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頁
丹鼎宗各個支脈又不能如全真教一樣將自己當做武林門派,他們對于武功其實是比較鄙夷的,門內唯有護法道兵才會習練武功,作為門內弟子的護法。但是,他們培養道兵的成本,可比尋常武林門派教導武功高多了,丹鼎宗各個支脈的護法道兵對外聲稱是黃巾力士,除了需要修煉內功之外,還得修煉外功,因此,需要大量的藥物進補,這成本可就高得厲害了,若是大規模收徒,誰也撐不住。這就讓他們比較尷尬。 丹鼎宗之前與符箓三宗有些不睦,事到臨頭,還是得老老實實低頭,畢竟,關系到自家道統傳承,若是以后連靠譜的弟子都收不到,絕了傳承,他們這一代人就算是道脈的罪人了。 因此,熬了幾年之后,他們就不敢繼續矜持下去了,只得傳信給符箓三宗的宗主,表達了示弱之意,表示,大家雖說修行道路不同,最終卻是殊途同歸,何況算起來,大家拜的都是三清,一個祖師傳下來的道統,那便是兄弟了,如今自家這邊落魄,做兄弟的,還麻煩搭把手才是。 修行之人畢竟不能真的六根清凈,真要是如此,王重陽也不至于林朝英死了還要爭強斗勝,說什么“重陽一生,不若與人”了、丹鼎宗服軟,符箓三宗自然心懷大暢,只是現在的問題就是,符箓三宗自個的修行道路還得靠著別人呢,更別說丹鼎宗那邊該如何了。 道門各派之間其實交流很多,并無多少故步自封的意思,雖說真正的核心道法不會對對方講述,不過,其他的大家并不會如何隱瞞,反而會互相交流作為參考。尤其是魏晉時候,流行清談,佛門因為五胡之故,在中原愈發昌盛,一度壓得道門喘不過氣來,那時候,為了對抗佛門,道門的交流更加頻繁,你瞧著那些天師傳下來的各種道書,一個個寫得玄之又玄,只看得云里霧里,像是黃裳哪怕是個半路出家的狀元,也染上了這個毛病,《九陰真經》里的經文也用上了道門的各種隱語,搞得梅超風陳玄風兩口子練得走火入魔,生生將一門玄門正宗的武功練成了邪功??梢哉f,《九陰真經》當年若是落在尋常人手里,只怕也是差不多的下場,唯有那等對道家經義有所了解的人,才能讀懂其中的含義??上攵?,道門之間,其實互相對對方的加密手段都有所了解。無非就是多少而已。 符箓三宗當年無可奈何的時候,不是沒研究過丹鼎派的道法,只是,最終也沒研究出什么名堂,也只得作罷。 丹鼎宗呢,也是差不多,他們也研究過符箓三宗的符箓,可是,若是沒有被點破關竅,他們也難以入門,何況,對他們來說,研究別家的道法也就是為了觸類旁通,真的改換根基,那就是欺師滅祖了。 丹鼎宗親自上門求教,甚至連同當年丹鼎宗幾位老祖的手書也愿意拿出來給大家參詳,最終符箓三宗這邊商議了一番,只得表示,他們其實對于自家道法目前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主要還是有高人指點。 這話一說,丹鼎宗一方面覺得果然,另一方面,又覺得荒謬。 第148章 佛門有轉世靈童之說, 道門也是相信宿慧的。如那位呂祖,大家都相信他就是有宿慧的人,前世也是天界大能, 因此才能年紀輕輕就變成人們口中純陽仙人。丹鼎宗的南宗六祖也是差不多, 他們同樣沒幾年就修煉到了其他人難以企及的境界, 但是, 聽到符箓三宗的人說顧衡短短數年, 就將符箓三宗的根本典籍融會貫通,凝結了符箓種子, 對于符箓的認知也極為深刻, 他們差點都要以為顧衡是符箓三宗的那位先祖轉世了。 丹鼎宗對此自然是難以置信,不過符箓三宗信誓旦旦, 丹鼎宗頓時也有些心動,當下便下了決心,要去拜訪一下。 顧衡對于丹鼎宗的道法自然也是很感興趣的,外丹之法也就算了, 受過科學神教洗禮的顧衡真不覺得什么朱砂水銀硫磺之類的東西能練出什么丹藥來,也虧得這個世界對于許多東西壓制很大,□□什么的威力都比較小, 就算是炸爐了,這些道士又有一些武功在身, 危機感都很強, 所以很容易就能避開, 不會出什么問題。顧衡很懷疑外丹之法在傳承過程中出了錯, 被一代代道士給解讀錯了,就像是西方那些煉金術士一樣,為了保密, 將配方層層加密,以暗語指代,結果后人沒掌握解密的方法,就將配方理解錯了,以為是用各種重金屬和礦物煉丹,比起煉丹來,顧衡更相信這是古代方士的煉金術,可以用來煉制各種合金或者是假金的。 倒是內丹之法,按照顧衡從外面流傳的一部分道書里頭的理解,顧衡就意識到,這是一種以自身為鼎爐,將精氣神凝聚起來的法門,不過具體是怎么回事,顧衡也不清楚,如今等到丹鼎宗的人自動送上門,顧衡覺得自己可以解惑了。 不懂道門諸多術語的人,若是跟道門的人一塊論道,就會很吃力,他們連論道都喜歡搞得玄之又玄,也難怪當年跟佛門爭鋒一度落于下風??纯捶痖T是怎么爭取信眾的,寺廟里頭開俗講,佛經里面講述的也都是一些比較易懂的佛祖菩薩的事跡,一聽就能明白,總之,甭管原始佛教的教義如何,到了中原之后,被中原一代代高僧翻譯包裝之后,字字句句都是佛祖的慈悲,都是在導人向善,因此,盡管歷代王朝多次滅佛,卻依然撲滅不了佛教的生命力。畢竟,佛教的教義是真沒多少問題,也真的很能吸引底層百姓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