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九章:六韜
書迷正在閱讀:步步逼婚:慕少強行愛、不合理真相、禁區 強制愛 1V1 斯德哥爾摩、最強贅婿在都市、豪門和流量官宣了、假裝對家(娛樂圈)、前妻,再愛我一次、毒寵小謀妃、反派他太過可愛[快穿]、我不想當村長
三月之前! 青豚開始思索,按照時間推算,這云開始改變之時,乃是秦軍攻魏之后的事情了。 這簡直判若兩人的行為,讓青豚不得不懷疑在那云的身上,必定有著什么奇遇。 一聯想到自己的遭遇,青豚暗思莫非,這云也是穿越眾? 就在此時,打開了城門的虎,喜滋滋的跑來道“將軍,汝看看,吾從那廝身上得到了什么!” 青豚看去,卻見虎的手中抓著一卷竹簡。 這時代書寫不易,因此書籍很是匱乏,縱然是普通民眾見到寫了字的竹簡,也會細心地收集起來,從不會考慮自己認識不認識的問題。 這個現象,一直持續到后世閉關鎖國結束后,國內經濟開始騰飛,沖上了世界前列時。 經濟發展了,這書籍自然就多了,這才導致了國人開始不愛惜書籍。 在后世的農村,尋摸一個四、五十歲以上的農村人,哪怕是大字不識的睜眼瞎,遇到書本也會撿起來帶回家中。 華夏民族,對于書籍的珍重早已深入骨髓,更何況是這個知識要論車拉的時代呢! 正因為如此,虎從云身上得到了一卷竹簡,還沒有打開,便跑到青豚身邊邀功。 青豚接過竹簡,解開麻繩一看,只見卷首的第一句話便是文王將田,史編布卜曰“田于渭陽,將大得焉。非龍、非螭,非虎、非羆,兆得公侯。天遣汝師,以之佐昌,施及三王?!?/br> 青豚皺眉,這東西怎么這么眼熟,后世似乎在哪里看過這種語句。 其繼續看下去,里面有一段乃是太公曰“緡微餌明,小魚食之緡調餌香,中魚食之緡隆重餌豐,大魚食之。夫魚食其餌,乃牽于緡人食其祿,乃服于君。故以餌取魚,魚可殺以祿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國,國可拔以國取天下,天下可畢。 青豚大驚,這不是假托周文王與姜太公對話,所書的六韜么! 六韜又稱太公六韜、太公兵法,乃是先秦頂級軍事著作。 “來人!”青豚沉聲道。 虎一個激靈,急忙回道“將軍,末將在?!?/br> 青豚道“命汝篩查盜者,從其等口中打探到這竹簡的出處?!?/br> 虎遲疑道“將軍,若是其等不說,末將可否” 青豚道“與汝全權職責,且管去問?!?/br> 既然讓刑訊逼供,那便好辦了! 虎大喜,急忙招呼著手下,前去盤查那些盜者們了。 青豚則再次打開竹簡,細細的翻閱起來。 手中的竹簡長約一尺二寸,約合后世的二十七厘米的樣子。 青豚粗略的數了一下,每一面竹簡上,約有三十多個文字。 這一卷竹簡,看那厚度,應該有兩百余枚簡子串聯的。 青豚記得后世山東臨沂出土的六韜殘簡,證明了這本書約有兩萬余字。 而手中的這卷竹簡,滿打滿算也不過六千多字,也就是說,這頂多算是上冊,應當還有中冊、下冊才對。 青豚粗略的通讀一番,發現這六韜很是全面,自己手中的這一卷,上面講的卻是關于內政與訓練上面的事宜。 對于戰略、戰術層面的東西,卻是沒有提及。 想來,應該在余下的兩卷上面才對。 這六韜,乃是華夏古時候最全的戰爭兵法,其從內政到外交,皆有涉獵。 對于專注于戰略層次的孫子兵法來講,六韜才是更加不可多得的。 就在此時,虎已經得到了結果,其前來匯報道“將軍,吾已經查探清楚了,前些時日,那盜首云,在一處河畔小渡口,遇上了一個白首老者,這竹簡正是從那老者身上獲得的?!?/br> 當下,虎便將云獲得太公兵法的過程,詳細的重述了一遍。 后世人們都知道,秦末張良遭遇一老人故意刁難,待張良穿履、及時赴約后,便得到老人賜予兵法的故事,那可是家喻戶曉的事情。 這云所遭遇的老者,行事手段與賜予張良兵法的黃石公,幾乎一摸一樣。 青豚忍不住的推斷,莫不是那黃石公來了此處? 其想起了關于黃石公的傳說黃石公為躲避戰禍,藏在下邳 張良得兵書后,鉆研十年,遇劉邦,助其奪得天下后,封留侯 十三年后,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公化為一方黃石 據傳,張良以師禮相待那石頭,天天上香祭拜,在張良死后,隨葬與棺槨內。 莫非這黃石公游歷于魏地,恰逢秦軍攻魏,故此隱居于鄉間? 一念及此,青豚大吼道“醫徒,速來見吾?!?/br> 未幾,醫徒被傳令兵尋到,帶到了青豚身前。 青豚道“汝帶上一百軍士,押著知曉內情的盜者,尋找那老人?!?/br> 醫徒一頭霧水,不明白青豚這下的什么命令。 一旁的虎則道“將軍,那吾呢?吾做什么?” 青豚瞅了這廝一眼,道“汝負責向醫徒講明白前因后果?!?/br> “??!” 虎傻眼 經過一夜的修整,這些初成軍伍的長槍兵們,又增了幾分精氣神。 青豚明白,這便是殺戮帶來的改變。 其等已經見了血,再也不是之前的雛鳥樣,雖然若想練成精兵,還需要十來場的勝利陣仗。 但是,若是比起昨日之前的那個長槍兵兵團,青豚自信,在同樣的將領手中,這長槍兵足以相當于之前的雙倍實力了。 然而,青豚卻沒有那個時間來慢慢訓練了! 其必須要速成! 在榆水之東,有一條更為寬闊的河流,喚作賈魯河。 賈魯河與榆水之間的狹長陸地上,僅有一座城池,那邊是尉氏。 尉氏和其他的城池一樣,也早已被秦軍占領。 然而尉氏乃是一個絕地! 這個時代,大規模的跨河運兵,那是不可能的。 被榆水和賈魯河,切割成一個狹長的三面環水的半島狀的尉氏,正是絕佳的練兵之地。 更為精妙的是,在唯一通往尉氏的陸地方向,百十里之外方是中牟。 然而中牟派遣過來的援軍,必須要經過一處寬度僅有兩里的地狹地帶。 若是在此處放上一部軍士,莫說中牟秦軍了,只要不跨河相擊,縱然是王賁率部親自前來,也要飲恨當場。 謝過了清河鄉老、嗇夫的款待,青豚帶著士卒,朝著河邊走去。 其要再次借用竹筏渡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