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很快她的車子就停在了應城最大的書城,然后照著指示帶著姜尚來到了擺放筆墨紙硯的地方。 筆墨紙硯這些東西紀若夏現在沒再買過,但不代表她什么都不懂。小時候她也練過一段時間的毛筆字,對于現在市面上什么墨好用多少也知道一些,她目光在書架底下整齊擺放著的一排墨瓶上掃過,幾乎沒怎么猶豫就挑了一瓶“一得閣”的墨,還是大瓶的那種,萬一姜尚的毛筆字生疏了,那就再練一段時間再帶她去老紀面前顯擺。 選好了墨之后,剩下的就是筆和紙了,紀若夏把這兩樣東西的選擇權交給了姜尚。寫什么字用什么筆,她相信在這方面姜尚比她要在行。 果不其然,姜尚手指在那一排排掛著的筆筆尖上一一撫過,然后從中取下了幾支仔仔細細端詳了好一會兒,最終從中選了三支出來。 紀若夏靜靜站在一旁看著,并沒有出聲打擾,很快姜尚把紙也選好了。 至于硯臺,書城里面的這些紀若夏都看不上,而且她們用的既然是墨水,那硯臺要不要其實也無所謂,最終紀若夏挑中了一個專門用來裝墨水的小瓷碟,然后還買了一張專門墊在桌上以防墨水浸透紙背沾到桌上的墊子。 帶著這些東西,兩人很快就回了景陽小區,紀若夏房里沒有書桌,她們便將墊子鋪在餐桌上,然后把買來的宣紙拿了幾張出來展開鋪在墊子上,再把碟子在右手邊的角落擺好,往里面倒好墨,再用水把新買的毛筆潤開。 等潤濕的毛筆里的水甩得差不多了,姜尚也沒多等,無比端正地坐在餐桌椅上,蘸了墨就開始揮毫。她先在紙上寫了個“姜”字,果不其然,因為毛筆筆頭里含了水,頭幾次蘸墨寫字時都會出現水分過重的情況,字跡在紙上很快暈開并浸透了紙背。 接下來姜尚在紙上簡單寫了首詩,用的是行書,期間她又蘸了好幾次墨,等到最后一次蘸墨后,毛筆里的水分已經恢復正常了。 姜尚又拿毛筆蘸了一些墨,然后在紙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這次她寫的是規規整整的小楷。 紀若夏一直在旁邊認真看著,她就那么看著姜尚認真寫完她自己的名字后又蘸了一次墨,然后在那兩個字下面又規規整整寫下了紀若夏三個字。 姜尚寫完紀若夏名字后就沒再繼續寫,她停了筆后也沒把筆放下,而是就那么右手執著筆懸在空中,笑著扭頭去看紀若夏:“怎么樣?” 第63章 練字 紀若夏眼睛發亮,良久后才終于回過神,忍不住夸贊道:“就你這一手字,征服老紀是完全沒問題了?!彼@話說得其實還算是保守了,以姜尚的書法水平,就算是辦一場個人書法展也是沒問題的。 姜尚被紀若夏說得有些不好意思,她用毛筆定定點了點鼻尖,然后小聲道:“我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寫字了,還是得再練一練才行?!?/br> 紀若夏:“你覺得還要練那就再練一會兒,不過你在原來那個世界真的只活了十七歲嗎?我覺得你這字得有幾十年的功力了?!?/br> 姜尚又被說得臉有些紅,但她也不知道這話要怎么接,只是道:“我確實只活了十七歲就到這里來了,這一點肯定是沒錯的?!闭f著她低著頭又要去寫字,正要下筆,她突然想到什么,又抬起頭來問紀若夏:“你有什么喜歡的詩沒有?” “詩啊……”紀若夏自然知道姜尚為什么會有這么一問,她腦子里迅速閃過一些描寫情愛的古詩詞,什么“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啦,什么“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啦,什么“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啦,然后紀若夏不自覺就呲了一下牙。 姜尚看得有些莫名其妙:“怎么了?” 紀若夏:“沒什么,牙酸?!?/br> 姜尚:“你就沒有什么推薦嗎?” 紀若夏拋掉腦子里那些酸溜溜的情詩,然后很快想到了一句她很喜歡的詩,于是自然而然地就念了出來:“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br> 姜尚眼眸微轉,也沒跟紀若夏確認她剛念的那句詩具體是哪些字,提筆就開始在紙上寫了起來,很快,紙上最后一塊空白的地方也被黑色的方塊字填滿了。 紀若夏自是在旁邊看著她寫,十四個字竟是沒一個字出錯,看得紀若夏都有些驚奇:“你之前就知道這句詩?” 姜尚:“不啊,我剛剛是第一次聽到這句詩,里面確實有幾個字是我憑感覺瞎猜的,都對了嗎?” 紀若夏目露贊許,說話時語氣也很堅定:“嗯,一字不差?!?/br> 姜尚倒也沒怎么沾沾自喜,而是將視線落在紙上墨跡漸干的那句詩上:“這句詩的意境實在是美,我還是第一次遇見這么讓人驚艷的詩句?!?/br> 紀若夏也點點頭表示贊同:“嗯,我也覺得這句詩很驚艷,我這里還有很多絕妙的詩句,你應該也會很喜歡的。這樣,我們就像剛剛這樣,我來念,你來寫,再看你寫得對不對?!?/br> 姜尚面上一喜,眼睛也跟著發亮:“好啊?!?/br> 就這樣,紀若夏腦中不斷涌上上學時期背過的各種詩句,姜尚一邊聽她念一邊寫,居然大部分的句子她都能一字不差地寫出來。偶爾有寫錯字的,姜尚便在紀若夏的指點下把整句詩重寫一遍。 “這是最后一首了啊?!奔o若夏再開始念之前先跟姜尚說好,現在時間已經不早了,而她肚子里的詩念的也差不多了?!帮L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紀若夏詩念到一半突然卡住了,杜甫的這首詩被后人評為“古今七律第一”,她有意把這首詩留到最后,卻沒成想竟然翻了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