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這不能怪她,哎。 裴佩小跑跑到李蓮華說擺地攤的地方,她正在給人切豌豆涼粉,兩份盛米黃色,在手心里切成四四方方的小塊兒放到碗里,喬志民變為往里面放佐料,一勺子芫荽,一勺子蔥,一筷子韭菜一筷子酸菜,麻油醬油倒一點,最后再舀上半勺子的酸湯,辣椒油就放在桌子上,由食客自己加。 攤子邊上圍繞不少人,有的是附近工地里的民工,有的是街在街上上班想吃點涼粉的人,還有的就是在那些小孩子了,他們都想吃油炸的火腿腸。 李蓮華實在是沒有時間了,她根本就忙不過來,裴佩趕緊走進攤子里,接過小朋友們遞過來的錢,然后用剪刀撕開火腿腸的腸衣,放進滾熱的油鍋里,油鍋翻滾著冒著泡,香味直沖人腦門。 李蓮華看了裴佩一眼,什么也沒說。 第7章 忙了好半天,小學生們都回家吃飯了,來吃兩粉的民工也都吃完走了,裴佩跟喬志民把攤子上面的碗都收拾好洗好,李蓮華也給她們切好了涼粉了,怕裴佩吃不飽,李蓮華還給裴佩炸了好幾根火腿腸。 裴佩給喬志民和李蓮華一人夾了一根。 吃了幾口緩解了饑餓,李蓮華問裴佩:“你怎么來這里了?不回家做飯吃?” 裴佩道:“我不是想著來看看你生意好不好嗎?我哪知道你這里那么多人啊?!迸崤寮{悶得很,周圍的小吃攤子人不少,賣涼粉的也不止她們家,怎么她家攤子上面人就這么多呢? 李蓮華道:“來給咱們捧場的這些人咱們不是認識嗎?就你讀初一那年,經常到mama的攤子上買東西的那些人,你忘記了?” 裴佩還真的忘記了,今天來吃涼粉的這些人對李蓮華來說是三四年前認識的人,但對于裴佩來說卻都是十幾年前認識的了,她忘記了很正常。 喬志民道:“都多少年前的事兒了,咱閨女忘了很正常?!?/br> 李蓮華嗯了一聲,和喬志民商量道:“今天是咱們第一天來擺攤,老常他們才來給咱們捧場,咱們賣的涼粉不頂餓,他們明天肯定不來了,咱們明天要不賣點頂餓的東西吧?” “賣菜飯頂餓,可咱們哪有那個時間來炒菜???”而且在這條街上賣炒菜的并不少,她們這沒店鋪沒工具的,根本就比不上人家在店里賣的。 “我再看看吧?!崩钌徣A有點心灰意冷,她以前是在火車站邊上賣米粉和包子的,來吃飯的都是來往的旅客和在火車站邊上干活兒的民工,米線能讓他們吃飽,她家的米線味道又好價格也公道,生意自然好。 可如今李蓮華都已經三四年沒有再出來賣東西了,之前她在街上走了好幾回,但到底沒有正真的出來擺攤過,真正的出來了她才知道生意不好做,在沒有遇到老熟人之前,他們除了賣了幾串炸火腿腸,涼粉可只賣出去了兩三碗。 周圍賣涼粉的人家也不止一家,她要是做的東西沒有點新意,那她就真的只能買點炸串之類的小東西給小孩子解解饞了。 李蓮華是個有野心的人,她不甘心。 “媽,要不你不賣早上和中午了,你上玉河街賣炒飯吧?!庇窈咏忠呀浭侨爻堑闹行某菂^了,這個年頭的蓉城并沒有后世那么大那么繁華,以前屬于市區的很多地方現在都還是小村莊。 說起來,繁華起來也就是這一兩年了,但那并沒有喬家村什么事兒,喬家村一直到2015年才開始搬遷,周圍高樓大廈工廠林立,喬家村還是和現在沒什么區別,好好的一個地段,愣是讓喬家村人整成了城中村。 究其原因,不過是一個貪字。他們不滿意開發商給的拆遷價錢,想多要一些,便聯合整個村子的人來坐地起價,投資商也不是冤大頭,喬家村不愿意要拆遷款搬遷,他們便去開發周圍的別的村子。 喬家村錯失了白白得來的一筆錢,其他的開發商知道他們村人貪心,后來拆遷的事兒便不了了之了,直到十年后蓉城要發展最美城市面貌這個項目政府才強制他們搬遷,將喬家村的村子用來建造游樂場,因為不是住宅用地,投資商又一再壓榨拆遷款,到最后喬家村的人一家最多的分了二十萬塊錢。20萬塊錢能用來干啥?在市中心買房子連首付都不夠。 也不知道喬家村人最后會不會后悔。 玉河街離喬家村很遠,開車都要半個小時,而且玉河街只有夜市才熱鬧,平時和別的街道沒有什么區別。這也是裴佩最開始不建議李蓮華去擺夜市的原因。 李蓮華搖搖頭:“你以為我沒有想過嗎?去夜市擺攤,怎么也得到十二點才能回來,來回就得半個小時,你爸爸要是有時間接送我還好,要是沒有時間接送我,我騎著個三輪車來回就得兩三個小時呢。到家都一兩點了,晚上又不安全?!?/br> 裴佩食不知味,眼睛四處看了看,終于在不遠處的工地上停了下來,緊接著眼睛一亮:“媽,你要不去工地邊上賣炒米飯吧?!?/br> 裴佩記得不遠處的工地蓋的是個比較大型的工廠,現在來搞建筑的工人沒有五百也有兩百,這些工地都是包工頭包下來的,有的工人想多要幾百塊錢,就不愿意跟著工地吃飯,就像裴佩現在看到的那幾個人一樣,他們一人提著一大袋饅頭,一邊吃饅頭一邊喝涼水。 而且附近的這些街上,根本就沒有專門賣炒飯的攤子,賣的都跟李蓮華今天賣的這些小零食一樣,比較能填飽肚子的就只有涼粉了和饅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