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節
書迷正在閱讀:極品農民混都市、變身之九尾狐仙、脫軌、穿成太子撿的狗、百日情人:總裁,請繞道、相公要從良、爽文主角他弟[快穿]、海島生存記、愛麗絲沒有仙境、時來
這不是不可以,但你不能指望爪黃飛電也跟趙云一樣會武藝,能平行移動。 不過總體來說,許褚是處在下風的,退其實就是不得不退,趙云催動戰馬,如影隨形的貼了上來,抬手就是一槍。 趙云這一槍刺向許褚的胸口,快如閃電。 許褚深吸了一口氣,舞刀磕開趙云這一槍,趙云并不完全收回鋼槍,而是鋼槍一縮一吐,再刺向許褚的小腹。。 一時間“嗆嗆……”的兵刃撞擊聲如同雨打芭蕉,幾乎連成一串。 趙云一連刺出上百槍,逼的徐晃后退了十余步的距離。緊接著趙云變刺為劃,長槍猛然顫動,在許褚的胸腹之間畫出一團虛影。趙云這兩輪急攻都沒耗費什么力氣,用的也都是巧勁,欺負的就是許褚身上沒鎧甲。 趙云的槍刃非常鋒利,一割之下,雖然不能說至許褚于死地,但很容易就能讓赤身**的許仲康開膛破肚。 這次許褚真的紅眼了,被趙云壓制了這么長時間,也看不到扳回劣勢的希望,許褚怒喝一聲,催動戰馬,迎著趙云的槍影就沖了上去,同時,許褚一刀刺出,卻是兩敗俱傷的打法。 趙云冷喝一聲,身子一偏,就讓過許褚的鋼刀,順勢將許褚的刀桿夾在肋下。 許褚這一刀用的太倉促了,很容易就被趙云看破,但還沒等趙云高興過來,許褚也一探手臂,夾住了趙云的槍桿,顯然是早有預謀了。 頃刻之間,兩個人變成這樣的形式,趙云一手持槍,槍桿被許褚夾在肋下,而許褚同樣如此,區別就是,為了出招平衡,許褚的刀桿也夾在肋下,原因是許褚的刀要比趙云的槍重,許褚這也是無奈而為之。 電光火石之間,許褚和趙云各自運勁,勝敗也就在這短短的一瞬間了。。 許褚依仗著自己的力氣大,運勁向懷里扯動槍桿和刀桿,想要奪下趙云的兵刃,或者將趙云扯下馬來。 這是一個很正常的選擇,許褚判斷的很清楚,趙云的力氣確實不如許褚。 但是,許褚是算了,就在許褚運勁的一剎那,他發現自己的屁股離開了馬鞍,全身的力氣都用不出來了。 趙云終歸是主動進攻的,發力的時間要比許褚早上一線,這一線的時間,就決定了勝負。趙云同樣知道自己的力氣不如許褚,所以趙云選擇了將許褚挑下馬來。 這一刻,趙云搏殺的天賦展現無疑,無論許褚千斤之力,還是萬斤之力,許褚的體重是不會變的,只有二百斤上下,二百斤的重量,對趙云來說,一點壓力都沒有,哪怕是有點杠桿作用。 人到半空,許褚就是有多大的力氣都沒用了。 但許褚也不是任人宰割之輩,雖然形式惡劣,但依舊不減悍勇之氣,只聽的許褚暴喝一聲,竟然在馬上一躍而起,凌空撲向趙云。許褚的心思很簡單,你不是想要把我挑上半空嗎?好,我自己跳上去,先下手為強。 雙臂一震,許褚震開肋下的兵刃,一腳踢向趙云的胸口。 趙云也棄了許褚的鋼刀,端坐在戰馬之上,擋開許褚這一腳,隨即起身,一拳打出,許褚人在半空,無處借力,也沒法躲閃,所以趙云這一拳正中許褚的胸口,將許褚打出一丈多遠,“撲通……”一聲摔在地上。 許褚人一落地,立即翻身彈了起來,撒腿就跑,動作之快,就像扔進水里的貓咪一樣。 趙云連追都沒追,想許褚這種精通步戰的猛將,段時間內的爆發力極強,速度不比戰馬慢到哪去,快如奔馬,生撕虎豹,說的就是許褚這種牛人猛將。 眨眼之間,許褚就竄回本陣,默不作聲的穿上衣衫。趙云哈哈一笑,他知道,許褚挨了自己這一拳絕對不會好受,眼下許褚也就是硬撐著而已,最起碼三五天之內,許褚是別想和人動手了,于是趙云拉著許褚的戰馬回歸本陣。 趙云不差這一匹戰馬,但是能占的便宜,還是要占的,萬一能把許褚氣的重傷,可就撿便宜了。 許褚和趙云一場鏖戰過后,天色已經過了午時,李重立即派高順帶領五千人馬挑戰曹cao。 高順這五千人馬配備齊全,其中有高順一手練出來的八百陷陣營,還有各營中抽調出來的一千精騎,一千弓弩手,兩千多步兵。李重這是存心要給曹cao一個下馬威,殺一殺曹cao的銳氣。 曹cao這邊派出于禁迎戰,除去曹cao自己,于禁在曹營之中用兵算是最謹慎的一位了,訓練出來的兵卒更是法度森然。 于禁并沒有托大,他知道,李重的兵卒要比曹cao的精銳一些,所以于禁一共帶出了一萬兵卒迎戰,兩千精騎在兩翼護衛,八千步兵列成方陣,壓向高順的軍陣。 隨著戰鼓之聲,兩方的兵卒逐漸靠攏到一起。 首先出手的就是弓弩手,曹cao的弓弩質量好一些,李重的兵卒更加精銳一些,所以在射程上,所以誰也沒占到什么便宜。 一輪箭雨過后,高順和于禁不約而同的讓弓箭手休息待命,停止放箭,這些弓箭手都是用來對付對方的騎兵的,不能讓他們消耗太多的體力。 解釋一下,古代軍隊的弓箭手收拾經過特殊訓練的,和現在奧運會的弓箭比賽完全是兩回事。除去個別大將,古代的弓箭手并不是十分注重準確,覆蓋式放箭并不用太準,能控制好距離就行了,他們注重的殺傷力,一箭之下,能不能穿透敵軍的衣甲,射殺敵軍。 所以,古代的弓箭都很強,力量很大,兵卒如果拉滿弓射箭的話,也就能射出三五輪箭矢,然后就沒有那么大力量了。 而現在奧運會,隨隨便便比賽一下,都要射出幾十箭。一個是表演,一個是殺人,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好悲慘,天天掉收藏,紅票也越來越少了,各位書友,支持一下吧! 第二百七十九章古來征戰幾人回2 在不少文學作品中,戰爭中有戰友的生死離別,有千古愛情的絕唱,有浪漫的邂逅,還有慷慨激昂演說,但實際上,戰爭除了死亡、鮮血,什么也沒有。。. 除了騎兵,于禁和高順的兵卒已經開始短兵相接,于禁兵力占據優勢,主攻,高順兵少,主守。但這只是大局,在某些局部地區,高順也沒忘記反擊,特別是頂在戰線最前沿的陷陣營,每一次攻擊,都能斬殺無數曹兵。 而于禁的兵卒像一張大網,將李重的兵卒包圍起來,不停的轉換著攻擊地點,力求迷惑高順,一舉擊破高順的軍陣。 但高順并不是易于之輩,由于早亡,高順在三國歷史中并不出彩,可單單按照練兵能力來說,高順能排進前十名,如果說訓練小股部隊的話,高順都能排進前三名。另外,高順的指揮能力也很強,特別是指揮防守,絕對是一等一的老烏龜。 一炷香的時間過去了,于禁也沒找到高順的破綻,戰場之上已經死尸遍地,兩方兵卒加起來,足足有上千人戰死沙場。 于禁的兩千騎兵依然按兵不動,就像一雙作勢欲發的拳頭。 但于禁還不想現在出手,這兩千騎兵是一錘定音的力量,一旦出手,就要讓高順片甲無回、死無葬身之地。。 就在于禁和高順大戰之時,李重還在派兵遣將,準備偷襲曹cao的營寨。 曹cao沿著泗水一共設下七座大營,分別由夏侯惇,李典,曹洪,曹真、樂進,于禁帶人駐守,李重準備偷襲的就是于禁的大營。 這里要說明一下,曹cao不是不懂兵法,不懂的合則利,分則害的說法,實際上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用兵沒有一成不變的。曹cao敢設下七座大營,就真證明曹cao有能力協調七座大營的布置。 反過來看了才這一面,就知道曹cao這么做會給李重帶來多大的苦惱了。 對于交戰雙方來說,情報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曹cao一個分兵,就讓李重焦頭爛額了。每天都要派斥候查看各個大營的狀況,要防備曹cao用出什么暗渡陳倉之類的計謀,還要防備曹cao使用空城計,還要防止曹cao偷偷摸摸派兵sao擾自己的后方。 總之,曹cao一分兵,李重很苦惱。 李重最簡單的應對方式是也設下七座大營,但很可惜,李重不是絕世jian雄曹孟德,李重能力不夠。指揮八萬大軍,李重就有點力不從心了,如果再將兵力布置的如此麻煩,李重就真應該洗洗睡了。 高覽帶著一萬兵卒,偷偷繞到于禁的營寨之前,立即就開始猛烈攻擊。。 這個偷偷只是在一開始而已,等到高覽接近于禁營寨三里之處,曹cao就得到警報了,但就算如此,李重也算打了曹cao一個措手不及。在曹cao的心中,一直把李重當做同一級別的對手來看待,曹cao從來就沒認為李重的帶兵能力很弱。 從李重的發跡歷史來看,李重屬于那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物,陰謀詭計無一不通,所以曹cao認為,李重一定熟讀兵書,通曉戰策之輩。 然而,曹cao太高估李重了,剛來三國的時候,李重還認不全古代的文字呢,讀個屁兵書。 所以曹cao認為,李重一定會和自己較量行軍布陣之道,哪知道李重非常無恥,虛晃一槍,轉而攻打于禁的大營。 正面戰場,于禁和高順打得火熱朝天,而側面戰場,高覽狂攻于禁的大營,不到一刻鐘的時間,于禁的大營就燃起大火,形式岌岌可危,而此時,樂進的援兵還在半路上。 其實對曹cao來說,七個大營和六個大營的區別不大,所以曹cao只是叫樂進救援于禁,就把注意力放到于禁和高順身上。曹cao非常清楚,高順手中的五千兵卒是李重兵卒中最精銳的一部分,能圍殲了這些兵卒,就能給李重造成重大打擊。 此時于禁和高順也打到最激烈的程度,每一秒鐘都有兵卒死亡,喊殺之聲簡直要撕裂耳鼓。 于禁終于放出勝負手,兩千騎兵在左右兩側慢慢奔騰起來,就像螃蟹的熬鉗一樣,奔著高順的軍陣攔腰碾壓過來。 高順的兵陣接近于圓形,最中間是弓弩手,弓弩手的外側是盾兵,再外邊就是長槍兵和刀兵了。最內側的弓弩手幾乎沒有參戰,盾兵也一直處于休息之中,這些人就是高順對付于禁騎兵的主要力量,還有就是同樣在外圍觀戰的一千精騎了。 就在于禁動手的同時,高順也指揮一千騎兵分成兩部分,殺向于禁的兩隊騎兵,高順給騎兵下達的命令是:放過于禁騎兵的先鋒,全力沖殺,于三分之一處截斷對方的騎兵隊即可。 兩隊騎兵都在不住的調整著角度,變換方向,都想在對方軍陣的側翼殺入,截斷對方的陣型。 這時候誰能占據上風靠的是騎士和戰馬的綜合素質,毫無疑問,李重的騎兵占據絕對優勢。 論兵卒,并州百姓馬戶眾多,各個騎術精良,稍加訓練就能成軍。論戰馬,李重數次禍害草原,每一匹戰馬都是身強體健。論經驗,李重的騎兵劫掠草原,經過的追逐戰沒有一千場也有八百場了,能把曹cao的騎兵甩出八條街去。 如果說單純的看騎兵陣型嚴禁程度,李重可能并不比曹cao強上太多,但現在這種高速移動中變換速度和方向,李重的騎兵絕無敵手。 幾個呼吸的時間,曹cao的騎兵就再也抓不住李重騎兵的行動軌跡,被李重的騎兵攔腰撞斷,霎時間就掀起一陣腥風血雨。騎兵的對沖可以說是最慘烈的一種廝殺,高速移動的戰馬前沖的力量太大了,單憑撞擊就能叫人骨斷筋折,一旦鋼刀加身就是一刀兩段的下場。 就算曹cao的虎豹騎也不行,虎豹騎的鎧甲能擋住弓矢,但絕對擋不住刀劍的劈砍。 李重的騎兵不但占據方向的優勢,又早就在草原殺紅了眼,一個個悍不畏死,而且數年來百戰百勝也給了他們無窮的信心,如果這樣他們再打不過曹cao的虎豹騎,那就真的不符合自然規律了。 沒錯,曹cao的虎豹騎確實裝備精良,但李重的騎兵也差不到哪去,頂多是數量少點罷了。 而現在,曹cao騎兵的先頭部隊也接近了高順的軍陣,他們沒辦法轉身幫助身后友軍,巨大的慣性讓他們沒法做出急轉彎的行動。所以這些騎兵只能硬著頭皮向前沖,想要沖破高順的軍陣。 迎接他們的是一蓬尖嘯而來的箭雨。 第二百八十章戰事如棋當如是 “噗……噗……噗噗……”一連串羽箭穿透鎧甲的聲音響起,曹cao的虎豹騎頓時在馬上跌下來一大片,轉眼間,落地的騎兵就被接踵而來的馬蹄踏成rou醬,哀嚎呼痛之聲絡不絕耳。。 無論是曹cao還是李重派出的都是最精弱的弓弩手,而這些弓弩手所用的強弓硬弩絕對不比鞠義的先登營差到哪去,對于騎兵來說,弓弩就是他們的天敵。 高順的弓弩手放棄了箭矢的密度,延長了弓弩的射殺的連續性。 曹cao的虎豹騎沒有別的選擇,只能硬著頭皮頂過連綿的箭雨,沖入高順的軍陣之中,這樣才勝算,付出了數百人的代價之后,曹cao的虎豹騎終于接近高順的軍陣,拋卻生死,全力沖鋒的騎兵的沖擊力強大無比,勢如海嘯,不可抵擋。 高順一聲令下,軍陣的側翼呼拉一聲分裂開來,露出一條通道。通道兩側全是密密麻麻的盾牌,一根根鋒利的長槍自盾牌的縫隙之間探出來,刺向虎豹騎的戰馬。 這是步兵對付騎兵最常用的戰法,密集陣型加長槍殺敵。 高順也不奢求能直接刺死這些虎豹騎,騎兵處于高速移動之中,高順的槍兵根本就拿捏不好出槍的時間。 但沒關系,高順主要刺殺的目標是虎豹騎的戰馬,戰馬不比訓練有素的兵卒,對疼痛沒有那么大的忍耐力,一旦中槍,很容易就跌倒在地,戰馬一倒,馬上騎士的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轟……轟……”跌倒的戰馬在沙土地上翻滾而出,撞擊在盾牌之上,巨大的沖擊力震得盾墻波浪起伏,而盾牌之后的兵卒更加難熬,每一次撞擊都讓他們雙臂發麻,氣血翻騰,力量稍微弱一些的兵卒直接就被震得口吐鮮血。 李重的兵卒調教得很好,立即就有軍官指揮兵卒換下傷病,死命抵擋虎豹騎的沖擊。 跌倒在地的虎豹騎兵卒幾乎都被接踵而來的馬蹄踐踏而死,就算僥幸逃過友軍的踐踏,也有無數根長槍收割他們的生命,將他們刺成血葫蘆。 當然,李重的兵卒也死傷慘重,虎豹騎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他們同樣悍不畏死的沖擊盾墻,只要沖開一道縫隙,虎豹騎的將士就會連人帶馬殺入李重的軍陣之中,碾壓,砍殺數名李重的兵卒。 戰場之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但更大的可能卻是你死、我也死! 而高順的注意力并不在這里,高順將全部的注意力放到了進攻之上,于禁手中還有數千步卒,陣中也有上千弓弩手,這些弓弩手同樣會威脅李重的騎兵,高順要做的就是干掉這些弓弩手。。 名震天下的陷陣營又一次露出獠牙! 八百陷陣營將士在高順的指揮下,呼喝一聲,投出手中的長矛。緊接著八百陷陣營的將士分成數數十小型戰陣,每個小陣都在十余人上下,而這十余個小型戰陣又組合成一個三角形的沖鋒隊形,相互掩殺,殺入于禁的軍陣之中。 “殺……”高順一聲呼喝,八百陷陣營將士齊齊揮動鋼刀,斬斷無數頭顱、臂膀、兵刃。 什么樣的兵卒才能算得上精兵呢?首先,要有一個好身板,病秧子是熬不住艱苦訓練的,高順的八百陷陣營都是身高八尺以上的河北漢子,一個個膀大腰圓,臂力驚人。 其二,要兵卒的勇氣,這完全沒有問題,處在亂世,膽小懦弱的兵卒一般都死了。戰場就是這樣,越怕死的人,死得越快。 其三,要訓練有素,這也沒問題,李重有理念、高順有經驗。 其四,要有錢!李重不算有錢的諸侯,但那要看怎么說,單單給八百陷陣營配備高檔裝備,李重還是做得到的。 這些彪形大漢都身披兩層重鎧,手持百煉鋼刀,一刀下去,無論擋在面前的是什么,都是一刀兩段的下場。轉眼間,陷陣營將士就沖出數十丈遠,堪堪貼近到曹cao的弓弩手外圍。 一路的腥風血雨,滿地的殘肢斷臂。 就在這時,李重的精騎也不再和虎豹騎糾纏,仗著速度上的優勢,一千精騎飛快的脫離戰團,繞著本方的軍陣奔跑。這是非常正確的選擇,李重的騎兵和曹cao的虎豹騎相比,唯一能占到優勢的就是機動力。 至于說戰斗力,李重的河北鐵騎并不比曹cao的虎豹騎更為出色。 這樣一來,曹cao的虎豹騎就處在進退兩難的地步,如果他們追殺河北鐵騎,高順軍陣之中的弓弩就會毫不猶豫的射殺他們,如果不追擊河北鐵騎,轉而攻擊高順的軍陣,李重的騎兵立即就會掉頭襲擊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