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節
她不由生出幾分埋怨:大堂姐也真是的,怎么還沒有讓鄭世修喜歡上她呀! 她不想再冒險了,萬一鄭家的人真的要娶她,母親定然是一千一萬個愿意的,她已經在鄭家渡過了一段灰暗的人生了,這一世,她再不愿意過那樣的生活了。 她收斂了心神,聽子默說著最近的生活。 原來子默這次是路過南京,他是準備到京城參加太醫院的考試,一旦通過考核便可以跟著老太醫一起為皇室、權卿貴族治病,等自己資歷夠了,還可以收弟子,繼續為皇室培養醫藥人才。 在師父的支持下,子默便決定北上。 寇彤送子默出門,到了門口,她突然叫住子默:“你等一下,我有東西給你!” 說著便回轉到內室,拿出那本《大劑古方》來。 子默從寇彤手中接過那本書,迎著廡廊下燈籠的光,子默看清了書皮上的字。 他臉色有些發白,聲音哽咽道:“這書、這書……這是我祖父的書,他已經不在人世了,這本書怎么會在你的手中?” 寇彤跟他講了經過。 子默聽了,像失而復得的珍寶一般,將那本《大劑古方》緊緊擁入懷中。 寇彤的話還沒有說完,他便嚎啕大哭起來…… 他靠著廡廊的柱子,像個無助的孩子一般,整個人止不住地顫抖。 “祖父,祖父,子默不該那般對你,子默不是故意的,我不是故意的,祖父……你要原諒子默,原諒子默……” 寇彤想起那天從子默祖父手中接過《大劑古方》時,他的身子已經是強弓之末……按照她的計算,他應該能撐到八月十五之后,沒想到這才八月初,他就沒了。 想必是生無所戀,所以才消逝的更快吧! 蘇氏聽到動靜,十分詫異地走過來,見寇彤沖她搖搖頭,她便轉身打了一盆清水放到廡廊這一頭。 寇彤坐在廡廊下的凳子上,聽著夏末秋初蟲子的鳴叫,一言不發地陪伴著子默。 當年母親去世的時候,她也曾這么無助的,她也偷偷躲在被子里哭過許多次。她的傷心與抑郁從來沒有人在意過。 鄭家上下都不拿她當個人! 鄭世修在京城名利雙收,她卻被婆母以四年無所出的名義休掉,她苦苦哀求,鄭家才愿意給她一個妾室的名分。 她心中郁結,很快就病了,鄭家又以會過病氣為理由,讓她搬到偏遠荒落的側院。 到了側院之后,沒有婆母的折磨,小姑子的謾罵,加上她將心緒寄托于藥書,身子竟然一天一天好了起來。 她那時還抱著希望呢!她的希望便是鄭世修不會休棄她,她的夫君雖然不喜歡她,但是同樣也不喜歡別的女子,她已經在慢慢接近夫君了,她已經懂得辨藥了。只要給她時間,她的夫君定然會喜歡上她的。 可是,她最后的希望也破滅了! 她沒有了活下去的動力! 好在上天垂憐,她有了重來一次的機會。 她欲將往事遺忘,卻時時不敢忘記在鄭家收到的羞辱。 誰還沒有個傷心事?子默也是一樣。自己只需要靜靜地陪著他,聽他訴說心中滿腔心事,讓他不至于郁結于心,悶出病來就成了。 過了許久,子默才從傷心中回轉過來。 寇彤親自給他擰了帕子:“擦擦臉吧!” “師姐!”剛才突然間情緒失控,子默有些不好意思,他臉上雖然還掛著哀戚的神色,卻比剛才好了許多。 許是壓抑了很久,終于得到發xiele吧! “子默,你祖父應該也是醫術非常高明之人吧,你怎么會跟著師父學醫?” 子默聽了,沉默半晌:“師姐,我給你說個故事吧!” 這個故事發生在很久以前,那是兩代人的恩怨,要從子默祖父年輕的時候說起。 “祖師在上,鄚門第五十七代弟子羅玉山稽首叩拜,弟子愿入鄚門學習醫術……” 少年羅玉山從南京來到位于江西的翠微峰,經過師父的考核,終于正式拜入鄚門門下,成為鄚門第五十七代入門最晚的弟子。 他上面是大師兄安無聞、二師兄趙當歸、三師姐季月娥。 大師兄家遭巨變便隱姓埋名,入師父門下。大師兄年齡最長,當時已經三十多歲,為人通透,醫術最是精湛,是師父屬意的接班人。 二師兄心底醇厚,為人敦良,是師父故人之子,從小養在師父身邊,與師父親如父子。 三師姐是師父親女,杏眼桃腮,非常的漂亮。雖然入門早,但是年紀卻是他們師兄弟中最小的。 老四便是子默的祖父羅玉山,他是南京醫藥世家的弟子,只因與族人爭氣,便偷偷跑出家門,來到山上拜師。 師父見他底子好,為人又機靈,很是喜歡他。 本來四人相處相安無事,但是因山中人少,四個人年紀不過相差幾歲,日久相處自然像家人一般,感情親如兄弟。 只有一件事情不美,二師兄趙當歸與四師弟羅玉山都喜歡美貌嬌俏的季月娥。 但幾人年紀尚小,又是少年情懷,難免羞澀,并未擺到明面上來。 山中無事,時間消逝極快,漸漸的幾個人都長大了。 在眾人都不知情的時候,四師弟羅玉山竟然主動向師父提親,想要迎娶三師姐季月娥。 二師兄趙當歸得知后,跟羅玉山大打出手,緊跟著也向師父提親。 師父屬意二師兄趙當歸,趙當歸是師父故人之子,從小養在身邊,知根知底,與三師姐季月娥青梅竹馬,感情甚篤。 如果沒有羅玉山的話,季月娥會毫無懸念的嫁給趙當歸。 所以當羅玉山向師父提親的時候,師父大吃一驚,羅玉山是大家子弟,為人精明,師父收下他是希望他以后回到南京,能將鄚門醫術發揚光大。 師父并不想季月娥嫁到南京。 季月娥模樣俊俏,卻性格活潑,從小生長于山林,心地單純善良。師父希望自己的女兒就像是穿梭于山林間的小鹿,能一直真愉快地生活到老。 而羅玉山的世家生活,會像枷鎖一樣鎖住女兒的快樂,這是師父不愿意看到的。 可是兩個都是師父的徒弟都向他提親,他不好偏頗哪一方,加上疼愛女兒,他便問詢了季月娥的意見。 他以為季月娥一定會選對她照顧無微不至的趙當歸。 沒想到季月娥卻誰也沒有選擇。 在季月娥的心中,這兩個人就像是兄長一樣,二師兄趙當歸與她相處甚久,感情深厚,卻并無男女之情。 季月娥一直生長于山林,外面的世界于她而言就想花蜜之于蜜蜂,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趁著這個機會,她提出要到外面看一看,回來之后再做決定。 她這一走就是三年。 三年的時間,足以改變很多事情。 大師兄安無聞繼承師父之位,成了鄚門的掌門人。 二師兄趙當歸不愿離開,并發誓要等候季月娥一輩子,于是一直留在山上照顧師父。 四師弟久等無望,便回了南京結婚生子。 三年后,季月娥回到翠微峰,嫁給二師兄趙當歸,并于七月十五日之夜誕下一名女嬰,并精疲力盡而死。 趙當歸為女嬰取名趙念,乳名元元。 趙當歸與季月娥成親不過五個月就誕下孩子,元元雖然瘦弱卻是個足月的嬰兒。 所有人都知道了,元元并非趙當歸的親生。 季月娥從外面回來的時候,便懷了身孕。 直到她死的那一刻,她都沒有說出孩子的生父是誰,她只苦苦哀求,希望趙當歸就算是不看這幾個月的夫妻情分也要看著同門之誼,一定要將元元撫養長大,并不許她到外面去。 趙當歸含淚答應了季月娥的懇求,并遵守諾言,將元元視若親女,親自教導,愛如珍寶。 元元雖然無生母,卻在外祖父母、父親趙當歸、師伯安無聞的呵護下長大了。 她長得越發像母親季月娥,也是一般的模樣俊俏,性格活潑純良。 元元十五歲那年,她的外祖父舉辦五十大壽,四師弟羅玉山攜子羅風鳴來給師父拜壽。 十七歲的羅風鳴外表英俊,一表人才,在山中長大的元元從未見過外面的男子,對羅風鳴很是傾心。 而元元的清純良善讓羅風鳴心動不已。 不過短短幾天,兩人就愛的難分難舍! 趙當歸得知此事勃然大怒并強烈反對,他答應過季月娥絕對不會讓元元沾染世俗的世界。 羅玉山見元元與季月娥模樣相似,自己的兒子又喜歡元元,便想起自己的年少情懷,為了不讓兒子不要像自己這樣終身遺憾,他不惜低下頭親自向趙當歸求親。 趙當歸卻將羅玉山送來的東西丟出門外。 作者有話要說: 第二更在7點半左右! 71侯府請帖 在趙當歸看來,當年若不是羅玉山橫刀奪愛,季月娥便不會跑出翠微峰,更不會帶著一心的傷痕誕下元元,若不是外面的負心漢,季月娥絕對不會死。 這一切都是羅玉山害的! 曾經,羅玉山害了季月娥。如今羅玉山的兒子,又要來搶元元,害的元元與他頂嘴置氣。這兩個女子,是趙當歸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人。 新仇舊恨加在一起,他越發怒火中燒,不管羅玉山說盡好話,卻始終不答應。 羅玉山也是恨趙當歸的,當年明明是他羅玉山提親在前,趙當歸偏要與他爭奪。他沒有等師姐,在家人的逼迫下回去成了親。趙當歸等了三年的時間,便迎娶了師姐。 誰知道他卻沒有好好照顧師姐,害的師姐難產而亡! 若不是為了兒子,他根本不會對趙當歸低頭…… 這一場提親自然不歡而散! 而元元卻跟羅瑯軒私奔了。 趙當歸瘋了一般到處尋找,卻絲毫不見蹤影。 直到五年之后,元元與羅瑯軒才抱著四歲大的羅子默回到翠微峰。 看著羅瑯軒與元元跪在門前認錯,連四歲大一無所知的羅子默也跟著磕頭,趙當歸的心自然是軟了。 他原諒了女兒與羅瑯軒,卻趁羅瑯軒不備,在當天晚上的酒中,下了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