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山雨欲來
書迷正在閱讀:總裁:你失寵了、楓城舊事、悸動漸眠(1V1校園,偽骨科)、萬人嫌的二流貨色師妹生涯(仙俠 np)、娘子苑(sp sm 黃暴 不平等h 調教 追妻)、癡情女配下崗后被強制愛了(nph)、殊途同歸(NP)、能讀檔后我無敵了、紅顏亦是少年郎、溫柔似晚風
過了大約兩刻鐘的功夫,姜泫回到自己那邊的露臺,不久之后,老者和中年士子,帶著那個小姑娘也已經離去。 陳琳等人由那琴聲聽出這二人似是不凡,紛紛詢問姜泫到底是誰。 姜泫苦笑一番,說道“呵呵,彼等始終不肯透露名姓,只知那女童喚做琰兒,余下泫亦不知!”姜泫說的是實話,他有問過對方是何人,但對方卻以不便告知回了,他也不便細問。 離開了清閣,老者的琴由那中年士子負于背上,他手牽著琰兒,與那中年士子邊走邊問道“子將長于品評鑒真,觀那姜博霈如何?” 原來,這中年士子就是南陽許劭(字子將),善品評人物、長臧否明鑒。所謂“平輿之淵有二龍”,說的便是主持月旦評、品天下人物的許劭和他的從兄許靖。而這老者,能夠讓許劭以子侄之禮待之,也不是常人,便是名聲顯著、太學石經的首創者蔡邕了。 許劭搖了搖頭,笑道“蔡公過譽,蔡公面前,邵何敢言善品評、長臧否?”謙虛是謙虛,問題還是得回答的,“愚見,此子雖幼,然于太學聞其言、于露臺閱其才,一番懇談,觀其志之高、其度之廣,不可量也!假以時日,風云際會,或為不世之雄!” 蔡邕念叨著“志高度廣,不可量也。風云際會,不世之雄……此評甚高也!”說著,又想到了一個人“去年,老夫潛回雒陽,亦逢一知音。其人亦是才略過人,可謂非常,子將于此人之評,還記否?”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jian雄。蔡公所言,可是曹孟德?” 這十個字,是當年許劭給曹cao的評語。曹cao當時對于前一句是認可的,他后來的表現可稱得上是能臣、可治世,對得起了前一句。后一句,特別是那個“jian”字,曹cao不以為然。不過他生性曠達,當時也沒跟許劭計較,大笑而去。 蔡邕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去年初,老夫潛返雒陽,與陳司徒重曹孟德之才德,秘與見之,言其為黨人上書。曹孟德應允,然閹宦弄權,使陳司徒下獄,誣構罪名,致陳太傅死于獄中,牽連無數,朝中清流,為之一空??!” 數年間遠避江海的磨礪,和一年前的那場風波,蔡邕記憶猶新。 當年,蔡邕、其從父衛尉蔡質分別與司徒劉郃、將作大匠陽球交惡,陽球乃是中常侍程璜的女婿。光和元年(178年),天子劉宏以天災事召問蔡邕,蔡邕奏對多提及程璜之罪,又彈劾太尉張顥、光祿勛瑋璋、長水校尉趙玹、屯騎校尉蓋升等人。 后來奏章被大宦官中常侍曹節所獲得,告之程璜。程璜聯絡同盟、黨羽,誣告蔡邕、蔡質,天子劉宏詔下尚書,召邕詰狀。蔡邕上疏自辯,但他與蔡質還是被下了洛陽獄,有司劾以仇怨奉公、議害大臣、大不敬,當棄市。中常侍呂強憐憫蔡邕無辜,于是替他向天子求情,天子也想起了蔡邕此前奏對之言,于是下詔減死一等,改流放朔方,不得以赦令除。 陽球怕蔡邕來日復起,遣多路刺客刺殺蔡邕,刺客感其忠義,皆莫為用。陽球又使沿途官吏毒害蔡邕,受指使之人反而把消息告訴了蔡邕,要他提高警惕。蔡邕因此每每得免,平安到了五原安陽。 蔡邕之前在東觀時,與盧植、韓說等修撰《漢記》,正遭流放,不及得成。他因此上書所著十意,分別首目,連置章左。天子劉宏嘉其才高,第二年大赦,宥邕還本郡,以續《漢記》,自流放到赦免,歷時九月。 蔡邕正準備啟程回郡的時候,五原太守王智為他送行。酒席間,王智起舞勸酒蔡邕,蔡邕不理。王智乃中常侍王甫胞弟,素來驕橫,失了顏面辱罵蔡邕“徒敢輕我!”蔡邕不忿,拂衣而去。 王智恨極,密告邕怨于囚放、謗訕朝廷。蔡邕慮及不免,于是亡命江海,遠跡吳會。 及至去年正月,天子下詔,命朝中公卿以民謠、流言檢舉各地為害百姓的刺史、郡守、縣令長。太尉許彧、司空張濟勾結投靠十常侍,受取賄賂,對那些擔任刺史、郡守、縣令長的宦官子弟或賓客,盡管他們貪贓枉法、聲名狼藉,卻全不敢過問,而是毫無根據地檢舉了敵對宦官或背景淺薄的卻清廉而頗有政績的官員二十六人,二十六人悉數被問罪或罷免。 當時,姜泫的父親姜桐時任豫州刺史,其為官清廉、剛正不阿,得豫州上下交口稱贊。潁川張讓家就在其管轄下,其間頗有沖突,故而姜桐也在這二十六人當中,甚至被檻送進都。 在司徒陳耽的有意安排和組織下,這些官員的部屬及治下的百姓,到洛陽皇宮門前為他們詣闕申訴。陳耽與曹cao趁機上書“公卿所舉,率黨其私,所謂放鴟梟而囚鸞鳳?!膘`帝納諫,為此責備了許彧、張濟,并將那些被征召問罪的官員,全都任命為議郎。 這一波斗爭,士人占據了上風。正當此時,蔡邕秘密淺回雒陽,找上了陳耽。二人商議過后,決定應當乘勝追擊。又找來議郎曹cao,讓曹cao上書為黨人竇武陳蕃案鳴冤,以確立他在朝中的聲望。二人選中曹cao,是看中了他那與宦官頗有淵源的家世,想來即使失敗,也不至于落得個蠶絲的結局。 曹cao明白二人這是讓自己去試探皇帝的態度,試驗一下是偏袒黨人還是宦官,但是他仍講明自己愿意為此付出犧牲,毅然上書。 曹cao上書的奏章上,不僅言及為竇武。陳蕃翻案,更參劾頗廣,直指十常侍。十常侍搜羅到了曹cao一派在朝中的名單,準備大肆報復。幸得早已歸老的曹騰連夜趕到雒陽,與十常侍密議,許以重賄,這才沒追究曹cao。然而,陳耽卻不得幸免,被下廷尉。在都官員百人上書為陳耽求情,天子劉宏卻將百余人一同下獄,包括陳耽,多半棄市。士人實力大損,朝中清流為之一空。 經過這場風波,原本來算公開露面的蔡邕選擇再次蟄伏,一邊隱蔽著書,一邊等待下一次機會。最近,一直隱匿在雒陽蔡邕聽聞了酸棗王喬案,覺得或有可為,便盯上了與此事甚有牽連的姜泫。還找來逃亡途中對他多有幫助、又有識人之能的許劭,來一起觀察觀察姜泫。得知了他與宦官交惡,與袁、曹交好,聞其太學中的所言,又試談一番,已經初步認可了姜泫。 卻說姜泫和陳琳等人的宴飲直晚方休,眾人各回各家,或回太學,姜泫也趕在宵禁之前到了家。 姜泫幾日以來足不出戶,除了丁曉和劉備閑來走動,也沒其他人來。卻不想今日難得出門,便有兩件事找上了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