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書迷正在閱讀:三國之項氏天下、寒武再臨、玄學大佬穿成豪門女配[娛樂圈]、桃李芬芳、女配一心學習[快穿]、念能力是未來的日記、非典型官家嫡女奮斗史、[綜]他的見證、邪逆星空、我隱秘的身份被meimei曝光了
仲德十五年夏七月二十三,嘉帝崩,其東宮嫡子繼任大統,史為召明帝。 流火三伏,整個京師苦熱且數日無雨。 禁宮之內一片茫茫素縞,大行皇帝停靈的承乾宮正庭前,跪滿了一片披麻戴孝的大臣們,正值午后最為炎熱的時段,毒辣的日光直射在庭中,那精致的雕花金磚被灼燙得像是能炙rou。 毒日頭的三伏天里恰逢國喪,真是要了人命。 相較于暴曬在烈日地下的大臣們而言,跪在廊下和內殿的皇室宗親們則要幸運得多。 大行皇帝梓宮安置的內殿靈堂,四周角落都置放著大冰盆。 但即使如此,殿里燃著的燭火、香灰、紙錢,滿殿滿院扯了嗓子嗚嗚哀嚎的哭喪聲,還有和尚道士們咪咪嗎嗎的念道誦經聲,直擾得人灼焦灼悶熱又頭暈窒息。 只是沒有人敢把這種糟糕的感受和心情表現在面上一絲一毫,所有人只卯足了勁兒地慟哭,一個賽一個哭得起勁兒,仿佛誰哭得聲大,這會兒正躺在棺材里的先帝就會跳起來褒獎誰一樣。 位于后妃宗親最前首、最靠近梓宮邊側的是一對母子。 這對母子便是剛剛匆忙登基的新帝和他的生母——大行皇帝的皇后,如今新晉的太后,溫氏。 新帝趙宸今年不過十二而已,舞勺之年的年紀,稚嫩的臉上卻已顯露出與他年齡不相符的堅毅以及成熟懂事。 比起他身后那群已經嚎啞了嗓子都人,趙宸這個親生兒子倒顯得要平靜許多,他對這個父親的感情遠遠沒有他的母親甚至是已故的外祖和舅父來得深。 但在趙宸的久遠記憶里,他很小的時候,他和他的父親也曾有過天家父子間難得的溫情,那時候父皇還是真心對母后好,也真心愛重他這個兒子,給他起名是一個寓意深刻的“宸”字,他一歲的時候就以中宮嫡子的身份被立為太子,父皇會親自教他讀書習字,會在繁忙的政務之中抽出空來看他的母后,也會陪著他嬉戲玩耍。 可是,慢慢地,一切都變了,外祖家赫赫的戰功、溫家軍愈來愈響亮的威名令父皇心中那一顆荊棘刺的種子在日漸瘋長,哪怕外祖和舅舅們其實從始至終的赤膽忠心,但他的父皇依舊輾轉難眠。 父皇的猜忌疑心,朝中別有用心之人的挑撥……漸漸地,他能敏銳地感覺到父皇離他們母子倆越來越遠,他作為太子,原本那些儲君該學的東西也被不動聲色地擱置。 那時的趙宸已經開始知曉許多事理,雖然教習的夫子從不曾明說,但趙宸心里明白,那是他父皇的意思…… 后來,不知道從何時起,后宮的女人慢慢地,越來越多,父皇踏足坤元宮的身影卻越來越少,尤其是后來淑妃那個女人進宮以后。 他母后從前是很愛笑的,趙宸最是喜愛母親的笑。 笑起來的時候使人感覺就像是早春時初升的太陽一般溫暖,眼里總是有晶晶亮的光,他最愛看母后的笑。后來的母后在面對他的時候還是會保持溫暖的微笑,但原本亮晶晶的光卻一日復一日地暗淡下去。 在旁人眼中,母親不知從何時起已經收起了她曾經爛漫的笑,身穿鳳袍華服,光鮮雍容,一絲不茍統領六宮,恩罰賞懲,活成了世人眼中母儀天下、端莊得體、不妒的賢后典范。 趙宸雖年幼,但他明白,父皇在他母后心中,早已不是當年那個當著他的面讓母后嬌軟呼喚的四郎了。 再后來,溫家滿門戰死,珠珠被害夭折,他幾次三番造人暗算險些沒命……父皇不是冷眼旁觀便是推波助瀾,樁樁件件,帶走了母后心底的最后一絲柔軟,她對父皇徹徹底底地絕望了…… 從此以后,曾經笑容暖暖的母后眼中滿含堅冰利刃,擋在他身前,沾血的雙手握住屠刀,替他除去那些魑魅魍魎,讓他們母子二人在這吃人的深宮里活到了今日,將他推上了這個至尊的位子,再無人敢欺,不必再過從前那樣連渴了喝一杯茶水都要擔心是否會被人下了毒。 望向棺前立銘旌上“大行皇帝梓宮”的幾字,眼眶濕熱,眼中已有些模糊,他的皇父于五日前駕崩,而他那個將他扛在脖頸上帶著他去放紙鳶的父親其實許多年前便已經逝去了…… 小小少年竭力控制自己,不讓情緒失控外泄。 這情形在一些老臣的眼中倒是頗感欣慰,新帝年少,卻也沉穩,眼中強忍悲傷,既不失孝道,又初具作為帝王因具備的喜怒自控之力。 有人在偷偷地望向殿中最上首的這對母子,與四周圍那些哭得梨花帶雨的先帝嬪妃們,還有那些個真實意義上死了爹而抱頭慟哭的皇子皇女們相比不得不感慨,這母子倆還真是一個賽一個的穩重??! 新帝右首,便是他的生母太后溫氏。 溫太后姿態端莊貞靜,身著一襲按制的白縑,纖細窈窕,跪在蒲團上,從細頸到背脊再到腰肢,挺直得就像一條無風不動的柳枝。釵環皆除,烏黑濃密的青絲發髻梳得一絲不茍,只簪別了一朵素白色的絹花。 面容淑麗,即便未施脂粉,雪膚烏發,朱唇黛眉,依舊明艷脫俗,瞧著分明還是整雙十的年紀,不似新帝的生母倒像極了新帝的長姐。 從發梢到鞋尖,嚴絲密縫,毫無疏漏之處,完美得無懈可擊。 這位新寡的年輕太后端正得體的過坐在自己丈夫的棺槨前,那叫一個肅靜自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