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
時辰到了,皇上進了太和殿,這是宋存頭一回見到皇帝,是位面容精瘦又威嚴的老人,身子看起來還不錯,想來近幾年不用擔心換皇帝的問題。 本朝的殿試只考策論,皇帝親自出題,考的是水利問題,這種考題,倘若考生有針對這種問題專門研究過,那么這種策論就很好回答,如果沒研究過這么方面的資料,更沒看過這么方面的書籍,那么就會很難下手。 即便是宋存,在這里幾年,也很少接觸這方面的書籍。好在他雖然在這個朝代沒怎么看過這方面的書籍,但他在現代當公務人員時,接觸過這么方面的工作,看了很多關于水利方面的書籍資料,想了想便在草稿上列出主要的幾點,便開始打草稿,他寫的很順,字數不限,具體怎么cao作都寫的清清楚楚。 殿試只考一場,交了劵后,考生們就出了皇宮。宋存和王弘毅并肩走著,王弘毅臉上帶著放松:“前段時間就在家里考慮我能外放到哪里,最好是江南省,想著要做官了,不能只會四書經文,父親就扔給我幾本水利方面的書籍,沒想到卻考到了?!?/br> 宋存笑了笑,每到夏季就是洪水暴發的時候,前幾年并沒有考關于水利防汛的題目,皇帝為了防汛問題費盡心思,今年會考水利問題也并不意外。 兩人正說著話,李明澤笑著追了上來,說道:“宋兄!” 宋存回頭,看到是李明澤,他笑著道:“李兄!” 李明澤笑著邀請:“一起喝一杯?” 宋存看向王弘毅,王弘毅心情正好,他說道:“走!” 幾人去了酒樓,要了個包間,酒過三巡,宋存和王弘毅對李明澤有了大致了解,李明澤認識了王弘毅,對宋存也有了新的認知。 又喝了幾巡,李明澤還拉著他們喝,宋存卻道:“你還沒成家,我們已經成家了。得回去啦!” 李明澤只能讓他倆回去,并約好,殿試放榜后再一同喝酒。 殿試放榜的那日,一群貢士進了皇宮太和殿,翹首以待。眼看著要最后放榜了,幾年的學習就等待這最后一刻,這時候,宋存也有了些緊張感。 沒讓他們等太久,皇帝進了太和殿,坐下后,忽然問道:“哪位是宋存?” 宋存微微一怔,起來,行了禮,說道:“學生宋存見過皇上?!?/br> 皇帝看了看他的臉,笑著問道:“你就是宋存?” 宋存微微躬身:“正是學生?!?/br> 皇帝笑了下,臉上的威嚴散了些,朗聲說道:“和你爹長得很像啊,身為勛貴能走到這一步,非常不錯,這說明什么?說明不管什么家世,不用走其他門路,只要愿意讀書,都是能通過科舉立足的。何況文舉不行,不還有武舉嗎?只要有能力,有才干,不用找其他門路,朝廷不會放著人才不用,用那些庸才的?!?/br> 皇帝話音一落,大殿里一片寂靜,接著他看向下面一眾官員,問道:“你們說宋存寫的那篇策論,能不能得探花?” 皇上都說宋存有才干,明顯看重宋存,官員們還能說什么?而且又不是把狀元給了他,探花就探花吧,宋存那篇策論擔當的起一個探花。 皇帝見他們沒意見,滿意了,說道:“一甲第一名狀元楊銘,第二名榜眼鄭元書,第三名探花宋存?!?/br> 金口玉言,隨著皇帝話落,這一科的狀元、榜眼、探花便出爐了。 不得不說,得了探花,宋存有些意外,心里也很高興。倒是不用外放了,留在京城做官。 狀元楊銘年齡最大,已經四十多歲,在江南省江南書院教書,經過這么多年的努力終于考中狀元,激動的滿臉通紅。 榜眼看著也比宋存年齡大,三十來歲的樣子,已經蓄了須。宋存最年輕,在眾多貢生當中,樣貌也算拔尖的,成了探花也算實至名歸。 皇帝公布了狀元、榜眼、探花的歸屬,下面的榜單就由禮包傳唱名單。 李明澤第四名,二甲頭名,比會試上升了幾名,王弘毅二十九名,比會試上升了十名。 三個知交好友,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瓊林宴后,狀元、榜眼、探花胸帶大紅花,騎著馬領著一群新科進士從皇宮正陽門往正街而去。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大街兩邊人頭攢動,到處都是來看新科進士的人。 楚明嘉帶著兩個meimei站在二樓的窗邊,向外看,李姨娘本來也想來的,想著孫女還小,她舍不得,就沒來。 敲鑼打鼓聲由遠及近,宋舒晴忽然道:“哥哥是探花,第三匹馬就是哥哥,你們看那是不是哥哥?” 楚明嘉探頭望去,看向坐在馬上的人,她笑了:“正是你哥哥?!?/br> 宋舒晴說道:“哥哥在同他后面的那位同窗說話!” 楚明嘉看過去:“是啊,看起來都挺年輕的??!” 等到宋存他們的馬到了樓下的時候,宋舒蘭站在旁邊不停的揮手,“哥哥,哥哥!”可惜人聲鼎沸,宋存沒聽到。 宋舒晴推推嫂子:“你看那些姑娘,都在往哥哥頭上扔花呢,嫂子快把花扔給哥哥” 楚明嘉笑著道:“你哥哥沒有接?!?/br> 宋舒晴見她不動,拿起手里的話就往下扔:“我幫你扔” 宋存并不知道妻子還有兩個meimei在樓上看著他,一朵花往他這么投來,他下意識躲開了。