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總之,四大異姓王中,若是論麾下軍隊的實力,自然是西寧郡王最強,他手底下至今還保留著一支鐵騎,朝廷忌憚的也是這個。不過嘛,如今時代不一樣了,西寧郡王手底下那支騎兵也不值錢了,朝廷隨便就能掏錢將那些投靠朝廷的北戎人武裝起來,什么重騎兵,弓騎兵的都沒問題。至于南安郡王,他手底下的軍隊有一部分根本就是來源于西南那邊的土司,他保障那邊土司的利益,那些土司提供一部分的族人加入到南安郡王的麾下,也唯有那些部族出身的士卒,才能夠適應西南那邊的氣候環境,而且在山林之中也更加靈活。但是,隨著朝廷一直在想辦法改土歸流,南安郡王那邊也承受了不小的壓力。 總之,有著東平郡王這一脈在外作為后盾,除非圣上想要跟絕大部分的勛貴撕破臉,否則的話,東宮的位置還真是動不得。 既然如此,英王自然是不愿意一條道走到黑的,見識的東西越多,他就覺得中原雖說繁華,但還是少了幾分挑戰,他從北戎還有一些來自西域的商人那里知道了不少事情,往北也就算了,那里氣候實在是比較糟糕,但是往西,還是大有可為之處的。天山往西,也有大片的平原,如今中原種植的麥子,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來自于天山往西的地方,當年博望侯張騫帶回來的許多種子,也是來自于那里,可見,那些地方也是非常富庶的。 當然,那里的情況其實也很復雜,似乎那里一度也曾經被一個強大的帝國征服過,但是后來,因為宗教,民族等一系列問題,那邊長期處于混亂的狀態。這對于滿腦子都是征伐的英王來說,顯然是個極大的誘惑。 因此,英王頭一個就跳出來表示,自己愿意作為先鋒,為朝廷打探域外的情況。 圣上收到了英王的折子之后,沉吟了一番之后,頓時覺得這的確是個不錯的主意。圣上也不是匣子,長子和次子之間的那點火藥味圣上也是知道的,但是,圣上自個也是經歷過那些事的,在圣上看來,一個沒有經歷過這等兄弟相爭事情的太子是不合格的,皇帝這種生物,本身就得有足夠的競爭意識,如此才能養成那等唯我獨尊的帝王心態。圣上自個當年雖說沒有經歷過那一遭,因此,他剛剛登基的時候,也不得不跟下面的臣子交鋒。也就是這些年,接連有好消息傳出來,圣上的威名越來越大,下面的臣子這才不敢在圣上那里拿大要強。 而等到太子登基呢,他想要再有多少大的成就作為帝王功業可能性已經不大了,因此,他需要的是在自己做太子的時候,就壓服自己的兄弟,連兄弟都爭不過,何況是那些懷著各種心思的臣子呢? 不過如今太子顯然已經受到了一定的磨練,手腕能力也愈發成熟起來,別的不說,太子知人善任,對有本事的人很寬宏,這就足夠了。何況以后宗室分封出去,就算是日后子孫不肖,藩國也能撥亂反正,橫豎rou爛在國力,都是老徒家的,那么,為了帝位傳承平緩,以后在儲位之事上,不如早早將規矩立下來。 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后,圣上便直接取了朱筆,在英王的折子上批復了一個字:“準!” 第71章 英王算是先驅, 又是圣上的親兒子,因此,對于英王要建藩的請求, 圣上很是慷慨地給予了不少的資源。 所有人都盯著英王的這次建藩,英王一旦成功,接下來許多事情就會變得好辦起來。 事情比大家想象中要順利很多, 事實上, 中原附近的地區一直以來都受到了中原的文化輻射, 一度都是中原的藩屬國, 那里很長一段時間都處在戰亂之中, 百姓生活在夾縫里面。英王率兵平推過去之后,除了那些貴族有些不滿之外, 其他人對此都接受良好。尤其隨之而來的商隊,以及他們攜帶的大量物資, 一下子就給這些原本麻木的百姓帶來了生機。 也是中原在這里原本就有著一定的影響力, 甚至,這里的宗教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原的影響, 起碼,這里佛教的影響力一直比較大,即便是幾經戰亂, 也堅強地延續了下來。 有了一個好的開始,頓時讓所有人的精神都振奮起來。 英王為了表明自己的決心,在朝廷組織移民的時候,就將自家妻妾兒女都接到了自個的藩國, 除了慧妃各種不爽之外,其他人都蠢蠢欲動起來。 甄貴妃對此就有些難受了,她原本就是想要坐收漁人之利, 這些年來,甄家也在暗中挑撥幾個皇子與東宮之間的關系,結果還沒看到什么成果呢,這些人一拍桌子,你們自個玩去吧,我不奉陪了!這就讓甄貴妃有些不爽了。 圣上自覺自己解決了一個大問題,起碼從他開始,不用擔心皇家兄弟鬩墻了,就算是誰在奪嫡之中輸了,大不了直接分封出去,也算是一種保全。 圣上高興之下,難免喝多了,回了甄貴妃這般,甄貴妃連忙親自上前侍奉,結果就聽到圣上醉意朦朧地說道:“愛妃,以后,咱們兩個皇兒的事情,你就不用擔心了!朕特別挑了兩個地方,正好靠在一起,那里氣候好,物產也豐富,皇兒就藩之后,定然不會吃苦的!” 甄貴妃一聽,心里就涼了半截。 本來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出去的,宗室里頭,愿意出去的也都是繼承不到什么爵位的次子庶子一流,在外頭,哪怕就只有一個縣城大小的封地呢,那也是自個的地盤,是可以自己當家做主的,比做個閑散的宗室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