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節
書迷正在閱讀:小皇后(作者:松下有鶴)、爹地,大佬媽咪掉馬了、宴亭錄(1V1古言)雙C、咸魚怪獸很努力、短篇腦洞合集、血族大佬被對家光明神按頭吸血、給妖怪當月老的日子、妙手神農、以身謀權(父女,np)、征戰樂園
李大樹說完,原本就黑的臉上也罕見地能看出點紅色,然后就低著頭不好意思說話了。 林父也知道剛剛李大樹能開口求他幫忙耗費了多大的勇氣,既然如此,這忙他是一定得幫的,好不容易自己以前手下的兵來求他一次,他怎么可能推辭。 而林母這個時候,聽了這事也有了思量,倒是想到了一個好主意。林白夏沒有注意到,繼續收拾沙發上那幾團毛線。 第71章 李大樹是七五年退伍…… 李大樹是七五年退伍回來的, 那個時候部隊也在精簡裁軍,士官級別的退伍之后的待遇的確是不錯的,但是李大樹就是一個普通的小兵, 當時的政策是城市戶口的軍人優先安排就業, 農村的就回家務農。李大樹家就是農村的, 所以就回家去了。 本來李大樹因為當兵時間長, 回來的時候手里也是有點錢的,回家之后一家人生活過得也不錯, 但是沒想到就在去年, 家里的情況就糟了起來。 先是老母親重病,李大樹是個孝子, 花了一大筆錢送母親去醫院治病, 但是也沒能留住母親,最后母親還是去了, 不過按照醫院的說法,也讓母親多活了半年,也算是值了。然后接下來又是小兒子掉入了河里, 差點沒命了, 還好給人路過的救了上來, 但是等送醫院的時候,人家醫生說這當時救起來的時機有些遲了, 小孩子身體弱,寒氣入體,現在肺部也染了病,雖然一時危急不了生命,但是之后也得拿藥吊著,不然這過不了多久, 隨便一場小病就能要了小孩的命,先用好藥,過幾年說不定能養回原來的狀態。 但這個時候李大樹家里已經沒啥錢了,哪來的錢去買藥,他在村子和媳婦靠工分賺得那點錢,根本不夠買藥的,這走投無路之際,才想著厚著臉皮進城找以前帶過他幾個月的排長幫個忙。他也知道這在城里找個能賺錢的工作不容易,現在求排長,排長肯定也是為難,但是他實在也是沒法子了,這個時候也是想著,就當是試一試,要是不能幫忙,他在去找其他出路去,他就算是去給人當牛做馬,也得湊夠小兒子的藥錢。 他和媳婦兩個人,他力氣大,留在村子里多賺一些工分攢錢,要是排長能幫忙介紹工作,就讓媳婦在城里干,至少比在地里輕松些。 林父他雖然現在是廠子里的主任,但是這么些年也從來沒有用過自己職權,隨便塞人進廠,以前就是林老太太再怎么鬧,他都沒有松口將林老二林老三弄進廠,而且現在他那鋼鐵廠已經很久沒有招人了,里面的人已經飽和了,想要塞人也是不容易的。但是這個時候以前手底下兵都求到自己這,他如何能忍心不幫忙,李大樹和他媳婦,他自然是得讓兩人都有個賺錢的門生。 雖然不能塞人,但是花錢從其他的職工手里“買”工作還是可以的。林父打算花點錢讓李大樹進鋼鐵廠干,他媳婦去街道辦當個臨時工,這個臨時工還是比較好安排的。 林父他想定主意,就把這些和李大樹說了,而林母這個時候在旁邊聽著,覺得林父這辦法有些不妥,如果要是花錢幫李大樹進廠,還不如直接給人錢去把藥買了呢,那買工作的錢應該也夠買不少次的藥了,既然如此,倒不如把錢直接給人家。 林母這樣想著,也就拉住林父小聲說了,林父剛剛一時腦子也沒有轉過來,只是這個時候雖然覺著這主意好,但是還是覺得不是長遠之計,救急不救窮,現在能有錢買藥,等錢花完了,這以后買藥沒錢怎么呢?還是得有個工作才行。 林母聽完,對林父還有李大樹道:“我這有個好主意,你們要是愿意就聽聽?!?/br> 林父沒有拆臺,點了點頭,而李大樹當然也是止不住地點頭,讓林母盡管說,林母看了他們然后道:“我之前不是陪著閨女去京都了嗎?在那每天閑著也是閑著,我就在中午做飯的時候多做了些,然后賣給了學校里的學生?,F在大學里學生,國家都是有發給補貼的,而且也有不少家境還不錯的學生,好的時候一天也能賺個兩三塊,你和你媳婦手藝怎么樣?會不會做菜,這要是手藝還不錯的話,到時候去大學附近租個房子,每天做飯賣給那大學里的學生,至于那米面糧油還有菜什么的,你們本來就是村子里的,這私底下想多弄一點來也容易?!?/br> 林母然后又接著道:“只是這里面的學生就是因為學校里的飯菜油水不足,味道不好,這才出來吃的,所以你們若是愿意去做這個,首先手藝就得過關,也要舍得放油?!?/br> 林母她在京都一開始賣飯的時候,也可以說得上不是那么光明正大的,因為當時的政策這樣做的確是不可以的,只不過因為當時京都這樣的事情太多,法不責眾,一時沒有人來管罷了,但是就在這前兩個月,也就是上一年的年底,國家不是發了通知了嗎,報紙上當時大概是寫著:“允許各地批準一些有正式戶口的閑散勞動力從事修理、服務和手工業勞動,但不許雇工?!?/br> 這個意思不也就是說,自己開個小飯館賣飯只要不雇傭工人就是合法的了嗎?現在這工作正好是適合李大樹他們夫妻倆的,怎么也是比在村子里種地賺得錢多。 怕李大樹聽不懂,林母又細細地給李大樹將這里面東西,掰碎了講,將這利弊說得明明白白的。 當然,這一時半會是賺不到太多的錢的,至少也得個把月才能行,但是這給孩子買藥的事情也拖不得,林母也是贊成林父拿錢再借給這夫妻倆的,說是借,其實也是沒打算讓人還,最后還不還都不重要,關鍵是人家里的孩子能有救。 林母從來都不是一個狠心腸的,雖然她也在乎錢,家里的錢也都不是風吹來的,都是他們夫妻倆辛苦賺來的,但是這個時候,李大樹這家里的孩子等著買藥救命,而且都求到他們家了,林母當然是不肯袖手旁觀的,林父借個一二百塊出去,林母是愿意的,她絕對沒有二話,說到底錢還是沒有人命重要。 而李大樹這個時候聽完這個,那是止不住地連聲感謝,“我李大樹在這謝謝嫂子了,要不是您給咱們夫妻倆指出這么一條路來,我們實在是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太謝謝您了,嫂子您放心,等以后我們賺了錢,肯定是要還給您的,不管多久,我們都不會忘了的?!?/br> 本來上門李大樹也是沒有抱太大的希望,只是沒想到這個時候,排長還有嫂子又是給錢,又是幫忙介紹出路的,真真是他們家的恩人。他實在是不知道怎么感激才好,這個時候心里只想著,明日一定得帶著媳婦從家里弄點菜送來謝謝,別的他家沒有,一點菜還是送的起的。而且現在人家既然信任他們夫妻倆,錢也是二話沒說就借了,他們夫妻倆以后等買藥剩了錢,就算是省吃儉用,也得攢著還,絕對不能讓恩人寒心。 因著李大樹的媳婦一直都是住在村子里,這手藝再好也是有限,會做的菜樣式也不算多,所以林母就想著讓李大樹和他媳婦這兩天過來,趁著她還沒跟閨女去京都之前,好多教他們幾樣菜式,這樣到時候才能吸引學生來吃,多賺些錢。 因為林白夏是從后世穿越過來的,各樣好吃的菜式也沒少見,為了解饞,也讓林母學會了不少道新菜式,當初林白夏當然是想自己做的,但是她的廚藝實在是練也練不好,所以林母根本就不讓自己的閨女伸手,都是自己根據閨女的描述把那些弄出來的。 這個時候林母就把這些還算新奇菜式都交給了李大樹和他媳婦,半點沒有保留,李大樹跟李大樹的媳婦做飯的手藝都不錯,而且細細品嘗,倒是李大樹的更好,這樣一來,到時候李大樹和媳婦也可以一起做飯了,這樣當然是效率更高了。 林白夏這個時候也想起了幾樣后世的小吃,最簡單的兩樣就是煎餅果子和rou夾饃了,她媽這兩樣在她的指導下,都是會做的,她以前偶爾想吃的時候,就讓她媽做給她嘗鮮。 這個時候村子里有不少人家都有那種鏊子,做煎餅果子還是比較簡單的,里面的薄脆是精華,而rou夾饃也沒啥技術含量,餅子基本是都會做的,但是林白夏突然想到,這兩樣都是需要用油的,這個年代,雖然她們家因為她的別墅空間,還有城市戶口的緣故,從來時不缺油的,但是對于李大樹一家來說,做這兩樣小吃用油太多,就有點不值當了。 對了還有涼皮,這個簡單一點,不需要用油,而且在這個時候,全國只有很少的幾個地方知道做法,遠不像后世的時候,因為短視頻幾乎人人都知道怎么做。 林白夏便提醒了她媽一下,讓她媽把這個也教給了李大樹夫妻倆,他們以后說不定能靠著這個多賺一些錢,相信有不少學生愿意為了嘗鮮而買涼皮吃。 林母這幾樣小吃當然也是會做的,只是因為在京都的時候,她也沒有想起這個也能做出來賣給學生吃,算是一時沒有想起來,現在閨女一說,她才反應過來。不過等今年開學跟閨女再去京都的時候,她到時候可以試著把這些做出來賣給學生吃著看看。她家這倒是也不缺油什么的。 林父這個本來李大樹過來求幫忙的正主,最后反而是沒能做上什么,就只能在一旁看著媳婦和閨女忙活著幫忙“教學”了。 李大樹夫妻倆學得也快,再加上正好馬上就要開學了,他們正好可以趕緊去大學附近租房開始賣著試試看,檢驗一下這幾天的學的成果。 而林白夏這個時候也把行李收拾好了,準備回學校去了,當然也是要和韓行見面了??粗b成一盒子的信,林白夏才發覺這一個寒假,她和韓行互相寫的信有多少,可以說是基本兩天就有一封了。唉,林白夏已經在心里盤算著,等以后一定是要買電話的,這個得早點提上日程了,這個年頭,家里沒個電話,實在是不方便。 第72章 一更 回到京都之后, 林母就開始賣起了煎餅果子和rou夾饃,至于涼皮這個東西,林母覺得現在天氣太冷, 不適合吃, 還是等著到了夏天的時候再賣比較適宜。 因為去年年底上面下來的政策, 林母的膽子比以前大了許多, 以前還多少是謹慎一些,每天也就賣六七個人的飯, 規模并不大。而現在是徹底放開了, 只要她不雇人,就算她賣的東西再多, 這誰舉報她都沒用, 畢竟這報紙上都說了,允許她們這些閑散勞動力來從事這些個體勞動。 因為林白夏的原因, 林母就算是弄煎餅果子和rou夾饃也不缺油,這兩樣也不費事,步驟簡單地很。為了到時候賣的時候省時省力, 林母特地弄了一個木箱子, 在來吃飯的學生過來之前, 把做好的rou夾饃放到里面去,以免時間久了就冷了。 這煎餅果子和rou夾饃是出乎意料地受歡迎, 這兩樣素的都是八分錢,要是加雞蛋加rou,也不就兩角錢,更別說這兩樣比起飯菜更方便打包帶走,買完付上錢油紙一包拿走就成了,而且還能幫班里想改善口味的同學朋友帶上一兩個, 所以每日林母這邊煎餅果子和rou夾饃這兩樣東西,賣的是比飯菜還多。 之后林母又弄上了虎皮雞蛋、炸年糕、煎炸土豆條等小吃,雖說這些都不是量大管飽的,但是耐不住對于這學生來說新鮮呀,每日買的人倒是不少。 還有上次閨女喝得那個雙皮奶,林母也弄了出來,因為她想著,這雙皮奶是奶做的,喝著對閨女的身體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但閨女一次也就吃那么一碗,多的也喝不下了,可一次弄一碗也不夠費工夫的,所以林母就干脆一次弄上一盆,閨女吃上一碗,其他的都賣出去。 雙皮奶這東西,做起來也是簡單得很,而那個奶也是在外面鄉下收上來的,林母每日給些錢,人家就自己給送上門了,也省得林母費工夫去取。林母按照閨女給的方法,把奶去腥氣,然后一煮一大盆。這豆漿都得四五分一碗,這雙皮奶可是比豆漿金貴許多,林母一碗也就賣一角錢,雖然碗不大,但也算得上便宜了,每天但是這雙皮奶一項賺來的錢,就有三四塊錢了。 因為現在賣的東西多了,她們租住的地方肯定不夠了,畢竟她們母女倆還要生活,因為賺得多,林母干脆把那房東老太太隔壁的院子也租了,以后就拿那個院子專門賣東西。 因為每天賣的東西多了,林母一個人雖然忙活的過來,但是肯定是不如以前輕松了,而且這效率也慢了,再加上現在又不如后世,有那么多保溫的手段,飯菜還有其他吃的做出來,時間久了就會涼了,所以林母思來想去,就請了這房東老太太幫忙,每日就中午和晚上兩個飯點前后需要她幫忙干活,一天也就兩三個小時,然后一天是一塊錢。 這對于老太太來說,當然是樂意之至,她雖然老了,但是這點活對于她來說根本不算得什么,更別說這一天一塊錢,一月三十塊,連飯也都是一塊吃了的,可是比工人待遇還好,老太太每日干的是比林母都積極。 林母讓房東老太太幫忙也是有原因的,上面本就不允許雇人,她要是雇了人,給外面眼紅的人看了,后面肯定也會有麻煩,但是房東老太太就方便多了,本就是住在一起的,誰又能說她是雇來的人,到時候就算有人舉報,只要林母不承認,人家有什么辦法?所以這樣就安全多了。 當然,因為這邊的許多東西,都是從林白夏的別墅空間里拿出來的,為了不讓人發現端倪,母女倆也很是注意這方面的事情,林母都是趁著晚上,才把東西放里面的,而且鑰匙也在她這邊,房東老太太知道分寸,一般也不會私自過來。而且林母也隔三差五出去買回不少米面糧油等,至于這買了多少,數量如何,外面的人就不得而知了。 林母現在雖然沒有說自己開的是飯館,但是也就是是個牌子的事情了,這新租的院子,已經儼然是一個飯館的模樣了,每日來的學生是越來越多,周圍的街坊鄰居還有被介紹來的其他客人也是不少,畢竟林母這東西,實在是又便宜又新奇。 京都比起全國其它的地方,這百姓的經濟狀況好的不是一點半點,若說在小地方,一頓飯花個幾角錢大多數的人是舍不得那個錢的,而在這京都,愿意花個幾角錢把東西都嘗個鮮的人,不在少數,所以林母每日的東西,就沒有賣剩的。 林白夏當然是覺得她媽每日實在是辛苦,也想著要分擔一下,但是這母女倆拗到最后,林母也不過是姑且愿意讓閨女有時間的時候來幫忙做雙皮奶,這個是最輕松的,其它的活是不愿意讓閨女插手,她閨女可是大學生,怎么能讓她做這些呢,更何況她也舍不得閨女累著。 而且對于林母來說,現在的活有了房東老太太幫忙一點不算累,這再累能有以前在紡織廠當女工的時候累嗎?比起那個時候,現在實在是再輕松不過了,怎么說得上累呢?更別說這每日進賬的錢,足夠讓林母忽視這點疲憊了。 月底算錢的時候,林母簡直是高興壞了,以前只單單賣飯,一個月就能賺五六十,現在又加了這幾樣,算下來一個月居然賺了有三百多。 當然這還要刨去給房東老太太的三十塊錢工資還有每月十五塊錢新租的院子的租金,除此之外,那奶也是從外頭買來的,這些都是成本,還有為了掩人耳目,出去買的一些米面糧油等,這也得幾十塊,但是就是這樣,最后凈利潤也有二百多,抵得上林母之前去海城一趟賣的那些絲巾的錢了。 說到絲巾,林母上次去海城那邊帶回縣城賣的絲巾還剩了五十多條,也在京都這邊賣光了,這又是一筆收入。 林母細細算了下,一個月是至少二百塊,一年就是兩千多塊,這可是抵得上他們之前夫妻倆加起來兩年的收入了。 雖然之前報紙上都允許了這種事情的發生,但現在林母這個“個體戶”在外人眼里到底是不體面的,這跟以前的投機倒把沒兩樣,都是走資本主義的路子,他們是打心底瞧不起。 這個時候,周圍的街坊鄰居便對林白夏她家的態度很微妙了,一方面偶爾也會想著解解饞,來這也買點東西回去吃,但是一方面又覺得輕蔑鄙夷,覺得這早晚有一天等政策變了得被抓起來。當然這也有一點嫉妒的心理,他們只是簡單地看著,就知道這邊得賺不少錢,雖然不知道具體多少,但是私下琢磨著至少得有個一百塊吧,這可是比他們這些端著鐵飯碗的人的工資高多了,他們當然也是眼紅的。 只是這個時候,那些人正是因為心存鄙夷,所以即使是眼紅,這會也沒有跟風的心思,更何況這也不是他們想跟風就能跟的了的。 林母做的那些東西,除了那個雙皮奶他們看不出怎么做,其他東西,十分簡單,不肖看幾眼,就知道怎么做,但是關鍵就是他們的糧票油票rou票等沒那么多,雖然大家私底下也知道可以去黑市換,但是那也要花不少錢,他們怎么舍得呢,當然也是沒有那么多的錢能拿出來。 所以這個時候,就算是想跟風,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錢沒糧,辦不到??! 個體戶不光鮮,在學生眼里也是這樣的,林白夏也沒有遮掩什么,這事情又沒什么見不得人的,所以學校里知道她家里有人做個體戶的同學也不在少數。這當然是有人說過閑話的,但是林白夏并不理會他們,只當是廢話,聽完就跟風一樣的過去了,并不往心里去。 反正她在學校大多數的時間都是放到了專業的學習上,班里的同學除了常云嵐還有宿舍的幾個人,其他的也都很少打交道,而每天回去還要自己嘗試動手設計衣裳,哪有時間跟那些說閑話的計較,有那個時間,她一套衣服就已經弄出來了。 常云嵐經常跟著林白夏這個姐妹一起出去吃她家的東西,很多時候都是不要她給錢的,就算是給了錢,林母也是會多給不少東西,常云嵐是個記恩的,這個時候有人若是說林白夏的閑話被她見著了,常云嵐必定是敢上去維護的,在她眼里,這有不偷不搶,法律上也沒有禁止,有啥好說的。 而要是以前,魏敏必定是會上去也跟著同學一起說風涼話的,但是現在她都已經跟林白夏還有常云嵐交好了,她們倆人以前還幫了自己,這會她就算是心里頭對個體戶并不怎么贊同,但是也知道不能說出來,反而是得幫著維護林白夏,她是個知道好歹的人,現在就是她還以前林白夏幫她時候的恩情的時候了。 林白夏雖然心里頭對這種情況并不在意,別人說就說了,也少不了一塊rou,但是看到常云嵐和魏敏維護自己,她還是很感動的,一時間與這兩人的關系也更加親近了許多。 以前為了繼女就記掛著韓行這個金龜婿的韓虹,可是一直注意著林白夏的消息的,這個時候知道林白夏這個姑娘的mama居然是個個體戶,心里自以為抓到了把柄,她們韓家這樣的家庭,韓行這個侄子作為老爺子的長孫,以后妻子的家庭怎么能是個體戶呢,這實在是不成體統。打聽完消息之后,韓虹就跑到老宅找她爸韓老爺子上眼藥,告狀。 但是韓老爺子現在根本管不住韓行,韓父他也只是撿有道理的事情才聽從韓老爺子的,這事就算韓老爺子說了,韓父也不會因此拆散他兒子跟他女朋友的。當然了,韓老爺子并沒有管這件事情,他也是曾久居高位的人了,對政策也是十分敏感,現在這個時候,個體戶雖然沒有說鼓勵提倡,但是至少是政策允許的,之前的報紙上也是簡單說過這事情的。 現在敢光明正大做個體戶的,都是敢吃螃蟹的,韓老爺子倒是半點不覺得人家干個體低人一等。所以即使女兒來拿這事情告狀,他也沒有理會,只是敷衍女兒了幾句。 而韓行呢,他自己的舅舅都敢偷偷鉆空子做生意,他也是跟著見識過的,這個時候對個體戶本來就是沒什么偏見,本來他還怕自己女朋友聽了閑話生氣,但是他后來才發現,林白夏對這個是絲毫不關心,半點沒有擔憂的樣子。 韓行心里笑了笑,他是白擔心了。 第73章 二更 這年年底, 京都個體戶越來越多,除去像林母這樣靠勞動賺錢的個體戶,那種私底下賣衣服賣小商品的人也越來越來越多。雖然那種“不三不四干個體”瞧不起個體戶的看法十分普遍, 但是照樣有為了錢而肯干的人。 林母這家沒有掛牌, 不是餐館而勝似餐館也越來越紅火。而且只是過了不到一年時間, 周圍的大環境就變得寬松了起來。 “夏夏, 你知道這京都現在有了工商所了嗎?現在人家都說,現在做生意可以放開了, 去領營業執照, 以后就可以大大方方做了,咱們家這以后賣飯也是可以去領營業執照的?!蓖砩狭帜高叧燥堖呎f道。 林母現在干個體戶, 雖然與這住的地方周圍的鄰居關系很普通, 幾乎不怎么說話,但是與附近也同樣干個體的一些人家, 倒是關系還不錯,處久了人家有什么也都會跟林母提上一嘴。這不今天,一個認識的干個體的人正好來林母這里吃飯, 然后就跟林母說起了這件事情。 林白夏正好剛吃完了飯, 放下筷子那紙巾擦了一下手, 然后道:“既然如此,我們家可以趁著現在趕緊去辦上一個, 既然工商所成立了,就是說明這以后辦營業執照是大勢所趨了,現在不辦,以后也得辦?!?/br> 林白夏覺得既然有了工商所,這以后肯定會有關于開店賣東西做生意各方面的條款規定,你有了個營業執照, 開店的時候自然能更放心些,尤其是她們家是賣東西的,這食品衛生也是很重要的,以后工商所在這方面肯定是要求更高的,沒有執照估計是會不讓開店的。 林母也點了點頭。道:“我也覺得這營業執照很重要,是該辦了,不過我昨天問了跟我說這事的那個人,他們還在觀望著,看著是想等等看,為了放心,我明兒個有時間還是去那工商所問問人家吧,了解得細一點,到時候再辦照?!?/br> 林母這時候其實是有些其它想法的,但是就是不知道到底要不要去這么做,她心里有些糾結。 現在是十二月,從年初到現在,林母賺了將近兩千塊錢,這擱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當然里面也托了閨女的福,不少做飯的原料都是閨女拿出來的,所以這成本也在無形中低了許多,就算是天天跟著幫忙的房東老太太,也不知道林母賺了這么多。 而且現在是一個月賺得比一個月多,最高的一個月,凈利潤都要有三百五了,以前林母的工資也才五十左右,這都抵得上上她以前在廠里大半年的收入了。 可是現在每月能賺這么多,她卻想不做了。林母她想的是,既然現在政策放開了,只要去領個執照就能光明正大地做生意,那為什么不去賣衣服飾品之類的東西呢?依她看這門生意賺錢得很,去年她過年的時候,賣絲巾一下子就賺了二百多,這要是開個店,那以后肯定是賺得更多,而且比賣飯賣小吃輕松多了。 京都這邊比小縣城那邊生活的經濟水平高了不少,有錢人也不缺,光看這一年來賣飯時候的情況就知道了,手里有錢的人家還是不少的,要是真開了服裝店,是不怕沒有人來買的。 但是開服裝店不是沒有風險的,之前賣絲巾的時候沒虧,不代表以后賣衣服的時候不會虧,萬一哪次進的衣服質量不好,或者是款式不夠新穎,那么砸手里的可能性就很大了,這來上幾回,就得賠上不少錢。 再者等開服裝店還要裝修,店里面還得布置,然后店鋪肯定也不能像現在這樣,直接租個院子就行,到時候肯定是要去租個人多地方的門面了,這肯定是比現在花的錢要多多了。 林母第二天去工商所那邊問了關于領營業執照的事情,對這個也有了些數,但是這個時候,她實在是不知道到底還要不要繼續干下去,營業執照到底要不要領,然后弄個正式的餐館,這都是問題。說實話,現在她的心里,還是更傾向于開個服裝店的,但是遲遲下不來決心。 林母也沒想把這事跟閨女說,她不想讓閨女跟著她一起憂心,她是想著,要是最后不打算開服裝店了,就不跟閨女說她想過這件事情了,要是打算開,就等著她下定決心了之后再跟閨女說。 下午,林母給林父打了個電話回去,想跟他商量一下這個事情。 林父當時在車間,大概有了一分鐘才過來,聽了林母說的事之后,林父想了想到:“你要是想做就去做吧,就算最后賠了,能賠多少呢?你之前賣絲巾都能賺那么多,這開個店買衣服肯定也是不在話下的。而且咱們家不是還有我嗎?你那邊盡管放手干,就算錢賠光了,也有我當后盾,我一月八十塊,然后夏夏學校還有補貼,就算你是一分錢不賺,咱們家也不會窮得過不去?!?/br> 一會兒,林父又道:“而且咱們閨女那不是還有個金擺件嗎?你難道還擔心自己賠了錢以后沒錢留給閨女,閨女過得不好嗎?放心吧,不管你開店之后生意啥樣,咱們家的生活都會好好的,你現在只要想去干,就干吧,別以后后悔就成,你那邊錢夠嗎?我再匯點錢給你怎么樣?這開店之初,錢是不能少的?!?/br> 林母有些感動,畢竟有一個人這么堅定地支持你,她在對著聽筒道:“不用了,暫時還不缺錢,我手頭這一年也賺了不少了,目前按照我心里的打算,是夠了的,等不夠了我再跟你說?!?/br> 因為林父的支持,再加上林母本身也一直盤算著要去做這件事情,所以這會兒林母是徹底下定了決心,打算以后這邊不再干了。 這一年來,因為賣飯的規模越來越大,租的院子里,林母花錢又打了好幾張桌椅,鍋碗瓢盆各種工具也不在少數,雖然賣也不會賣上太多的錢,但這些肯定不能簡單就扔在那,所以林母是打算,把這里轉讓出去,看看有沒有人愿意接著干,也來這賣飯的,到時候她愿意把小吃的做法也都教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