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頁
胤禩的手下將訥爾蘇當做尋常的宗室王爺,可不就是踢到鐵板了嗎?但是胤禩之所以能夠網羅那么多的黨羽,人格魅力還是有的。尤其如今太子胤礽正在發瘋,要是胤禩再不守好自己的基本盤,還沒事賣手下的話,只怕很快手里的勢力就要離心離德。 因此,盡管手下這事做得特別不靠譜,只怕不光沒法拉攏訥爾蘇,還平白得罪了人,但是胤禩還是咬牙認下了,準備等待訥爾蘇上門興師問罪,然后將人忽悠過去。 胤禩根本沒想到,訥爾蘇居然將這事托付給了胤禛,而胤禛呢,很是干脆利索地找了個罪名,將那些哄騙訥爾德的人都給塞進了步兵統領衙門里頭,除此之外,胤禩手里的幾個關鍵的產業也受到了極大的打擊。胤禛跟胤礽通了氣,胤礽原本就討厭胤禩,這一次更是痛打落水狗,又讓胤禩脫了一層皮。 “該死,訥爾蘇居然投靠了老四!”老十氣鼓鼓地將一杯茶喝得干干凈凈,重重地將茶盞拍在桌子上,茶盞上的蓋子直接蹦了幾下,滑到了桌子上,差一點就落到了地上。 胤禟懶洋洋地說道:“這也是正常的事情,他們一直關系不錯,咱們那位侄兒弘暉不是一直在訥爾蘇那邊學習嗎,還正經拜了師呢!訥爾蘇跟其他人也不熟,遇到事情,找上老四也是能理解的!至于投靠什么的,那倒是未必!” 胤禩臉色還保持著一貫的溫文淡定,他手里把玩著一塊羊脂玉佩,慢悠悠地說道:“不管訥爾蘇到底有沒有猜到幕后的人是我,但是,他很顯然,沒有跟我溝通的意思!他這個性子,呵呵……”說到這里,胤禩也有些無奈了。很多時候,不怕你接招,就怕你不接招。胤禩這個人素來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真讓他跟訥爾蘇交流,胤禩覺得自己起碼有七成把握能得到訥爾蘇的原諒,甚至讓訥爾蘇對自己生出一定的好感來,結果人家壓根懶得理會這些破事,直接將這事委托給了知根知底,這些年跟他一直不對付的老四,這就讓胤禩比較頭疼了。 好在胤禛暫時也沒有趕盡殺絕的意思,畢竟,胤禩那邊雖說坑了訥爾德,但是,并沒有真的造成什么不可挽回的結果,而訥爾德的那些被胤禩的人收買勾搭的狐朋狗友,更是倒了血霉,除了少部分早就死心塌地跟著胤禩的之外,其他的都被家里打得鬼哭狼嚎,差點沒嗝屁。這些年輕人自個不知道天高地厚,但是家里頭都明白,哪怕都是宗室,那也是分三六九等的,訥爾蘇一句話,就能讓他們的爵位繼承出現變故,哪怕下一代只是多降一級,也是很大的損失,總不能如那些沒了爵位的宗室子弟一樣,只能靠著腰間的紅帶子黃帶子去招搖撞騙吧! 胤禩根本不知道,他手下私底下對訥爾德下手的事情也傳到了康熙那里,康熙更覺得這個兒子上不得臺面,對他更是生出了無比的厭惡之心,而胤礽收到了信號之后,行事愈發肆意起來,以至于胤禩這邊,許多黨羽已經有些撐不住了。 第99章 就像是胤禩的那些黨羽忌憚他手里的那些把柄一樣, 同樣的問題就是,把柄這種玩意,也就是懸而未決的時候, 才最能威脅到人, 說難聽一點,現在胤禩發瘋,將他掌握的把柄全交給康熙, 以康熙的性格, 估計大概率會在公開場合一把火將東西燒了,然后你好我好大家好, 至于私底下有沒有備份,那是另外一個問題。 胤禩不是什么蠢人,這點把柄藏著能夠威脅的也就是幾個關鍵人物, 不到萬不得已, 他是不會拿出來的,那樣,反而是要逼得人狗急跳墻。清朝這些皇子,可不是當做廢物養的,康熙重視他們的教育,上書房里頭, 除了教導那些所謂的經義之外,還有歷朝歷代的史書,甚至,前明留下的君臣奏對之類的,他們也是有資格看的??滴跻欢冗€讓這些兒子幫著看一些不怎么重要的折子。 胤禩明白,如今若是自己再咄咄逼人,只怕這些黨羽立馬就要反噬。胤禩也很是干脆, 他當下認慫了。胤禩看得很清楚,太子之所以復立,無非就是因為康熙戀棧權位,不愿意放權給下面的兒子,而胤礽已經被廢過一次,就算是還占了正統的名義,愿意服他的人也不多。甚至,胤礽比起從前來說,現在在毓慶宮,更是被限制得非常嚴密,毓慶宮三五不時就要換一次宮人,就是擔心胤礽收服了那些宮人,回頭又在宮中搞出什么事情來。 可以說,只要康熙再多活幾年,胤礽就是秋后的螞蚱,但是,哪怕就是幾年的時間,胤禩能做的,最好也是蟄伏。 因此,胤禩干脆認慫了,直接躲在自己府里稱病不出,而他那些黨羽也得到了胤禩的暗示,跟著蟄伏了起來。畢竟,胤禩說得有道理,胤礽如今就是最后的瘋狂,這個時候,硬是跟他對著干,那就是雞蛋碰石頭,自個給自己找不痛快,與其如此,還不如暫時低個頭,叫人看到胤礽的狂悖。胤礽要是做了皇帝,回頭自然要事后清算,他們一個個都不會有什么好果子吃,所以,大家需要做的,就是繼續將胤礽拉下去,唯有自己上臺,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 胤禩蠱惑人心的本事是真的強,康熙要是還在盛年,愿意聽他忽悠的人肯定不多,問題是,康熙是真的老了,大家都想要投機。別說什么做純臣,誰是皇帝跟著誰,這種事情,在這個時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滿人用人,正常cao作是任人唯親,而不是任人唯賢,當然,賢明什么的,本身也不好說,像是如今朝堂上那些高官顯貴,真正稱得上是賢臣的,一只手都數得過來。誰上了臺,抬舉的自然是自己的門人奴才,其他人就得靠邊站,你那個時候再想要投靠,那根本就是晚了!一個家族,一個姓氏想要沒落,十年的時間不能靠近權力就差不多了。如鰲拜那一脈,原本那是瓜爾佳氏中的主支,自從鰲拜被擒,圈禁起來之后,那一脈就再也沒能在外面發出過聲音。大家說到瓜爾佳氏,多半說的都是石文炳那一脈,至于其他人,誰還記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