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書迷正在閱讀:戰國魏武卒、步步逼婚:慕少強行愛、不合理真相、禁區 強制愛 1V1 斯德哥爾摩、最強贅婿在都市、豪門和流量官宣了、假裝對家(娛樂圈)、前妻,再愛我一次、毒寵小謀妃、反派他太過可愛[快穿]
大人的借口總是工作忙。 沈明洲不明白邵煉為什么拒絕同行,明明見他對全球科技大賽十分關心,不僅幫忙做蜻蜓,還會找出無數的專家教授資料,一位一位給沈明洲介紹:這是諾獎獲得者,那是人工智能領域大能。 語氣里全是對科研界頂尖人物的懷念。 還能仔仔細細的回憶起他們聊天時的小脾氣。 沈明洲對邵煉總有一種很深的挖掘欲望。 不止是曾經的十年,還有十年之前的所有求學經歷,都是他的好奇心所在。 可惜,沈明洲一問,邵煉就敷衍。 “不都那樣,整天做實驗、去圖書館、聽教授講課,看不完的數據寫不完的報告,偶爾還要跟實驗室的人爭奪儀器,但是他們都搶不過我?!?/br> 邵煉語氣得意驕傲,順便傳授沈明洲人生訣竅,“你只要跟搶你儀器的人說,導師晚上就要結果,做不出來他們背鍋順便把實驗重做一次,他們就會乖乖讓開,給你儀器?!?/br> 非常惡霸。 卻不自知。 收拾好行李,沈明洲終于與赴美代表團回合。 赴美參加全球科技大賽的選手里都是沉穩的小少年。 四個小姑娘,六個男孩子,熱熱鬧鬧似乎相熟的樣子。 早已跟團隊打成一片的歐陽博藝,甚至可以給沈明洲介紹:“這是寧俊、那是敖輝,他們做的是癌癥基因項目,還有一個水質環保研究?!?/br> 這次代表團隊浩浩蕩蕩三十多人,參賽類別分布為四類。 所有人成功集合之后,帶隊老師郭嘉良就給他們分發了比賽的詳細資料。 賽事流程和解釋說明應有盡有。 全球科技大賽的起源悠久,而且還誕生了八位未來的諾獎獲得者。 所以,這份資料不僅是宣傳賽事意義,還詳盡列出了一眾評委專家的信息。 諾貝爾獎獲得者,知名研究教授,那些在新聞上才能見到的名人,都會在選手交流會上一一路面。 不過是幾句話的簡明生平,足夠讓參賽的學生們發出驚嘆。 郭嘉良見代表選手們的表情,非常滿意。 這才是對待最高賽事應有的欣羨。 他說:“我們這次出去的目的,不止是展示我們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交流學習!” 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口號喊了無數年。 每次赴美之前,郭嘉良都要給學生們上一場深刻的賽前動員課。 團結!進??!為國爭光! 老師說得激情昂揚,優秀學子也是十分給面子。 然而,沈明洲站在隊伍里目光平靜,仿若未聞,連興奮和激動的笑容都沒從他臉上找到。 結束動員,郭嘉良特地走過去,關懷這位林勤忠院士開后門的學生。 “沈明洲,能代表我們國家出去參賽,高不高興???” 沈明洲困惑的看著他,點了點頭,“高興?!?/br> 可他表情鎮定,一點兒也不像為國出征的選手。 郭嘉良想了想,問道:“如果你緊張的話,一定要告訴我們,因為你沒有來參加科協主辦的賽前培訓班,所以很多注意事項不清楚,但是不用覺得害怕或者慌張,老師們會幫你的?!?/br> 當初林勤忠院士定下沈明洲,科協就說要叫他來參加培訓班。 然而,院士卻說:“讓沈明洲多花點時間在項目上?!?。 于是一切擱置,直到現在見面,郭嘉良才覺得,也許沈明洲很需要這種團隊成員互相熟悉,減輕焦慮感的培訓活動。 因為,他太沉默了。 搭檔歐陽博藝陽光開朗,這么熱情洋溢的女孩子跟他說話,他竟然也只是點頭搖頭“好的”“不用”。 語言少得令人發指。 郭嘉良甚至懷疑沈明洲經歷了什么重大事件,才變成了如此孤僻冷漠的性格。 沈明洲跟隨隊伍,就像一枚沉默的火光,止不住讓郭嘉良擔心。 終于,郭嘉良忍不住了,跟同隊的心理輔導員歐莉小聲討論:“沈明洲這狀態,需不需要你去做一下開導???” 歐莉:? “我帶過這么多屆參賽選手,還沒一個青少年像他這么不愛說話的?!?/br> 歐莉:噗。 歐莉憋不住笑,眉眼彎彎盯著郭嘉良。 她說:“郭老師你整天在中國和美國飛來飛去帶學生,又經常駐在國外,你不清楚沈明洲的情況。他不是不愛說話,應該是……和同伴沒有共同語言?!?/br> 郭嘉良睜大眼不相信,“我們隊伍里的孩子跟他沒有共同語言?怎么可能啊?!?/br> 能參加全球科技大賽的學生,都是全國智商頂尖的優秀學子,懂得高深的科學技術,也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 真正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應該是國內能夠找到的最相似的一隊孩子,見面不過兩三分鐘,能聊科研,也能聊潮流。 沈明洲沒有共同語言?郭嘉良大寫的不信。 不信也沒用。歐莉簡單明了道:“跟他有共同話題的人我數數啊,Type公司CEO、謝春應教授、林勤忠院士,哦,還有一位你們都聽說過的天才邵煉?!?/br> 郭嘉良對沈明洲的經歷當然有所耳聞,但是沈明洲在他心里仍是孩子。 可歐莉這么一列,“孩子”的層次好像太高了一些。 歐莉懂他,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放下眼中的濾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