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節
他又給荀塞了兩本書,拜托荀轉交給他未來媳婦兒,說這兩本書是他最近看完覺得好看的! 未婚男女不得私相授受,通過岳父轉交就不算“私”了! 多完美的邏輯! 曹沖對自己的理解能力很滿意,還拉著荀說了一通“如何成為一位開明的岳父”“真正疼愛兒女的父母應該怎么做”“女婿如半子都是一家人不要講究那么多”之類的理論。 荀:“…………” 荀就奇怪了,這小子從進門起就說個沒完,難道不覺得口渴嗎?! 翁婿倆似乎有那么一點默契,曹沖還真有點渴了。 他想到荀是個文化人,說話需要彎彎繞繞地來,所以他委婉地暗示道:“您平日里喝麥茶嗎?今年春天我托徐先生幫忙弄到一批新茶,用它炒出來的麥茶可香了,改天我給您送些來。很方便的,往水壺里抓一把,煮出來就特別好喝!” 荀沉默片刻,只得叫人給曹沖送上適合夏天喝的清涼飲子。 曹沖解決了口渴問題,逮著荀又是一頓輸出。 直至有人來拜訪荀,瞧著像是有正事要聊,他才找個由頭溜走了。 到吃過午飯,曹沖決定去禍害一下司馬懿。 司馬懿剛走馬上任,準備出去調查一下如今的文教情況,迎面便碰上跑來找自己的曹沖。 司馬懿下意識后退了一步。 曹沖一臉見到親人的喜悅,上前表示自己這兩天事情太多,沒有第一時間來報到;接著他又拉著司馬懿的手感慨說若不是司馬懿帶自己去荀家,壓根不會有這樁親事。 曹沖直夸司馬懿是曹荀兩家的大媒人,打包票說回頭一定送他一個“天下第一媒人”的匾額。 司馬懿:“………………” 司馬懿渾身上下寫著“你走,離我遠點,有多遠走多遠”。 眼看曹沖屁顛屁顛地跟在自己身后往外走,他心里有些絕望了,只得對曹沖說道:“公子既然快定親了,理應要穩重些才是?!?/br> 曹沖受教地點頭:“先生說得是,我一定會當個穩重可靠的人?!彼荒樅闷?,“先生我們現在要去哪?” 司馬懿心中憤憤:是我要去,不是我們要去?。?! 即便渾身上下透著抗拒,司馬懿面上還是擠出了和氣的笑容:“我準備去大同書肆那邊瞧瞧,公子想一起去嗎?” 最近大同書肆風頭頗盛,每天都有讀書人爭相排隊進去抄書,他們抄出來的藏書更是被其他人爭相傳讀。至于對新紙的夸贊詩賦,更是隨著贈紙越來越多而日增夜長! 這地方不僅成了讀書人心中的圣地,還帶動了商戶們貼門聯的風潮,短短小半個月,整個許都的商鋪門前都貼上了別出心裁的門聯,有的高雅工整、有的風趣幽默、有的通俗易懂,引得許多人駐足賞玩。 誰家要是連門聯都沒貼,客人們根本不愛進去! 于是商戶們都明白了:別家都有的東西,自家怎么能沒有? 寫,馬上寫! 自己寫不出來就請人寫,務必不能輸給競爭對手! 據說最近許都字寫得好的人門檻都被人踏破了,文辭出眾的人更是不乏登門求聯的商賈。 本來很多人都不屑于給商賈寫這玩意,但是,但是后來商賈們給得實在太多了! 就這么小半個月,門聯都快形成完整產業鏈。 司馬懿對引起這陣風潮的大同書肆很感興趣,今日準備過去探探底。 曹沖一聽是要去大同書肆,立刻積極表態:“先生去哪,我就去哪!” 由于他爹拒絕讓他再插手大同書肆的事,他都沒機會去驗收一下成果呢! 第61章 【印出來了】 曹沖跟著司馬懿溜達到大同書肆外,頓時吃了一驚。 屋內的桌案只夠供二十個人用,每日放進去的只有二十人??涩F在大同書肆外的街道兩旁卻坐了不少人,每當有人從屋內遞出書稿來,外面的人便坐在地上飛快地抄,接著便是一傳二、二傳四、四傳八…… 這些讀書人年紀不一、衣著寒酸,有的拿著竹簡、有的拿著紙,個個都抄得專心致意。 若非夏天街道上又熱又曬,怕是連道路中間都要被他們占滿了。 在后世那個書便宜到能撕著玩的時代,曹沖何曾見過這等景象。 曹沖原本準備看熱鬧的心思淡了不少,他跟著司馬懿來到書肆門前,一下子被管事認了出來。 司馬懿上前亮明身份,自是被管事恭恭敬敬地迎入書肆內。 書肆已經雇人抄了好些天書,從曹府取來的藏書早就全數還了回去,如今不僅書架擺滿了,倉庫里還堆有不少手抄本,統統都是書生們孜孜不倦日日抄寫的結果。 曹沖見成果如此喜人,自也高興不已。他跟著司馬懿在書肆里轉悠了一圈,又學著司馬懿那樣取下書架上的書翻看。 手抄本跟刻印本的區別就在于每個人的字跡都不一樣,有的端正有的潦草有的狂放。 這些讀書人倒還好,一個個都寫了一手好隸書,應當是管事正兒八經地要求過。 不過細看之下,不同的人抄寫出來的書還是各有味道,這是全是印刷體的后世很難看到的。 曹沖覺得這抄書傳統未必不能延續下去,畢竟桌案都擺下去了,空著也是空著,讓他們多抄一些帶到天南海北去,往后說不準有哪本就成了出土文物! 司馬懿看了一圈,又看向身后跟著的曹沖。 他這個丞相府文學掾掌著文學教化之事,自是知曉這些書是從曹府搬出來的,門聯的主意還是曹沖出的。 只是沒想到這書肆竟開得這樣火熱,幾乎讓整個許都的寒門學子都不約而同地往這邊聚攏過來。 司馬懿沒說什么,領著曹沖走出書肆,又轉頭看向門口張貼著的門聯。 這副門聯寫得很大氣,雖少了幾分靈動,卻十分沉穩,配上橫批所書的“天下為公”倒是正適合。 倘若大同書肆沒眼前這般熱鬧,這門聯便是引人發笑的空話。 如今街道兩旁的遮陰處坐滿了寒門士子,可見他們這些年借書無門、無書可讀,碰上這種機會便顧不得什么斯文形象,全都愿意席地而坐手抄蔡邕藏書! 司馬懿問曹沖:“這門聯是二公子所題?” 曹沖沒想到司馬懿這都能看出來。他奇道:“先生怎么看出來的?” 司馬懿言簡意賅地答道:“文氣各不同?!?/br> 曹沖忍不住嘀咕:“怎么就不能是我寫的,我名沖,肯定文氣沖天!” 司馬懿樂了。 曹沖明顯就不是這種正經人,曹家這些人中估計就曹丕能把門聯寫成這樣。 司馬懿說道:“對面便是孔府,我們既然來了,可以順道登門拜訪?!?/br> 曹沖說道:“兩手空空地去嗎?” 司馬懿說道:“君子之交淡如水,拜訪便拜訪,哪用帶什么俗物?!?/br> 曹沖小雞啄米一樣點頭。 學廢了學廢了! 司馬懿領著曹沖登門,很快便被領進屋。 孔融今日也在家中,見司馬懿來了才剛露出笑臉,目光就落到了旁邊的曹沖身上。 孔融的笑斂了一些,瞧著曹沖說道:“什么風把我們這位神童給吹來了?” 孔融的語氣明顯帶著幾分譏諷,一開口就有種讓人想打他的氣質。 曹沖聽了只覺他爹的頭疾可能有孔融的鍋,畢竟孔融得知曹cao讓甄氏許給曹丕的時候,曾經特地寫信給曹cao說“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 曹cao問他啥意思,沒聽說過有這么個典故啊。 孔融說:“這是我根據現在的事現編的?!?/br> 可以說是陰陽怪氣的一把好手! 曹沖笑瞇瞇地說道:“我跟著先生過來的,您不用特地招待我,你們只管聊,我聽聽就好?!?/br> 伸手不打笑臉人,孔融也沒多說什么,引著司馬懿入座。 孔融算是士大夫頭頭之一,朝中文人不少都以他為風向標。 司馬懿登門拜訪自然是為了正事。 他說道:“天子遷到許都十有三年,許都內外秩序井然,百姓安寧,只是如今庠序不修、太學未復,天下士子散落各處,宛如失林之鳥,著實令人嘆惋?!?/br> 孔融聽了,未置可否。 太學曾是朝廷所設置的最高學府,都說設太學教于國、置庠序教于郡邑,足見太學的重要性。 可惜自從桓帝、靈帝時期出了黨錮之禍,太學便逐漸沒落,甚至背上污名。 現在這種情況,理應置庠序、復太學,然而曹cao在朝中只手遮天,又好大喜功、年年征戰,朝廷哪有心力做這些事。 何況就算朝廷費盡心力在許都建起太學、重置各郡庠序,最終也不過是為曹cao培養更多黨羽而已。 司馬家、荀家、陳家這些世家名門,不都讓家中子弟為曹cao效命! 他們改變不了太多事,只能拒絕助紂為虐! 孔融不咸不淡地說道:“天下未定,不必著急?!?/br> 曹沖聽他們你來我往地聊著文教之事,不太插得上話,便端起桌案上的飲子噸噸噸噸噸起來。 他喝完一盞,感覺孔家的飲子喝起來味道挺好,還是放井里用涼水鎮過的,涼滋滋很好喝。 曹沖悄悄向旁邊一小僮亮出空空如也的盞底:“還有嗎?” 小僮連連點頭,提壺上前給曹沖續了一杯。 曹沖滿意地看著自己面前被滿上的飲子,一抬頭卻見孔融和司馬懿都瞧了過來。 不是吧,喝他家點飲子都這么計較! 曹沖眨巴一下眼,說道:“滿都滿上了,不讓我喝不是浪費了嗎?” 孔融氣結。 誰不讓他喝了? 孔融皮笑rou不笑地說道:“我聽聞倉舒公子要印書,怎么到現在書還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