呆了一會才反應過來,趕緊拿上東西去追謝栗。 謝栗往辦公室走,步子飛快,程光氣喘吁吁地追上他。 “師兄,我在想,我們一開始的問題是忽略了自由尺度的問題導致初始的反饋機制存在誤差,而這種誤差會在模擬的過程中被不停地放大?!?/br> 程光喘著氣跟上他:“對?!?/br> 謝栗腳下不停:“那個小星團模擬的項目將自由尺度考慮得很全面,但反饋機制依然不夠準確,主要是因為他們對時間的把握很模糊。比如黑洞釋放的噴流從哪一個點開始,這種影響會在多大的范圍內影響恒星的形成,他們也沒有找到準確的邊界。就像吃飯,雖然把吃飯納入了整個日程表中,但卻沒有給出準確的節點。人總不能一天到晚都在吃飯,或是一吃就是四五個小時吧?” 程光好像跟上了謝栗的思路:“但是我們怎么能找到準確的那個…” 謝栗打斷他:“剛才老師強調這個星團規模小,但我才突然想到,其實小有小的好處?!?/br> “我們可以以現有的觀測參數作為起點,從小向大模擬。通過現有的觀測參數來調整我們的模型,建立一個無限逼近精準的小藍圖。然后我們在這個小藍圖的基礎之上,再將邊界逐層放入更大的尺度?!?/br> 要想建立老鼠和大象之間的體積比,也并不真的需要從非洲的草原上抓一頭大象來。只要找人印下大象的四個泥腳印子就足夠了。 這個思路非常獨特,也非常驚艷。 但唯一的問題是,他們的時間很緊張。再錯一次,連程光的畢業論文也許都會跟著被耽誤。 程光消化了一下,感覺好像是個辦法,但又還有些擔心:“那如果和他們的結果不吻合呢?” 謝栗調皮地笑起來,提出一個大膽的想法:“萬一是他們錯了呢?” 程光一時間不能決定,說要回家自己思考一下。 當天晚上謝栗在辦公室里設計初步構思,快凌晨六點時,收到程光的信息。 程光給他師弟發信息時,正夾著一根煙蹲在陽臺上。 他讀了一整夜的文章。原來類似的思路五年前就有團隊用過,用來模擬宇宙頭六億年的的星系形成。 只是那個項目的算法結構有問題,結果并不十分成功,也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 但程光看完那文章,非但不覺得氣餒,反而涌起了一種孤注一擲的豪情。 從漂浮于太陽系外的探測器,到據守在地球上的人類,面對的是同樣未知的前路。 就算這條路有風險,誰能保證換一條路就能走得通? 反正風險都一樣,何不痛痛快快地放手一搏。 朝著禿頂之路一去不復返的程光站在老小區的陽臺上,忽地萌生出一種錯覺 -- 他是那個帶著草帽的海賊王路飛,攀著桅桿乘風破浪,正要奔向自己最后的目的地。 他的心里滿是豪情,忍不住攏起手掌朝天空大喊:“沖?。?!程光沖?。。。?!” 鄰居養的狗汪汪大叫起來。 “神經病啊大清早的瞎嚎什么!” 謝栗和程光變得比之前還要忙。 之前程光維護的那些舊代碼徹底可以扔了,兩個人一夜回到解放前,擼起膀子開始從頭再來。 程光主動包攬了所有外圍代碼和調試,謝栗專心搞算法。 沒隔幾天,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下午謝栗上完課,像往常一樣回辦公室,結果在樓道里遇見了那個很不喜歡他的劉教授,正在樓道里站著罵宋易。 宋易正對著樓梯口,謝栗上樓來,迎面和他的眼神撞在一起,怨憤的目光激得謝栗差點踏錯臺階。 進了辦公室,謝栗才從程光那里打聽到出了什么事。 宋易投的文章有問題,具體什么問題程光倒是不清楚。只聽說那家期刊的編輯直接把電話打給了學校的學風調查委員會,還揚言要把相關的公告掛在自己網站上。 蘭大這兩年狠抓學術不端,專門成立了相關的調查委員會,宋易算是撞槍口上了。 謝栗立刻聯想到一個多月前,宋易來找他做數據的那篇文章,不由得心里打鼓。 當時沈之川就說宋易文章的數據看起來不對勁。 他心里不安,該不會是宋易換了一個地方,又把那篇文章投出去了吧。 劉教授在外面罵宋易足足罵了一個多小時。 天體物理幾個組的博士辦公室都在同一層,那一層還有大氣物理和凝聚態的博士。辦公室隔音一般,大家還都敞著門,外面的動靜聽得一清二楚。 劉教授故意罵給被人聽,無非就是要把自己的責任撇干凈。 程光多少有點物傷其類,搖頭嘆息:“宋易平時也挺穩的,怎么眼看快熬出來了突然做這種事。劉教授也是可以,平時沒事就惦記學生的一作,這會有事了就把自己摘得干干凈凈?!?/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