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節
書迷正在閱讀:極品農民混都市、變身之九尾狐仙、脫軌、穿成太子撿的狗、百日情人:總裁,請繞道、相公要從良、爽文主角他弟[快穿]、海島生存記、愛麗絲沒有仙境、時來
李重毫不猶豫的答道,騙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你哭著喊著攔著,敵人還奮不顧身的往陷阱里面跳,怎么攔都攔不住。 曹卓就是這樣! 聽到趙云不讓打開城門讓兵卒進城,曹卓最后一絲懷疑也消失了, 所以曹卓看了一眼遠方影影綽綽的人影,高聲叫道:“不用怕,追兵沒有一刻鐘的時間根本到不了城門,來人啊,打開城門讓友軍進城?!?/br> 趙云樂得鼻涕都快出來了,依然哭喊著叫道:“曹將軍,典滿將軍已經吩咐過了,不讓打開城門啊……末將定然要參你一本?!?/br> 曹卓聞言勃然大怒,喝道:“無名之輩,快快閉嘴,兵法豈能溺于欲教條,當隨機應變才是……” 吱嘎噶……隨著一陣響聲,陽平關厚實的城門慢慢打開,一條寬敞的通道出現在趙云眼前,趙云暗笑一聲,一馬當先沖進城門,在城門里面翻身下馬,帶著幾名親兵,抬著典滿上了城墻。 在趙云身后,一幫喬裝打扮的趙兵一窩蜂一樣涌進城門,在城門處擠作一團,急的曹卓不住的喝罵:“都他媽的老實點,排成隊,不要擠……” 在曹卓的喝罵聲中,趙云擠上城頭,沖著曹卓說道:“曹將軍,典滿將軍怎么辦?” 曹卓看到時間還來得及,也不怎么管城門的兵卒了,幾步來到典滿身邊,俯身看去。卻見到典滿氣若游絲,顯然已經命不久矣了。曹卓本來就不是獨當一面的人物,見到典滿連話都說不出來了,暗地里嘆了口氣,抬頭叫道:“快把點滿將軍送到帳中醫治……咦……你叫什么名字,我怎么沒見過你呢?!?/br> 趙云咽了口唾沫,眨著眼睛問道:“曹卓將軍,您不認得小人嗎?” “不認得……”曹卓摸了摸下巴,有些猶豫的說道。 “呵呵……”趙云輕笑一聲,朗聲道:“末將姓趙……名云、字子龍,曹將軍到了陰曹地府,千萬別忘了?!?/br> “趙云……”曹卓大驚失色。 鏘的一聲,趙云青釭劍出鞘,帶起一抹青光,在曹卓身上一閃而過。 在不足三尺的距離,偷襲曹卓這樣毫無防備的武將,要是還不能一擊致命,趙云就應該找塊豆腐撞死了。 青光閃過,曹卓的人頭沖天而起,脖腔里面的鮮血噴出三尺余高,撒的城頭赤紅一片。 就在趙云動手的同時,幾名親兵也抽出腰刀,在城頭掀起一片腥風血雨。趙云更是占著重甲之利,在城墻上所向披靡,殺的血光飛濺,殘肢斷臂滿天亂飛。就連曹卓的幾名副將也被趙云著重打擊,被砍成七八段。 有心算無心,曹卓連同幾名副將身死城頭,曹軍立即失去指揮,亂作一團,趙云很容易就控制了城門。戰事至此,只要趙云援軍不集體發瘋,掉頭逃跑的話,陽平關之戰已經成為定局了。 不到一刻鐘的時間,馬良帶著援軍殺入陽平關,徹底將這座千古雄關控制到手中。 收攏軍隊,收編俘虜,整頓城防,趙云在陽平關盤桓了兩天,這才帶領五千兵卒趕赴周倉和曹休的戰場,合兵一處,預置曹休于死地。不過趙云并沒能完成這個任務,原因很簡單,曹休沒等趙云的大軍合圍,就帶著兵卒突圍而走,逃亡南鄭縣去了。 周倉和周泰措不及防,也沒能消滅曹休多少兵卒。 曹休前腳剛逃入南鄭縣,趙云也帶著個路大軍回轉漢水大營。在路上,趙云令周倉快馬趕赴陽平關,接替馬良駐守。這是有原因,第一,趙云實在有點放心不下馬良的忠誠問題,第二,周倉還要協助馬超sao擾涼州,馬良實在不具備領兵突襲的能力,悍匪出身的周倉大賊頭到很勝任這個任務。 趙云占據陽平關之后,曹cao的占據急轉直下,兩位梟雄又展開一系列的軍事調動。 先看看曹cao的軍事舉動,等值陽平關失守,曹cao立即作出以下決定,第一,為了防止腹背受敵,曹彰立即帶兵迂回到長安駐守,接替華歆的工作。 同時進過一夜的討論,曹cao無奈之下動用了自己最后一只有生力量,成都的夏侯惇出兵白水關,威脅趙云的漢水大營,意圖穩住漢中防線,不史益州,漢中,長安,洛陽四地割裂開來。 這個決定曹cao做得非常艱難,夏侯惇的軍隊離開成都之后,益州的局勢隱患頗多。曹cao剛占據益州沒有多長時間,軍心民心未附,一旦有一點火星,益州的局勢就可能陷入糜爛的境界。但是曹cao卻不得不冒險行事,因為李重的第二批援軍也到了,李重的兩萬預備隊全部投放到漢中戰場,支援趙云。 曹cao不給漢中戰場補充兵力,曹休根本就守不住南鄭縣。 而且夏侯惇離開成都以后,曹cao還有一個戰場陷入危險之中,那就是徐晃樂進的長江防線,對于這個戰場來說,周瑜的壓力小得多,勝了自然萬事大吉,沒有夏侯惇的后方軍隊,周瑜就可以長驅直入,殺入成都;敗了對于周瑜來說也無關大雅,頂多回到江陵重整旗鼓也就是了,徐晃和樂進是絕對不敢出兵追擊周瑜的。 還有就是涼州戰場,在曹彰退兵之后,馬超和管亥郝昭三人也立即改變戰略部署,馬超依舊和管亥掃蕩曹cao在涼州的殘余勢力,對于馬超和郝昭來說,這個局勢計劃并沒有什么難度,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是否急功近利而已。當然,必要的時候,馬超和郝昭也可以不顧涼州糜爛的局勢,直接南下陽平關,與趙云的軍隊合兵一處,死掐夏侯惇和曹休的軍隊,把漢中戰場變成僅次于洛陽戰場的第二大戰。 而郝昭則孤軍南下支援趙云,配合趙云攻打南鄭縣,經過一番軍事調動,趙云在漢中的兵力已經達到五萬余人,實力雄厚無比。 夏侯惇手中雖然也有近兩萬軍隊,但是卻無法和南鄭縣的兵力擰成一股繩,所以對于曹cao來說,漢中戰場依舊是一個無解的戰場。 實力使然,曹cao也無話可說。 與此同時,李重也動用了自己手中的另一顆旗子,大舅哥吳懿。 吳懿的工作很簡單,就是四處聯系上庸、西城各地的將領,比如說孟達。在李重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這些將領反叛曹cao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還有就是李重繼續給曹cao施加壓力,文聘在支援趙云之后,也帶領最后一只水軍加入到周瑜軍團。而江南舊將也都開始不遺余力的支援周瑜,這樣一來,用不了幾個月的時間,周瑜就會取得長江戰場的優勢。 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曹cao只能拼死一搏,在洛陽戰場打開局面了。 首先,曹cao開始大規模調動部隊,突襲李重的圍城軍隊,曹仁、許褚、龐德等武將更是舍命廝殺,殺的李重的大營烽煙處處,沒過十天的時間,洛陽城下就血流成河,尸骨成山,李重和曹cao的戰爭進入最慘烈的階段。 就算到了這種地步,曹cao依舊沒有放棄希望,慘烈的攻殺都是為了給曹仁創造突圍的機會,前去長安匯合曹彰,只要曹仁到了長安,長安就能抽出一部分兵力殺進漢中,徹底穩定住漢中的局勢。 雖然這樣一來,曹cao在洛陽戰場的兵力會更加薄弱,但洛陽城高墻厚,物資準備充足,曹cao有把握守上一年到兩年的時間。而相對比,趙云軍糧物資運轉困難,能不能在漢中戰場堅持一兩年還真不好說,這也是曹cao最后的機會了。 至于益州的糜爛局勢,長江戰場的后續計劃,曹cao已經顧不了那么多了。 事到如今,曹cao最后悔的并不是沒有全力固守漢中戰場,而是沒有全力駐守涼州戰場。如果涼州不失守的話,在必要的時候,曹cao可以舍棄益州,將兵力集中到長安、洛陽、涼州一線,就算是這幾個戰場全部失利,曹cao也能退到涼州,向西域逃竄。 曹老大雖然再和李重爭奪天下的戰場陷入絕對被動,但依照曹cao的能力,在西域打開局面也未嘗沒有希望。 但現在的局勢更加危險,馬超和曹cao有血海深仇,一旦曹cao向西域逃竄,馬超一定會劈死截殺曹cao。 不得不說,李重也真不是什么好東西,單單把馬超留在涼州,一方面給了馬超報仇雪恨的機會,另一方面,李重未嘗沒有讓曹cao和馬超兩敗俱傷的想法。 要結尾了,蜘蛛在寫新書,更新緩慢,見諒!但蜘蛛不會太監的,這本書肯定會寫完的。 第四百九十五章再創那百家爭鳴 戰事愈發慘烈起來,特別是曹仁的救援軍隊和太史慈的外援軍隊,在弘農附近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廝殺,曹仁和太史慈各自率領越兩萬軍隊,只用了半天時間,雙方就付出了近五千人的死傷代價。 洛陽附近的百姓叫苦不迭。 坦白說,李重和曹cao都算有點良心,一再囑咐手下的將領不要太過sao擾百姓,但是,這只是一種美好的設想而已。 殺紅眼的軍隊那管這些,為了能占據一個有利地形,驅逐百姓,燒拆房屋,無所不用之極。雖然很少有兵卒直接沖百姓舉起屠刀,但其中的誤傷也不少,洛陽附近不說是十戶九空,也好不那里去。 數天之內,澠池、新安等縣就華為狼藉。 不過這天下總有閑來無事的人,比如漢代的大儒,鄭玄、司馬徽、管寧等人,特別是鄭玄這個老不死的,本來他應該在公元200年上下辭世,但被李重攪亂天下之后,鄭玄到現在還活的好好地,雖說滿頭白發,但看上去再活三五年也不是問題。 當然,這人來洛陽站場見李重也不是純屬無聊,他們還是被李重的政令所觸動。 李重的政令就是正式進行科舉,不過在李重所主持的科舉開始,儒學經典再不是重要組成部分,趙國的科舉更接近于時事,相對來說,法家、雜家、農家、墨家所學在考試中占據的比例更大。 于是漢代的大儒們不爽了,在他們看來,李重這時要掘儒家的祖墳啊。 仗著資格老,鄭玄帶領一眾儒家子弟來見李重,李重也不推辭,就在殺氣沖天的軍帳中接見了鄭玄等人。 簡單的見禮過后,鄭玄當先發難,拱手道:“陛下,科舉制度確實是選拔人才的最好方式,國之幸焉、民之幸焉,但不知陛下為何打壓儒學,不重視四書五經呢,如此一來,豈不要天下大亂?!?/br> “鄭大師……言之過重了吧?”李重皺起眉頭,有些不悅的問道。 鄭玄一拱手,慢慢說道:“鄭玄此言并非危言聳聽,獨尊儒術,方是天下正道,如若不然,如何教化萬民?” 李重直勾勾的看著鄭玄,良久沒有說話。 按照常理來說,李重罷黜儒家一門獨大的行動有點cao之過急了,李重應該再擊敗曹cao之后,攜席卷天下之威,強行推動此事,如此一來,華夏的儒生應該不敢造次,就算有所波瀾,也不會形成天下洶洶之勢。 但是,李重卻有另外一個想法,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就不說了,其次,李重就是想看看儒門到底能有什么動靜,矛盾盡早爆發,將來的隱患也會少點,不然的話,這些儒生暗藏心思,隱秘起來,也必勝后患。但現在提前見所有的隱患引發出來,李重就可以先下手為強……斬草除根。 歷史上有一位帝王很猖狂,那就是鯨吞六國的秦始皇嬴政,但秦始皇有一點比較倒霉,就是焚書坑儒一事。 焚書坑儒可是歷史上一件大事,李重在后世就聽說過無數次,但實際上,秦始皇真沒干過這事,秦始皇做的是焚書坑術,術士的術,當然了,這種歷史事件貓膩太多,誰也分不清真假,但有一點李重可以肯定,那就是儒家經典并沒有失傳多少,也就是說,即使秦始皇干過焚書坑儒的舉動,動作也不會太大,并不像史書上描寫的那么殘暴。 其實,李重自己倒是很想干一下焚書坑儒這樣瘋狂的舉動。 還有就是李重對鄭玄等人很是不齒,你也不夠就是個比較有學問的老頭而已,考試考什么內容是你們說的算的嗎?君不見后世千人罵、萬人恨的英語四六級,不一樣考的轟轟烈烈,引無數英雄才子盡折腰,嗯……說是欲哭無淚也可以。 看了鄭玄半天,李重這才冷笑一聲,徐徐問道:“鄭玄……我問你,神農氏嘗百草,教人農桑之事,是否稱得上德被天下呢?” 鄭玄毫不猶豫的答道:“自然?!?/br> 李重又接著問道:“有巢氏教化百姓修建房屋,躲避狼蟲虎豹,寒風驟雨,是否算的上德被天下呢?” 鄭玄依舊答道:“自然?!?/br> 李重接著說道:“那我再問你,燧人氏教人鉆木取火,烹煮食物,讓上古百姓擺脫飲毛茹血的生活,算不上的上德被天下呢?” 鄭玄答道:“自然,三皇自然都算得上德被天下的圣人!” “呵呵……”李重笑了笑,接著問道:“那朕再問你,倉頡算得上德被天下嗎?” 鄭玄猶豫了一下,說道:“倉頡造字,開啟民智,自然也稱得上德被天下?!?/br> “那好!”李重瞇起眼睛,點頭道:“我再問你,你們儒家的至圣先師孔丘……有什么德被天下的舉動?” 鄭玄毫不猶豫的答道:“孔圣人治學傳書,開創儒門圣學,教化萬民,怎么稱不上德被天下?” 李重聞言啞然失笑,說道:“鄭玄,說的具體一點,你看上面的幾位圣人,做事多實際,讓天下萬民免于凍餓之災,虎豹之噬,結束結繩記事的愚昧時代,都是看得見,說得出的功德,你那個開創儒門圣學,是能讓老百姓生活富足呢,還是能讓百姓免于刀兵之禍,疫病困苦呢?” 鄭玄聞言豎起眉毛,急聲道:“我儒門養胸中浩然正氣,修身養性,治國修政,怎么算不上功德呢?” 這次李重到沒有直接說鄭玄的話華而不實,只見李重嘆了口氣,慢慢說道:“鄭玄先生所言極是,儒家修身養性,胸中浩氣長存,確實令人敬佩。但是,鄭玄先生告我,你們儒家有多少人胸中浩氣長存呢?” “這樣吧,干說不練假把式,看看現在天下的形勢,四分天下我李重獨占期三。介紹一下這位,張遼張文遠,雁門馬邑人?!?/br> 指了指張遼,李重鄭重其事的說道:“張遼乃一介武夫出身,大概也算得上兵家了,看看,現在兵甲只是,我趙國占據絕對上風?!?/br> “還有這位……”李重又指了指馬均,接著說道:“這位先生叫做馬均,算是雜家吧,發明無數攻城器械,讓我軍能在機械力量上遠遠超過曹cao。當然,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馬均還發明了翻水車之類的農用工具,使我趙國糧食產量增加了一層之多,稱得上善莫大焉吧?!?/br> 說完馬均,李重又指了指李儒,接著說道:“還有這位,一介小吏而已?!?/br> 聽了李重挪揄之言,李儒聞言也不惱,在原地抱了抱拳,嘿嘿一笑。 李重接著說道:“這位先生算是法家吧,整頓吏治,使我趙國令行禁止,官員盡力,也算是一件功勞了?!?/br> 最后李重指了指華佗,點頭贊道:“這位是張機……張仲景先生,想來鄭玄先生應該有所耳聞,還有一位華佗先生身在江南,就先不提了。這二位先生算是醫家,說實話,我本人認為,千百年后,張機和華佗的歷史地位要遠遠高于我李重,也在你等之上,別瞪眼睛,這就是實話?!?/br> 看了看鄭玄等人怒目圓睜,李重呵呵笑道:“怎么,你們儒家修身養性,也有嫉妒之心嗎?我說的是真的,就說我李重李子悔吧,說好聽點,是一位開國帝王,說不好聽點,就是篡逆之輩,至于我能把國家治理的怎么樣,呵呵……” “但就算我將國家治理的欣欣向榮,也不能成那萬世之基,但是兩位醫家的著作卻可以流傳千古,一直救治百姓,這才是善莫大焉?!?/br> 說道這里,李重挺直腰身,沉聲說道:“好了,現在你們看,我趙國各方面皆有杰出的人才,洛陽大戰我李重也占盡上風,那么……你們儒家既然厚著臉皮來見我,就要拿出真本事來,你們儒家不是一直參悟內圣外王的本領嗎,那么……趁著我們大兵壓境的機會,現在你們派個人去說降曹孟德吧!” 鄭玄聞言立即苦起臉說道:“陛下,那曹孟德自陳留起兵,橫掃天下,幾無敗績,僅屈居于陛下之下,如此人物,自然心志堅定無比,豈會因為他人一言而降,陛下這個要求太強人所難了,恕五入門一派無能為力?!?/br> “呵呵……” 李重聽得冷笑不已,寒聲道:“如此說來,你們儒門就是沽名釣譽之徒了,朝廷安定,百姓和睦,四夷賓服,就是你們儒門教化天下的功勞了??梢翘煜麓髞y,烽煙四起,讓你們儒門安定天下就強人所難了,那就是宦官作亂,jian臣把持朝政了。我怎么看,你們儒門都有些欺世盜名呢?這推諉的本領,天下無出其右者?!?/br> 李重這話說的可不是誅心之言,看看歷朝歷代該跌更替,征戰不休之時,都是法家,縱橫家,兵家攪動風云的時刻。 看看春秋戰國,李裡、商鞅、孫武、白起,管仲樂毅等人,哪一個是儒家學子??桌隙屠厦嫌伪樘煜?,也沒得到過各國國君的重視,不能說各國的君主眼光都不好吧。不說別人,孔子也在魯國當過官,結果魯國還是被齊國滅了。 千萬別說魯國國君昏庸,國君都跟猴精一樣,還要你們大臣干什么。 第四百九十六章進退兩難的儒門 但不管怎么說你,鄭玄只能硬著頭皮接下說降曹cao的任務,可以很負責的說,在場所有人都知道,鄭玄此去一定是一事無成,曹cao豈是輕易投降的人。不把鄭玄一刀斬了,都是看在鄭玄年紀大的份上。 再進一步說,對于天下的兩位霸主,鄭玄還是欣賞曹cao一些,如果有可能,鄭更愿意選擇投靠曹cao。但是很可惜,曹cao現在處于絕對的劣勢,想要翻盤,難于上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