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不過倒是很快接到了好消息,王叔傳來消息說宋璇同意了,還和他說起他問宋璇的話以及宋璇的反應。 季禮和一邊聽,一邊站起來走去窗口旁。三樓不高,但從此俯瞰下也可以把半個小鎮收入眼底了。 他勾起笑,陽光透過窗戶傾瀉入室內,給他整個人鍍上了一層金光,掛著淺笑的一張臉越發耀目。 “知道了,王叔,謝謝了?!奔径Y和道。 就差那么一點點了。 …… 蛙神節的日子很快就來了。 在它到來的前幾日,整個林市就有了很熱鬧的氛圍。 大街小巷小攤小販們都在賣著巨大的塑料水稻,繁多大顆并且金燦燦的稻粒掛在青綠色的稻身上,非常喜人。 也有不少賣各式繡球和彩織的。自從這里的蛙神節打出名聲后,每年這個時候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們慕名前來參與,光是賣用以前去觀看祭祀舞的假稻和繡球彩織都能大賺一筆了。 這對于這里的人們是一個不可錯過的機會。 當然,除了這些還有不少衍生品,比如一些紡了繡球花或者彩織,抑或是五行蛙神圖的包包衣服圍巾和一些玩偶掛飾之類的。 季禮和走在鎮上,可以看見不少外地人和小鎮的人討價還價。 至于為什么能認得出來是外地人,自然是他們說的是普通話,并且沒有帶有當地口音。 在這里呆久了,季禮和也知道當地人習慣說地方話,不過隨著有游客前來,為了更好交流不少人也開始說起了普通話,就算不會也會去找自己上學的孩子學一學了,畢竟不會和人家游客說話怎么賣東西呢。 這倒是出乎了季禮和的預料,他可記得當年他來的時候和大多數當地人說話簡直是雞同鴨講,好似不同物種在溝通一樣,誰也聽不懂誰的話。 不過現在……果然是利益驅使一切。 季禮和穿梭在人群里,感受著這熱鬧帶著煙火的氣息,有點留戀。 最多再過三兩月,他就得走了。 到時候肯定沒有這個閑情到處溜達了,這邊扶貧雖說有些辛苦,但是和人打交道可輕松多了,村民們也不會和你彎彎繞繞太多,不喜歡都會表現在臉上。 季禮和四處看了看,找到了一個人少一些的攤子買了幾顆塑料大稻回去。 這是他出來的目標。 宋家每年這時候都會去觀禮祭祀的,前些年用的塑料稻壞了,稻粒幾乎掉光了,宋家肯定不會帶這么寒酸的東西去的。 以前倒是用的真稻,可宋家一不耕種,二自從出了這種塑料稻后,大家都買這種,畢竟糧食不能浪費不是? 但今年宋家肯定去不了,畢竟黎儷還在醫院呢,宋璇又不能出門。 所以前去祭祀的任務就落在了他和秦文秋身上。 前些天沒發現家里的‘大稻’壞了,就沒買,結果昨晚宋璇翻出來的時候發現壞了,今天一大早就趕著他和秦文秋出來買。 好在祭祀是十點開始,現在八點鐘還有時間。 他讓秦文秋留下照顧宋璇,自己出來買。 買到了就準備回去,突然間人群里發出一陣sao動。 不少攤主不明所以,都看了過去。 季禮和也看了過去。 那里不知道在看什么,里三層外三層圍了一群游客,興奮地拍著照,隨后幾個保鏢撥開人群,護著一男一女快速走開。 季禮和看著這一男一女,他們低著頭,又人頭攢動看得不太清他們的臉,但他覺得好像在哪見過。 按理說季禮和不記得的人應該不是什么很重要的人,但他就是莫名有些在意。 在他還在努力回憶著這點模糊的印象是在哪見過的時候,手機響起。 是秦文秋傳達宋璇的意思來催了。 從這里去蛙神廟那可要半個多小時呢。 季禮和只好放棄回憶,雙手抱著有他半個身子高的五顆塑料大稻回去,像是一簇移動的大水稻,配上他那俊秀的臉有些滑稽。 一回到宋家,宋璇就催他們趕緊出發了。 以前季禮和也和宋家夫妻一起去過,熟門熟路,倒是秦文秋,左顧右盼的,看得很是稀奇。 蛙神廟去的自然是那個傳說里的蛙神廟,因為它的古老年歲,也因為這個小鎮以前也就著一座蛙神廟。 季禮和請求扶貧撥款后來建的那五座其實并不合適拿來祭祀,而且這里的人也不是很認同在那里祭祀。 很快祭祀開始。 主持祭祀的一位老人站在高臺上,用著當地古語念著一大段他們聽不懂的祭祀詞,惹的不少游客拿出手機不斷地拍著。 祭祀詞玩后,音樂歌聲響起,隨后祭祀舞的舞者們出場。 這音樂是由當地人用這里的特色樂器演奏的,很有當地風情。蜂鼓響亮,天琴悠揚,骨胡低沉,歌者們和而歌。 舞者們都看不清楚他們的臉,因為他們都戴著綠色錦紗,上面繡著五谷豐登的圖案;不過倒是分得清楚男女,因為他們的舞衣不同,雖然都是墨綠色打底配上五彩彩帶,印著蛙神降雨之圖,但是男人是露出一般臂膀的分勒衣和七分燈籠褲,女人是無袖、露出肚皮的短衣和長裙。 舞者們舞姿飄逸帶著神秘,大家都在注意著觀看舞蹈傾聽這特別的祭祀歌時候,人群后面背后突然吵了起來,越吵越大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