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節
書迷正在閱讀:極品農民混都市、變身之九尾狐仙、脫軌、穿成太子撿的狗、百日情人:總裁,請繞道、相公要從良、爽文主角他弟[快穿]、海島生存記、愛麗絲沒有仙境、時來
不了太史慈一把扯住李重,搖頭說道:“主公不可涉險,還是讓末將出戰吧?!?/br> “為什么?我打不過他嗎?”李重皺眉問道,太傷自尊了,自己難道連個小兵都打不過嗎。 太史慈苦笑一聲,指著白馬斥候的長槍說道:“主公請看,此人的兵刃是否和常人所用不盡相同?!?/br> 李重心里一驚,急忙向白馬斥候的長槍看去,只見白馬斥候的長槍倒拖在地上,留出一截明晃晃的槍尖,長槍的槍尖不是常見的梭型,反而有些像三棱刺,只是邊緣極其鋒利,閃爍著幽幽寒光。 “好險!”李重心中暗嘆一聲,終于明白太史慈為何不讓自己出戰了,三國時期的冶鐵技術并不是十分發達,普通士卒所用的兵刃都是制式兵刃,制作不是很精良,只有某些武將才會使用特制的兵刃,以便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武藝。 比如呂布所用的方天畫戟,張三的丈八蛇矛,關羽的青龍偃月刀等等,李重手下的太史慈和周泰所用的兵刃就與眾不同,太史慈的鋼槍槍尖如同一把短劍,兩刃鋒利無比,不但可以刺殺,也可以采用削割等手段傷敵。 而周泰的大刀也和常人不同,刀刃極長,殺傷面積遠超一般的大刀。而廖化的鋼槍就和普通兵卒所用的差不多了,只不過制作精良一些,在長度和重量超過普通長槍一些。 太史慈笑過之后,提馬而出,沖著對面的白馬斥候喝道:“來將通名,東萊太史慈在此?!?/br> 這就算通過姓名了,對于真正有本事的對手,太史慈不會吝嗇自己的尊重。 對面的白馬斥候顯然聽過太史慈的名字,聞言一笑,說道:“東萊太史慈,好,聽聞你在虎牢關和呂布交過手,可有此事?!?/br> “不錯!只當時和呂正面交手的是夏侯惇兄弟,太史慈只是暗箭傷人而已?!碧反赛c頭答道,放緩了馬速,心中有些奇怪,對方問這個干什么? 白馬斥候忽然一臉期翼的問道:“呂布的武藝如何?” 這個問題太史慈回答過數百次了,想來夏侯兄弟也沒少回答,太史慈很是熟練的答道:“如太史慈之輩,三人或許可以戰敗呂布?!?/br> 對面的白馬斥候似乎有些失望,向太史慈的身后看看了,一眼就見到周泰正手提大刀,一副躍躍欲試的摸樣,臉上忽然一笑,用鋼槍一點周泰,高聲叫道:“對面拿刀的將士,你也一起來吧,省的麻煩?!?/br> “狂妄!”周泰氣的兩眼通紅,拳頭攥的“嘎嘣嘣”直響,可又不好真和太史慈夾攻白馬斥候?,F在太史慈也算是天下有名的武將了,和周泰夾攻一個無名小卒,說出去肯定被人嘲笑。 最好太史慈一槍就捅死他!周泰氣的暗暗詛咒白馬斥候。 太史慈也氣的夠嗆,冷笑一聲,喝道:“不用幼平出手,我一人足矣?!?/br> “也好……”白馬斥點點頭,喝道:“就讓我常山趙云討教一下閣下的槍法吧!太史慈,接槍!” 李重正在盤算白馬斥候的身份,猛然聽到趙云這個名字,只感覺渾身一震,滿臉都是不可思議的神色。 趙云是誰,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要說演義中武藝天下第一的是呂布呂奉先,但要說殺人第一的,無疑就是眼前的趙云趙子龍,此君武藝極高,特別喜歡欺負三流武將,也就是李重這種貨色,基本都是秒殺沒商量。 一想到自己剛才要上前和趙云單挑,李重就覺得渾身發冷,這是后怕嚇的。 “沒道理??!趙云不是白馬銀槍,身穿白袍嗎?怎么穿的如此凄慘,和想象中的趙云形象相差太大了,這誰能猜的出來啊,趙小白臉,你這不是騙人送死嗎?!崩钪匦闹邪г沟?。 其實演義的描寫是帶有一定的夸張成分的,就像趙云,真要是sao包到身穿銀甲,手中提著一桿爛銀槍,站在人群中一目了然,那和招呼:向我放箭沒什么區別,趙云武功再高也不愿意當箭靶子。 李重只是愣了一下,立即叫道:“周泰,速速去幫子義,雙戰趙云?!?/br> 別人不知道,李重可是知道趙云的武藝,太史慈雖說也是一員虎將,但絕對不是殺人狂魔的對手,就算加上周泰,李重都不認為二人有必勝的把握,趙云可是單挑過徐晃張遼的牛人。 “只不過如何把趙云收到帳下呢?”李重一邊注視戰場,一邊絞盡腦汁的思索起來。 太史慈和趙云相距不過數丈,略一提馬就能殺到一處,趙云戰馬向前一縱,抬手一槍刺向太史慈的胸口。 趙云這一槍刺得平平無奇,只有一個字,那就是“快!” 快的讓人的視覺都反應不過來,旁觀的人根本看不清這一槍的落點在那里,太史慈只感覺一股冷厲的氣息直透胸口,急忙用槍桿向外一磕,“當……”的一聲蕩開長槍,反手就是一槍回刺過去。 這是太史慈才感覺到胸口一涼,知道自己的動作還是慢了一步,被趙云刺破了胸前的鎧甲。 趙云也不招架,在馬上一擰身,讓過太史慈的鋼槍,一槍刺出,這一槍一改剛才的平淡無奇,反而攪起漫天氣勁,仿佛是激射攻城巨弩,夾帶著一股凄厲的尖嘯聲,直撲太史慈的面門。 不過太史慈也從驚駭中清醒過來了,他的武藝并不差趙云太多,只是他太低估了趙云的武藝,才被趙云一槍刺破鎧甲。 撲面而來的氣勁如同一把把鋒利的小刀,割得太史慈臉上皮膚隱隱作痛,只能瞇起眼睛迎戰,太史慈舞動手中的鋼槍,在面前灑出一層光影,激散撲面而來的氣勁,同時也擋住了趙云的這一槍。 第八十二章李重與趙云的賭約 更新時間:20120721 此時周泰也趕到戰團,為了快上一絲加入戰團,周泰并沒有使用劈砍的招式,而是平端大刀,借著戰馬急沖的力道,刺向趙云的小腹。 趙云看著周泰刺來的一刀,眼神忽的一冷,手中的鋼槍猛的點在周泰的刀尖上。 刀尖是整個刀身運力最不均勻的地方,所有的力道都是向前沖的,趙云的槍尖自上而下一點,周泰只覺得手中的刀尖一沉,一刀劈在雪地上,空門大開。 趙云這一招用的極險,也極為自信,雙方的兵刃都在高速移動,這一招必須準確的判斷出對方兵刃的走向、速度,這需要極為銳利的眼力,但得手之后,幾乎就可以奠定勝局。 猛的周泰緩過勁來,趙云手中的鋼槍在刀尖上一彈,如同在草叢中忽然竄出的毒蛇,咬向周泰的咽喉。 周泰躲閃不及,眼看著槍尖到了脖頸之處,只感覺渾身冰冷,如墜冰窖,千鈞一發之際,太史慈的槍尖斜斜刺來,正撞在趙云的槍尖上。趙云這一槍用的是巧勁,注重的是速度,出槍借助反彈的力量,所以力道不大,被太史慈的槍尖一點,立即偏離了方向,緊擦著周泰的脖頸劃了過去。 周泰的戰斗經驗十分豐富,急忙一縮頭,伏在馬背上,趙云的鋼槍緊貼著周泰的后背收了回去,要不是周泰躲的快,這一槍必定讓他血濺當場。 一招過后,周泰在鬼門關走了個來回,又驚又怒,急忙擺好架勢。 “哈哈哈……既然來了,就別走了?!壁w云一聲長笑,長槍抖出漫天槍影,將太史慈和周泰一起籠罩在槍勢之內。 不過趙云這幾招也屬于三板斧的性質,看到秒殺不了周泰和太史慈,也不在弄險,有板有眼的和二人戰到一處。 此時太史慈也緩過神來,覺察出趙云的武藝應該不如呂布,連同周泰和趙云拼的旗鼓相當。 當然這只是對比來說,太史慈依舊感覺到無比震驚,心道:有沒有天理??!公孫瓚冒出來一個斥候都這么厲害,這還讓不讓別人混了。 周泰卻在心中狂罵:趙云你這不是坑人嗎,這么好的武藝你當什么斥候??! 十余招過后,太史慈和周泰攻勢漸起,漸漸將趙云的槍勢壓制下來。 此時趙云卻不戀戰了,看到戰二人不下,暴喝一聲,長槍狂舞,震退二人,撥馬就走。 太史慈和周泰也十分小心,生怕中了回馬槍之類的招式,也不追趕就,站在原地不動。 不過太史慈精通箭術,飛快的取出弓箭,對準趙云的后心一箭射去,這一箭射的十分倉促,準頭足夠,力道卻不大。趙云連頭都沒回,長槍向背后一掃,將太史慈的勁箭磕飛,轉過身來,就要取出弓箭回射太史慈。 李重急忙叫道:“趙子龍且慢動手,聽我一言?!?/br> “李太守有何話要說?”趙云聽到李重的喊話,將上弦的羽箭摘了下來,放到馬背上,高聲喊道。 李重策馬來到太史慈身后,高聲說道:“趙子龍,你在公孫瓚處只能做一斥候,枉費一身武藝,何不與我共創大事,我李子悔保證,你到了我的軍中,地位不在太史慈之下,如何?” “哈哈……李大人,你也太小看我趙子龍了,我豈是貪戀權勢富貴之人?!壁w云冷笑道。 這句話趙云倒不是吹牛,要說三國里人品最好的猛將那就是趙云了,真正做到了不貪財、不戀色、不貪戀權勢,這都是有據可查的。 李重搖頭說道:“子龍將軍誤會本官的話了,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你在公孫瓚處一身才華得不到施展,于本官共創大事,拯救黎明與水火之中,算什么貪戀權勢呢?” 趙云回頭看了一眼,忽然笑道:“我覺得劉備劉玄德才是仁義之主,不如你我二人共投玄德公如何?” 不是吧,趙小白臉現在就有投靠劉備的心思了嗎?李重頓時感到情況不妙,心中還是措辭如何貶低大耳賊。 冷笑一陣,李重借機措辭道:“劉備此人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如何能稱得上當世明主?!?/br> 趙云立即反駁道:“在下去過,劉皇叔所治平原縣,眾人皆稱劉皇叔仁義忠厚,李大人休要血口噴人?!?/br> “我血口噴人,哈哈哈……”李重又是一陣大笑,厲聲說道:“我說劉備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是有依據的,用不用我給你一一道明??!” 趙云冷笑道:“那在下就洗耳恭聽了,如果真情真像李大人所講,待到公孫大人兵敗,趙云定當投奔大人,如果李大人拿不出來依據,又當如何,李大人就和趙某投奔劉皇叔嗎?” “有何不可,趙子龍,你可敢與我折箭為誓?!崩钪匦闹懈`喜,高聲問道。 趙云伸手取出羽箭,雙手運勁,將羽箭折為兩段,沉聲道:“趙云在此折箭為誓,如劉備此人不忠不孝,不仁不義,趙云當投于李子悔麾下,如有違此誓,刀劍加身而死?!?/br> “好!”李重也取出一只羽箭,當場折為兩段,立誓道:“如李重不能證明劉備此人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李重當投于劉備麾下,如有違此誓,刀劍加身而死?!?/br> 立誓完畢,李重這才緩緩說道:“當日關東群雄在虎牢關討伐董卓,戰敗呂布,是何人孤軍追殺董賊,損兵折將,是我李子悔與曹孟德,趙子龍,我且問你,當時劉玄德身在何處,為何不與我二人共同追殺董卓,這算不算是不忠?” 李重話音未落,太史慈卻猛的咳嗽起來,心道:你這算什么忠于大漢朝廷??!真正追殺董卓的是曹cao曹孟德,主公你連一個兵卒都沒死,就躲在后面看戲了,我還記得你還想要暗殺曹cao呢! 趙云頓時有些語塞,不知如何反駁李重,確實,曹cao和李重依靠追殺董卓,獲得的聲望是無與倫比的,別人在虎牢關之戰表現得再好,也不如孤軍深入的曹cao和李重出彩,勉強來說,除了曹cao和李重,別人的忠心都要差上一些。 李重也不給趙云反駁的機會,接著說道:“當日董卓縱火燒城,到處都是一片火海,劉氏皇族的宗廟也被一把火殺個精光,請問,當時劉玄德身在那里?當日董卓鴆殺少帝,當時的劉備劉玄德身在那里,這算不算是不孝?” 趙云嘴唇蠕動了幾下,還是沒說出話來。的確,就像李重所說,董卓鴆殺少帝的時候,和董卓拼命的是曹cao和袁紹,而不是自稱為漢室宗親的劉備。 “趙子龍,我再問你,平原縣戶籍幾何,兵卒幾何?”李重接著問道。 趙云終于聽到一個自己知道的問題了,急忙答道:“平原縣約有戶四千余,兵卒不到五千?!?/br> 李重冷笑道:“趙子龍,你可知道我雁門共有戶多少?壯丁多少?軍隊多少?” 趙云當然不知道雁門郡的軍民之事了,李重冷笑道:“我雁門郡共有十二縣,戶三萬余,但我李子悔兵卒卻不滿萬人,就算如此,我的軍隊卻依然缺少衣甲、兵刃、軍餉,劉備何德何能,用區區一縣之地豢養五千兵卒,軍餉、衣甲、兵刃、馬匹都是天上掉下來的嗎?” “如果劉備不加重賦于民,如何養得起五千兵卒,趙子龍答我!”李重指著趙云大聲喝道。 這段話可不是李重污蔑劉備,養兵、養兵!沒有錢糧拿什么養病,而錢糧又從那里來,還不是征收老百姓的賦稅。李重的軍隊介于二丁抽一和三丁抽一之間,卻依然感到錢糧不足,劉備幾乎將平原的壯丁在抽調一空,確實擔不起仁義的名聲。 趙云愣愣的看著李重,忽然嘆了口氣,他一直以為劉備真的是仁義忠厚,李重說劉備不忠不孝,趙云雖然找不出證據反駁,但在內心卻依然為劉備辯解,想來是劉備當時身有要事之類。 但李重忽然指出劉備在平原暴虐橫征,這是趙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可是這一次他卻真的沒有借口替劉備辯護了。 想想幽州牧劉虞,坐擁一州之地,子民百萬,麾下的軍隊卻不過十萬之數。再看李重,坐擁一郡之地,麾下的兵卒也不過萬,而劉備的平原縣,口不過三萬,麾下就有兵卒四千余人,不管怎么說,劉備都跑不了一個窮兵黷武的名聲。 就像心中的信仰忽然坍塌,趙云只覺得自己所熟知的一切都變的,都變得虛偽起來。 就在這時,趙云卻聽到李重幽幽的說道:“做人啊,看事情一定要看本質,不能別人說什么就信什么,就像我手下的兵卒,每次都說我英明神武,可是我卻知道,我一點也不英明神武,他們拍我的馬屁,只是因為我給他們發錢糧而已?!?/br> 說道這里,李重忽然撥轉馬頭,回身而走,口中說道:“至于劉玄德此人是不是不義,看他救不救公孫瓚就可以了,據說公孫瓚和劉玄德可是同窗呢。走了,你趙子龍是忠義之輩,我李子悔不愿與你為敵,今日就暫且退兵,改日再見!” 第八十三章奢望晉陽 更新時間:20120722 求收藏?。。?! 隨著李重退兵的命令,先行的五百精騎開始有條不紊的收拾營寨,不到一個時辰,五百精騎便沿著來路緩緩退去。 正當五百精騎退到雁門境內的時候,隨后而行的趙云忽然自斥候隊中獨騎而出,沖著李重的后隊大喊道:“如若公孫將軍兵敗,劉玄德不引兵相救,趙云定來投奔李大人?!?/br> 后隊的兵卒聽得真切,急忙向李重稟報,李重聞言立即喜上眉梢,趙云此人一諾千金,說到做到,自己等著公孫瓚敗亡就可以了。 旁邊的周泰也大喜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又收得一員絕世猛將?!?/br> 周泰確實是真心賀喜李重,當然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只要是個武人,誰不想領兵作戰,當保鏢頭子有什么意思,趙云如果投奔的主公,主公一定會讓他頂替自己的位置的,那自己不就可以領兵打仗了。 畢竟新投降的將領對各方面都不熟悉,容易出現兵不識將,將不知兵的現象,沒有辦法直接讓降將領兵作戰的,當然,降將自己帶著部隊投降的情況除外。 太史慈也笑道:“恭喜主公,趙子龍此人驍勇非常,而且是白馬義從出身,通曉騎戰,定然能成為主公的得力干將?!?/br> 李重扭頭看了一眼太史慈,太史慈只是略有一絲失望的神色,但臉上的神情卻更給人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不由得心中一笑。 李重很理解太史慈的心思,現在李重的騎兵大部分都由太史慈統領,說好聽點是位高權重,說的難聽一點就是一家獨大,太史慈其實也不愿意出現這種情況,畢竟權利過大容易引起眾將嫉妒、主公猜疑。 但李重也沒有辦法,除了太史慈,別的人都不適合統領騎兵,廖化、管亥等人要統領步卒,至于蔣欽、周泰,你能指望一個水賊指揮騎兵作戰嗎? 來的時候冰雪尚未融化干凈,等到和程昱、蔣欽匯合的時候,路邊已經零星露出幾朵嬌艷的小花,這預示著春天已經來了。 沒有了戰爭的壓力,李重的兵卒表現得十分歡快,直把行軍當成一種享受,箭術好一些的親兵經常游弋在部隊四周,射殺被大隊人馬驚出的野獸,打打牙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