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世業洲會面(一)
選了吉日,周室公主在眾臣的歡送下踏上吳軍的馬車。吳軍所有將士,他們都想目睹公主的容貌。因為關于公主外貌丑陋的消息已經在吳軍上下傳開。只是,公主一直蓋著頭,人們無法看到公主的外表。對于姬銘來說,這同樣是一種放不下。他不知道公主的外貌,心里也因此而害怕吳王公怪罪他。但現在公主已經踏了馬車,那只能祝福。 公主上了馬車后,吳軍將士拜別周天子,高聲呼喊:“感謝大王賜婚,吳國將世代效忠周室!萬歲!” 看到吳軍陣容整齊,聲音洪亮,讓周貞定王也豪氣萬仗,臉上露出了笑容。揮一揮袖,吳軍整齊的站起來。隨后在鑼鼓的歡送中,吳軍離開周都洛陽。 吳軍離開洛陽后,姬銘也隨之離開洛陽,北上晉國。 此時的蘇州,吳國君臣準備前往世業洲與越王會談。同行的有要犨、魏薨、申缺、養縠,還有文姜,準備退回越國的四位越國公主。加上隨從,一行2000人浩浩蕩蕩的開往世業洲。而越國也是君臣盡出,包括文種、公子鹿郢、苦如、滑離等人,隨行的隊伍也有2000人。世業洲只是一個小村,只有十多戶人家。因為兩國國君要在此地會談,當地居民被吳國遷到南岸,所以現在這個江中島嶼實際上成為吳軍的領地。 因為距離近,所以越王先到達了世業洲。這里沒有行宮,只有幾間簡陋的房屋給隨行高級官員,部隊則扎營住下。留給劉勝龍的就好很多了,不過也好不到哪里去,只是房間多了些。劉勝龍一行乘船抵達了世業洲,為了表示誠意,越王率群臣來渡口迎接。 劉勝龍以禮相待,兩位國君在渡口寒暄一番。劉勝龍把四位越國公主叫來,說道:“寡人知道你們想念父君,在此期間,寡人同意你們好好陪伴越王吧!” 勾踐父女不知是計,滿口答應。隨后在吳耳的帶領下,兩國君臣來到了此一個大的房子里面。這是給兩國君臣準備的會談的房間,可以容納雙方君臣舉行會談。 擺上酒席,劉勝龍說道:“寡人感謝越王能夠前來弊國,在此敬大王一杯!”然后一飲而盡。 越王勾踐放還了一杯,此時他才第一眼看到吳王。比想像中更加年紀,更加有魅力。 “兩個月前,寡人在下游地段與貴軍交戰。請問是哪位將軍指揮的呀?”飲酒過后,劉勝龍問道。 “正是在下!”公子鹿郢抱拳說道,其實劉勝龍已經見過公子鹿郢,這樣問,或許是故意羞辱公子鹿郢吧! “原來是公子鹿郢!當時我與公子在南岸有過見面,相必在江北另有高士指揮吧?”劉勝龍笑著問。 “正是在下苦如!”苦如答道。 “不知道兩位是否想知道越軍為何失???”魏薨問道,這顯然是給越國的傷疤上撒了一把鹽。 越國上下無人回答,劉勝龍笑著說:“哈哈,其實那一戰,我軍贏得僥幸。如果貴軍能夠堅持一會兒,繼續渡江南下。我軍就會失敗了,因為我軍已經沒有預備隊。而貴軍在江北還有兩萬人,如果繼續渡江,結局不言而喻了!” 此話一出,讓越國人員一片嘩然,尤其是劉勝龍的語氣、表情,并不像在說謊。這讓苦如與公子鹿郢非常尷尬,兩人不得不用眼角偷偷看越王勾踐,生怕勾踐會因此而責備。好在勾踐神情自若,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我軍戰敗技不如人,請吳王不要笑話我們了!”文種站出來說道,然后又問:“大王回蘇州后,我軍接連在江北擊敗貴軍。請問貴軍的指揮官是誰?” “那位將軍叫吳飭,承蒙周天子厚愛,把公主下嫁給寡人。被你們擊敗的將軍替寡人去周都迎接公主了!”劉勝龍說道,似乎刻意提醒這件事。畢竟能夠迎接周室公主,也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 “哈哈,吳飭兩次被我軍擊敗,難道大王不怕他在半路有所閃失嗎?”一名越國將軍笑著說,充滿了譏笑。 “哈哈,將軍此言差矣!勝敗乃兵家常事,如果僅僅因為一兩次失敗而否定一位作戰英勇的將軍,那未免也太膚淺了!當時我軍在長江大敗貴軍,正是這位將軍的挺身而出救了我王。然后奮不顧身的沖入貴軍陣中,如果貴軍不及時撤退,恐怕公子鹿郢當日已經被我軍俘虜了,哈哈!”魏薨笑著說。 “吳飭兩次戰敗,我王依然委以重任,這種胸懷讓我等愿意誓死效勞!”要犨也附上一句?!跋M勇观涂嗳缋^續為越國效力!”后一句無疑像針一樣刺在越國君臣的脊骨,讓人覺得不舒服。 “大王即將成為周天子女婿,寡人在此恭喜大王!”越王舉起酒杯敬劉勝龍,轉一個話題,以化解尷尬的氛圍。 “謝謝大王!”劉勝龍回敬一杯。 “當時諸候使節在吳都蘇州商議,兩國劃江而治。今日我王前來,特意與大王商討此事,不如我們先把此事確定下來再痛飲!”看到兩位大王一飲而盡,滑離把話題回到了正題。 “此事就由臣工們擇日商討吧,今日兩國國君在此會面,不急討論此事!”劉勝龍說道。 劉勝龍的話正中越國君臣之計,他們并不想在這次會面有所結果。當然,劉勝龍也是此意。 “大王之話正合寡人之意呀,雖然如此,寡人也準備了國書給大王,請大王勛鑒!”越王勾踐笑著說,然后隨從把一片布帛給劉勝龍。上面寫著篆書,劉勝龍擔心的果然應驗。 劉勝接過了巾帛,沒有看就從容的把這片布帛交給隨從。此時,申缺對太史說:“請太史記下,世業洲會面,越王呈上國書?!?/br> 這句簡單的話似乎在諷刺越王,一般來說,呈上國書一般由大臣來完成。而國君呈上國書,這有降低身份的嫌疑。所以當吳國太史官記下這事時,越國君臣一臉憤怒,卻也沒有辦法。 “請太史官記下,越國國書吳王未查閱而交予隨從!”看到吳國咄咄逼人,越國的文種也下令自己的太史官記錄下這段歷史。一般情況下,他國送上國書,國君都應該當場查閱。而劉勝龍沒有看就直接交給手下,從而說明劉勝龍是一個不懂禮數的國君。也會留下許多猜測,吳王是不懂禮數還是不識字,或許吳王傲慢而沒有查閱越國國書??傊?,所以有結果都會詆毀吳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