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與徒弟那些事、墨爺,夫人又開場子了、回到愛豆戀情曝光前、財神今天撒幣了沒、都市絕狂兵王、愛情無藥可愈、七零年代嬌寵女配、小皇后(作者:松下有鶴)、爹地,大佬媽咪掉馬了、宴亭錄(1V1古言)雙C
第68章 《女兒》29 可以設立一個獎項…… 壓在主席心里的貧困巨石忽然消除, 抵消了大部分生氣的情緒,他對沈嬌寧擺擺手:“算了,你們自己搞出來的舞劇, 團里也沒幫上什么忙,你們自己做決定吧, 別后悔就行?!?/br> 文工團有經費了, 以后還能排其他新舞劇, 《女兒》不進樣板戲也沒那么生氣了。 沈嬌寧聽他說完, 胡亂點點頭,出去了。 她還在想樣板戲。 這個名詞在后來,其實是帶有一些貶義色彩的, 因為它意味著文學藝術在數十年間的停滯、甚至倒退。 她曾看到過一篇文章,說“樣板戲”這個詞令人感到不解,如果非要追根溯源, 究其本意, 樣板是一些地方對一種板狀模具的稱呼。 就算樣板戲再好,可整整十年, 泱泱大國,戲劇和舞劇相加, 總共只有二十幾部劇目,這無論如何也算不上一件光彩的事。 開放以后,人們常用批判的語氣來評價這一段歷史,批判只允許上演樣板戲的做法, 以至于連帶這些作品也一起受到了批判, 作品中寶貴的藝術價值反而被人忽略。 她可以良好地接受跳樣板戲,是因為她不關心其他因素,只看作品的藝術性。但如果可以的話, 她還是不希望用這種名頭來評價任何一部作品。 她現在的能力還很難做到這一點,只能替自己的舞劇拒絕冠上這個帶著歷史特色的稱呼。 因為她所求的,不是這部舞劇熱鬧一年、兩年,而希望它像真正的經典一樣,到五十年后還有人去看電影,還有舞團不斷復排、上演。 從墮女胎,到長姐幼弟式家庭,重男輕女一直都存在。 她想真正改變這種思想,讓這個世界在二十年后,不會再有被人遺棄在福利院門口的女孩子。 就像上一世的她。 …… 汪英毅掛完電話,心里久久不能平靜。 沈嬌寧說的每一句話,正好也是他的想法。他其實從最開始,就反對把人才送到鄉下接受再教育,讓舞蹈演員勞作之余可以訓練,也是他提出來的。 可是結果并不理想,他派人調查了一下,下鄉后堅持訓練的演員,幾近于無。 他對著名單,心想,這初衷是要把優秀的劇目選出來,可現在最優秀的那個都沒有列進入,這如何能服眾? 他思前想后,去找了大領導,說了事情經過。 大領導聽完,很久沒有說話。 汪英毅以為他要動怒,趕緊替沈嬌寧解釋:“還是個十幾歲的小姑娘,思想上不太成熟也情有可原……” 大領導擺擺手:“我是想起年輕的時候了,那時候大家都是這樣敢想敢做,熱情澎湃。這個小同志很不錯,有舞蹈技術,也有思想,重要的是還年輕,你好好培養培養,以后會是文藝界的中流砥柱?!?/br> 其實早在電影正式上映之前,他們因為對這位女同志好奇,提前看了樣片。當時大領導就非常欣賞。 汪英毅放心了:“我本來想把她調來京市,跟舞團一起排那兩部新舞劇,不過她考上部隊文工團了,馬上要去部隊。我想既然她自己有這份進取心,讓她去歷練歷練也好?!?/br> “嗯,部隊出來是更好些?!?/br> “那您看,這次擴增樣板戲……” “你再問問她的想法,跟她好好聊一聊,她是不是對樣板戲有什么誤解?如果不這么做,如何保證大家看到的都是優秀劇目?” 汪英毅先是一愣,緊接著心中一喜,這,這是松口了??! 雖然沒有說直接停止樣板戲,可是都讓他去問其他人的觀點了,聽了不同觀點,也許就會有轉機呢! “好,我再去找她好好聊聊,看看年輕同志們的想法?!?/br> 汪英毅心里覺得,沈嬌寧肯定能提出好意見。明明她還小,藝術上資歷也淺,但他就是打心底里覺得信任。 他很想跟沈嬌寧見面聊,但她在南方,實在太遠了,擴增樣板戲的事情還等著他定下來,只好打電話。 電話過去的時候,沈嬌寧正在排練室里,面色有些凝重地排練。她在思考,是否有可能早點改變現在列樣板戲的現狀。 電影上映,又廣受好評,文工團里人人開心,她這個編創者兼主演前幾天還跟大家一起快快樂樂收集報紙呢,突然心事重重的,大家都感到費解。 就在這時,主席親自過來喊她了。 大家看著她被主席急急忙忙地拉出去,紛紛猜測是什么事。 沈嬌寧接起汪英毅的電話,聽他說著,主席站在旁邊,看著她的大眼睛眨呀眨,然后聽到她說:“其實本質上不是叫什么名稱的問題,而是模式,現在的模式是有限的,再擴增能擴增到多少?增加幾部就只有幾部?!?/br> 她聽著對面說了什么,想了想,道:“如果是為了引導大家看好的作品,完全可以設立一個國家級的獎項,對演員、編劇、導演、作品本身等分別進行評獎,真正鼓勵更多人創作……” …… 沈嬌寧跟汪英毅深入地聊了聊,說完之后,帶著點不敢置信的驚喜:“主席,他說會跟大領導報告,很可能真的會辦這個獎!” 主席:“就算辦了,你干嘛這么高興?” “那《女兒》就能入選呀!國家級的獎,要是在第一屆就能拿獎,哪本舞蹈史都要把它寫進去??!” 主席帶了點笑意:“行了行了,還舞蹈史,現在書都被燒得差不多了,哪還有人寫書。算是個期盼吧,沒個準信兒,等真辦下來指不定要多久呢。你也別期望過高,省得到時候失望?!?/br> “謝謝主席,不過我覺得還是挺樂觀的,他是主管文藝的,設個獎不算很難,要辦總能辦下來?!?/br> 真是瞌睡送枕頭,她正想著怎么才能改變現狀,汪部長就找她了。 樣板戲會成為被歷史淘汰的產物,可獎項不會啊。 什么級別的獎就代表什么級別的榮譽,獎狀獎杯獎牌永遠都在那里。 獎項還能一屆一屆地一直辦下去,只要還在辦,前面獲獎的作品就不可能被人忘記,它會一直被人拿出來觀看、學習,激勵后人創造出更好的作品。 現在已經有好幾年停辦各類獎項了,要是能重新開始,對文藝界來說,無異于一場甘霖。 她期待著消息,留在綿安市文工團的日子已經開始倒計時。 此時,京市的姜玉玲和沈依依分別收到了一個巨大的包裹。 沈依依在北方的部隊文工團,包裹還是小戰士給她帶過去的,不少人看到了,都很羨慕地說:“依依,你家里可真寵你啊,家就在京市,還時不時給你寄東西?!?/br> 她笑了笑,也以為這是她媽給她寄來的零食、衣服之類,就是不知怎么的,今天這包裹特別沉,可能寄了不少好東西吧。她覺得還是要跟她媽說一說,以后別寄那么多東西了,她拿回宿舍都吃力。 因為這么想著,也就沒看寄件人和寄件地址,喜滋滋地打開了包裹,愣了。 里面全是些報紙刊物,沒有一點吃的,更沒有衣服。 沈依依驚愕地看了看那些報紙,一瞬間血壓上升,差點噴出一口老血。 居然全是《女兒》的影評! 這部電影京市也上映了,團里好多人跑去看,連指導老師看完之后都鼓勵他們可以去看一看,學習學習。 那些平時奉承她的人,最近都沒什么心思跟自己說話了,全聚在一起討論電影,還當著她的面說那個叫沈嬌寧的舞蹈演員跳得特別好,一人跳了三個角色,基本功比起他們部隊的人都不差。 她氣壞了,沒忍住說了一句,電影都是剪輯的,又不像現場那樣真正考驗舞者的能力,大家突然就冷場了,看她的目光還有點怪,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不過大家知道她是首長家里的女兒,過了幾天就如常地跟她說話。 沈依依看到大家的態度,心里更生氣了,她不愿意相信沈嬌寧會突然這么厲害,她練功根本不勤奮,還怕吃苦,更別說跑去跳什么芭蕾。 芭蕾練起來可比古典舞痛苦多了,她見過團里芭蕾女演員的腳,都是畸形的。 可是電影都已經上映了,她只能奉行不看不理原則,屏蔽一切跟《女兒》有關的信息,沒想到居然有人把這些東西寄到她這里來! 這些報紙上幾乎全部貼了沈嬌寧的巨幅照片,她想看不到都難。雖然是黑白的,但那個樣子就是沈嬌寧,跟前世一樣風風光光的,像被萬眾追捧的小公主。 沈依依閉了閉眼,咽下喉嚨里的那股腥甜。一定是有什么地方出問題了,不會的,這不可能! 她發現自己重生到六歲這一年開始,就給沈嬌寧洗腦,現在的沈嬌寧,應該是自高自大實則愚蠢,人生也根本沒有那么順,進部隊文工團的機會也成了自己的,怎么會突然這樣呢? 拍電影,這是連上一世的沈嬌寧都沒有過的,她怎么就能拍上電影了?! 沈依依心里嫉妒得發狂,想到mama告訴她聯系上了一位八一廠的導演,對方答應要攪黃這部電影,結果就是這樣? 她又酸又氣,幾乎失去神志,直接沖過去給她媽打電話。 才被接起來,都不等對面說話,大聲質問:“這就是你說的能攪黃?這就是你說的我可以放心????全是她的報道,一大包!你什么意思???是不是心里覺得她才是你女兒??!” “依依,你怎么了?mama怎么可能把她當自己的女兒,我只有你一個女兒??!” 沈依依已經什么都聽不進去了,對著電話狂喊了一通:“啊啊啊啊??!我看到那些都要瘋了?。?!” 她是在一位老師的辦公室里打電話,那位老師不在,她才敢這么放肆。 但她沒想到,就在她怒吼的時候,老師正好回來,看到平時溫柔文靜的沈依依忽然這個樣子,被嚇了一跳,心里還有種隱隱的怪異感。 第69章 《女兒》30 大家都到綿安學!…… 沈依依聽到有人進來, 倒是冷靜了一些,對電話那邊說:“我過兩天回去,等我回去再說?!?/br> 然后努力對老師微笑了一下, 走出辦公室。 老師看到剛剛還大發脾氣的人,變臉居然這么快, 對這個明明才二十來歲的姑娘忽然感到有點害怕, 脊背汗毛都立了起來。 看來這個女孩子, 完全不像平時表現的那么單純。 沈依依雖然被老師撞見自己失態心里有些不自在, 但沒想到老師會因為這件事,對她的評價幾乎天翻地覆。 她回到宿舍后,發現那一包影評的最底下放了一張紙條, 上面畫了一個欠揍的笑臉。 沈依依沒忍住,把一桌子的東西全扔到了地上。 …… 姜玉玲在家稀里糊涂地接了沈依依的電話,不知道她出什么事了, 有點擔心, 又覺得她太一驚一乍了。 幸好鴻煊現在不在家,他這段時間不知怎么回事, 一直心情不好,大部分時間都留在部隊, 偶爾回來臉色也很嚇人。 要是被他聽到依依那么大喊大叫的,保不準會生氣。 姜玉玲剛剛從警衛員手里拿回來一個很大很沉的包裹,還沒來得及看是誰寄過來的,就被沈依依的電話打斷了, 掛了電話出來, 才又想起要拆包裹。 因為沈鴻煊的身份,時不時會有人寄東西給他,那些他是從來不允許自己拆看的, 但這個包裹可以,警衛員說了,是寄給她的。 姜玉玲很少收到包裹,還這么沉,不知道是誰給自己送東西了。 女人收到禮物總是很開心的,況且沈鴻煊從來不給她送東西,最多給錢,因此姜玉玲拆包裹的時候,連沈依依那通莫名其妙的電話帶來的不快都消散了很多。 緊接著,她就看到了沈嬌寧的大幅照片…… 報紙上印的照片是黑白的,沈嬌寧和跟她媽童梅還有幾分相似,加上沈嬌寧十歲后沒再拍過照片,姜玉玲其實對她的長相并不怎么熟悉,反而童梅的容貌像是一直刻在她心里似的,怎么也消除不了。 所以姜玉玲第一反應是童梅詐尸往家里寄遺照給她了,嚇得心臟都差點跳出來,整個包裹掉在地上,散落出大大小小數不清的黑白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