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處于眾人注意中心的文立言卻沒聽清楚那些人的竊竊私語,只知道很多人又把注意力集中到這里來了,不自覺地挺直腰板,露出專家式的微笑。 曲靜水在后面看著,只覺得好笑,他越發了解文立言的性格了。喜歡受到眾人矚目,有自己的脾氣,但是只有在別人是在把他惹急了的時候才會爆發,常常給人一種兔子急了咬人的感覺。而此時文立言挺直背脊的動作雖然很小,曲靜水卻明白他那種想出風頭的微妙心理,即使文立言自己極力掩飾。倒是有幾分可愛? 發覺自己想著想著思緒居然飛到文立言的性格如何上面去了,曲靜水微微赧顏,然后將視線從文立言身上移開,掩飾自己剛才一剎的失神。 這過程中,拿物件來鑒定的人已經把盒蓋捧在了胸前,然后不知道怎么做的,就又在盒蓋上面揭開了一層。人們這時候才發現那個盒蓋竟然另有玄機,單獨也是一個盒子,只是做得精巧,不仔細去看還發現不了這個問題。 接著,這人就從盒蓋中取出了一本書。 “文先生,您是古書鑒定方面的專家,那,這本書您來看看?”他說。 文立言看著這人呈到自己面前的那本書,接過。 文立言不知道的事情是,面前這個人和昨天那個找碴的人還真不是一伙兒的。文立言在做第一次《珍奇薈萃》節目的時候,是以層出不窮的鑒定古書的方法而出名的,而他直接展現出來的那些鑒定古書的方法幾乎是把現在古玩界的所有古書作假方法都挑出了毛病,隨著《珍奇薈萃》的播出,這些簡單易行的鑒定方法也廣為傳播,絕大多數造假的古書全都被挑了出來,一時之間在古書市場上風聲鶴唳,頗多走造假路子的人就這么被整得完全混不下去了。 對于文立言而說,他其實考慮到了古書作假會被打擊的情況,但是他卻沒有想過,自己這樣的舉動會徹底得罪涉足這一行分配利益的那些人。這么長一段時間里,那些人沒能做出反應來,不過是因為各自為政,無法統一以及愛呢容易,而現在這些利益受損的人終于統一起來,打算給點顏色讓文立言瞧瞧。如果隨便哪個專家都像文立言這樣把業內的事情到處說,直接攪得一個行業都活不下去,那還得了?這種事情,最好是別再發生。不過這些人也十分佩服文立言的功夫,一個鑒定古書都能弄出這么多亂七八糟的方法來,還敢正大光明說出來,明擺著就是有更強的手段。 但,不管怎么樣,文立言是壞了人家的生計,不做點事情,他還不會知道這是怎么一回事。 也是因此,這些人最后達成的約定是,以他們最高級的造假技術來做一本古書,讓文立言鑒定。這就是現在文立言面前的人拿出來的這本書的來歷。 這是一本《西廂記》,用古代的方法以最高的還原度進行的印刷,然后用最精密的方式來做舊。這本書是照著這群人中的一位大佬自己的真本珍藏做出來的,等到成品出來之后,兩本書放在一起根本是難辨真假,業內的幾位作假專家都專門看過這本作假的書,他們分別用自己獨家的鑒定方法試過鑒定這本書,依舊是真假難辨。這件事過后,這些人方才放心,然后把這本書讓這人帶來,好好給文立言一個下馬威,讓他知道這個世界上不是只有他一個鑒定天才的。即使是天才,也不該直接攪了一整個行業吧? 這個人拿出書的時候,文立言就知道對方拿出來的東西應該有古怪,卻也沒有太擔心,還是像以前一眼,先掃了一眼書的名字?!段鲙洝??文立言發現隨著自己進入古玩界的時間越長,見到的真正和他認知中的古代有關的東西就越多,而現代那些被人們認為是古玩實際上價值也算不得多高的東西,越來越少接觸了。 看上去,這本西廂記似乎沒有什么問題,文立言按照自己鑒定的習慣,嗅了嗅味道,油墨應該沒錯,是他習慣的那種感覺;紙張的手感也沒有問題,甚至書籍的膠之類的方面也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但是文立言就是覺得不對,潛意識中有一種違和感,一方面是因為覺得對方不可能就給自己一本真書鑒定了事——對方可是來找碴的??;另一方面,則是那種若有若無的奇怪感覺。 不對,這本書不對。 文立言和面前的人對視兩三秒,看得見對方眼神中的戲謔和隱約的緊張,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猜測,這個人有問題,這本書,有問題! 但是,這本書真有問題的話,問題在哪兒呢?以自己從前的鑒定方式來看,還真沒找到任何問題。 油墨,字體,排版,頁碼,紙張,每一個地方都和自己經驗里面的古書沒有差別,如果這是假貨的話,該是多高的造假技巧?又要耗費多高的成本才能弄出這么一本書來?如果投入古玩市場,這本書的成本肯定是收不回來的,所以他們弄這本書就是為了收拾自己嗎? 不管對方在想什么,現在的問題是一定要找到這本書的破綻,明明文立言就是覺得不對勁,卻真說不上來到底是哪里有問題。 文立言有些后悔在第一次《珍奇薈萃》節目中說出那么多的鑒定方法了,不是他發現是這次節目導致現在被人針對,是他覺得,如果自己保留了一手,現在說不定就能派上用場了。 文立言飛速地思考著,找著自己覺得不對勁的要點,他不可能沉默太久,所有人都關注著這里,如果自己這一次鑒定不出來這本書的問題的話,名聲恐怕會受到極強的打擊,人們不會在意這本書的作假技術有多高超,他們關心的是文立言有沒有鑒定出這本書的真假!畢竟現在人人都覺得文立言就是一個古書鑒定方面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