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尤其,按照朝廷的律法,他們雖說跟顧巍一樣,都是嫡出,但是,本朝律法,分家的時候,嫡長子分七成,其他而兄弟再多,也只能分三成。而承恩公府,甚至還有不少的家產算是祖產和爵產,在這樣的情況下,二房和三房自然分不到多少東西。 在面對自身利益的時候,能夠保持淡定的可沒幾個。因此,二房三房很快就鬧了開來。 顧巍對此很是頭疼,只得允諾幫著二房三房的兒孫安排一個前程。這頓時就引起了顧憬的不滿。顧家素來人丁興旺,顧衡在顧家這一代里頭排行第六,而在顧衡出生之后,大房倒是并沒有孩子再出生,但是二房三房卻陸續都添丁進口,兩房光是兒子加起來就有五個,如今孫輩也開始陸續出生,顧家的人脈也是有限的,如今就要有一部分用在給二房三房的堂弟們安排前程上頭,這自然是分薄了顧憬的利益。 顧憬這些年有些偏狹,根本沒想過,元后是他的親meimei,而二房三房分出去之后,說是元后的堂兄弟,但也是旁支分支,跟承恩公府的關系已經疏遠了去,因此,他們真要算起來,已經不能算是外戚,如此,或許入閣不可能,但是中低層的官員卻不會忌諱這點親戚關系。 顧巍畢竟是人老成精,顧憬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面是不可能出頭了,而顧家又跟顧衡離心,在圣上和太子那里失分也比較嚴重,如此一來,扶持旁支已經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與其扶持那些血脈比較疏遠的,不如將機會給自個的親兄弟。 顧憬終究也是顧巍精心培養出來的,被顧巍點醒之后,也明白了這般做的必要性,只得認了下來,心中卻總是有些不甘,他自覺自己無論是才學還是見識,都勝過同齡人,但是,一方面是遇上了堪稱妖孽的弟弟,另一方面,又因為自個是外戚,所以難以發揮,這讓他束手束腳,甚至心中有的時候會生出一些堪稱瘋狂的念頭。 顧巍先是找了京中的族老給自家三兄弟分了家,然后二房三房很快就搬出了承恩公府,為了兒孫的前途,就算是家產少拿一些也沒什么,何況,這么多年下來,二房三房花銷都是公中出,也積攢了一筆不小的私房,手里頭也有一些私產,只要不胡亂作為,怎么著都能過得不錯。 年長的一輩分了家,之后就輪到小一輩了。之前顧衡成親,顧慎從老家過來了,畢竟,嫡親弟弟的親事,自個這個做兄弟的不露面,難免有些不像話。 只是顧慎回來之前,壓根沒想到,自個離開了這些年,家中的氣氛發生了這么大的改變,尤其是顧衡這個弟弟,儼然并不將自己當做是顧家人,而杜氏似乎對此并無什么反對之意,這讓顧慎有些看不明白。顧慎這邊還納悶呢,結果顧巍就表示,如今他們年紀都不小了,最小的顧衡都成婚了,以后在自個的小家也是一家之主。所以,干脆就分家吧! 分就分吧!顧慎對此意見也不大,反正他以后就常年留在老家,京城這邊的事情,他本來也管不著。 顧巍直接按照規矩將他這一房宮中的資產都分了下來,顧憬得了七成,顧慎因為留在老家,算是給顧家做出了一定的犧牲,因此得了兩成,而顧衡只得了一成。顧慎對此有些不好意思,表示平分就好,而顧憬呢,也表示可以從自己所得的那一份里頭拿出一成來補給顧衡。 問題是,顧家的財產再多,比起顧衡來說,還是差了不少的,何況這里頭,正兒八經的現銀其實并不算多,更多的其實是那些不動產,莊子鋪子之類。顧衡也不在乎這一成的財產,因此,即便是顧憬和顧慎紛紛推讓,顧衡還是表示,這樣分就很好。 顧巍并沒有因此覺得欣慰,事實上,在顧巍看來,要不是有杜氏在,顧衡只怕連另一成都不想要,直接凈身出戶,省得以后還有別的麻煩。 將公中的財產分了下去之后,顧巍干脆準備順勢將自己的私產也分出去一部分。而杜氏呢,也表示,自己如今年紀不小了,趁著如今還沒有糊涂,也將自己的私產應該如何分配先定下來再說。 第44章 杜氏要分私產, 顧巍也就罷了,他對自個媳婦的私產并沒什么興趣。杜氏當年進門,嫁妝明面上也就差不多八千兩左右, 放在書香門第, 其實已經算是不少了。他們這樣的人家, 就算是真的有錢,但是在嫁娶之事上,很少會真的露富, 這并沒有必要, 而且很容易會讓人懷疑收入來源。 杜氏嫁過來就是宗婦, 因此當年顧家的聘禮就有四千兩左右, 然后杜家再補上四千兩,這些就是明面上杜氏的嫁妝數量。當然, 私底下不放到官府備案的壓箱銀還是有的。這年頭,大戶人家的女子出嫁, 恨不得連壽材都準備好, 以表示嫁過去之后,不會用夫家的錢財, 如此在夫家才會受到足夠的尊重。江南那邊, 嫁妝尤其看重,因此,真有那等女兒生得多,以至于為嫁妝的事情發愁的人家。一些人家甚至不得不考慮著找個好女婿,讓年紀差不多的姐妹作為媵妾一塊嫁過去,如此就能省掉一份嫁妝。 杜氏也是名門出身,明面上的嫁妝不算多,但是她善于經營, 加上這么多年下來,各種人情往來,還有宮中的賞賜,下面子女的孝敬,折算起來,都是一筆不小的錢財。 不過,顧巍自個在這方面也不差,他自己私產也很豐厚。別的不說,每年宮中的賞賜,圣上總不見得光給丈母娘,不給老丈人?;屎笤诘臅r候同樣如此,不能只給親娘,親爹就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