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節
晏殊就坡下驢,欣然笑納道:“不錯,老夫沒看錯你,說說你到底要朝廷怎么做吧?!?/br> 蘇錦一笑道:“那草民便大放厥詞了,錯謬之處皇上和晏大人無視便是?!?/br> 趙禎和晏殊心道:“你今日放的厥詞還少么?偏偏這時候客氣的要命?!?/br> “草民將此事分為兩個階段可稱之為先禮后兵或者是一明一暗;先請皇上下旨,以高于市價一成的價格收購囤積之糧,同時放出風聲來言明收購期限,過了這個期限收購價一律按官價,這官價要定的低低的,到讓人不能忍受的地步才好,草民以為三百文一石足矣;若再有囤積不交者嚴懲不貸?!?/br> “這一部分要眾人皆知,朝廷要命各級官府公布告示,每日敲鑼打鼓在城鎮鄉間誦讀告示,大張旗鼓的造勢;這樣一來最少有一小部分人扛不住壓力將糧食出售給官家,每一位主動出售的商賈朝廷都要給予嘉獎,可賜御筆匾額,可賜秀才名額,可賜官身,總而言之,他們想要什么榮譽,咱們都給,不過是些虛銜,也不值什么;這樣一來必然會引起很多人的意動;草民相信,一方面是朝廷的嘉獎和高出市價一成有利可圖的形勢,另一方面是過了期限朝廷雷厲風行的拿辦,兩廂比較,會有很多人做出明智的選擇?!?/br> 晏殊一拍大腿道:“有你的啊,雙管齊下,從人心入手,這招夠刁?!?/br> 趙禎喜道:“好辦法,不過朕有些擔心朝廷哪有這么多的錢銀來大肆收購糧食呢?市價怎么也要一貫多吧,國庫中無錢,如何兌現?” 蘇錦一揮手道:“這好辦,給一半,剩下來的打欠條便是?!?/br> 趙禎愕然道:“這能行?” 蘇錦道:“怎么不行?,朝廷欠錢還能不還?若惹得皇上不高興明年全部加稅三成,大家統統倒霉;嚇唬嚇唬也就沒人說話了,不過這欠條一定要三司出具,且晏大人要蓋上大印,這樣沒人不放心了?!?/br> 晏殊大翻白眼小聲嘀咕道:“應該是皇上簽字蓋章才是,這江山可是皇上的?!?/br> 趙禎呵呵笑道:“晏愛卿,便委屈你了,三司欠錢不就是朕欠錢么?朕不會賴賬的?!?/br> 晏殊看著蘇錦,恨不能上去一把將這白臉小子給掐死。 “接下來該如何?定有很多人冥頑不化,朝廷嘉獎到底比過不如山的錢堆呢?!壁w禎道。 蘇錦道:“接下來的事兒可就要暗著來了,剩下來的都是些老油條,大風大浪見得多了,對朝廷的這些動作就當耳邊風;對他們就不要客氣了,這一部分的事草民會秘密進行,具體情況視具體情境而定,少不得要和他們玩心思斗詭計,甚至刀光相見?!?/br> 趙禎道:“行事當注意分寸,萬不可鬧得滿城風雨,那樣朕都保不了你?!?/br> 蘇錦笑道:“放心,一切按律行事,但還是要朝廷給予我方便才行?!?/br> 趙禎道:“你說吧,需要什么?” “第一,我要向皇上要些京城禁衛軍帶著,可佩一名將軍領軍,但要聽我調配?!?/br> “朕給你調動一百廂軍的權利便是,到當地調兵即可,何須要禁衛軍?” 蘇錦道:“廂兵?還不如不要,地方上的廂兵會聽我的?即便是聽也是陽奉陰違,若是在來幾個通風報信的,我這差事還辦什么?” “說到底,你是不相信當地的官員?!?/br> “當然不信,明里協助,暗中掣肘,這樣的人絕對有,皇上若是覺得此舉不妥,那便作罷?!?/br> 趙禎看看晏殊,晏殊輕輕點了點頭,趙禎轉向蘇錦道:“這一條朕應了?!?/br> 第二八三章問策(下終) 更新時間:20121104 “草民所求之第二件事便是請皇上下達封路令,各處官道凡能通行車馬之處均需設卡攔截,派不受地方節制的專人進行檢查,來往貨物須得有官當地州府出示的路條方可通行?!?/br> 趙禎道:“這是為何?這樣一來豈不是人心惶惶么?” 蘇錦道:“不得不如此,這是為了防止糧食的轉運和隱藏,草民會有一系列的手段,讓那些藏匿起來的糧食現形,但若不設路卡的話,這些糧食便會流往別處的州府,照樣賣上好價錢,豈不是便宜了那幫人?” 晏殊道:“你既然怕有官商勾結之事,為何又要當地官府出示的路條呢?” 蘇錦笑道:“這么一鬧起來,必然滿城風雨,在這個當口還敢給糧食出具路條的州府官員,九成定是得了好處或者占著股份,路條便是他們的現形的催命符?!?/br> 趙禎道:“這一條朕也應了。這回不用其他人,調京城禁軍一萬分赴各州公干,遇到有私自轉運的糧食一律收押,著杜衍親自督辦?!?/br> 晏殊臉皮子一動,想說什么卻又忍住沒有開口。 “第三個請求,繳買上來的糧食請允許草民有請求調配之權?!?/br> 晏殊皺眉道:“你是想用糧食作為手段,對jian商進行打擊?” 蘇錦道:“正是,關鍵時候起作用的不是恐嚇和武力,反倒是這些口不能言的糧食,它們在哪里,哪里便安穩,它們的作用甚至勝過任何手段?!?/br> 晏殊道:“但是這個恐怕有點難,糧食是要隨時調配各地,軍糧賑濟都要用,怕是不能讓你隨便調來調去?!?/br> 蘇錦道:“我又不是全要,只要一部分,最多不過一次調動一兩百萬石,而且都按照手續來,調配之后錢款收歸國庫,我是一分都不會落入私囊的?!?/br> 晏殊看著趙禎,趙禎咬咬牙道:“只要能渡過眼下這危機,這一條也可以應了?!?/br> 蘇錦咧嘴笑了,趙禎看著蘇錦正色道:“朕這回可是給了你充分的權利,這事你要辦不好可是要耽誤大事的,到時候你可沒有托辭?!?/br> 蘇錦把心一橫道:“皇上,這件事若是蘇錦辦砸了,您砍了我的頭,將罪責全部推在我的身上便是,只要皇上下了決心,草民有信心將此事辦好?!?/br> 趙禎微笑道:“甚好,朕等著你的好消息,朕賜你金牌一塊,有此金牌天下暢行,各州府官見到金牌如朕親臨,不過你不能拿出來顯擺,不到關鍵時候別拿出來,而且只能用一次,你若隨意濫用,朕決不饒你,若無其他要求便回去等候旨意,朕還有事跟幾位愛卿商議,你也回去安頓安頓,說話便要動身?!?/br> 蘇錦忙道:“皇上,草民還有一個請求?!?/br> 趙禎道:“哦?什么請求?” 蘇錦道:“此事若是辦成了,皇上給我什么嘉獎呢?” 趙禎沉思了一會道:“你若辦成這件大事,朕賜予你官身,封你當個真正的官兒,還要重重的賞賜你?!?/br> 蘇錦笑道:“這個我沒興趣,官我可以考科舉,賞錢賞物對草民來說意義不大,草民家中還有幾個子兒,吃喝穿用當不愁?!?/br> “那你想要什么?” 蘇錦想了想道:“草民只有一個要求,而且是件成人之美的好事,到時候還請皇上成全?!?/br> 晏殊鼓著眼睛看著蘇錦,這小子當真不可救藥,是是就想將自己的心頭rou晏碧云給弄到手,不過若是真能如此,也算是解了碧云丫頭身上的枷鎖,這小子雖跳脫,對晏碧云倒是一片真心,為了她連官職都不要,簡直無法想象,這在當世怕是很少有男子會為了一個女子做出這么大的犧牲。 趙禎笑道:“成人之美的是朕最愛干,看上誰家的女子了?你辦好了差事,朕便為你保大媒便是?!?/br> 蘇錦大喜道:“君無戲言?!?/br> 趙禎指著蘇錦哈哈大笑道:“訛上朕了?!?/br> …… 蘇錦出了宮來,急速找到晏碧云,將經過一說,晏碧云喜出望外,同時又很感動,她高興的是蘇錦最后提的要求,皇上雖不知道蘇錦指的是誰家的女子,但既然金口一開,到時候也無法反悔;感動的是蘇錦居然連前程都不屑一顧,只求和自己鸞鳳和諧,這份真情才是最為難得。 蘇錦乘此機會大占了一輪便宜,晏碧云居然也沒有斥之以大義,而是任君憐愛,只是緊守著最后一關。 兩人卿卿我我了半天,蘇錦忽然一拍腦袋道:“差點把大事忘了,那糧食可是在廬州?” “是啊,匿在廬州東北的隱秘所在呢?!?/br> “這幾日我可能要動身,一旦圣旨下來,不日我便要去揚州府,這五十萬石糧食要運達揚州,碧云你怕是要辛苦一趟去廬州安排一下?!薄澳沁€用說?奴家的糧食除了奴家去,誰也找不著,也沒人會承認;這事你就放心吧?!?/br> 蘇錦感激的拉著晏碧云的手道:“真是個賢內助,我怎么這么有福氣呢?定是我前世敲爛了木魚修來的?!?/br> 晏碧云戳著他的額頭道:“你呀,就會哄奴家,這回你把伯父大人氣的夠嗆,回來后好好跟他賠禮?!?/br> 蘇錦道:“我幫他這么大的事,還不夠誠意么?這差事可不易辦,說老實話,我現在心里一點底都沒有?!?/br> 晏碧云睜大眼睛道:“沒底你還敢在皇上面前打包票?” 蘇錦道:“難道跟皇上說‘我不行,我沒本事’么?便是硬扛著也要上啊,再說也不是一點把握沒有,就憑我蘇錦,出生入死,火里來水里去,多少也是個見過場面的,豈能畏難而退?” 晏碧云噗嗤笑了,蘇錦把胸脯子拍的砰砰響,那樣子活像個大馬猴,事已至此抱怨也沒有用,蘇錦便是一腳踏進火坑,自己也決不能任由他一個人煎熬,總之是生死一處了。 …… 第二日,朝廷便有了大動作,第一件事便是下詔廢除了‘減餐令’,趙禎掩飾的很好,詔書上說,勤儉之行乃是出于自覺自愿,朝廷下詔書強令行減餐令,有違仁治之道,故而廢除之,愿意堅持勤儉之行的百姓,各地官府在年底可擬奏名單報上,朝廷給給予褒揚。 減餐令一廢除,人人喜笑顏開,也打消了市面上對于減餐令的一些傳言,雖然大饑荒的流言依舊悄悄傳播,但很多人卻是將信將疑了。 第二件轟動朝野內外的事便是朝廷官價收買民間存糧的詔書下達,詔書上說,即日起到十一月二十這一個月內,凡是民間存糧超過五千石的商戶或者富裕之家須得將多余糧食按照高于市價一成的官價糶與官家。 在此期間,凡繳賣五千石的人家,可獲當地州官親書贈與的匾額一塊;一萬石以上者,除州官贈與匾額之外,家族中的男子可自動獲得秀才資格,并獲當地官學入學資格;十萬石以上者賜九品官身,可在當地州府部門安插職務領取朝廷俸祿;三十萬石以上者可獲八品官身,并將享受候補官缺之資格;五十萬石以上,賜舉人出身,享受中舉資格并允許參加下一年度禮部會試;百萬石以上者賜同進士出身,與同科進士共享朝廷官缺之額,并由皇上親自題贈《義商》匾額。 但凡在十一月二十之后尚未主動繳糶者,超過期限,再糶者價格將為三百文一石,不享受任何嘉獎,十一月底朝廷將派有司稽核全大宋商戶及富裕之家,若有私屯糧食不愿上繳者一律按宋刑統從重處置。 一時間朝野紛紛,流言蜚語滿天飛,有拍手稱好的,有大叫荒唐的,有嗤之以鼻的,也有驚慌失措的。 第二八四章專使大人 更新時間:20121104 慶歷元年十月二十下午,一隊盔甲鮮明的士兵騎著高頭大馬沖出宣德門,直奔左二廂榆林巷而去,隊伍一陣風般的過去之后,百姓們紛紛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有熟悉的人認出隊伍前列并轡而馳的兩人,一個是身材矮小面色白皙的侍衛司馬軍副指揮使龍真,另一位則是皇上身邊的首席內侍黃公公。 士兵們沒用半個時辰便到了榆林巷外,士兵們紛紛下馬,驅散行人和圍觀的百姓,龍真將黃公公扶下馬兒,兩人帶著十幾名士兵闊步往巷內行去。 黃公公單手托著圣旨走進院內,蘇錦和家中諸人早已排排站在院子中迎候,黃公公傲然站定,尖細的嗓音頗為響亮高叫道:“廬州蘇錦接旨……” 蘇錦變戲法一般的從身后拿出一個蒲團放在地上,一撩袍子,跪在蒲團上,身后蘇家諸人紛紛跪伏在后,眾口高呼:“吾皇萬歲萬萬歲?!?/br> 黃公公翻翻白眼心道:傳了幾百次旨,還沒見接旨之人弄個蒲團跪下的,哪一個人接旨的時候不是‘噗通’一下,哪怕地上有污泥水坑狗屎荊棘也不皺一下眉頭,這家伙倒好,還弄個蒲團鋪上,真教人無語。 “皇帝詔曰:廬州學子蘇錦,為國分憂,獻籌糧良策,朕甚喜之;經朕考察,可堪大用,特封糧務專使之職,赴各州行籌糧賑濟事宜,望蘇卿戮力辦事,報效國恩。欽此!” “吾皇萬歲萬萬歲!”蘇錦高聲大呼,伸手接過圣旨來。 黃公公滿臉笑意,拱手道:“恭喜恭喜,蘇專使年紀輕輕便得朝廷重用,可喜可賀呀?!?/br> 蘇錦呵呵笑道:“同喜同喜,這是趟苦差啊,皇上這是在趕鴨子上架呢。內侍大人辛苦了,進宅子喝些茶水?!?/br> 黃公公笑道:“叨擾叨擾,專使大人,皇上還有一物賜予,接著吧?!?/br> 說罷從懷中掏出黃布包裹的一件物事珍而重之的交到蘇錦手上,蘇錦憑手感便知道是趙禎答應的那塊‘見牌如見朕’的金牌了,這玩意可是好東西,關鍵時候能救命的東西,于是也珍而重之的貼身藏好。 黃公公伸手朝龍真一讓道:“專使大人,給你介紹,這位是大內侍衛司馬軍副指揮使龍真大人,你們親近親近吧?!?/br> 蘇錦忙拱手道:“龍指揮,久仰久仰?!?/br> 龍真啪的一聲單膝跪地行了個禮道:“屬下龍真,奉上命前來聽候專使大人差遣?!?/br> 蘇錦忙伸手將龍真扶起來道:“快快起來,龍指揮使身經百戰,皇上派你來助我,本人便如虎添翼,今后你我同心協力共同辦差,什么屬下不屬下的,再也休提;看得起我叫一聲兄弟便是?!?/br> 龍真憨憨的笑道:“那怎么敢,專使大人少年得志,屬下跟著大人怕是要多學學青云之道了?!?/br> 黃公公在旁哈哈笑道:“專使大人龍指揮直性子人,不太善于言辭,不過在公務上一是一二是二,有他相助,專使大人定會馬到成功?!?/br> 蘇錦心道:我就是客氣客氣,你當我還真的跟他有商有量么?不過這龍真看樣子倒像是個憨厚老實的,皇上居然下了狠心將侍衛司的副指揮都派給自己了,這回算是下了血本。 蘇錦這回倒是沒猜錯,關于蘇錦要帶京城禁衛軍的事情,杜衍和呂夷簡大力的反對,此舉根本沒有先例。 宋代的最高軍事機關是樞密院,但實際上樞密院根本就不實際掌管軍隊,軍隊實際上掌管在兩司三衙手中,連兵部也不過是個文書機關而已。 所謂兩司三衙原來是指殿前司、侍衛司;但后來.經過改制,將侍衛司分為侍衛馬軍和侍衛步軍,在和殿前司并稱為三衙;可是即便如此,實際上兩司或者說是三衙只是掌管軍隊,調動軍隊的職權依舊很小,且本來兩司三衙的首腦應該是有人擔任,可是皇帝不放心,硬是讓統領之職空缺,而調任下級指揮使級別的官員來分別指揮。 這就出現了一個怪現象,一個團長被調去指揮一個軍,但是這個團長又沒權指揮其他的部隊,而且還配了十幾個團級副手,各管一攤;甚至于副團長管的事團長不能干涉,這也算是宋代的一種奇葩。 前朝真宗朝便曾經出過這樣一件事,真宗大中祥瑞三年,京城汴梁發生大火,火勢太大,救火的人數不夠,情急之下,殿前司指揮使陳其調動侍衛司馬步軍參加滅火,結果火被撲滅了,陳其也倒霉了,被御史臺和兩府參劾差點掉了腦袋,最后被免官去職送回了老家,參加的救火的侍衛司馬步軍大小官員一律免職,有的還被打入大牢之中。 殿前司無權指揮侍衛司,哪怕是救火;這樣的事簡直教人不可思議,但確確實實發生了,太祖爺杯酒釋兵權一來,對于軍隊的掌控和調動已經為歷代皇帝所效仿,根本不管你是出于何種目的,只要跨出黃線一步,必有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