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另一方面,文立言也是古玩行業內的人,不會出現外行人強行介入進來之后被一整個圈子排斥的現象,甚至因為他的名氣,他能夠得到很多照顧。不管是官方的照顧,還是人們對他的信任而來的優勢。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文立言開店的事業進行得十分順利。 當天被曲靜水用飛碟送到黃區,黃區分管古玩古文化的官員早早守候,先給文立言接風洗塵,好一通宴請,居然把整個黃區算得上頭面的古玩商人學者之類的都邀請了個齊全。曲靜水是陪著文立言參加了宴席的,畢竟對方有官員出面,自然是對文立言這個“文顧問”的身份相對看重,他也要表現自己的態度,予以一定的支持不是?一旦接觸了這些問題,文立言應付不過來。至于其他的商人研究者,自然是出于文立言古文化大師的名氣才來的。想想看,這么一位世人皆知的古文化大師在黃區落戶,自然會有一些連帶的效應,比方說有人慕名而來專門來鑒定物件,鑒定完了之后自然會在周圍逛一逛——這就為他們的店面增加了機會。而想要和文立言探討古文化的各種專家自然也會往這里來,學術研究也會有很多好處。 這就是所謂的名人效應,以文立言一個人,可以帶動的產業也不在少數。 應酬過后,曲靜水告訴文立言后天上午來接他,徑自離開。 洗塵宴后,正是下午時分,官員自然不可能全程陪著他們,也告辭了,于是一群人簇擁著文立言,浩浩蕩蕩地想著黃區的古玩市場去。 出乎文立言意料,他原本以為就算這里相對偏僻,多半也就是像以前自己見過的那種產業園或者城鄉結合部一樣的情形吧?然而他們去一次古玩市場,居然上了飛碟,然后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山坳里停下了。 開玩笑?這里會是古玩交易區? 文立言自己都驚訝了,這個時代對古文化古玩之類的其實頗為熱衷,所以文立言也習慣古玩市場這種地方應該就在市中心,十分方便到達,但是黃區的情況卻完全不一樣,雖然看上去這里已經開發了一段時間了,但是居然建在山坳里,還和城市有一段距離,這樣的設計也太奇怪了吧? 不過很快在周圍的人七嘴八舌的話語中,文立言就明白了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因為最初大復興的時候,人們的力量還不夠強,只能選擇部落本身的地方來建設,這些地方通常都是十分偏僻封閉的,可以隔絕變異的動植物的傷害,而黃區的古玩交易市場自然也是選擇了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建設,所以現在才會在山坳里。像天地兩區在復興之后,自然而然城市發展就把當初規劃的地區包含在內了,然而黃區因為地形十分崎嶇的緣故,發展總是一團一團分散開的,本身就有幾分交通不便的問題,也因此,這么多年之后也沒能將古玩交易市場徹底納入市區內。 然而,正是因為這樣的特殊,才讓黃區的古玩交易市場越發符合文立言的設想。 一個封閉的環境,讓人一旦進入這里,就好像到了另一個世界一樣,整個地區都是完全的像是古代一樣的情況,好像是一個古代城市,因為環境保護于是從過去一直保持到現在。 “文先生,您想要什么地段?”黃區的商人問他,滿臉堆笑,明顯是自己有著盤算,如果把自己的店開在文立言選的地方旁邊,就能夠沾光,這可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不如就在我的店旁邊吧?互相也好有個照應,如何?” 文立言看了看商人指著的位置,搖了搖頭,“這么說吧,我想做的生意和各位的可能不怎么一樣,所以不能和別的店鋪太靠近……” 做古玩,還不就是出賣古物或者紀念品之類的嗎?有什么不一樣的? 周圍的人立刻就覺得奇怪了,不由追問文立言。 到了這個時候,也沒有什么隱瞞的必要了,說實話,還有誰能和文立言搶生意不成?這個點子,非要是在黃區古玩交易市場這樣位置特殊的地方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現在文立言已經占據了這個地方。其他地方,除非從零開始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然而從零開始的話,又沒有黃區古玩交易市場原本的大批古玩商人作為基礎。招商引資?那也得人家愿意過來才行,古玩商自然習慣在每個區的古玩交易市場做交易,新建一個地方根本就沒有用。 考慮到這些原因,文立言也干脆地告訴所有人了。 “我希望可以慢慢把交易市場這里建立成一座返古城市。簡單而言,我們用古語,行古禮,著古裝,而所有進入交易市場的人也必須改裝,就好像是來到這個山坳,就回到古代。這樣的話,出去古玩交易本身,我們還可以在服裝出租販賣,入場費等等方面取得收入,而且這樣一座古城,也是其他地方沒有的,必然會吸引一大批人來,不是嗎?” 一群人聽著文立言說,不覺入迷。想想,如果真的營造出文立言所說的那么一座城市,效果當然會非常好。 “不過問題在于,全面改造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一步一步來,所以第一步我會圈定一塊地方,先是形成這么一條街道,然后再慢慢擴張,著調整個交易市場都被囊括在內。怎么樣?大家覺得這個計劃如何?要加入嗎?” “當然!”立刻就有人表態了。古玩商人,終究還是商人,一聽到文立言說的這些事情,就知道這件事有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