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書迷正在閱讀:戰國魏武卒、步步逼婚:慕少強行愛、不合理真相、禁區 強制愛 1V1 斯德哥爾摩、最強贅婿在都市、豪門和流量官宣了、假裝對家(娛樂圈)、前妻,再愛我一次、毒寵小謀妃、反派他太過可愛[快穿]
墻內墻外熱熱鬧鬧,為了相同的國際事件聊起了相同的話題。 說來說去,就想看看沈明洲的無人機。 “去看全球科技大賽的頒獎典禮??!那是全球直播的,聽說都因為他們的事情延期了?!?/br> “什么時候直播?” “美國明早?我看看北京時間是多久?!?/br> 全球科技大賽的頒獎典禮在早上開始的時候,正好是中國人民夜生活的開始。 因為主辦場地在美國,頒獎典禮從一開始,全程充斥著勸退的英語主持。 但是沒有關系,擁有彈幕的中國人民,能夠良好適應沒有翻譯的直播現場。 各類獎項的頒發,都有好奇的人在彈幕提問。 ——到行星獎了嗎? 沒有沒有,這才頒發到環境科學。 ——中國代表隊怎么一直沒有獎? 因為他們參加的不是這些項目??! 獎項一個一個的頒發,獲獎者按照順序上臺。 終于有了中國人的身影。 一群聽不懂頒獎典禮在說什么的人,聽到“a”的前綴,就會提前激動! ——行星獎了嗎?! 醒醒!這是榮譽獎! ——那沈明洲沒有行星獎了嗎? 還沒頒呢,安靜點! 安靜是不可能安靜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安靜,只能瘋狂敲字在彈幕刷新存在感才能維持自己的激動興奮這樣子。 每次到了中國代表隊上臺領獎,都會發出相同的問題,然后滿屏的666跑過。 雖然陌生網民不認識上臺的孩子,但是一想到這是中國孩子拿到的獎,頓時由衷升起與有榮焉的感覺。 民族自豪感隨處刷新,仍舊有人表示好奇。 “沈明洲呢?” “沈明洲的無人機呢?” 觀看一場頒獎,無關的路人竟然比沈明洲本人還要關心項目的最終成績。 終于,主持人說道:“下面,由伊文.弗蘭奇先生,宣布本次大賽最高榮譽——行星獎的獲得者!” 弗蘭奇已經八十多歲高齡,精瘦、白發,眼窩深陷。 他穿著襯衫的模樣,卻不是老年人的風燭殘年,而是隱約透著頑強不息的精神氣質。 他一路上臺,仿佛走過了六十年大賽風霜,見證了無數諾獎獲得者夢想起航。 會場寂靜無聲,所有的視線追逐著他。 “早上好,孩子們?!?/br> 弗蘭奇吐詞慢,但清晰。 以他的年齡,在座的無論是評委還是學生,在他眼里都像是孩子一般年輕幼小。 “很榮幸可以趕到這里,參與第六十屆全球科技大賽的頒獎。距離我上一次手握獲獎者名單,已經整整六十年?!?/br> 他蒼老的臉龐,笑起來都帶著歲月的滄桑。 “那時候第一位獲得行星獎的孩子,名字叫做杜奇.多諾萬,在他獲得行星獎十五年后,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表彰他的研究讓人類在腫瘤方面取得突破性認識?!?/br> 一項賽事的輝煌與崇高,經由他簡單的介紹,變得無比高大。 第一屆行星獎獲得者,也是諾貝爾獎獲得者,仿佛全球科技大賽與諾貝爾獎密不可分。 臺下的參賽選手已經聽過太多太多相關的信息。 而直播間面前的觀眾,卻因為這一句介紹,真正發現行星獎有多么牛逼。 彈幕持續充當著解說員的職責。 不斷彈出來的文字,不僅負責文字字幕,還附帶了說明功能。 ——不止第一屆行星獎,全球科技大賽一共出過八位諾獎獲得者。 ——全球科技大賽因為參賽選手都是中學生,所以號稱“小諾貝爾”??! 有了科普,觀眾們看老人的視線,都變得肅然起敬。 而弗蘭奇卻笑著說:“行星獎作為全球科技大賽的最高獎項,一直以來被外界賦予了太多崇高的意義?!?/br> “我們一共頒發了五十九次行星獎,用以表彰解決人類病痛的研究。所以,行星獎,又被人稱為生命獎,好像這個獎項,成為了人類突破自我、探索未來的象征?!?/br> 他發出輕緩的笑聲,表情帶著對晚輩的縱容和愛護。 “但是,全球科技大賽一共有十四類參賽項目。行星獎設立之初,并不是獨屬于生物醫藥的獎項?!?/br> 當他說出這句話之后,會場發出了詫異的呼聲。 原本確定行星獎今年也會歸屬于生物醫藥類的選手們,忽然升起了強烈的好奇心。 他們和直播間的觀眾一樣,想到了相同的名字。 ——沈明洲的無人機是哪一個類別?! ——工程類!是工程類! 彈幕的激動化作實體,連帶著會場漸漸蕩開的sao動,轟轟烈烈的回顧起昨日神速解決的綁架案。 沈明洲的名字如同春風細雨一般飄灑,落入了每一個人的心中。 “今天,我看到一個少年,渾身充滿了光芒,用科技的力量捍衛了人類倫理的底線?!?/br> 伊文.弗蘭奇見到新聞之后,就覺得應該做出改變。 改變行星獎的固有印象,改變科技帶給廣大民眾無情冷漠的困擾,鼓勵更多的孩子回歸科技的本質。 用更為先進的科技,拯救更多的人。 “所以,我來到這里,想親自感謝他,讓我在冰冷的科技發展之中,找回了屬于人類的溫暖與希望?!?/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