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北戎這邊也有人知道一些漢人的典故,還跟他們說過大概在兩千年前,中原有個將領直接坑殺了四十萬的降軍。這對鄂羅斯人是不可想象的,歐洲那邊常年處在戰爭之中,那等只有幾百甚至是幾十個的雇傭軍都能在戰場上混得開,各國的軍隊數量加起來才多少人,而在兩千年前,居然一戰就坑殺了四十萬人,這簡直就是一場噩夢。 被這般嚇唬了一番之后,這些鄂羅斯人就生出了一些怯意,對那些鼓動軍隊想要攻打絲國的人難免生出了怨恨之心。早知道絲國的軍隊這么能打,他們傻了才干出這樣的事情來呢!這里可不是他們的主場,要是在西伯利亞的土地上,他們能夠借助于氣候和地利,將任何兇殘的敵人坑死在冰天雪地里,但是在草原上,他們可不占什么便利。 草原上的戰事對朝廷自然也有一定的影響,在得知了□□的威力之后,之前搞出這些的幾個道士立馬就被恭恭敬敬請進了宮里,圣上對于方外之人的賞賜更是毫不吝嗇,口口聲聲都是“仙師”,毫不吝嗇就是封為什么真人,甚至是仙人,弄得幾個原本臉皮不算薄的道士都有些不好意思起來,他們本來對這些也很感興趣,因此,在圣上表示需要他們幫忙繼續研究這等火器之后,也沒說什么這有傷天和,道家對外本來也不是以什么仁慈溫和的姿態出現的。何況,自從五胡亂華以來,游牧民族早就算是佛教的基本盤了,草原上活佛之說盛行,雖說依舊還祭祀長生天,但是佛門的信仰早就已經深深扎根其中,一度幾個教派的活佛能夠插手各個部族首腦的更替。 對于道教來說,已經被中原同化,教義早就與原始佛教有了很大區別的中原佛門,他們還能夠捏著鼻子接受,這么多年下來,道門跟中原佛門之間固然依舊有著競爭關系,但是很多時候,已經勉強能夠算得上是道友了!可那等更接近于原始佛教,各種殘忍暴虐的薩滿教在道教看來,跟邪魔外道差不多,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會對在草原上造成什么破壞殺戮有悲憫之心才叫奇怪! 圣上對此非常滿意,更是又大筆一揮,給了道門不少特權,又冊封了相應教派的幾個祖師,將這幾個教派的掌教也封了真人,要不是國師,天師之類的不好隨意冊封,圣上其實是不介意冊封幾個出來的。 顧衡沒有想到的是,因為莊子上多出了一群道士,直接叫顧巍抓住了機會,以論道之名,找了過來。 第61章 顧家這幾年是真的有些沉不住氣了, 原本他們以為自己可以甘守寂寞,等待云開霧散,到時候再大展宏圖。但是,他們很快發現, 時代不一樣了! 在很多人還在埋頭讀圣賢書的時候, 顧家卻是發現,當年被視作雜學的一些學問如今居然變得火熱起來。 某種意義上來說, 儒家其實是處在后退狀態, 當年漢武帝所謂的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 其實是儒家將百家壓制下去之后, 吸收了百家學說中的許多精華, 填充到了自個的學說之中。但是,隨著百家的逐漸沒落,甚至是消亡, 儒家愈發妄自尊大起來。這才有了晉朝時候, 士人只知道清談, 唯血統門第論,有本事的人反而被壓制, 不得出頭。 晉朝理所當然地完蛋, 儒家在南北朝期間甚至是被佛教道教吊打,如此,才算是反思了一番, 又有一批精英誕生了。 等到宋朝的時候,儒家愈發奇葩起來,口號一個個喊得震天響,但是是非對錯不重要, 政治立場才重要,前期的時候,大家還算是有點節cao,到了后來,那干脆是為了反對而反對,為了打擊政敵,搞內斗連割地賣國的事情也干得出來??傊?,儒家因為自覺不管是誰當皇帝都離不開他們,已經是膨脹到迅速腐化墮落了!他們已經算不得真儒,而是犬儒。 到了異族橫掃中原的時候,除了少部分人一直抵抗到底,更多得跪得比誰都快,要不是后來蒙元不肯給這些儒生上升的渠道,讓他們只能在下九流打滾,他們其實是真的樂意繼續捧上頭的臭腳丫子,只要肯與他們共天下就行。 可以說,從儒家一家獨大開始,他們的墮落就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顧家并非那等妄自尊大之輩,他們如今大多數都沒有官身,為了為幾十年后鋪路,顧家如今就是在默默積蓄力量。這所謂的積蓄力量自然不是躲在自家書房里頭研究圣賢書,大家的天資在那里,就算是皓首窮經,也未必真的能培養出一個大儒來。 因此,他們需要的是關注地方上的情況,保持顧家在地方上的影響力,然后他們就發現,民間的風向出現了微妙的狀況。 原本那些死守著自己的手藝,就算是收了徒弟也得各種考驗,到頭來還得留一手的匠人如今也開始大肆收徒,自個搞作坊了。 不搞這個沒辦法,如果收的學徒只能打下手,那么,他們就有可能因為效率比不上同行然后被擠兌死。這年頭大家有錢了,自然就需要消費。那種家庭手工式的作坊已經趕不上潮流,以前的時候,像是尋常的木匠,一般最多就是被人家請上門干活,這才能掙幾個錢,那就是辛苦錢。而手藝好一些的,自個搞個小門面,收幾個學徒打下手,專門制作拿手的木器,然后自然會有看中他們手藝的人上門訂做。 但是如今,民間對于各種商品的需求量是真的很大,何況,許多作坊也是需求大戶,他們生產出來的東西,總得有東西裝才行。別以為這個時代的人不懂什么叫做包裝,真要論起過度包裝來,古人一點都不遜色,要不然,買櫝還珠的事情是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