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書迷正在閱讀:清穿之貴人謀、三國旌旗、極品農民混都市、變身之九尾狐仙、脫軌、穿成太子撿的狗、百日情人:總裁,請繞道、相公要從良、爽文主角他弟[快穿]、海島生存記
陳遠急道:“不是的,只是我先前并不曉得自己的心意,而今知道了,便急著告訴你?!?/br> 馮淑雅也不搭話,拂開陳遠擋著她的手,徑自走了,只是走之前說了一句:“姑且相信你?!?/br> 陳遠在原地站了許久,最后,嘴角噙起一抹笑。 陳遠滿心的喜悅,此時朝堂上,說的卻是呼延喬侵犯邊疆,帶領戰士駐扎北海鎮的事。 朝中誰都知道,呼延喬的本意定然不可能是攻打錫朝,莫說他剛繼位,便是匈奴一族最興盛的時候,都不可能攻克得了錫朝。 只是匈奴一族驍勇好戰,呼延喬又剛繼位,不管是做給匈奴看,還是給錫朝看,都不過是要證實他的實力與手段,叫匈奴上下臣服,也叫錫朝莫要小覷了他的手段。 其實呼延喬的目的倒也單純,不過是借挑釁一事證實自己,只是就苦了北海鎮的人民。 所以皇上即便是知道過不了多久呼延喬便會消停,北海鎮也有軍隊駐扎,卻也不能不從京都派人前去應戰,否則便是懼了他匈奴,也會落個不顧邊疆子民的說法。 此時朝堂上便是商討該派誰前去。 有大臣說:“呼延喬為匈奴的國軍,他親自帶著軍隊駐扎挑事,我錫朝也不可小瞧這事,需得派我國舉足輕重的人前去迎戰,不然,那呼延喬以為我們瞧不上他,偏要搞出些事端,那苦的是我錫朝邊疆百姓??!” 眾大臣紛紛應和。 皇上也尋思著,這呼延喬挑事,無非是要引起重視,若是他重視了,那呼延喬也該見好就收,總不會不考慮兩國實力之差,胡亂出兵。 皇上問道:“眾位愛卿可有合適人選?!?/br> 兵部尚書上前道:“臣以為,呼延喬為新任國君,我方也該派出皇子應戰?!?/br> 皇上輕笑:“那該派哪位皇子呢?” “這……臣不知?!北可袝魄谱笥?,無人作聲,便也退了下去。 皇上也不責怪,將目光移向三位皇子所在的地方,問道:“可有皇兒愿意出戰北海鎮?” 太子閑閑抬起目光,與皇上對視了一眼,讀懂了他眼中的話,只得暗自嘆氣,卻只能上前一步,道:“兒臣愿去?!?/br> 說完,看了眼身旁蕭景陽,忽視了他眼中的炙熱,心中暗道:“想去的沒有機會,不想去的偏還得去?!?/br> 蕭景文正嘆息,可轉念一想,父皇知曉他無心皇位,如今呼延喬的事,正是個機會,放他自由。 他在這宮中呆得實在太久了,北海鎮好像是個不錯的去處。 蕭景文思索片刻,抬眼看高位上的皇上,眼里是只有他們兩個人看得懂的情緒。 底下的群臣沒有看到皇上微不可察的嘆氣,只聽見他說:“三皇子也跟著一道去吧!” 底下無人反對,皇上讓兩個皇子同行,擺明了是要看這二者能力,邊疆一戰,待他們回來,誰為儲君,怕就不好說了。 誰都明白皇上的用意,況且太子是多少年前就立好了的,卻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反對,一是當時太子妃生太子時便難產而死,太子身后便無甚撐腰的勢力,況且太子平日里對舞文弄墨的事更感興趣,二來,三皇子更適合儲君的位置,他處理的朝中事務比太子更好,能力亦是有目共睹。 朝堂上無人反對,二皇子蕭景陽暗自咬牙,明明他舅舅是鎮國將軍,他從小學的便是帶兵作戰,此番迎戰呼延喬,不管怎么選,也該帶上他不是?可偏偏三個皇子,只有他留在京都。 蕭景陽眉頭一凜,上前道:“皇上,兒臣請戰去邊疆?!?/br> 皇上看了這個兒子一眼,三個皇兒中,他武藝最強,只是這次不僅是迎戰呼延喬那么簡單,他大皇兒不喜宮中,他的三兒又具治國之才,實在是不需二皇子去。 皇上最后淡淡道:“你母后最近身體不適,你便待在宮中多陪陪她,免得你出戰,還要讓她擔驚受怕?!?/br> 明知是父皇推拒的借口,蕭景陽卻不得不退下,道一句:“兒臣領命?!?/br> 退朝后,宋辰衍被皇上身邊的公公留了下來。 公公領著他去皇上的御書房,待他進了書房,皇上直奔主題,問他:“辰衍,此次去邊疆,你其實是無需去的,但朕想,你可愿與三皇子去一趟?” 宋辰衍挑了挑眉,早就料到了。 皇上又繼續道:“朕的意思,辰衍你是明白的,十三年前,便是與你師父說好了的,朕希望,你能與三兒一道去,能幫襯一把?!?/br> 憑三皇子的能力,實則不需要他幫襯,只是這次要他去的意圖,是等三皇子立功回來,有他一份,將來,他便能站在三皇子最近處,幫襯著他。 宋辰衍淡淡點頭,他知道他是必然要去的。 出了御書房后,他便看見蕭景睿在不遠處的柏樹下等他,遠遠看著,的確有帝王的氣度。 看宋辰衍走近,蕭景睿直接問道:“我父皇叫你一塊去?” 宋辰衍淡淡瞥他:“你會沒想到?” 蕭景睿嬉皮笑臉:“那你可不就是軍師了?” 宋辰衍嘆了口氣:“既然都知道了,那也該收斂些,成日嬉皮笑臉,小心到時候言官成日諫言?!?/br> 蕭景睿收了笑,負手而立,又是一派氣度天成,但他說的卻是:“沒想到,邊疆都沒去呢,你就這么快管起我來了?” 宋辰衍不理他,快步走到宮門外,蕭景睿在原地撇了撇嘴,這么急,定是趕著回去見蘇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