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一時之間,永安侯成了全京城的笑話。 當初永安侯攀上成王府有多得意,現在就有多狼狽。 如今單家在邊關屢立戰功,單家父子雖然還未凱旋,可單府在京城的地位已經水漲船高,永安侯夫人身為單將軍唯一的女兒,自然也被很多人關注。 永安侯這等現成的大腿都抱不上的人,怎么可能不被人嘲笑。 這幾日他每次去上值都會被人嘲諷幾句,偏偏那些人也是勛貴,他根本奈何不得,如此一來,他就愈發憋屈,心里的氣憋在心里總是出不來。 直到這日下值回府,永安侯被一人攔住。 “侯爺,我家主子正在等您?!?/br> 那小廝指指旁邊的酒樓,說道。 永安侯有些戒備,“你家主子是誰?” 小廝笑笑,“自是能幫侯爺擺脫困境,扶搖直上的人?!?/br> 永安侯瞬間了然,猶豫了一會兒,便隨著小廝離開。 既然成王府的這條路走不通,他就換一條路。 他是不甘寂寞的人,豈會允許自己就這么沉寂下去。 ...... 逸風居 文云玥已經得到消息,永安侯正在和瑯王接觸,到了這一步她就不好再做什么了,剩下的就靜觀其變。 現如今的侯府沒有了她們母女,江姨娘他們想必過得很愜意,且讓他們得意一段時間。 隨著永安侯夫人回到單家,文云玥和永安侯府已經不會再有來往,即便是要回娘家,她也只會去單府。 漸漸地年關將近,邊關再次傳來消息,大越和大梁的最后一戰就要到了,這場持續幾年的戰爭馬上就要落下尾聲。 顧湛和文云玥都很關心邊關的情況,只是兩人的心思不同,文云玥是期待單家人可以平安歸來,顧湛想的是魏浩,等他回到京城,他們之前總要有個結果。 顧湛又想到文云玥的算計,不禁苦笑一聲,因為文云玥他才和魏浩結仇,可實際上他得到了什么? 不過是娶了一個心不在他這里的娘子罷了。 唉,這場親事還真是失敗呢。 ...... 今年的宮宴一如往昔,只是顧湛看著宣武帝又蒼老了一些,他不太記得宣武帝是什么時候駕崩的,可想來也就這兩年了,決定他命運的那一刻也就這兩年了。 翻過年便是宣武三十八年 顧湛正要出門卻被文云玥攔下,“明日是上元節,你可有安排?” 上元節? 顧湛這段時日一直在忙外國使節的事,竟是連上元節都忘了。 不過顧湛便是記得也沒什么,他沒有過節的心思,“沒什么安排,我還要陪同外國使節?!?/br> 文云玥有些失望,“換別人陪不行嗎?” 顧湛搖頭,“這本就是我的職責?!?/br> 不陪外國使節陪文云玥嗎?那他寧愿陪外國使節。 文云玥只得讓開道讓顧湛離開。 看著顧湛離開的背影,文云玥擰緊眉頭,她和顧湛的關系越來越僵硬了,本來她以為只要她主動一點,顧湛的態度總會軟化。 可她終究低估了顧湛,他心狠起來,真的不給你任何機會。 怪不得說不能欺負老實人,誰能想到一向溫和的顧湛一旦做了決定,真的是不留一點余地。 這幾個月,文云玥一直試圖接近顧湛,但每個方法都只能用一次,一旦顧湛有了防備,她的方法便不管用了。 文云玥終于看清了顧湛的決心,他是真的不想再理她,或許在他心里已經在謀劃和離的事了。 文云玥心里一陣無力,她想不到該如何應對,她迫切地希望發生點什么打破他們現在的僵局,可至今不曾找到機會。 第51章 二更合一 宣武三十八年二月 大越和大梁長達數年的戰爭以大越的勝利結束, 大軍不日便會凱旋,大梁那邊也會派使者來京城談議和的事。 如果不出意外,這次戰爭的勝利會給大越帶來最少二十年的和平, 如此一來,身為主將的單老將軍更是功不可沒。 隨著大軍勝利的消息傳開,永安侯再次成為一個笑話, 單家將要凱旋,他卻把人家的女兒氣得回了娘家,等單家人回來能饒了他才怪。 不過永安侯到底投靠了瑯王, 瑯王一系的人對他還算友好,也不算是孤立無援。 顧湛又變得忙起來, 主客清吏司的職責便是招待外賓, 這次大梁來議和, 一切的安排都應該是主客清吏司負責。 大越是勝利的一方,理應有大國的氣度, 絕不可在細枝末節的地方丟了面子。 所以主客清吏司自從接到這個任務后,已經被禮部尚書和兩位侍郎叮囑過多次, 讓他們務必把這件事辦好,還告訴他們只要需要,禮部其他三司的人隨便調用。 大軍勝利的消息才傳來, 顧湛還不知道大梁的使節是誰,但像這種戰敗了來議和的事情,一般來得不是皇子也得是二品之上高官, 以示自己國家的誠意。 所以顧湛便直接按最高規格準備接待事宜,會賓館內已經騰出一處院子,顧湛讓人將這處院子從頭到尾按照大梁人的習慣重新裝修。 同時派人尋找了解大梁風俗文化的人待命,隨時指出犯忌諱的地方。 主客清吏司只負責使節的衣食住行, 待把這幾項都安排好,顧湛才放輕松,他只負責安排,具體的事已有其他人去做,到最后他再把把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