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節
書迷正在閱讀:極品農民混都市、變身之九尾狐仙、脫軌、穿成太子撿的狗、百日情人:總裁,請繞道、相公要從良、爽文主角他弟[快穿]、海島生存記、愛麗絲沒有仙境、時來
從這一點來說,劉備和諸葛亮還算不上喪心病狂,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古往今來,每一次大型戰爭,死的百姓都比士兵多,這是不可避免的。 催命一樣的戰鼓聲中,一萬余名衣衫襤褸的流民,拿著刀槍,吶喊著、顫抖著,奔向新野城墻。 在流民的身后,是劉備的正規部隊,他們今天的任務不是攻城,而是充當督戰隊,儈子手,只要流民吃了一頓軍糧,他們就是兵,對待逃兵,除了斬首示眾外,不會有第二個選擇。 徐晃腰懸寶劍,站在城頭指揮戰斗,一見到劉備攻城的姿態,徐晃就暗暗嘆了口氣,高聲喊道:“全軍聽令,不許放箭……”這不是徐晃心慈手軟,不忍對流民組成的軍隊下手,哪有那樣的事,別說是流民了,就是治下的百姓暴2亂,徐晃也不會放下屠刀。 之所以不讓兵卒放箭殺敵,是因為徐晃覺得沒必要,對付一群烏合之眾,徐晃覺得沒必要浪費箭矢。 這不是徐晃自信過頭,在三國時期,徐晃是出了名的治兵嚴禁,但凡治兵嚴禁之人,可能不擅長攻擊,但卻一定擅長防守。比如在三國后期,徐晃就和關羽大戰過,憑借固若金湯的防御,讓威震中原的關羽吃盡苦頭,就連曹cao都稱贊過徐晃有周亞夫之風。 數百個鐵鍋放置在城墻上,鍋里面是guntang的開水,冒著蒸騰的熱氣。 眼見到流民已經開始攀爬城墻,徐晃一聲令下,城頭的兵卒用木瓢盛水,向城下胡亂潑灑。 熱水的殺傷力不大,要是對付有鎧甲頭盔護身的兵卒,真沒什么用處,頂多能形成局部燙傷而已。但對付幾乎赤身裸2體的流民,對局是一個大殺器,裸露的皮膚被熱水一澆,立即就被燙的皮開rou綻。 每一瓢開水潑下,城墻下都能響起一片慘叫聲。 百姓的意志力肯定是不如正規軍的,前面百姓的凄慘的叫聲傳遍整個戰場,嚇得后方的人裹足不前。就在這時,無數石頭從天而降,在城墻下濺起無數朵血雨。 開水只是傷人,百姓雖然怕,但還沒到要命的地步,但是石頭可不一樣,被從天而降的石塊砸中,骨斷筋折都是輕的,運氣稍差就是腦漿迸裂的結局。 這世界上,亡命之徒并不多,一輪石塊砸下來,嚇得百姓扭頭就跑,根本就不顧劉備的號令了。 四散奔逃的流民根本就沒機會逃出生天,迎接他們的是呼嘯的羽箭,一眨眼間,就有上百名流民慘死在亂箭之下,荊州軍官聲嘶力竭的喊聲此起彼伏:“擅自后退者殺,作戰不利者殺,擾亂軍心者殺……” 一聲聲冷酷無情的“殺”字徹底震懾住了妄圖逃跑流民,他們停下腳步,用驚恐的眼神看著荊州兵卒。 但迎接他們的依舊是張開的弓弦,寒氣逼人的刀鋒,還有一雙雙嘲弄、冷酷、憐憫、感嘆,各種神情摻雜在一起的眼神。但無論如何,倒地上呻吟翻滾的同伴告訴他們,逃跑!就是死路一條。 在弓箭鋼刀的脅迫之下,這些流民硬著頭破再次沖向城墻。 黨恐懼到了一定的程度,人就會變的瘋狂,第二次沖向城墻的流民變得有些失去理智,guntang的開水潑灑在他們身上,這些流民就像毫無知覺一樣,不管不顧的爬上云梯,和城頭上的守軍rou搏。 至于零星落下的石塊,根本就不能引起這些流民的注意了。 “殺……”在徐晃的指揮下,曹軍發出整齊的呼喝聲,刀槍并舉,在城頭掀起一片腥風血雨。 流民再怎么瘋狂也是流民,和訓練有素的兵卒相比,他們就像羔羊對抗餓狼一樣軟弱無力,沒有多少反抗能力。兵卒們配合默契,長槍和鋼刀聯合攻擊,根本就不給流民留下任何抵擋的角度。 短短一個照面,攻上城頭的上千流民就跌落云梯,死在眾人面前。 大批同伴的死亡就像冷水一樣淋在流民心頭,他們霎時間就愣在原地,眼中是無盡的恐懼,痛苦! 城頭是密不透風的刀網,身后是虎視眈眈的荊州兵卒,這些流民根本就不知道何去何從。 不知是誰,第一個扔下手中的鋼刀,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起來:“我不想死,我不想打仗……老天爺……我只想好好種地,養活老婆孩子,為什么要逼著我們上戰場……為什么啊……嗚嗚……” 有第一個就有第二個,流民們絡繹不絕的跪倒在地,扔下兵器,他們不敢前進,也不敢后退,只能在戰場之間發泄著,痛苦著,辱罵不開眼的老天爺,辱罵這人吃人的亂世。 他們不甘心,為什么辛辛苦苦勞作了一年,卻連飯都吃不飽。 他們不甘心,為什么同樣是亂世饑荒,為什么有人卻還能錦衣玉食。 他們不甘心,為什么大人物總喜歡挑起戰爭,攻城略地,安安靜靜的活上一輩子,而自己總是無力反抗,打什么仗啊……摟著婆娘說說話,逗逗孩子玩耍,豈不是更好。 他們不甘心,為什么有的人生下來就是王侯將相,而他們卻連自己的性命都掌握不在自己手中。 劉備和徐晃心里也不好受,沒有愿意當劊子手,對這些流民舉起屠刀,說是說,做是做,這根本就是兩個概念,任誰看到上萬人痛哭流涕,哀嚎控訴,也不會無動于衷的。當然,某些大家熟知的人例外,蜘蛛不敢舉例,自由心證吧。 和劉備相比,徐晃還好一些,他是被動防御一方,不殺人就要被人殺,所以殺起流民來愧疚之心少一些。 但是劉備卻不一樣,這些流民都是被他用糧食引誘來的,可以這么說,是他用一點點糧食,就換取了這些流民百姓的生命。劉備雖然偽善,但是劉備也不是豺狼心性,也有惻隱之心。 (蜘蛛書里的年代變化很明顯,各個人物的實力、心態,都在變化,不要一成不變的看人,比如,張頜、孫策的武藝就在上升期,而黃忠、嚴顏的武藝就在平穩期了,謀士也一樣。) 第二百七十四章一語點醒夢中人 殘忍血腥的攻城站沒有結束,雖然曹cao和劉備都有惻隱之心,但天下大勢并不是他們兩個人能夠決定的,梟雄不能,英雄也不能,戰爭依舊是要死人的,兩個人唯一能做出的取舍就是……盡量死別人。(.) 如此一來,新野就變成了一個血rou戰場,一直到建安六年十一月下旬,參戰的流民百姓高達十萬余人,其中新野的居民也被卷入戰爭之中。 這些參戰的流民大多數都慘死在戰爭的漩渦中,只有極少數幸運兒,逃過一劫,但也都加入到軍隊之中,討一口飯吃。 到了最后,徐晃也沒擋住劉備的大軍,這是實力使然,并不是徐晃的能力問題。 城破之時徐晃和張頜帶著一萬余兵卒突圍而出,在育陽縣停下腳步,布置防線,延緩劉備北上的速度。 其實徐晃和張頜并不需要太在意,連續幾個月的大戰下來,劉備也無力北上了,嚴寒!是荊州兵卒最大的敵人。 荊州還好一些,但是河北之地已經是寒風呼嘯,白雪皚皚的隆冬時節了。 對于貧苦百姓來說,一年之中最難熬的時間到了,夏秋兩季,餓了還能挖些野菜吃,冷了也能找個被風的地方取暖。但是到了冬天,根本就沒地方挖吃的,冷了也沒地方避寒。 凍餓之下,李重治下的百姓足足消失了將近兩成。 說句心里話,狼心狗肺的李重心痛之余,還有些慶幸的心思,死于凍餓的饑民百姓都是老弱病殘,可以這么說,大自然進行了一次優勝劣汰的活動,將生存能力不強的老弱淘汰了。 可以這么說,到了明年,李重的民政壓力就會減小許多。 將在草原搶掠而來的牛羊、糧食處理分配完畢,李重就召集麾下文武商議軍事,最主要的提議就是明年要不要攻打曹cao。 由于地理位的原因,中原的天氣要比河北溫暖一些,春天也來的更早一些,也就是說,同樣遭受饑荒,曹cao要比李重早一個月左右恢復過來。 那么,要不要先下手為強,搶先出兵攻打曹cao,就是一個需要仔細、慎重商議的問題了。 同樣,李重的的手下又提出兩個不同意見,保守方和激進方。 保守的代表人物是陳宮和趙云,在陳宮和趙云看來,如今河北之地剛經過一場嚴重的災荒,應該休養生息為上,不應該妄動刀兵。 激進方的代表是李儒和太史慈,在他們看來,河北受災嚴重,但是中原也好不到哪去。曹cao連年征戰,早就難以為續了,只要再加一把勁,曹cao勢力就會崩潰,至少也能將曹cao逐出中原。 另外,李儒和太史慈還認為,相比中原,孫策和劉備受災更輕,一定會出兵攻打曹cao,要是不趁著這個機會進兵,配合二人,就沒辦法在戰爭中撈到好處。 這兩個理由都對,都正確,李重頓時就難以取舍了。好在距離開春還有很長時間,李重有充裕的時間準備來考慮。 但是誰也預料不到,一個關系到天下局勢的決定,出現的原因僅僅是個女人的隨口之言。 擁爐煮酒,閑看梅花,這是富人專有的娛樂活動,窮人還是將精力放在養家糊口上比較現實。 但很顯然,李重就有做富人的資格。 這一日兩次帶著兩位夫人,蔡琰、甄洛,以及紅顏知己貂蟬,還有介于妻妾之間的順娘飲酒取樂,簡單點說就是喝花酒,散散心。 席間李重忽然說出自己的疑問,必須要說明的是,李重就是隨口一說而已,他也沒指望四個女人能給他出什么主意,退一步說,就算四個女人給他出了主意,李重也不會當真的。 戰爭、讓女人走開!標準的民族主義者,大男子主義者,特別迷信這句話。 順娘給李重滿了一杯米酒,隨口問道:“將軍就是為了出兵不出兵躊躇不定嗎?在奴家看來,這沒什么不好決定的啊?!?/br> “咦!”李重眨了眨眼睛,笑瞇瞇的問道:“夫人又什么好的提議,說來聽聽?!?/br> 還沒等順娘說話,甄洛就笑道:“jiejie別瞎說,廟堂之事可不是你我女流之輩可以參與的,你還是努力給夫君生個孩子吧?!?/br> 甄洛這話可不是亂說,在漢代,后宮干政可是一個很違背主流觀念的事,弄不好都要被賜死。 李重是穿越人士,雖然也有點大男子主義,但女人卻不那么歧視,于是哈哈笑道:“沒關系,就當聽笑話了?!?/br> 看到了才并不生氣,順娘這才有些惶恐的說道:“奴家就是想問將軍,將軍平定天下的目的是什么?!?/br> 順娘的話確實問道李重心里面了,嘆了口氣,李重慢慢的說道:“其實我當初那有什么大志向,不怕諸位夫人笑話,幾年以前,李重只是為了能保全性命,這才于亂世之中起兵征討董卓。誠然,榮華富貴,權勢地位,也是李重想要的、李重也做到了這一點?,F如今,李重自保有余,心思也就慢慢變了……能讓百姓活的舒服一些,李重還是愿意做的?!?/br> 順娘柔柔諾諾的說道:“夫君才學十倍于凡人,自當一統天下?!?/br> 夸完了李重,順娘這才接著說道:“奴家認為,夫君應該盡早出兵中原,一統天下?!?/br> “為什么?”李重端起酒杯,慢慢問道。 順娘鼓足勇氣說道:“奴家認為,天下百姓已經哭了太長時間了,夫君如果有能力,就應該盡快結束這個亂世,早日讓百姓過上好日子?!?/br> “呼……”李重聞言一愣,慢慢的將酒杯放到嘴邊,一飲而下。 順娘的話就像暮鼓晨鐘,震得李重心神激蕩,他從來就沒想過,如今錦衣玉食的順娘還有如此樸素的想法。順娘還像十年前的順娘一樣,柔弱、善良。而自己是不是變了呢,是不是已經迷失哎這亂世之中了? 反正現在進兵與否也是難以取舍,還不如做一次好人,盡早結束這黑暗的亂世頃刻之間,李重心里就下了決定。 “哈哈……”李重高聲笑道:“多謝娘子一言,李重喂你喝杯美酒如何?!?/br> 貂蟬抿嘴一笑道:“將軍又開始胡鬧了!” 李重壞笑一聲,呵呵笑道:“那不如本大官人……和你們好好胡鬧一下吧!” “夫君……天還沒黑呢……??!” 第二百七十五章雖千萬人吾往矣 建安六年的災荒,華夏大地的人口足足損失了十分之一上下,注意,這是直接死于凍餓的人數,并其中并不包括因為參戰,疾病而死的百姓。。 可以這么說,如果不能盡快結束戰爭,將華夏的力量放到休養生息上,一旦再次發生同樣規模的災荒,華夏人口至少要減少一半以上。戰爭和災荒,已經讓華夏虛弱到極致。 按照常例來說,任何諸侯都不會在這個時候動兵的,但事情就偏偏出乎意料之外,李重開始大規模調動兵力,聲勢之大、振動九州。 這種毫無顧忌的調兵當然瞞不住天下諸侯了,第一個得知消息的就是曹cao,誰讓曹cao距離李重最近呢。 不用太仔細的調查,曹cao就知道李重絕對不是虛張聲勢了,這一點也不難猜,如果是在好年景,李重還有百分之一虛張聲勢的可能??扇缃竦男问秸l不知道,大家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一次大規模的兵力調動需要多少糧草,那是個天文數字,李重就是腦袋進水了也不會干這種傻事。 怎么看,李重也不是周幽王那種腦殘人士不是。 很自然的,李重這種瘋狂的調兵就牽動了天下局勢,孫策和劉備這兩個潛在盟友自然要配合李重的軍事行動。。 這不是他們真的就齊心合力,看曹cao不順眼,實際上李重現在的實力并不比曹cao差多少,頂多是底蘊稍有不足而已??烧l讓曹cao倒霉呢,換做誰占據中原,也要扛過各方諸侯的圍攻才行。 雖然大家都差異李重的神經病舉動,但真正有見識的人物并不認為李重腦殼壞了,不可否認,現在就是曹cao最虛弱的時候,李重的用兵有些出其不意的味道。 但卻沒人知道,這是李重難得的發了一次善心。 于是孫策和劉備也立即調動兵馬,準備參戰中原。 但是,這兩個人卻并沒有窮兵黷武,每個人只是聚集了四五萬人馬而已,相比李重召集的八萬大軍,兩個人確實有點寒酸。 原因很簡單,李重要保證足夠的實力,才能保住到手的勝利果實,也就是說,在擊敗曹cao以后,李重還要做好和孫策交手的準備,盟友這東西,就是用來背叛的,無論是孫策還是李重都懂的這個道理。 說實話,李重現在有點后悔了,他當初用一封書信救了孫策的性命,是因為李重認為孫策就是一介匹夫,要比孫權好對付的多,但是現在看來,這簡直就是一個大敗筆。 孫策和周瑜配合默契,一文一武相得益彰,確實是李重的勁敵。。 對天下局勢的判斷,要走一步看三步,按照李重的分析,做好的情況就是大家聯手擊敗曹cao,瓜分中原。但是想要徹底消滅曹cao那是不現實的,曹cao在中原之戰中失利,一定會退守關中,重演董卓當年據守虎牢關的局勢。 到那個時候,還指望能和孫策劉備保持密切關系,無異于癡人說夢,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自己的實力就是天下最大的了,很有可能會遭受三方夾擊,不能不早做防備。而正是因為如此,青州和兗州一定要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中,不然的話,李重的后勤力量根本跟不上。 初春,青草剛剛抽出嫩芽,李重的大軍就聚集到歷城。 之所以選擇這個時候出兵的原因是,李重在草原和遼東搜刮了大批戰馬牛羊,這些牛羊在冬季宰殺了一部分,但還有一些存活到現在,也是李重儲備的軍糧,沒有青草,軍糧就要餓死了。 節省點算,這些劫掠而來的牛羊在加上李重儲存的糧食大約能讓李重的八萬大軍堅持到五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