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我明白?!表n銳說著又想起什么,“對了,你和太子殿下……” 蘇競晚悠然一笑,“就和銳表哥知道的一樣?!?/br> 韓銳看她神情就知此事她定是愿意的。 也是,她這個表妹比他還有主見還要能干,她若是不愿意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在府里安心待嫁了。 “那我就放心了,看來我更要好好備考了,可不能給未來的太子妃丟人!” 蘇競晚輕笑一聲。 他總是這樣,不管什么時候,都能笑著面對,整個人看起來朝氣蓬勃、積極向上,就像一朵太陽花,連身邊的人都會被他感染。 說不定鄭鈴音看上的就是他這點? 他們一個刀子嘴,一個太陽花,倒是般配得緊! 因蘇清蘭和韓墉都在這里住著,韓銳也不用考慮什么避嫌的問題,索性也住了下來,每日天剛亮就到院中習武,其余時間都躲在房里溫習寧先生給的兵書,除了一日三餐輕易不出房門。 蘇競晚這邊則繼續跟著陶嬤嬤學習宮規,陶嬤嬤不是刻板之人,閑暇時刻還會教她和丫鬟們插花、做胭脂、做香露,小姑娘們哪有不愛這個的,都學得十分用心,以至于院子里的梅樹都快被她們摘禿嚕了,日子過得還算有趣。 日子匆匆,轉眼間就到了韓銳考試的日子。 蘇競晚、蘇清蘭和韓墉前腳剛送了韓銳出門,回來后便聽說陶嬤嬤要走的消息,說實話,一開始陶嬤嬤剛來時,蘇競晚心中還有兩分忐忑,可經過這些日子的相處,聽說陶嬤嬤要走,她倒生出了兩分不舍。 她讓人給陶嬤嬤包了二百兩銀子,又將自己前兩日做的那個香囊也放在了里面。 誰知陶嬤嬤只將香囊收下了,卻把銀子退了回來。 “姑娘不必不舍,再過些日子姑娘就要嫁入東宮,到時候還怕沒有與奴婢見面的機會不成?”陶嬤嬤柔聲道。 蘇競晚這才露出笑容,讓冬瓜恭恭敬敬地將人送了出去。 婚期將近,蘇清蘭一邊擔心著韓銳的考試,一邊幫蘇競晚置辦嫁妝。雖說殿下送來了一百抬,但殿下的心意是殿下的,她的心意是她的。 待韓銳好不容易考完回了家,她又開始圍著韓銳問東問西,憂心忡忡地等著會試成績公布。 等三月初一那日放了榜,知道韓銳中了武傳臚后,這顆吊著的心才算稍稍放了下來,又催著韓銳趕緊看兵書練騎射去,萬不可得意忘形,臨進門這一腳再給絆住了。 三月初八,韓欽和韓鋒都帶著妻小到了京城,因蘇府地方有限,他們拖家帶口地擠在這里也不方便,就住到了東頭巷的宅子去,只白日里來這邊幫著韓墉和蘇清蘭打點蘇競晚的婚事。 韓欽和韓鋒是男子,和蘇競晚的關系又不如韓銳那般親近,只略說了幾句話便出去吩咐下人做事了,將這嘮家常的任務交給了自己的妻子, 大表嫂王氏端莊賢惠,二表嫂趙氏性子爽利,都是好相處的人,從前在縈州也沒少照顧蘇競晚,有她們陪著說話,再加上兩個侄兒一個侄女在一旁跑跑跳跳的,蘇競晚婚前這兩日過得也不沉悶。 三月初十這日,蘇競晚見到了久違的楊家人。 “奴婢見過孫小姐?!?/br> 一個四十來歲的婦人顫顫巍巍地站在廊下,抬頭卻對上蘇競晚清冷的眸子,忙道:“老夫人說了,按理說,孫小姐落難時,楊家不曾幫扶,今日孫小姐風光了,楊家也不該來沾這個光,只是今日送來的這些嫁妝是孫小姐出生時,老夫人就備下的,還望孫小姐一定要收下?!?/br> 見蘇競晚不為所動,那婦人又補充道:“老夫人還說,這些東西都是您母親在世時和老夫人一同定下的,即便您不考慮楊家,卻不能辜負您母親的心意?!?/br> “罷了,留下吧?!碧K競晚輕聲道。 那婦人一聽這話如釋重負,臨出門還道:“老夫人說日后楊家不會以孫小姐外祖家自居,為孫小姐招惹事端,還望孫小姐珍重自身,萬事小心,如此您母親在天上也能安心了?!?/br> 楊家的人走后,蘇競晚粗粗看了一眼楊家送來的東西,一共有六十抬,多是些釵環首飾,綾羅綢緞,此外,還有五六箱子青州特產,全都是她小時候愛吃的,顯見也是用了心的。 她記得幼時外祖母待她也是極好的…… 罷了,往事不可追。 蘇競晚搖搖頭,回屋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下一章大婚! 第91章 飄在空中 三月十一是蘇競晚待在蘇府的最后一日, 傍晚用過晚膳后蘇清蘭便早早到了她房里,說是要陪她說說話,結果話還沒說呢, 自己就先啪嗒啪嗒地掉起了金豆子。 蘇競晚忙拿起手帕為她擦眼睛, 擔憂道:“姑母這是怎么了?” “沒事, 姑母這是高興,高興我們阿晚終于有了歸宿, 我那可憐的弟弟弟媳在天上也可以放心了, 只可惜你嫁到了宮里, 姑母以后想再見你一面可就難了?!?/br> 蘇清蘭握著蘇競晚的手, 整個人又哭又笑。 蘇競晚安慰道:“這有什么難的?殿下又不是迂腐之人, 不如姑父姑母就留在京城頤養天年,若是想做生意的話, 京城的機會也比縈州多些,到時候我和姑母又可以常常見面了?!?/br> 她越想越覺得可行。 雖然殿試還未放榜,但以銳表哥在會試中得了傳臚的水平,這次殿試應該也不會差, 到時候多半會留在京城,欽表哥和鋒表哥常年在外做生意,也是不著家的人,倒不如讓韓墉和蘇清蘭留在京城, 由她和韓銳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