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艱難的開局9
李唐山看著正在流口子的趙佗,連忙拉了一拉趙佗衣服,輕聲提醒他:”趙大人,你可要注意的一下自己的開鍋,你可是我們龍川縣最大的官。你家里還養著幾只母老虎,你可要小心一點?!?/br> 趙佗意識到自己失態,像他這種雄才大略,瞬間就換成一幅英雄的模樣,在人家小姑娘面前裝模作樣起來,看得李唐山心里想暴打趙佗一頓。 藍田那個老狐貍看到趙佗失態的表現,心里就知道這貨喜歡自己的漂亮的孫女,心里頓時不爽起來。 李唐山見趙佗太注意場合了,當著別人的爺爺的面去泡人家的孫女,李唐山見藍田的孫女漂亮是很漂亮,就是一個未發育的小花蕾一樣,李唐山喜歡就田麗、梅娟成熟知性的女人,對這類未成年的少女一點興趣都沒有。李唐山要是不認識趙佗的話,甚至還懷疑他是一個變態的公交癡漢,李唐山和梅娟一樣想法,就是想暴打趙佗一頓。 藍田心里一下子不開心,原來開心的氣氛慢慢變得詭異起來,藍田大罵他的小孫女趕快出去。 李唐山趕快上前給藍田敬酒,靜靜的說:”藍鄉下,你的小孫女長得不錯,以后一定能夠大富大貴?!?/br> 梅娟也覺得氣氛不對,也上面敬酒,隨便還建議把藍田的孫女嫁趙佗為妻,這樣子整個龍川城都是你藍田的家的。 藍田聽完梅娟的話后大喜,覺得梅娟說得有道理了。李唐山心里特別鄙視藍田這個鳥人,為什么那一點點私利,把未發育的小孫女往火堆里面推。 這時藍田借著發酒瘋硬要趙佗娶他的孫女做媳婦才肯放他離開槎,趙佗連忙裝作一臉不樂意,又不愿意反對的樣子,但趙佗想想家里那幾只母老虎,心里也涼了一大截。李唐山和梅鋗見趙佗有色心沒有色膽熊樣,頓時笑翻在地。 回到龍川縣城后,趙佗到處大罵李唐山夫婦太損了,把自己也坑進去了。其實趙佗的話說給家里幾只母老虎聽,我自己不愿意娶的,就是李唐山硬要逼他做這么做的,但是趙佗心里還是美滋滋。 趙佗也感覺李唐山主意太損,表面是在幫藍田,其實是幫助他趙佗找到一個很大的后盾,這個黑鍋就是應該給李唐山和梅娟來背。 李唐山更加考慮龍川縣以后再不能出現被越人圍攻的危機,有藍田這些土著的支持,心里將會安全很多。但仍然治標不治本的,根本上問題沒有解決。 李唐山順手就跟趙佗溝通商量,雖然這次危機能夠順利解決,但也是暫時性解決。李唐山建議趙佗把剩下5萬軍人就在龍川附近安家落戶,把士兵家安頓在龍川城外,把周邊的土地分給要成家將士們,這樣子可以大大減輕龍川城的財政負擔,又能保護好龍川城的安全,是一舉兩得的好政策。 依樣畫葫蘆,繼續發動將士們與周邊越人聯姻,但是很快發現沒有足夠女性,軍隊的人基本全是男性同胞,異性的缺達到2萬多人,如此巨大的缺口去哪里來找這么多女性來填補,長久以往將會引起巨大的社會問題。于是李唐山考慮中原地區連年戰亂,已經出現女多男少現象,李唐山就打起這幫女性的的主意,建議趙佗以“為嶺南的北方士兵補衣服”為由,向中央王朝索要“3萬名沒有丈夫的女人”。李唐山害怕秦始皇直接拒絕,又寫了一封信給李斯幫忙要人,另外李唐山還建議把嶺南描述非??嚯y的南蠻之地,向建議咸陽城中央領導層把嶺南作為大秦罪犯的流放地。 其實這一條建議,李唐山心里是有私心的,他沒有辦法說服他父親李斯和秦王嬴政哥哥實行仁政。嬴政對誰沒有辦法 百分之一百的信任,李唐山經常也在心想,如果自己做了秦始皇那個位置,不可能做得比秦始皇更好。秦始皇手中的強秦好像擁有強大的軍隊,但是很多事情不只是靠軍事力量就能解決的問題。國內有三股反秦的勢力,一個是北方匈奴游牧民族、二是南方的百越地區不斷反抗起義,三是最強大的內部的項羽為代表六國殘余勢力隨時反撲。 秦始皇如此雄才大略的領導都沒有辦法解決這一系列的危機,李唐山認為這是造成秦王朝如此短命的最大的原因的之一。李唐山內心也理解為什么李斯和秦始皇治亂世用重典的做法,后人很多在罵秦王暴政,他們根本就不清楚秦王朝處于歷史環境和政治嚴重性。李唐山只有通過大量移民,也只有這樣子才能保住更多的人生命。 也是為了彌補當初自己的無意中與李斯要建立標準化一句話,他自己沒有想到父親和秦始皇的過度作為,間接導致焚書坑儒的后面一系列的事件。 李唐山內心感嘆到歷史總是會按照他的既定的程序發展,不會因為他一個人出現而發現重大的改變的。 這次漢越之間的沖突給趙佗和李唐山帶來沖擊是相當于大,趙佗和李唐山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秦越民族融合問題。 李唐山在后世社會治理的雜志上看過分析民族融合模式文章。世界民族之間融合的模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但是歷史成功整合的不多。李唐山害怕趙佗目前理解不了大多社會治理的基礎原理,他在新加坡政治世家長大,新加坡號稱自己是半本倫語治天下,新加坡同樣也是一個各民族的地區,情況比南??け葟碗s,李唐山只能找一些簡單的基礎,李唐山只能跟趙佗談兩種融合模式。 民族之間融合的動力,最主要的動力就是利益需求動力,次要是文化吸引動力。民族融合的動力基本就這兩個動力。 一種救命型民族融合。一個在競爭中失敗的民族人群,其部分成員為了活命,而掩蓋自己的真實身份。冒充勝利的民族成員,或中立的民族成員。 秦國雖然成功占領百越地區,但越人無論在人數仍然處于強勢,還是科技先進性方面都不一定會輸給咸陽城。 秦人都是中原來的客家人,在百越地區生存技能上未必有百越人那么了解,也不見到有什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