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覃湖指尖委婉、纏綿、優美、柔和并富有激情的旋律一時讓弓翊聽得癡迷了,忍不住未戴義甲就在另一臺古箏上與覃湖來了場合奏。 “這《秦桑曲》創作背后有一個故事,弓翊可知道?”彈罷,覃湖笑著問弓翊。 弓翊坐在古箏前,背脊挺拔,猶如當年幼小隨覃湖學琴時那般,好學又恭順的樣子,說道:“老師請說?!?/br> “據說《秦桑曲》是周延甲老先生為其女兒所作,周老先生的女兒自幼隨父習箏,十六歲便考入中央歌舞團,遠離雙親,客居他鄉,思念之情長掛心上,周老先生因此作此曲送與女兒,讓女兒在異鄉彈奏這滿載秦韻的親切鄉音,能有所寄托?!?/br> 殷殷舔犢情,拳拳慈父心。 天倫之情,人之常情。 弓翊見覃湖言語間面露哀戚之色,知道她是在感懷自己已故的父親,便陪著默默難過。 發現了弓翊的用心,覃湖在心里感嘆這學生的懂事,便打破憂傷的氛圍,把注意力轉移到弓翊送她的這臺月牙古箏上來,笑著說道:“‘好琴不知世,只為知音人’,這把月牙古箏讓你破費了吧?” “雖然不是十大古箏品牌,但老師你知道的,月牙古箏制作苛刻,產量很低,一般僅限于行內的一些‘琴癡’手頭流傳,所以才有剛才老師那句‘好琴不知世,只為知音人’,這臺月牙古箏精選良木,巧斫清音,是值得收藏的精品,學生得到這臺古箏的確費了些心力,不過,只要老師喜歡,一切都是值得的?!?/br> 聽了弓翊的話,覃湖輕嘆了口氣:“你啊,這些年沒少給我送禮物,你也不容易,以后不要亂花錢了?!?/br> 像母親一般輕輕責備卻飽含慈愛,讓弓翊心頭一暖。 “老師,人與人之間表達情感除了禮尚往來,還能有更好的方式嗎?” 覃湖被弓翊問得啞然失笑。 的確沒有,不是嗎? 年少時,蒙受師恩似海,如今功成名就,豈能不回報? 要回報,就要有載體,何為載體?禮物便是載體。 所以,弓翊恨不能遍得天下稀罕之物送給老師,老師此生沒有結婚也沒有子女,他便是老師的孩子。 “聽說最近有新興的古箏品牌找你合作?”覃湖突然想起來,便關心問道。 弓翊點點頭:“是的,是有這么一家古箏品牌,希望我做他們的代言,老師有什么看法呢?” “你這些年在古箏界風頭正勁,名氣大,影響力也廣,算是古箏界的明星,但是你還年輕,無論如何要記住,不可被利益蒙蔽初心,越大的利益往往伴隨越大的陷阱?!?/br> 教學藝更教做人,這就是他的老師。 弓翊特別虔誠說道:“謝謝老師,學生都記住了?!?/br> 二人正說著話,保姆就過來通知道:“姑奶奶,弓先生,小先生回來了,桑教授說可以開飯了?!?/br> 第19章 天作之合 飯廳外的露臺上,兩個昔日好友緊緊擁抱住對方。 “原來真的可以十年不見?!惫从懈卸l。 這十年,小津在國外,他在國內,他偶有出國演出,也與小津的行程對不上,竟就這樣,陰差陽錯,十年不見。 “十年,弓翊哥哥每一天都在我心中?!瘪〗蛘f道。 “我的小津也每一天都在我心中?!?/br> 好在,十年未見,不是十年失聯。那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適用愛情,也適用友情。 擁抱了長長的一段時間,方才放開彼此,一起靠著露臺的白玉石欄桿說話。 “我推遲到下個月的音樂會,邀請你來做嘉賓吧!” 弓翊手扶欄桿,目光眺望遠方。 遠方的天空一碧如洗纖塵不染,近處的花園開滿晚秋的花朵。 千林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晚秋的木芙蓉在金色的夕陽里為覃府花園增添了別樣的光彩。 “好?!睂τ诠吹难?,覃小津答應得干脆。 覃小津的本意只是為朋友站臺,在弓翊,他的初衷卻是想要幫到小津。 畢竟聽向清說,小津接下來要回國發展。自己如今在國內箏壇好歹有一定知名度,有自己牽線搭橋,外加云箏世家第三代傳人的光環加持,小津的事業藍圖很快就能在國內鋪開。 弓翊拋來的橄欖枝,覃小津欣然接住,這聽在向清耳朵里,是一件樂見其成的事。 向清正從飯廳走出來,笑著對弓翊說道:“弓翊,你想得真周到,如果你不主動提出,我還要死皮賴臉跟你要來這個機會呢!” 向清已經走到二人中間去,嘆一口氣說道:“雖然古箏在民樂里是大頭,可是和鋼琴比起來,還是比較小眾,前兩年就有人統計,國內學習鋼琴的琴童已經超過三千萬,進入院校學習的每年就有二十萬,古箏這幾年算是民樂里普及最廣的樂器,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學習古箏的琴童已有八百萬到一千萬的規模,但和鋼琴比起來還是小巫見大巫。這也可以上升到整個民樂與西洋樂的一個普及度對比?!?/br> “所以,”向清頓了頓,“在這個講究流量的時代,受眾越廣曝光度越高流量就越高,流量高就意味著效益好。打造一個知名的演奏家,造一顆古箏界的明星,已經不能按大先生和姑奶奶他們那一套來了,他們太低調。咱們年輕人太低調,賺不到錢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