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節
興許曹沖這個莊子會不一樣…… 徐干又勺了一碗茶喝完,才去收拾自己屋里的書,準備一并運到曹沖莊子里去。 另一邊。 曹沖挖墻腳成功,一點都不知道收斂,反倒樂滋滋地跑去和曹丕說起此事。 “我一說,徐先生就答應了!”曹沖毫不隱瞞自己的驚喜,“二哥,你說徐先生是不是看我聰明絕頂,將來必有大造化!” 曹丕淡淡問:“你想要什么大造化?” 這可把曹沖問住了。他認真思考片刻,小心翼翼地說道:“我可是你親弟弟,以后怎么說也得混個太守當當吧?” 曹丕心想你這弟弟也不是很親,而且封候拜將這種事也不是他來做主的,他自己都沒混個一官半職! 曹丕說道:“你才多大,倒是敢想?!?/br> 曹沖說道:“只要膽子大,走遍天下都不怕!” 曹丕不想再聽曹沖胡說八道。他正色說道:“徐先生是父親再三征召才到鄴城來的人才,你既然把人請了過去就得好生留下,要是你把人氣走了父親那邊可不好交代?!?/br> 曹沖聽了曹丕的叮囑十分感動,緊緊拉著曹丕的手說道:“哥哥你的話,我一定會牢牢記在心里,一刻都不敢忘記!” 曹丕:“…………” 曹丕無情地抽走自己的手,讓曹沖趕緊走人。他懷疑這小子是故意的,而且有證據! 曹沖給他二哥講完了徐干之事,也不多留,回去與環夫人吃過午飯。 飯后毫不意外地被環夫人往車里塞了大包小包。 曹沖覺得自己這輩子大概是要把上輩子沒體會過的感情都體會一遍。 曹沖帶著車馬在鄴城轉悠了一圈,接了徐干,接了一個夫子,接了兩個夫子,接了是那個夫子…… 很快地,他屁股后面的隊伍成了小小的車隊,浩浩蕩蕩地往城外疾馳而去。 出城不過小半個時辰,曹沖便見到了幾日未見的郭嘉。 因為郭嘉實在無事可做,華佗建議他試試釣魚這個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 這會兒郭嘉正坐在江頭垂釣,頭上戴著頂遮陽用的青斗笠,看起來越發有山野隱士的模樣了。 曹沖下馬跟郭嘉打招呼:“先生!” 郭嘉把魚竿一扔,埋怨道:“本來都要上鉤了,你一喊把魚喊跑了!” 曹沖把馬給許五牽著,讓許五先領著大伙回莊子,自己走過去看郭嘉旁邊的木桶。 里面空空如也,啥都沒有。 曹沖看了看日頭,忍不住問:“先生你釣多久了?” 郭嘉幽幽地看著他。 曹沖寬慰道:“先生別氣餒,我以前聽說過一群特別喜歡釣魚的人,他們每天活躍于各大水域,想要施展自己精妙絕倫的垂釣技術。經過許多年的不懈努力,他們雖沒釣到什么魚,卻成功認識了各種野生動植物,成為了了不起的博物學家!正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郭嘉:“…………” 并沒有被安慰到,謝謝。 郭嘉問道:“‘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句出自何處?” 曹沖回憶了一下,想起來了一本好書,《增廣賢文》。 這書收集了明代以及明代以前流行的諺語佳句,講述了許多有用的人生道理,比之清雅閑逸的《菜根譚》,《增廣賢文》講了更多世俗道理,句句都朗朗上口不說,又帶著幾分辛辣諷刺,比如“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細讀之下可謂是道盡人間冷暖。 曹沖給郭嘉介紹了一番,說有位叫周希陶的儒生集民間俗語之大成,收集到了這么一本《增廣賢文》。他偶然得了此書讀過幾遍,記下了大半句子,具體每句話是誰寫的卻是不記得了。 郭嘉聽了也沒起疑心。 讀書人么,喜歡收集好詞好句是正常的,《詩三百》不就是收集各方風謠整理出來的嗎? 曹沖一路上給郭嘉背了許多名言警句,聽得郭嘉直點頭,覺得這些內容話糙理不糙。 郭嘉問:“那書可還在?” 曹沖面不改色地說道:“許是搬往鄴城的時候弄丟了,若非剛才問起我都沒想起來?!?/br> 郭嘉惋惜不已。 想到曹沖素有過目不忘之能,郭嘉提出自己的要求:“你趕緊把它寫出來讓我好好讀讀?!?/br> 曹沖沒想到隨口聊幾句還給自己找了個差使。 見郭嘉一臉理所當然,曹沖只得說道:“也行,我給你抄,不過我幫您抄錄這本書,您也得幫我一個忙?!?/br> 郭嘉一聽曹沖有事要自己幫忙,頓時來了精神:“什么忙?” 曹沖彎唇笑道:“不是什么難事,等大家把土豆種好了,地里就沒什么事了。我新得了一書,想讓先生您給大伙講講,不知您愿不愿意?” 郭嘉瞅見曹沖頰邊笑出兩個淺淺酒窩,一臉的無辜和無害,心中頓時警覺起來。 “你先說說是什么書?!惫螆詻Q不上當。 “很簡單很好講的書,保準您一看就會,絕對不用費什么心思!”曹沖信誓旦旦。 郭嘉更確定其中有鬼,毫不猶豫地拒絕:“我在養病,不適合勞心動氣?!?/br> 眾所周知,上輩子殺豬,這輩子教書,當教書先生絕對是勞心又費力! 曹沖嘆氣。 這個郭嘉不好騙了! 曹沖說道:“那好,我找別人吧?!?/br> 曹沖這么容易改口,郭嘉又有點不確定了。 他心里好奇得緊,忍不住說道:“書給我看看?!?/br> 曹沖只是隨口一坑,沒坑到郭嘉也不在意,大方地掏出本書給郭嘉看。 這是他昨晚趁著中秋月圓這樣的大好日子,野外探索摸出來的線裝書! 封面正經,內容權威,渾身上下透著一股“我是致富寶典”的淳樸味道。 郭嘉接過書,沒注意看標題,倒是被書的樣式吸引了。 這書與目前常見的竹書與帛書截然不同,居然是將紙連成冊! 郭嘉隨手翻動了一下,發現這薄薄一冊書,所承載的內容能媲美好幾卷竹書! 郭嘉有些激動。 紙竟還能這樣用? 郭嘉把書來回翻了幾遍,才倒回去看書名。 看清封面上的幾個大字,郭嘉沉默了。 《土法養豬技術》。 土法養豬…… 養豬…… 豬…… 這是什么玩意?! 第29章 【小康生活】 暴殄天物,暴殄天物! 郭嘉不是第一次這么感慨曹沖的做法了,上回見曹沖拿琉璃罐子裝辣醬,他便痛心疾首了一回(雖然主要原因是他不能吃辣醬)。 現在,拿著這么一本前所未見的線裝書,郭嘉是真的心疼不已。 想想看,日后有人提及第一本面世的線裝書是什么,答案居然是這本《土法養豬技術》,該讓多少文人墨客痛惜扼腕! “你就不能整點正經書嗎?”郭嘉真想知道曹沖腦袋里裝的都是什么。 “這書哪里不正經了?”曹沖說道,“您難道不知道養豬多重要?家里有豬的人家,說親都更有底氣!要是家家戶戶都養上了豬,就代表咱鄴城百姓安居樂業,達到了小康水平!” 小康這個詞不是現代人創造的,《禮記》里就有描述“小康”社會,意思是雖然比不上大同盛世,卻也大體做到了百姓想要的安穩。 只是目前很少有人用小康來衡量百姓生活水平。 郭嘉聽來覺得有些新奇,點頭說道:“‘小康’這說法倒是不錯?!?/br> 曹沖點頭如搗蒜:“您也這么覺得吧?都說‘在其位謀其政’,咱管一莊之地,就要想辦法讓莊中百姓過上小康生活;管一縣之地,就該想辦法讓縣中百姓過上小康生活;以此類推!而想到做到這一點,離不開正確的耕作技巧和養殖技術!所以吶,農書怎么會不正經呢?農書的用處大著呢!” 曹沖小嘴叭叭個不停,給郭嘉從倉頡造字全為記錄農時到始皇愛惜農書醫書闡述了“以農為本”的農耕社會基礎思想。 郭嘉聽曹沖如此這般如此這般地一通忽悠,頓時覺得手里的《土法養豬技術》不那么粗陋了。 曹沖拿回了《土法養豬技術》,翻開看了眼里頭的編者,只覺十分陌生,沒一個是認得的,全都是他沒記住過的名字。 這套書他倒是有點印象,應該是建國之初國家統一編纂的,同系列還有《土法煉鋼技術》之類的,都是實用無比的基礎技術指導書。 只是這書經過《三國莊園》改頭換面,成了古色古香的線裝書而已。 曹沖小聲跟郭嘉密謀:“您看我找徐先生讓他講這本書,他愿不愿意講?” 郭嘉剛才已經見著了徐干,只是徐干帶著行李和家眷,他才沒上前打招呼。 郭嘉摸著下巴想了想徐干的秉性,回道:“應該愿意?!?/br> 曹沖幫郭嘉收拾收拾釣魚的工具,提上木桶與郭嘉一同回莊去。 徐干他們初來乍到,曹沖沒有一上來就讓人干活,而是先好吃好喝地招待他們,帶他們熟悉熟悉莊子的環境。 說實話,除了早前來過莊子的徐干,其他人對莊子這邊都沒抱什么希望,能答應過來全是給曹cao和曹植的面子。 現在瞧見莊子里屋舍整齊漂亮,學堂整潔漂亮,學生們也乖巧知禮,簡直是意外之喜! 曹沖為他們準備的住處依山而建,每個人都有單獨的小院,既可以相互串門,又可以關起門與家人享受天倫之樂,還帶著點兒隱逸的野趣,可以說是大多數文人的夢中情屋! 每日一早,他們可以沿著平整通達的田間小路往學堂那邊走,欣賞欣賞沿途怡人的田野風景,極目望去,良田井然,遠山含秋,處處都透著賞心悅目的韻味。 不到一刻鐘的功夫,他們便能踏著童稚的讀書聲抵達學堂之中,開始一天的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