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顛覆性技術革命
通過公共頻道統計,總共有二百三十個機甲戰士被困在了金屬攔網的背面。 好在的是,金屬攔網是四十五度角,這個角度的背面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安全的空間,因為,所有撞向游輪方向的隕石都會被金屬攔網攔截,然后被離心力甩出去。 不過,金屬攔網后面并不是絕對安全的,撇開金屬攔網是否能夠承受持續撞擊不說,光是在長時間在零下二百多度的宇宙之中生存本身就是極大的考驗,畢竟,他們駕駛的是機甲,而不是宇宙飛船,并不適合在太空之中長時間生存,而且,他們之前也沒有做好長時間生存的計劃,光是食物就是問題。 另外,現在游輪正處于自轉中,而那些被困的戰士都在游輪的外面,并沒有受到重力系統的保護,也就是意味著,他們承受著巨大的離心力,稍有松懈,就有可能被甩出去。 萬幸的是,那些金屬攔網背面都是一些非常堅固的鋼架支撐和液壓緩沖系統,被困的戰士們都是駕駛著機甲攀附在上面,暫時沒有被甩出去的風險。 其實,那些犧牲的人和被隕石裹挾的人都是因為一開始沒有第一時間躲藏到金屬攔網的背面,只是攀附在游輪的外裝甲上,結果不是被游輪的離心力甩飛就是被隕石撞飛,陷入了那狂暴的隕石旋渦之中…… ……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要讓外面的人盡快進入游輪。 候風隊長組建了一個團隊討論營救計劃,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科學家。很快,科學家們就討論出了一個可行的營救方案。 營救方案很簡單,就是為被困在外面的戰士們提供固定星際船塢里面的納米繩,然后,把納米繩固定在金屬攔網背后,然后讓戰士們駕駛著機甲沿著納米繩返回游輪。 營救方案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并不簡單,因為,游輪正在隕石流中飛行,而且,為了躲避大規模的隕石撞擊,游輪那龐大的鋼鐵之軀還在不停的做著一些機動動作,這些動作看起來很緩慢笨拙,但那只是相對于直徑達到五公里的游輪來說是緩慢,實際上,游輪的外緣速度非???,特別是對于一架機甲來說,其速度是極為恐怖的,一旦產生沖撞,立刻就會被撞毀。 現在最大的麻煩就是那些金屬攔網。 如果沒有金屬攔網,營救就會變得很簡單,只要打開一個星際船塢的艙門,然后,把特種納米繩放出去,游輪的轉動就會讓繩子飄到那些戰士面前,但目前殘酷的現實是,戰士們都躲避在金屬攔網的背后,那么也就意味著這個方案不可行,因為,繩子會被金屬攔網擋住,如果戰士們想要拿到繩子,就要攀爬到金屬攔網的頂端,而那個位置充滿了風險,不僅僅是離心力巨大,還有暴風雨一般的隕石流。 當然,理論上,星際機甲是有飛行能力的,戰士們可以駕駛機甲飛到星際船塢里面,或者是駕駛著機甲拿到納米繩,但是,那只是存在于理論上的方案,因為,現在游輪正在飛行,并且正在自轉,一旦機甲脫離了游輪,就永遠也回不來了。 任何營救方案的前提是不能讓機甲戰士們脫離游輪。 最后,方案制定在游輪的頂部。 游輪的頂部并沒有金屬攔網,而且,游輪的頂部也有不少安全通道,這些安全通道主要是與飛船對接的通道,作用是在出現突發事件的時候撤離旅客。 現在只有一個問題了,那就是如何把納米繩固定到金屬攔網上。 理論上,用工程機器人是可以把納米繩送到被困的戰士手中,因為,工程機器人是擁有很多特殊的能力,譬如,其電磁控制的機械腳是可以在游輪的外裝甲上行走,但問題是,工程機甲人的速度非常慢,如果靠工程機器人營救幾百人,估計耗時十幾個小時。 沒有人知道十幾個小時會發生什么事情,但可以肯定的是,讓戰士們長期處于極度危險的環境之中,哪怕是一分鐘都是煎熬。 “組織一批自愿者,我親自帶隊!” “啊……韓先生,不可!”候風隊長和副船長異口同聲道。 “是我下令拋棄他們,現在,我有責任和義務把他們就救回來。就這么決定了,現在,你們制定一個周全的營救計劃,兩個小時之后,我們就行動!” “……是?!?/br> 副船長看了一眼候風隊長,無奈的點頭。 這是一個不準失敗的計劃! 等韓星海離開了主控室后,候風隊長立刻去招募營救的自愿者,與此同時,二百多個科學家和工作人員都加入了計劃制定。 所有能夠使用的設備都被羅列在了巨大的全息屏幕上。 十一架特種電磁工程機甲。 計劃的每一個細節都要考慮到,因為,任何一點點差池都會造成機毀人亡的后果。當然,人們更在乎的是韓星海的安危。 現在韓星海在游輪上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他已經成為了游輪的靈魂人物,一旦他出事,這艘游輪很有可能會立刻陷入混蛋和動蕩之中…… …… 韓星海在船長室里面。 環域星際游輪駕駛艙很特別,除了布局在整個游輪上的一些控制室之外,主控室是一個超過五百個平方的駕駛艙,而在駕駛艙旁邊,還有一個獨立的船長室。 船長室并不是駕駛室,而是一個觀察全局發號施令的地方,當然,其功能之一就是休息室,因為,在游輪有重要事情的時候,船長一般都會在主控室現場指揮,船長室主要是平時使用,或者接待貴客。 韓星海把自己關在了船長室里面,打開了全息影像,但并沒有開啟模擬聲音,因為,他需要安靜。 其實,并不安靜。 游輪深陷在隕石的泥沼之中,隕石依然持續不斷的撞擊著游輪的外裝甲,游輪哪怕是啟動了靜音系統,依然能夠感受到猛烈密集的撞擊聲音。 韓星海微微閉上眼睛,他想讓自己的思維清晰一些,他必須要掌控整個局面,而不是某一個局部。 目前游輪雖然陷在隕石群之中不能自拔,但還沒有到生死存亡的時候,因為,游輪突然飛行和自轉已經打亂了星際旅軍蟻的節奏,特別是那些金屬攔網更是成為了星際旅軍蟻的噩夢。 現在,在游輪所經過的背后就是星際旅軍蟻的地獄,不計其數的星際旅軍蟻在隕石渦流之中爆炸,然后,爆炸讓隕石之間的沖撞變得更為狂暴,驚心動魄…… …… 蟻后! 蟻后你在哪里?! 韓星海睜開眼睛在鋪天蓋地的隕石流中尋找著蟻后的蹤跡,但遺憾的是,在狂暴的隕石流撞擊以及星際旅軍蟻身體的爆炸之下,游輪的全息掃描系統受到了干擾,而光學模式打開之后除了看到隕石還是隕石。 看來,通過殺死蟻后結束這場戰爭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韓星海嘆息了一聲又閉上了眼睛。 到底是誰策劃了這次行動? 是誰能夠指揮這星際旅軍蟻大軍? 是誰能夠在如此龐大的星際旅軍蟻大軍的大腦里面植入傳感器? 韓星海有太多太多的問題了。 韓星?;灸軌蚺卸?,這支星際旅軍蟻大軍的背后應該是一個巨大的團隊,而且,有著強大的科技作為后盾,因為,這并不是一個人能夠做到的。 七大星域的星際旅軍蟻災是不是他們故意造成的? 莫名的,韓星海想到了源星,想到了源星上面的那些神獸和傳說中的神靈。 從目前來看,星際旅軍蟻已經越來越像是傳說中的神獸了,因為,它們能夠隨時離開隨時出現,這就是普通人類認為的神通。 韓星海心中的疑惑太多太多了,但都找不到答案,而且,現在找到答案也沒有任何意義,當務之急是如果擺脫這死亡隕石流。 如果游輪能夠掌握星際旅軍蟻的靜態空間跳躍技術,那么游輪就能夠隨時離開隕石帶了。 靜態空間跳躍技術。 很顯然,背后指揮這支星際旅軍蟻大軍的人類的目的應該就是通過這次戰斗來收集星際旅軍蟻的靜態空間跳躍數據。 正如蜂后所說的,七大星域的科技已經五千年沒有出現顛覆性的突破了,人類一直還在使用著一萬年前的技術,要說科技進步,也只是一種局部優化,對整個人類的生活并沒有什么改變。 當然,在科技停滯的五千年間,空間按鈕的出現還是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可以說,空間按鈕是人類近萬年來最偉大的發明。 如果靜態空間跳躍能夠應用到人類生活之中,那么,人類的生活將出現一次顛覆性的革命,因為,目前人類的飛行工具在空間跳躍的時候都是要超光速才能夠突破空間的封鎖,完成空間跳躍。 一旦靜態空間跳躍技術發明應用普及到整個人類社會,到時候,宇宙飛船可以在任何環境之下完成空間跳躍,人類的旅行將變得更加安全快捷。 如果靜態空間跳躍技術如同源星上那扇“門”一樣應用,那么,七大星域的人類出行方式將完全顛覆,人類甚至于可以在星球上就可以完成空間跳躍,這等于是普通人類也將擁有傳說中神靈的力量。 如果人類真的實現了靜態空間跳躍,那么,星際旅軍蟻將是最大的功臣,因為,是它們為人類科學家提供了第一手靜態空間跳躍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