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除此之外,康熙對胤礽事無巨細的寵愛其實也是一把雙刃劍。其他人在自個屋里干點什么事情,好歹還算是能保留一定的**。而毓慶宮那邊, 只怕太子多喝了一杯茶, 一刻鐘的功夫,康熙就知道了。 康熙寵愛太子并不是假的, 就算是太子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那么,也肯定是身邊的人不好, 因此,毓慶宮中宮人的更換頻率是最高的,這直接導致了, 太子在自個的毓慶宮都未必有多少心腹,那些宮人真正忠心的其實還是康熙。 康熙要是個短命的也就罷了,偏偏這位還是少有的那種比較長壽的皇帝, 胤礽又是他還比較年輕的時候生下來的兒子。這個時代又不是后世虛君的時代,六七十年的太子也是有的,廢立之事也不是皇家一言而決。 康熙活得越長, 對胤礽越是不利。說白了,皇帝這種生物,你就不能單純地將他當做是一個人,為了權勢,六親不認是正常cao作。 胤礽固然是他最疼愛,最放在心上的孩子,但是康熙兒子多著呢,年長的兒子都是討債的,等年紀再大一點,康熙就會更喜歡下面沒什么威脅的小阿哥了! 當然,這些話訥爾蘇是不會講的,訥爾蘇表現出來的就是一個技術宅的形象,除了學問技術上頭的事情,其他的他根本不放在心上。他要是表現得很有心眼,別人也不放心??! 平郡王府,納爾福正靠在一個大迎枕上,皺著眉頭,將一碗苦藥灌了下去。納爾福身體其實一直不太好,他這是先天的毛病,只能養著,偏偏呢,他又有些貪花好色,不能惜福養生,因此,前幾年的時候,納爾福的身體就有些毛病了。 其實這也是許多宗室甚至是旗人的通病,這又不是剛開國那會兒,大家都得養精蓄銳,畢竟,說不定隨時都要提著刀子上陣打仗了,如今天下承平,他們這些宗室說是手里掌握著旗務,實際上呢,正兒八經的兵權卻是沒多少。就算是要出去打仗,動用的也是綠營,他們也就只能留在京城養膘。 旗人早就被朝廷從上到下養出了一身懶骨頭,他們從生到死,朝廷都有恩典,朝廷希望旗人全民皆兵,因此,這些旗人其實也沒太多的路子可以走,他們甚至不能離開駐地多遠,不過,人總是好逸惡勞的,他們有地也是寧可租給漢人種,自個白拿一分錢糧,有點成算的還會找上頭的佐領參領之類的上官討個差事,多拿一份糧餉,沒成算的,例錢一到手,就差不多花光了,很多人家根本就是寅吃卯糧,一些旗人連同祖上傳下來的鎧甲武器什么的都直接當了賣了。 納爾福這樣的宗室王爺自然不會悲催到像是底層的旗人一樣。但是,他們同樣墮落了。上一代的平郡王還能出去打仗,納爾福嘛,騎射能力也就僅僅保持在一般的水平,這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納爾福王府里頭,也就是這幾年才清凈一些,以前的時候,雖說也就是一正一側兩個福晉,但是那等侍妾格格可是不少。不過,納爾福大概自身種子有問題,除了訥爾蘇之外,還有一個兒子是繼福晉瓜爾佳氏所出,如今還是個孩子,叫做訥爾德。其他的什么側福晉,庶福晉乃至那些侍妾格格,都沒有孩子。前幾年訥爾蘇才三四歲,訥爾德還沒滿周歲的時候,納爾福大病了一場,太醫說了,他要是再這般放縱下去,只怕也就沒幾年的壽命了。 納爾福就算是貪花好色,也沒到愿意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的地步,活著不好嗎?因此,納爾福遣散了一些沒什么名分的侍妾,幾個格格倒是留下來了,但是也就是只能在內宅吃齋念佛了。 納爾福就算是這幾年勉強算是修身養性了,并不可能是徹底斷絕酒色,頂多不過就是節制了許多,因此,他這個身體也就是一直這樣時好時壞,他自個也算是看開了。以前的時候,他還擔心自己死了,兒子被人賣了還要幫人數錢。但是如今發現,訥爾蘇居然還是個奇才。 納爾福能夠在自個兄長獲罪之后襲爵,這么多年來還干得很是不壞,自然也是個聰明人,當年他就告誡訥爾蘇,入了上書房之后,不要隨意摻和皇子之間的事情,如今,納爾福就發現,自家兒子雖說不至于奇貨可居,但是也不用擔心了。只要他的本事還在,那么,不管下一任皇帝是誰,他都會是被拉攏的對象。 宗室里頭,不少宗親都面臨一個后繼無人的問題,像是簡親王府,雅爾江阿跟大阿哥在一塊廝混,最重要的是,這家伙是個葷素不忌的,對家里頭正經的福晉不怎么理會,倒是在外面養了個戲子做外室。簡親王雅布對此特別不爽,一度想要廢黜雅爾江阿的世子之位,改立繼福晉博爾濟吉特氏所出敬順。不過敬順終究年齡太小了點,最終此事沒有能成,但是也給父子關系之間埋下了一根釘子。 簡親王還算是好的,起碼兒子挺多,莊親王府更是連個兒子都沒有,他們家做鐵帽子王本來就有點湊數的意思,畢竟,碩塞并非嫡出,不能配享太廟,所以地位一直挺尷尬,但是人家有軍功,所以,也就讓他們上了。 但是博果鐸后院里頭一堆的妻妾,即便是生下子嗣也很快夭折,如今為了子嗣的事情還在各種折騰,不過估計不會有什么效果了。 每每想到那些宗親王爺的糟心事,納爾福就恨不得就著小曲喝兩杯,還是自個好啊,平白撿了個鐵帽子郡王的爵位不說,兒子也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