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節
“當然,幾百人在那里,說明正是最后守衛皇后和太子之處,沒藏老賊定是見我等破城而來孤注一擲,燒毀宮殿各處,能燒死太子和皇后最好,自己抽身而遁逃回老巢了?!?/br> “定是如此,看來沒藏訛龐要叛亂了?!?/br> “是啊,不過有太子和皇后在,沒藏老賊必然無人相助,蹦跶不了幾天,先安定眼前局勢再說,讓他先多活幾日?!?/br> “張中書說的是,咱們還是趕緊去恭迎皇后和太子為好?!?/br> 任敬德一面下令全城宵禁,派兵封鎖四城城門,一面和張元兩人帶著數千士兵繞過燒的紅彤彤的宮殿樓閣直往東北方的荷花池而去。 大火將湖面照的一片赤紅,可以清晰的看見湖心亭上密密麻麻的人影,九曲橋上也滿是士兵把守,個個身上帶著血污,顯然是血戰之后的幸存者。 “前面的可是張大人么?”有人高聲呼喊道。 “正是本官,本官和任敬德將軍前來救駕,皇后太子可還安好?” “哈哈哈,毫毛未傷,兩位大人威名所致,老賊望風而逃了?!蹦侨斯笮?,張元這才聽出來是蘇錦的聲音,蘇錦無恙,張元也莫名的一陣歡喜,他已經對這個家伙有些佩服了。 野利都蘭和李寧令哥在眾人簇擁之下走到岸邊,野利都蘭容顏鎮定,李寧令哥臉上驚慌之色還未退去,身子也瑟瑟的發抖,整個人像是虛脫了一般。 “恭迎皇后太子,我等救駕來遲,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受驚了?!?/br> 李寧令哥道:“你們怎么才來,我們差點被老賊殺了,你們也太慢了?!?/br> 野利都蘭蹙眉低喝道:“皇兒住口?!鞭D頭對張元和任敬德點頭道:“兩位辛苦了,兩位救駕之功本宮牢記于心,起來吧,太子驚嚇過度,莫要放在心上?!?/br> 兩人均道:“豈敢!本是為臣子的過錯?!?/br> 蘇錦暗自好笑,這個李寧令哥好不知好歹,他完全不明白今夜的兇險,從時間上來說,張元起碼提前了兩個時辰行動,否則不會來的這么迅速,這家伙居然還責怪人家來的遲了;若是按照原計劃黎明時分動手,沒藏訛龐定然能得手,自己也無回天之力。 野利都蘭抬頭環視四周的大火,熟悉的宮殿和殿宇均吞沒在沖天大火之中,想想這一天一夜心中有些悱惻,丈夫被兒子殺了,皇宮毀了,似乎連個立身之處都沒了,可真是如在夢中。 張元看出野利皇后的心思,輕聲道:“皇后娘娘莫要擔憂,宮殿可以再造,只要娘娘和太子殿下安好,便是大夏之福了,眼下要趕緊穩定局面才是?!?/br> 野利都蘭吸了口氣微笑道:“說的是。張大人,任將軍,你們看接下來該怎么辦?” 張元任敬德同聲道:“請娘娘吩咐?!?/br> 野利都蘭沉思片刻道:“即刻下詔:沒藏訛龐弒君謀反,攻打皇宮意圖篡位,著大夏各部討伐逆賊沒藏訛龐,即刻搜捕沒藏一黨黨羽,犯有牽連者全部誅殺;皇上新喪,國不可一日無君,太子擇日登基,本宮協同聽政;擢升張元為國相,翔慶軍統領任敬德救駕有功,擢升為樞密使,兼任興慶府諸兵馬大統領,負責京畿內外一切安全,其余有功人員一并酌賞?!?/br> 眾人跪倒謝恩,張元和任敬德心中竊喜,賭贏了,一招贏便直達夢想之巔,本來相位和樞密使之職遙不可及,只經過了一夜的時間,便夢想成真了,當真是富貴險中求。 兩人都不約而同的感謝一個人,便是這個大膽的計劃的始作俑者蘇錦,野利都蘭自然不會忘了蘇錦,她看著蘇錦道:“蘇大人不是我大夏人,也不能封賞官職,金銀財寶也是不缺,那可如何封賞呢?” 蘇錦笑道:“我要的你還不知道么?” 野利都蘭看了一眼依偎在蘇錦身邊的阿貍,嘆了口氣道:“也罷,阿貍便交給你了,不過本宮不能為你們大辦婚禮,我要對外宣布阿貍在今夜死于混亂,阿貍能理解母后么?” 阿貍點頭道:“阿貍知道母親的苦心,這樣一來,遼人那邊便沒理由尋釁了,多謝母后成全?!?/br> 蘇錦笑道:“這里已經沒我什么事了,我呆在這里一旦身份暴露反倒招致你們夏人的憤怒,我要告辭了?!?/br> 張元愕然道:“蘇大人這便要走?不留下來喝杯慶功酒?” 蘇錦笑道:“慶功?你們有的忙了,百官要應付,局勢要穩定,沒藏訛龐還沒死,你們有時間慶功么?張大人,這頓酒你先欠著,有朝一日我會找你討這杯酒喝的,算是你欠我的?!?/br> 張元拱手道:“隨時恭候?!?/br> 蘇錦拱手告別眾人,帶著兩女和王朝馬漢等人上馬而去。 野利都蘭靜靜的看著他們的身影消失不見,輕聲嘆道:“有此人在宋國,我大夏疆域怕是沒機會往南擴張了?!?/br> 張元緩緩點頭道:“是啊,此子胸中智謀可低百萬雄兵啊?!?/br> 任敬德忽道:“干什么不趁機宰了他,既然他這么厲害,除了他豈不是斷了宋人的臂膀?” 野利都蘭和張元均轉頭看著任敬德,眼色頗為玩味,但終沒有敢在這樣的話題上接茬。 第九一零章大勢(上) 大宋慶歷五年三月,暨夏天授禮法延祚七年三月,李元昊被太子李寧令哥所誅殺,隨后李寧令哥在眾臣擁戴之下登基即位,該年號延嗣寧國;于此同時,逃離京城的沒藏部落首領,前國相沒藏訛龐以元昊密詔公告天下,宣布三皇子李諒祚為正統皇嗣,以此為由糾結北方數部另立朝廷,擁戴尚在襁褓之中的李諒祚為帝。 隨后,皇后野利都蘭授意李寧令哥下旨討伐沒藏部落叛亂,雙方各糾集十數萬人馬,在定州以南兩岔河展開對峙,戰況一觸即發。 四月底雙方在兩岔河展開首場激戰,數日后,沒藏訛龐戰敗逃往定州,南方朝廷大軍乘勝追擊包圍定州城,圍城三月之后,定州城彈盡糧絕,城中殺馬充饑,隨后開始殺人而食;沒藏訛龐見大勢已去,自刎而死;南方大軍橫掃北部部落,斬殺叛族三萬余,將叛亂平息下來。 本已經傷痕累累的夏國,經歷這場浩劫之后更是國力孱弱,甚至在延嗣寧國元年九月,正是糧食收割之際,居然有十余處州府發生饑荒,雖然平息叛亂,但已經是國如危卵了。 而引發夏國內亂的始作俑者之一的蘇錦,則乘機大發夏國國難之財,不斷的將糧食布匹茶葉等生活必需品高價傾銷夏國,同時低價掠奪夏國的皮貨牲口藥材青鹽等宋國緊俏物資回國販賣;僅僅半年時間,獲利千萬之巨,于此同時明珠城也因有北方禁賣之貨而聞名大宋,各地商賈如逐臭之蠅紛紛匯聚明珠城,為了從秘密渠道取得北方貨品的批發銷售資格,打得頭破血流。 成州鐵礦山也于六月投產,鐵錠由三司統一收購,除了價錢不太讓蘇錦滿意之外,這一回趙禎倒是沒有摳門,錢款倒沒有拖欠;到八月初,蘇錦已經成功的蘇記銀莊所挪用的一千三百萬貫的大窟窿盡數補上。 蘇錦也命人從京城贖回的眾女的嫁妝和私房,物歸原主之余,還添加了不少珠寶,也算是了了自己的一樁心結。 西北各州府以及明珠城的第一批稅收已經開始征收,按照趙禎的承諾,西北開支自給自足,如何征稅,稅率幾何都由蘇錦自己來定,當然看似是趙禎的大度,其實是趙禎極力壓榨蘇錦的技巧,幾十年來,西北四路就沒有不讓朝廷養活的時候,稅收也只是象征性的做些征收,因為征收的那么丁點錢物還不夠倒貼進去塞牙縫的。 但今年的情形明顯的改觀,主要是明珠城的商稅占了很大的比重,明珠城目前的商家已經近萬戶,三環之外的四環已經初具規模,蘇錦當然不會再像明珠城初建時什么都自己掏腰包,建設商鋪都是商賈們自己的事,不但如此,地皮還需向路倉司李重申請購買,大片荒蕪的空地如今都成了金疙瘩,而后來商賈們依舊趨之若鶩,誰都想在明珠城這個空前繁榮的奇怪的城市中撈的好處,第一批入駐的商家暗自慶幸自己的眼光,因為他們的商鋪地段絕佳,免一年租金之后有優先的購買權,盡管商鋪的定價高的驚人,商賈們還是不皺眉頭的一擲千金,將自家的商鋪買歸私有。 龐大的商業運作積累的資金已經足夠西北四路的運轉,蘇錦也從未停止過繼續投入資金建設,也從未放棄過對人們觀念的改造;八月十五中秋剛過,明珠城又迎來了一個新鮮事物,頓時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談資。 以李重牽頭,邀請各大學府精英學子,在明珠城創辦了第一家報紙《明珠日報》,該報為冊裝十六開八頁,分別刊載大宋內外的最新見聞,各地名家詩詞,各處風土民情,以及名人趣事,雜談怪論等咨詢;更為顯眼的是,首頁首期全幅登載的是蘇記煤餅,蘇記銀莊,蘇記各家商號的大幅廣告,并配以路使蘇大人親自想出來的絕妙的詞句,可謂噱頭十足。 值得一提的是,《明珠報》的印刷字跡清晰,甚至有彩頁插畫相配,實屬一絕,據說是蘇大人重金去湖北英山縣請來一位叫做畢昇的刻字工,給他數月的時間試驗,終于發明出的一種叫做活字字模印刷所致,也不知道蘇大人是為什么知道這個英山縣的布衣刻字工便能發明出這樣的東西的,真是教人摸不著頭腦。 《明珠報》首印萬份,雖定價十文,但該報主編李重當眾宣布,此報免費贈送一年,凡明珠城居民,每戶一份,無需付錢購買;從此之后,本來一向不理世事的普通小民,從這份報紙上大開眼界,口中談論之事也漸漸從家長里短的無聊談資,變成了夏國內戰,大宋南征等奇怪的字眼。 更有精明的商賈很快發現商機,重金要求將自家商號的名號刊登其上,配以專人設計的順口詞匯,這便是擴大商號知名度的絕佳機會。 遠道而來的商賈們也將明珠報帶回各地,數月之內,大宋各地都知道了在西北明珠城有一份能知曉天下事的報紙,從中可以得知各地的消息和動向,甚至可以去給自己的商鋪打廣告。 主編是李重,而報社最忙碌的人卻是李阿貍,蘇錦給她起了個頭銜叫做首席記者,手下統帥著百余名落第學子,每日騎著高頭大馬奔波在大宋各地,收集消息和咨詢,統一匯總明珠城中;阿貍也自己親自上陣,利用自己的是夏國人的特殊身份,打探出很多夏國的最新消息,并開辟一個叫做《夏國往事》的專欄,每期都講述一個夏國宮廷或者民間發生的故事,滿足了宋人窺伺夏國的好奇心,同時也讓自己名聲大噪,每當她坐車游蕩在明珠城寬闊的大街上,總有百姓認出她來,偷偷指點說:“這便是路使大人的小夫人,明珠報上那個署名叫往事如煙的專欄才女?!?/br> 蘇錦很樂意見到明智的開啟,報紙正是人們開闊眼界,將注意力從自家柴米油鹽上挪開的最好手段,同時作為一種可以cao控的輿論之力,在關鍵的時候,也可以幫助自己實現某些想法。 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百姓們安居樂業的基礎上,所以蘇錦自然對西北經濟的發展不會松懈,當人們真正的不愁溫飽的時候,報紙的作用便會更大,起到的引導作用也會更好。 …… 伴隨著西北四路的活躍,蘇錦之名播于大宋,他已經無意間成為廣大青年們的偶像,所到之處都是一片頌揚之聲。 遠在京城的官員們也都驚訝于蘇錦的能力,這家伙也不知玩了什么戲法,將整個西北盤活,當初建城之時,很多人等著看笑話,而事實證明此人胸有丘壑,可不是在瞎胡鬧。 蘇錦的府邸開始門庭若市起來,官員們有事沒事都喜歡不遠千里趕來拉拉近乎,因為他們隱隱感覺到,這樣的一個蘇錦,不可能在西北呆的時間很長,他的官職或許很快便要再進行調整,而且顯然會直入中樞。 十月初十,蘇錦的二十一歲生日那天,趙禎派人送來禮物,并帶了口諭要蘇錦進京一會;蘇錦本不愿再去京城跟趙禎玩心思,但皇上想見自己,不去是不可能的,況且起碼趙禎連自己的生日都記得,這說明對自己還是比較看重的,也許這份看重別有意圖,但總比將自己遺忘的好。 蘇錦精心挑選了幾車禮物,包括送給皇后嬪妃們的禮品,現在自己財大氣粗,自然不能小氣,京中各位大人們也不能少,甚至連夏竦和杜衍蘇錦也帶了禮物,沒必要跟他們永遠保持緊張狀態,畢竟在范仲淹等人的貶謫之事上,這兩人還是幫了點小忙的。 緩慢行進十余日后,蘇錦一行人趕到闊別近一年的京城,蘇家上下除了阿貍和浣娘柔娘留下打理事務,其余人等均隨行回京。 時隔近一年,物是人非,年前離京之時因為范仲淹等人之事還心頭郁郁,甚至還因與趙禎發生爭執而為自己的前途擔憂,如今歸來,卻是另一番心情。 只不過,如今的蘇錦已經不容易為外物所動,他的心已經逐漸的平靜了下來,甚至當大小官員迎接于西城之外的時候,蘇錦也沒有太過激動,只是有些感嘆人之變化無常。 第九一一章大勢(中) 次日早朝過后,趙禎按照老規矩在崇政殿接見蘇錦,讓蘇錦意外的是,這次并非單獨召見,宰相晏殊、樞密使杜衍、三司使夏竦均在座陪同,氣氛顯得有些不同尋常。 趙禎吩咐人擺了一張紅木小幾在空地上,拿了幾個蒲團和幾人團團圍坐,拋棄了高高在上的姿態,命內侍沏上香茗,點上香餅,然后揮退內侍。 蘇錦目不轉睛的看著趙禎,心中念叨著:無事獻殷勤非jian即盜,告誡自己把持住。 趙禎坐下之后,招手命垂手而立的眾人落座,指著茶盅道:“喝茶,這茶你們定然沒有喝過?!?/br> 蘇錦看那茶葉呈紫紅之色,泡出來的汁水卻是碧綠,倒是真沒見過;杜衍湊趣道:“皇上的茶自然是極好的,但不知是什么茶?!?/br> 趙禎微笑道:“這是吾弟耶律宗真派人送來給朕嘗鮮的長白紅楓茶?!?/br> 晏殊一愣道:“遼國來使了么?怎地臣等不知?” 趙禎道:“是朕沒宣布,這是朕和耶律宗真的私使,只敘談些私人情誼,所以你們不知道,朕也非故意瞞著你們,只是朕也要交朋友,也有些私密空間嘛,是不是?” 三人默默點頭,趙禎還不知有多少秘密不為人所知,倒也不必太過驚訝,皇上行事自然有他的講究。 “朕這次召見你們幾位,是因為耶律宗真在這次給朕的私信中談及了一樁國家大事,所以朕才請你們幾位來商議商議?!壁w禎微笑道。 蘇錦心道:倒是挺給我面子的,我可只是地方官,難道…… 趙禎又道:“在談及此事之前,朕有件事向蘇愛卿求證一番?!?/br> 蘇錦道:“皇上請問?!?/br> 趙禎道:“最近風聞夏國內亂之事,有人跟朕說,此事跟蘇愛卿有關是么?” 蘇錦想了想道:“確實如此,元昊被殺之事乃是臣一手策劃?!?/br> 晏殊杜衍夏竦頓時齊聲抽氣,若非親耳聽蘇錦承認,他們怎么也沒想到這件事竟然是蘇錦的參與,但三人也同時有些懷疑,蘇錦憑什么能挑動夏國內亂,大概十之八九是吹牛皮。 蘇錦心里明白的很,趙禎自己有眾多的耳目,當他問及此事的時候,必然是已經有了確鑿的消息,這時候還不如爽快承認了為好,反正也不是什么壞事。 趙禎嗔怪道:“既然是你一手策劃,建此大功之后為何不向朝廷稟報?逆賊元昊可是朕時刻欲除去之人,告訴朕,你是如何辦到的?” 蘇錦道:“臣之所以未稟報,乃是因為臣的初衷并非是除了元昊,而是為了救一個心愛的女人,如此動機如何上的臺面?” “女人?有趣,說來聽聽?!壁w禎瞇眼呵呵而笑,三位大人也睜大眼睛凝神細聽。 蘇錦于是毫不隱瞞的將和元昊之女李阿貍之間的事說了出來,坦誠自己是因為救不了李阿貍才鋌而走險慫恿李寧令哥殺了李元昊;蘇錦知道,李阿貍的身份趙禎也許早就知曉,自己隱瞞倒像是心中有鬼一般,索性伸的直打得輕,合盤托出了。 “胡鬧!”晏殊怒了,這小子花心便罷了,居然為了個女子以身涉險,這該糊涂到何種地步了:“你乃大宋要員,豈能為一個蠻夷女子行此險招?簡直胡鬧?!?/br> “確實兒戲?!毕鸟狄才慷暱粗K錦,心中大罵:“你這小子,老夫千嬌百媚的閨女被你騙到手了,如今你又看上別的女子,甚至不惜以命相救,你倒是風流快活,你若死了,菱兒豈不成了寡婦了?!?/br> 蘇錦明白這兩位的心情,自己的生死倒是并不太重要,主要是自己娶了他們兩家的閨女,卻又在外邊沾花惹草,這恐怕才是他們憤怒的原因。 “哈哈,朕倒是覺得是一段佳話呢,舍生救美,何等倜儻風流,而且結果也不錯,順帶搞亂了夏國,聽說他們打得正熱鬧,這樣一來,他們還有閑心sao擾我西北么?”趙禎撫掌大笑。 蘇錦低聲道:“慚愧,慚愧,無心插柳而已?!?/br> 趙禎道:“所以,朕今日才要將耶律宗真的密信告知于你們,便是因為夏國如今自身難保,你們知道耶律宗真在信里說了什么了么?” 不待眾人回答,趙禎便道:“他此番是來邀請我共同出兵滅了夏國的,哈哈,這個時機倒是挺合適的?!?/br> 幾人均是一驚,蘇錦皺眉問道:“皇上對此事有何看法?” 趙禎微笑道:“朕覺得可行,如今夏國內亂,國力孱弱,正是滅了他們的好時候;耶律宗真的提議正提到朕的心里去了?!?/br> 杜衍也興奮的道:“確實如此,兩國共同出兵,將是摧枯拉朽之勢,夏國絕對無還手之力,總算可以出一口惡氣了,西賊滋擾我們那么多年,這回元昊死了,咱們再滅了他們的國家,讓黨項一族永遠消失才好?!?/br> 趙禎看著晏殊和夏竦道:“晏相和夏愛卿覺得時機可以么?” 夏竦道:“時機絕對可以,若真能聯合出兵,夏國必滅?!?/br> 晏殊道:“可是狄青正率十五萬大軍討伐儂智高,此時出兵是否合時宜呢?” 趙禎呵呵笑道:“正因南方有所牽掛,朕才覺得合力出兵才是上策,若非兩處用兵,朕又何須跟遼人聯手?!?/br> 晏殊點頭道:“也是,但出兵之事倒也不是隨便一說,這些事該問問西北路使蘇大人的意見,西北之兵目前狀況如何,糧餉是否充足,是否適合出戰,他最有發言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