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南疆那邊地勢復雜,就算是本地人,多走個幾十里,說不定也要迷路,南安郡王才不會將自個手里的兵馬浪費在這里,因此,他直接誘之以利,又許下了種種承諾,讓那些土司動手。 那個部族能干出支持刺客的事情,可見智商一般,許多事情根本想不到后果,他們若說實力還可以,但是面對對面七八個土司的聯軍,他們就力有未逮了。 最終,不過是半個多月的時間,那個部族的土司和巫師的人頭已經用石灰腌制了一番,從驛路八百里加急傳往京城。 而京城那邊,皇后已經停靈了四十九天,準備將靈柩運往皇陵了。 歷朝歷代,新帝登基,就會命人堪輿風水寶地,修建皇陵,當今登基的時候也不例外,只是,他登基還不滿十年,皇陵的修建還沒到一半,因此,皇后的靈柩自然不能現在就運送到主墓室之中,只能暫時停在皇陵外面的奉安殿之中。 皇后救駕而死,就算是有人心中有什么想法,如今也只能表現出一副極度哀慟的模樣,朝中誥命每日里身穿品級大妝進宮哭靈,之后文武百官還要一起將皇后梓宮送往奉安殿安置,等到皇陵主體建筑完成,再算過黃道吉日之后,即可移入主墓室之中,等到日后圣上駕崩,梓宮移入奉安殿,就可以徹底封閉主墓室了。當然,若是日后圣上另外立了新后,如果新后也有意跟圣上合葬的話,那就得再加一個。 至于那些尋常妃嬪,也只能葬到皇陵旁邊的妃陵之中了,那是沒那個自個跟圣上同葬的。 杜氏因為女兒的死大病了一場,哭靈的時候再次暈厥,最終被太醫診斷為憂思過度,圣上心中感念,讓杜氏在家休養,至于哭靈的事情,橫豎顧家還有其他命婦呢! 杜氏病得昏昏沉沉,在知道女兒要移到奉安殿停靈之后,還是掙扎著送了一程,等到回來之后,又病了一場,一直到快年底的時候,才算是好了一些,但是整個人看起來一下子老了足有十歲,原本保養得很好的她,如今已經頭發花白,看起來也佝僂了許多。 顧衡看著擔心,極力想要安慰杜氏,但是喪女之痛,哪是蒼白的話語能夠撫慰的,杜氏最絕望的是,自己的丈夫,女兒的父親,對于女兒的死甚至有些樂見其成,這讓杜氏只覺得幾乎要天崩地裂。對于丈夫來說,不管是妻子還是兒女,都不如家族來得重要?;屎笠凰?,顧家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跟皇家再次拉開距離。等到圣上再立了新后,顧家就更不起眼了。這般一想,杜氏甚至開始擔心,為了讓顧家屹立不倒,顧巍是不是會希望外孫也出什么事呢? 只要是想到有這個可能,杜氏就覺得摧心裂肺,每日里夜不能寐,憔悴不堪。 不僅是丈夫,長子按理說跟自己的meimei應該關系很好,但是長子似乎也很快就沒了傷心之意,次子遠在江南,一直也沒有趕回來,小兒子年紀還小,并不懂事,每日里只是想著各種辦法,想要哄自個的母親振作起來,杜氏也想要振作,但是想到女兒的死,就忍不住要沉浸在悲哀之中。 一直到那一日,杜氏做了一個夢,夢見小兒子給外孫做伴讀,結果,有人要對外孫下手,小兒子為了保護外孫,也死了,杜氏一下子驚醒了,醒來之后,只覺得渾身都是冷汗,她幾乎要哆嗦了一下。但是她忍著身體的不適,只是隨便披了一件外衣,就急匆匆跑去暖閣看顧衡去了,看著顧衡安安穩穩地睡在他的床上,杜氏才松了口氣,她有些無力地坐在床邊,制止了守夜丫鬟的行禮問安,怔怔地坐了小半宿,終于下定了決心。 杜氏明白,自己若是不在,以丈夫的絕情,為了家族的延續和前途,他真的做得出讓小兒子填坑,順理成章跟皇家撇開關系的事情。 杜氏哪里舍得這個乖巧懂事的孩子,最后因為這樣可笑的原因死在宮廷傾軋之中,她得活著,要保護自己的兒子,也要保護女兒留下的唯一一條血脈。 有了這樣的決心之后,杜氏雖說很多時候還是心緒不佳,但是卻開始強迫自己照常進食,又找太醫開了安神的藥,讓自己能夠正常休息,不至于每日里輾轉反側,最后導致精神衰弱。 等到年底的時候,杜氏的精神已經好了很多,顧巍見了,也是暗中點了點頭,他以為妻子想通了。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雖說女兒沒了,但是她還有三個兒子呢,總不能為了女兒的事情,將其他孩子都拋之腦后了!顧巍壓根沒想到,真正壓倒杜氏的壓根不是女兒的死,而是顧巍自己的冷漠。 時間過得飛快,很快就過了新年,這個新年,顧家過得很沉悶,就算是國孝已經過了,但是皇后畢竟是顧家人,顧家總不能在皇后死去才一百多天,就歡聲笑語慶祝新年吧! 另外一件事就是,開年之后,過了正月十五,宮學就要開課,皇次子要入宮學讀書,另外就是,皇次子的伴讀也選出來了,也得跟著入宮學。 最重要的是,因為皇后救駕而死,不管是出于補償,還是別的緣故,圣上打算立儲了! 第12章 (大修) 對于皇家來說,立儲自然是國事,若是徒景瑞如今已經是十歲出頭,立為太子其實沒什么好說的。但是徒景瑞如今開過年也才六七歲,情況就不一樣了。 這么大的孩子,其實還沒有完全站住,別的不說,之前因為皇后薨逝,徒景瑞就病了一場,一直斷斷續續病了一個多月才算是好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