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
書迷正在閱讀:極品農民混都市、變身之九尾狐仙、脫軌、穿成太子撿的狗、百日情人:總裁,請繞道、相公要從良、爽文主角他弟[快穿]、海島生存記、愛麗絲沒有仙境、時來
本來圣旨沒有李重什么事,但傳旨的內侍親口說道了李重的名字,袁紹只能讓李重跪在最后。 此刻李重只覺得腦袋里暈暈乎乎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哈哈……我終于當官了?” 圣旨一下,眾諸侯有的心花怒放,有的咬牙切齒,袁紹的臉上更是變化莫測,他不知道自己應不應該接下這道旨意。 很明顯這是董卓再向自己示好,通俗點說就是:給你個大官當當,不要鬧了,大家都沒什么好處? 曹cao確實勃然大怒,一代jian雄的怎能猜不到董卓的心思,心中暗罵董賊jian猾,一道圣旨就想收買我曹cao,還想讓我和袁術自相殘殺,真把我曹cao當傻子啊,還有,難道夏侯惇的眼睛就白盲了嗎? 咬牙切齒的是袁術,他的心中十分不快,要封驃騎將軍也是要封我袁公路才是,到底誰是嫡子,誰是野種,董卓瞎了眼嗎? …… 眾諸侯各懷心思,沉默不語,卻急的李重眼睛冒火,恨不能起身搶過圣旨。 內侍見到眾諸侯猶豫不決,心中不快,尖聲道:“眾位卿家難道想要抗旨不成?” 內侍的話一下子提醒了眾人,現在不是揣摩圣旨的內容對自己有利,還是有害的時候,至少在明面,上大家還是要對大漢朝廷惟命是從的,就算明知道這圣旨是董卓的意思,你也要恭恭敬敬的接下,誰敢不尊,就是反抗大漢朝廷。 想到這里,袁紹急忙恭聲道:“袁紹接旨……” 有了袁紹領頭,眾人連忙口稱接旨,傳旨的內侍這才滿意的點點頭。 接過圣旨,不提袁紹安排酒宴款待傳旨的內侍,單說李重接過廣武令的印信,只覺得兩腳發軟,身在云端,都不知自己是怎么回到帳中的。 管亥和太史慈看到李重晃晃悠悠的回到帳中,抽了抽鼻子,也沒聞到什么酒氣,十分驚奇。 廖化急忙問道:“李大哥,到底出了什么事?” 李重盡量壓低聲音,一陣狂笑,從懷里拿出印信,獻寶一樣在廖化眼前晃了晃。 “咦!”太史慈見過朝廷的印信,伸手搶了過來,仔細一看,眉開眼笑的說道:“子悔終于當上朝廷命官了?!?/br> “這是朝廷的印信?哇哈哈……”廖化眼睛頓時冒出綠光。 “要淡定、淡定……”李重閉上眼睛,心里默念了十幾遍,這才睜開眼睛。 廖化從太史慈手里拿過印信,翻來覆去的看著,由自不信的問道:“李大哥,拿著這東西去廣武,你就是縣令了,全縣的人都要聽你的了?” 太史慈微笑道:“也不盡然,如今天下大亂,朝廷的印信只能叫子悔名正言順的入主廣武罷了?!?/br> 廖化狂笑道:“那怕什么,咱們有朝廷的印信,還有人馬,入主廣武名正言順,誰要是膽敢阻撓,殺了就是了?!?/br> 太史慈呵呵一笑,對廖化的話不置可否,在這亂世上沒什么道理可言的。 得到了官職,可以說李重爭霸天下的大計已經完成了第一步,這讓李重很是興奮,讓太史慈去軍需官那里要了些酒rou,回來慶賀一下,李重讓太史慈去取酒rou是有原因的,箭傷張遼、箭傷呂布,現在太史慈可是聯軍之中的紅人,要不是太史慈一再推辭,袁紹早就給太史慈封官了,軍需官哪敢得罪。 要是換了廖化,不被痛罵回來才怪。 酒過三巡,李重忽然問道:“子義,你如今在聯軍之中聲名顯赫,不知你今后有何打算,是跟我前去廣武,還是留在袁紹、曹cao身邊?” 太史慈呵呵一笑,問道:“子悔要是太史慈會當如何?” 李重苦笑一聲,答道:“子義不同元儉、伯文(管亥),你的身世清白,我要是你,就留在聯軍之中……” “哈哈……”太史慈一陣大笑,指著李重說道:“子悔言不由衷……言不由衷……不過我太史慈就喜歡白手起家,非要和你去廣武不可?!?/br> 李重感激的看了太史慈,抱拳說道:“多謝子義相助!” 太史慈正色道:“如今子悔已經拿到朝廷印信,我看應該早日脫離聯軍,前去廣武招兵買馬才是上策?!?/br> 李重沉思一下,搖頭說道:“不行,我還有一件大事要做?!?/br> 第三十一章傳國玉璽試人心 更新時間:20120620 “什么大事?”太史慈和廖化異口同聲的問道。 李重苦笑一聲,他真不知道怎么回答才是,接下來的事情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董卓燒了洛陽,挾持天子、百官遷都長安,孫堅得到玉璽,曹cao獨自追擊未果,被徐榮伏擊,慘敗而歸。 這都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李重想要做的就是,在徐榮伏擊曹cao的時候,落井下石,提前鏟除這個大敵。 但李重卻有點說不出口,自己吃曹cao的,住曹cao的,又利用曹cao得到了官職,在即還要暗算曹cao,是不是有點忘恩負義了? “哎!”李重嘆了口氣,說道:“我還不確定,等等再說吧?!?/br> 太史慈也不追問,舉起酒杯說道:“不管怎么說,子悔總算拿到了官職,當浮一大白?!闭f罷,太史慈仰頭一飲而盡。 廖化也附和道:“今天這么高興,不提它他事?!?/br> 李重舉起酒杯,心道也是,到時候殺不殺曹cao都是自己說的算,有什么好苦惱的,大不了放過曹cao一次,本來就有劉備、孫權這樣的梟雄,再多上一個曹cao又有什么關系,關鍵是傳國玉璽一定要弄到手。 李重猜測的不錯,曹cao、袁術、孫堅都極力反對和董卓議和,孫堅毫不猶豫的拒絕了董卓與之和親的意圖,當中大罵道:“卓逆天無道,蕩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懸示四海,則吾死不瞑目。豈將與乃和親邪?!?/br> 曹cao說的更絕:“董賊想要議和,也可,奉上呂布一目,cao即退兵?!?/br> 不提內侍灰溜溜的回到洛陽向董卓復命,單提洛陽的董卓。 董卓現在也正焦頭爛額,他剛得到消息,長安的牛輔被白波殺的大敗而歸,損兵折將,關中局勢十分糜爛,更令董卓惱火的是,西涼太守、征西將軍馬騰蠢蠢欲動,長安不穩,董卓只能再提遷都長安之事。 “馬騰,你這豎子,往我表你為征西將軍,可恨??!”董卓大怒之下,狠狠的將書信摜道地上,大叫道:“叫李儒來見我?!?/br> 片刻之后,李儒匆匆而來。 董卓此事已經平靜下來,沉聲道:“文優,這是長安的急報,你先看看?!?/br> 李儒接過書信,仔細的看了一遍,將書信放到桌案之上,緩緩說道:“太師打算如何應對?” 董卓站起身,圍著李儒轉了幾圈,這才說道:“如今關中不穩,吾只能領軍回長安了?!?/br> 李儒點頭道:“太師此言極是,只是……今錢糧缺少,洛陽富戶極多,可籍沒入官,以充軍資?!?/br> 董卓停下身形,閉目良久,方點頭說道:“此言大善?!?/br> 初平元年二月十七(史書上是丁亥日),董卓下令西遷,先以車駕先送獻帝西遷。又以步兵、騎兵逼徙洛陽數百萬人到長安,百姓被人踩死、被馬踏死、饑餓而死、遭搶2劫而被殺的堆滿道路。董卓則留在洛陽畢圭苑,下令捉拿富翁,以罪名將他們殺害,沒收財產,死者不計其數。又派呂布掘開先帝帝陵及公卿以下的冢墓,沒收內里的珍寶。 最后放火燒了洛陽宮廟、官府、居家,洛陽二百里內,建筑物全毀,雞犬不留。 董卓暴2行,天下震驚。 虎牢關內的聯軍得到消息,袁紹立即帶領聯軍兵馬,直撲洛陽。 不提袁紹派人撲滅殘火,駐扎兵卒。李重趁著旁人不備,帶領手下直奔皇宮,他的目的就是南殿枯井之內的傳國玉璽。 如果沒有李重的話,玉璽應該是孫堅夜觀天象,發現枯井放出五色毫光所得,但現在孫堅正忙著掩蓋被董卓掘開的陵墓,哪有機會和李重爭奪玉璽。 來到南殿,李重命令手下兵士裝作收拾瓦礫,在四周嚴加看守,領著廖化和太史慈尋找枯井。 不多時,李重就發現院內的枯井,急忙讓廖化系上繩索下井查看。 很快,廖化就拖上一女尸,女尸并沒有腐爛,身著宮裝,容顏秀麗,項下系著一個錦囊。李重打開錦囊,里面是一個朱紅木匣,上面用金鎖鎖著,李重打開木匣,取出玉璽,玉璽方圓四寸,上面五龍交紐,玉璽缺了一角,以黃金鑲嵌。 李重翻過玉璽,只見上面刻著八個篆字,李重雖不認識小篆,但也能猜得到上面寫的是什么: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李重收起玉璽,遞給太史慈,說道:“子義,這是華夏的傳國玉璽,你定要仔細保管,千萬不要丟失了?!?/br> “什么!傳國……”太史慈剛要叫出聲來,便猛地捂住嘴巴,眼睛瞪得滾圓。 廖化早就捂住嘴巴,眼睛憋得通紅。 李重低聲說道:“都閉嘴,晚上回帳再說?!?/br> 這一天,太史慈簡直是神經兮兮,不時在自己的懷里摸一下,只感覺度日如年,好容易到了夜色深沉之勢,太史慈急忙拿出傳國玉璽,小心翼翼的遞給李重說道:“子悔你還是自己保管吧,說實話,自從上次在東萊丟了錢袋,我就不敢保管貴重東西了?!?/br> “撲……”廖化正在喝水,聞言差點沒被嗆到。 李重也有點傻眼了,難道當初自己叫人偷太史慈的錢袋,居然偷出后遺癥了?真是作孽啊,平自己和廖化的武藝,誰敢保管這么重要的東西。 太史慈深吸了一口氣,將傳國玉璽小心翼翼地放到懷里,肅然說道:“子悔,你不應該打開木匣的,傳國玉璽太貴重了?!?/br> 李重盯著太史慈,看了好久,才呵呵一笑,說道:“我為什么不能打開木匣?你們都是我最信任的兄弟!為什么就不能讓你們知道這是傳國玉璽?如果我李子悔,連一個可以信任的人都沒有,那還不如趁早死了這爭霸天下的心思!” 太史慈愣愣的看著李重,一道暖流在胸口涌動,他知道,李重把傳國玉璽交到自己手里,跟把性命交到自己手中一樣,只要自己稍有異心,那李重立即就會死無葬身之地,這是何等的信任。 士為知己者死,不外如是! 想到這里,太史慈這個硬漢也不禁眼眶熱熱的,他也知道李重的心思,但卻沒有反感的意思,畢竟李重下的賭注太大了,太史慈猛的單膝跪在地上,顫聲道:“就沖主公今天這番話,我太史慈這條性命就是主公的了!唯主公命令是從!絕無二心!” 廖化一愣,隨即也明白過來,也跟著跪在地上,沉聲道:“廖化,拜見主公!廖化不多說,這條賤命日后就是主公的!” 李重長出了一口氣,只覺得心中輕松了許多,自己以傳國玉璽和性命作為賭注,終于賭贏了,贏了人心。 求票,求收藏?。?! 第三十二章曹cao中伏 更新時間:20120620 第二天,紅日東升,卻不見袁紹追擊董卓的軍令,曹cao在大帳之中等得十分焦急,看看已過辰時,曹cao出了大帳,去見袁紹。 曹cao和袁紹的關系極好,衛士也不敢阻攔,曹cao進到大帳,卻見到袁紹正在飲酒,曹cao心中不快,責問道:“董賊西遁,正可趁勢追襲,一戰而定天下,本初為何按兵不動,遲遲不下軍令?” 袁紹看著曹cao,苦笑道:“孟德,算了……士卒疲憊,進恐無益?!?/br> “算了!”曹cao勃然大怒,指著袁紹斥道:“虎牢關一戰,死傷數萬將士,夏侯惇更是失了一目,還有你袁家五十余口人的血海深仇,難道你不想報了嗎?這些國仇家恨,就這樣算了,袁本初,你太讓我失望了?!?/br> 一通斥罵下來,曹cao閉上嘴,不住的喘著粗氣,狠狠的瞪著袁紹。 袁紹面露羞愧之色,喃喃道:“孟德,不是這樣的,我也有苦衷……你聽我解釋……” “去你的苦衷!”曹cao打斷袁紹的話,怒道:“豎子不足與謀!” 說罷,曹cao一甩衣袖,怒氣沖沖的出了中軍大帳,點齊本部人馬、又點了五千余騎,獨自追擊董卓,而李重自然也在曹cao麾下出征。 袁紹看到曹cao憤憤離去,臉色忽的一變,面露狠戾之色,將酒杯重重的頓在桌案上,飛濺的酒水撒了袁紹一臉,袁紹卻渾然不覺,厲聲道:“韓馥,你這小兒,竟敢斷我軍糧,吾早晚叫你好看?!?/br> 其實袁紹真的有苦衷,聯軍看似聲勢浩大,但袁紹根本掌控不了,這些諸侯對救出獻帝根本就沒多大興趣,他們響應曹cao的檄文,攻克虎牢,只是為了表明態度:“我是漢室忠臣!”而已。 攻下洛陽,就足夠了。真要是擊殺董卓,讓獻帝親政,他們還怎么做土皇帝。 所以這些諸侯根本就不想進兵,特別是冀州牧韓馥,更是對袁紹說,冀州的軍糧不足,想要暫且退兵。 袁紹不能和曹cao說這些,他知道曹cao確實對大漢忠心耿耿(至少現在是,曹cao曾經說過,死后墓碑上刻著:大漢征西將軍,足矣的話。)真要是把這話說來,曹cao都能先和這些諸侯火拼一場。 孫堅倒是有些忠義之心,但現在他的人馬死傷慘重,就連大將祖茂都死在兩軍陣前,根本就沒有實力再去追擊董卓了。 不多時,有人向袁紹稟報:“曹cao經獨自追擊董卓去了?!?/br> 袁紹長嘆一聲,遙沖著西方,舉起酒杯。 且說曹cao引兵追至滎陽附近,忽然有一支人馬攔去路,為首的正是九原呂布。 曹cao出馬大罵道:“逆賊,挾持天子,流徙百姓,將欲何往?” 呂布罵道:“背主懦夫,何得妄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